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恰逢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从文学发展的角度回顾60年来西藏文学发展的成绩。探讨西藏当代藏、汉等各族作家的文学创作现状,以促进西藏当代文学创作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学术价值。西藏民族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办学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80年代,西藏民族学院语文系的部分老师,如于乃昌、胡秉之、廖光耀等教授,  相似文献   

2.
王国兴,四川长寿县人,中共党员,1937年2月生。现为西藏民族学院体育系副教授,学院《教学研究》编委,高原体育科研所副所长,科协体育分会秘书长。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西藏教育学会常务理事、西藏体育研究会秘书长。王国兴1960年7月毕业于重庆体育学院体育系,8月分配  相似文献   

3.
克珠群佩,男,1959年7月生,西藏山南札囊县人,藏族,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西藏民族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陕西省八届政协委员。曾任《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副主编,兼任中国作协西藏分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克珠群佩酷爱文学创作,曾在《西藏文学》等刊物上发表藏汉文创作和翻译的中短篇小说等文学作品20余篇,其中一篇汉文小说获五省区藏族文学创作二等奖,被译成藏文发表,后被收入“藏族当代文学…  相似文献   

4.
陈崇凯,咸阳市人,1945年8月生,196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现为西藏民族学院历史系副教授。系中国历史学学会及中国民族史学会会员,西藏民族学院人文社科联副主席,民族史志学会副会长。陈崇凯自1985年调入本院以来,历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中国史教研室副  相似文献   

5.
吴逢箴教授     
吴逢箴,浙江省平阳县人,中共党员。1935年生,1956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受业于李长之、谭丕漠、刘盼遂、王汝强、启功、陆宗达、俞敏、肖璋等前辈著名学者。1960年7月大学毕业,同年8月志愿报名进藏,后由组织分配到西藏民族学院(当时校名为西藏公学)任教至今。1980年9月至1981年7月到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中国古典文学(主攻唐宋文学)一年。现任西藏民族学院语文系教授、系主任兼院刊《教学研究》主编。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唐史学会会员。吴逢箴热爱西藏的民族教育事业,三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教学工作。六十年代…  相似文献   

6.
狄方耀,1958年IO月出生,陕西三原县人,中共党员,1983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86年9月至1987年12月在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经济学助教班进修学习。1997年1月破格晋升为西藏民族学院政法系经济学副教授,同年10月被学院确定为首批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系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会会员及陕西省经济学会会员,《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编委。自参加工作以来,狄方耀同志一直从事经济理论的教学工作,先后讲授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西方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市场学、旅游学及西藏经济学等课程,他认为一…  相似文献   

7.
高崇德,河南省偃师市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43年8月生。西藏民族学院外语教研室英语副教授,西藏民族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全国大学英语学会会员,全国民族乡也区高校、民族院校外语教学研究会会员,陕西省翻译协会会员,西藏自治区高校专业设置委员会委员,西藏民族学院学术  相似文献   

8.
为推动西藏对外传播研究,构建西藏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加强西藏对外传播研究平台和“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提升西藏民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学科建设水准,“首届西藏对外传播高端论坛”2013年6月29日在西藏民族学院举办.  相似文献   

9.
邵生林,陕北榆林地区横山县人,中共党员,1953年1月生。现任西藏民族学院体育系主任、副教授。系中国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理事、中国大学生民族传统体育协会常务理事、西藏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副理事长、西藏体育总会委员、咸阳市体育总会委员、西藏民族学院体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邵生林1976年8月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主动要求分配西藏,同年9月分配到西藏体委工作。1976年12月至1987年7月在西藏自治区体育学校教学。1987年8月调入西藏民族学院体育系,主讲《排球》专业课和《体育管理学》两门课程。邵生林注重体育科研工作,1990年以来在…  相似文献   

