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型期我国政府的突出特征仍然是传统的管理型政府行使着管理职能,而各种矫正政府失灵的理论也无非是使政府如何更好地管理社会而不是为社会提供服务。事实上,转型期,我国政府必须转变原有的职能,变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矫正政府失灵。  相似文献   

2.
政府失灵的主要经济表现及其矫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卿 《江汉论坛》2001,(1):42-43
与市场失灵的经济表现相比。政府失灵集中体现在活跃的非生产性寻租、严重的政府官员腐败、派生的外在成本、剧增的内在成本等方面上,它们都各自或综合地损害着资源的有效配置,阻碍着社会帕累托改进,需要人们各个击破、综合矫正。  相似文献   

3.
养老保险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及其矫正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矫正表现为逆向选择、道德风险、老年储蓄不足、信息不完备和难以处置通货膨胀风险的市场失灵以及表现为强制统一性购买、成本和收益分离、负担与义务分离、无法评判政府转移支付的产出和质量的政府失灵,应寻求养老保险领域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的均衡.政府应当利用其强制权为养老保险提供一个相对完备的法律框架;政府应以分配的公正、经济增长与稳定为目标,对经济进行总量和结构调节.  相似文献   

4.
政府失灵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失灵也称公共失灵 ,是指政府在力图弥补市场缺陷的过程中 ,又不可避免地产生另一种缺陷 ,即政府活动的非市场缺陷。政府失灵的原因有些是政府本身职能的局限性所致 ,有些是由于政府干预不当所致 ,因此 ,存在政府失灵的差异性 ,矫正政府失灵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政府机构的效率 ,关键在于有效遏制“诸侯经济  相似文献   

5.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及其关系的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理论界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本文将市场失灵划分为效率性市场失灵、公平性市场失灵、不成熟性市场失灵三大类型,将政府干预划分为反市场经济的政府干预和对市场经济的政府干预.在重点突出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转型期国家所特有的不成熟性市场失灵及反市场经济的政府干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及政府干预的主要类型,有针对性地提出理顺我国现阶段各种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国城市工业污染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市场失灵是不可避免的,政府失灵存在的原因在于我国政府当前政治体制、环保治理法律机制和中国政府从上至下的GDP主义。分析结论是,治理我国城市环境污染应尽量避免治理市场失灵时的政府失灵现象,现阶段必须以政府为主导来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因此应该从制度创新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应该改革环保管理的政治法律体制,形成监督和激励约束并重的环保运行体制。  相似文献   

7.
胡凯  杨雄辉 《云梦学刊》2010,31(5):72-74
公共政策作为服务和增进公共利益的产品,其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存在失灵现象。矫正公共政策失灵可从如下方面着手:优化政策决策机制;构建信息沟通机制;创新政策执行机制;完善利益均衡机制;加强执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8.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现代市场经济是"混合经济",既存在市场失灵也存在"政府失灵",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是在不完善的市场和不完善的政府以及二者之间不尽完善的组合间的选择.问题在于如何使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二者结合得恰到好处,尽最大可能将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的负面效应降至最小,而不是叠加至更大;将二者的正面效应叠加至更大,而不是抵消至更小,这正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内含的"哥德巴赫难题".起源于现代市场经济内在规律要求的市场调节,应当成为调节经济活动的主导力量,"看得见"的政府干预之"手",只有以从属意义去配合"看不见的"市场调节之"手",才能保障现代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反客为主的政府调节只能使经济运行情况更糟.  相似文献   