10.
2010年4月23—25日,由上海玉佛寺资助,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觉群佛教文化研究所共同主办,浙江省普陀山佛教协会协办的“佛教文化与西藏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普陀山举行,来自国内学术界(包括藏学界)佛学界的五十余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潘德荣教授主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道慈法师,西藏民族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赤列旺杰,浙江省舟山市宗教局局长祝幸安等出席研讨会并在开幕式上致辞。西藏民族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乔根锁教授率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汤冬妮,女,1956年1月生,江苏省连云港人,1976年毕业于西藏民族学院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年分配到西藏岗巴县县委办公室任秘书。1982年调江苏灌南县档案馆工作。1985年10月调入西藏民族学院成人教育部。现任西藏民族学院民族学系副教授,西藏自治区档案学会会员。汤冬妮同志热爱党的民族教育事业,努力钻研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任职以来主讲了《文书学》《档案管理学》《秘书学》《公文写作》等课程,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根据所授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2.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8,29(6):I0001-I0001
西藏民族学院:值此贵校建校50周年之际,谨向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西藏民族学院是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在内地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建校50年来,学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面向西藏、服务西藏的办学宗旨,践行爱国、兴藏、笃学、敬业的校训,  相似文献   

13.
10月3日,西藏民族学院建校5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发来贺信。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和西藏民族学院、深切关怀西藏各族人民的又一生动体现,充分表明了党中央领导集体对西藏民族高等教育的关心和重视。贺信中,胡锦涛总书记充分肯定了50年来我校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在西藏民族学院建校50华诞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分别发来贺信,总书记的贺信充分肯定了西藏民族学院的成绩,说西藏民族学院“为西藏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为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6月29日,旨在推动西藏对外传播研究和平台建设,传播真实西藏,传播中国形象的首届"西藏对外传播高端论坛"在西藏民族学院隆重举行。西藏民族学院院长洛松德青,副院长刘凯出席开幕式。院长洛松德青、中国人民大学  相似文献   

16.
沈德功,陕西峻山县人,中共党员,1954年8月生。现为西藏民族学院体育系副教授,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高原体育科研所所长。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中国人体解剖学学会会员。沈德功1978年7月毕业于西安体育学院,留校任教。1985年4月调入西藏民族学院体育系任教至今。近ZO年  相似文献   

17.
王另先,陕西省高陵县人,1955年7月生。197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现为西藏民族学院政法系副教授。1979年5月调入西藏民族学院至今,一直在政法系(前身为马列教研室)从事教学工作。先后担任了《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讲座》、《市场管理学》、《马克思主义原理》《外国法制史》、《社会学聘课程的教学。曾三次获学院教学优秀奖和教学优秀成果奖。科研工作方面:1991年以来,先后在《西藏民族学院学报》、《西藏教育》、《社会》、西藏民族学院《教学研究》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其中《西藏奴隶制形成发展的几个时期…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对口支援西藏教育计划,进一步推进校际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2009年6月26日至29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和西藏民族学院政法学院联合主办的“经典与诠释:文化传统的诠释与重构”学术研讨会在位于渭水之滨、古都咸阳的西藏民族学院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9.
周杰,1949年8月生,福建省闽侯县人,中共党员,1971年3月参加工作,1978年12月调至咸阳华星中学担任中学英语教师,后取得西安外国语学院英语专科学历。1986年曾在安徽教育学院美国英语学会中学高中教师首届培训班进修。1992年8月调入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任教,先后担任班主任、教研组长、校党支部副书记兼副校长。现任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高级教师、中国翻译家学会会员、咸阳市外语教学研究会会员、陕西省企事业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咸阳市企事业教育学会副主任委员、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校长。周杰同志从事中学教育22年,先后执教九0、…  相似文献   

20.
西藏现代高等教育起源的时间有1958年和1965年两种不同的说法,争议的焦点在于:西藏第一所现代高等学校——西藏民族学院,其前身“西藏公学”时期的教育能否算高等教育。根据对高等教育概念的理解和西藏公学时期学校性质的考察,可以认为“西藏公学”在刚刚初创时期并不是高等学校,但是1959年秋季开办的一期藏文翻译班具有高等教育的性质,可以看成是西藏现代高等教育的起点。从1964年3月成立藏文系、财会班和开展其他专业教育起,“西藏公学”就开始迈入高等学校的行列。1965年7月1日“西藏公学”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是西藏有了第一所现代高等学校的象征性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