9.
全面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基于矫正政府失灵视角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如市场存在失灵一样,政府在试图弥补市场缺陷时本身也会出现失灵。对于市场经济刚建立不久的中国来说,政府失灵更是在所难免。突出政府的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矫正政府失灵的必然要求,是当代政府行政改革的普遍趋势,标志着公共行政价值范式的革命性变化。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共行政理念的变革,提出服务理念已经成为新的公共行政价值范式,其次论述了政府失灵原因及其矫正理论,最后认为中国政府设定的改革目标应该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并且从矫正政府失灵的视角从“理念”和“技术”两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的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10.
试论市场失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市场经济的作用仍在不断扩大,但由于市场调节机制自身的缺陷,市场失灵的问题也逐渐表现出来。市场调节机制的缺陷和失灵,为政府干预经济活动让出了空间。正因为如此,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应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政府失灵与政府功能的限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政府失灵和政府功能的限度决定了政府所能扮演的角色的范围 ,同时这也是政府改革、政府管理方式变革的原因 ,而且也是评价新公共管理和中国政府改革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12.
根据公共选择理论并结合我国实际,可发现我国转型期的政府也可能存在机构膨胀、效率低下、政策偏差、"寻租"与腐败等失灵现象。本文着重分析了转型期各种政府失灵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优化政府职能、健全决策机制、借鉴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建设法治政府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国家的悖论与政府的失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制度经济学派认为国家由于自身的自主性,在效率与公平问题上,在必要时有可能牺牲效率,求得公平。公共选择派从经济人的角度,指出了政府缺陷的表现和产生的原因;并认为政府并非永远代表公共利益,因为政治家不是经济上的“阉人”,它也有可能犯错误,因而对国家的权力必须限制。而新制度经济学家科斯认为,政府失灵问题并不像公共选择派所讲的那样严重。它们理论视角独特,对国家、政府的研究是一种深化,其学术地位是政治学无法取代的。  相似文献   

14.
周人杰  刘莎 《理论界》2007,3(6):61-62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退维谷,其瓶颈在于市场与政府“双失灵”下的公立医院经营改革取向。基于动态的社会契约理论,公立医院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社会托管,即以第三部门的社会管理职能来弥补市场与政府的缺陷,具体应由特定的官方非政府组织承担起托管责任。  相似文献   

15.
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灵说及其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公共选择理论是布坎南等人将经济学的方法运用于政治分析的一种新公共经济理论。政府失灵说作为它的核心主题 ,从“经济人”的角度出发 ,剖析了当代西方民主代议制政府失灵及其原因 ,并探讨了救治“政府失灵”的对策。研究这一理论 ,对于当今我国的政府改革 ,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公共管理:面对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新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对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进行纠错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公共管理的行政改革理念和模式。它以公共选择理论、管理主义和新制度经济学等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把政府的政策职能和管理职能分开,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引进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利用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提高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新公共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借鉴和吸收其合理因素,对于推进我国公共行政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强小安  王晔 《人文杂志》2003,(6):156-160
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都与各自主体信息的完整性及对称性紧密相关。要改善政府宏观调控 ,就要对政府进行信息化改造 ,对于中国而言 ,制度创新是其前提 ,这些制度创新包括政府形态创新、组织制度创新、信息制度创新、管理制度创新和法律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将公众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到了政府的监管层面上.食品质量安全的信息不对称、食品质量安全所具有的公共产品特性与外部性、消费者在与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冲突中处于弱势,这几个方面导致了市场的失灵,需要政府进行监管.政府虽然也有能力监管,但由于部门之间的缺位与错位,监督制度的缺失,政府能力的局限,管理者追求自身利益动机的影响,导致了政府管制的失灵.在政府管制失灵的情况下,如何解开食品安全监管的症结,关键在于对安全监管体系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9.
政府失灵是世界各国在推动本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在简要概述政府失灵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分析导致政府失灵的内、外部因素,并进一步对政府行为的外部性及其与政府失灵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认为当前在有效解决政府失灵问题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着力于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和完善法律规章制度、正确定位政府的角色、改革和完善政府的体制,并以第三方力量的独立性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政府主导旅游业发展难免存在政府失灵.政府失灵表现为政府内部协调失灵、排挤社区参与以及旅游政策失误.根据政府失灵理论,结合中国旅游业的特点,可以通过政府内部模拟市场、保障社区的有效参与、建立旅游政策绩效评价体系和强化旅游协会组织作用等措施减少政府失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