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占米话”不属于闽南话、客家话.也与广州话有别.是粤东地区一种比较特殊的方言。在语音上,占米话保留了较多粤语成分,也有些与客家话相同的特点,并显示出受闽南话影响的痕迹。若结合词汇系统,则显得有些错综复杂:研究“占米话”有助于了解汉语方言的演变以及因不同方言相互接触而产生的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2.
闽南方言白读系统的层次性,已受到学者的关注。其白读音的发展并非一个孤立的现象,若能考虑到与文读系统的联系,以及整个汉语方言的源流关系,那么就能够找出更深层次的原因。通过对阳声与入声韵摄的梳理,可以发现闽南方言阳声与入声韵尾的脱落具有相当的同步性,无论是脱落演变的方向、最后保留或形成的主元音,阳声与入声韵尾的演变基本一致。并且参照汉语其他方言,类似的韵尾脱落同样都主要发生在咸、山、宕、江、梗五摄,而深、臻、曾、通四摄则较少或基本没有。于是即上溯到汉语方言的源头,去寻找可能存在的原因,也由此提出一个全新的观点,即闽南语韵尾脱落与主元音发音时舌面的高低相关,从而避免推测原因时缺乏可靠证据的弊端,以及能够在汉语方言的源流关系上给出较为全面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闽南语是跨越地域和国界的汉语方言。探讨明中叶以来欧洲传教士汉语教育之方言取向,描述西方教会闽南-台湾-南洋之"大闽南语区"闽南语研习过程,可以揭示欧洲人汉语辞书编纂始于闽南语辞书的历史事实。欧洲人研习闽南话始于16世纪后期西班牙天主教会,传教士拉达《华语韵编》编于菲律宾,成书时间是1575年,比罗明坚与利马窦完稿于1584-1586年的《葡汉辞典》早约十年。17世纪,西班牙天主教会在菲律宾共编纂十多部班华、华班闽南语词典。19世纪南洋马来语区涌现数十部闽南话荷汉辞典和闽南话汉英辞典等闽南语辞书,直到鸦片战争之后,欧洲传教士才将闽南语辞书的出版地推到中国内地和港台。这是闽南语言文化在南洋地区接触西、荷、英三大欧洲语种的特殊语言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仙游区域的历史发展状况,认为仙游话词语存在着古闽越语、古吴楚语、各个时期汉语和具有方言特点的词语四个历史层次,从而得出仙游话乃至莆仙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大致脉络:汉武帝以前,混杂着古吴楚语、上古汉语成分的闽越语是主体;汉武帝至唐初,古汉语成分的比重越来越大;陈政、陈元光开漳后,闽越语成分的主体地位被打破,并归属于闽南方言系统;宋代以后,开始走上了脱离闽南方言吸收闽东方言成分形成独特混合型方言的历程。  相似文献   

5.
考证闽南方言本字牵涉到闽南方言的源流,闽南方言文白语音层次和汉语语音演变等问题。考证的原则是“音准义合”:“音准”是指以韵书或说文反切折合闽南读音,使之达到准确,“义合”是指有韵书、说文的依据或古籍的例证。  相似文献   

6.
福建古戏曲系南戏之一支之说,由来已久。唯近几年,史料和剧目日渐发掘,南戏的形成和发展另有新证,其中牵涉闽南戏的成因。本文拟就闽南南戏发展脉络谈谈几点看法。南宋闽南南戏已初具规模晋代以后中原文化三次南移所形成的南方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是促进南宋闽南戏曲形成的基础。特别是金人南侵,南宋皇室偏安杭州,文化迁到以淮河为分界线的江南一带。中原汉语口语流入福建,为十五音系统的福建方言、次方言奠定了基础。如今闽南两大方言要追源溯古,最有代表性的材料是梨园戏、莆仙戏标准音。语言是我国民族戏曲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是戏曲声腔的语言依据。中原汉语口语流入福建并逐渐形成不  相似文献   

7.
闽南方言与闽台文化溯源陈荣岚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是凝聚一个民族的感情乳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研究汉语闽南方言所蕴含的深厚的民族历史、社会哲学、艺术、心理等方面的文化积淀,探讨海峡两岸闽南方言和闽台文化的渊源,对两岸同胞共同继承和弘扬有五千年...  相似文献   

8.
建瓯方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目前研究汉语方言的人,大部把福建的汉语方言分为闽南话和闽北话两种。闽南话以厦门音为代表,闽北话以福州音为代表。我们认为这种分法是值得研究的:第一,福建的汉语方言、单以厦门福州两地的土腔,是否就可以概括得了;第二,所谓闽北话,是否指的福州话。依我们的看法,福建的汉语方言应该不只是闽南闽北两种而已。而足以代表闽北话的,也应该是建瓯话而不是福州话。关于福建到底有几种汉语方言这一问题,我们暂时不想讨论它;这里打算  相似文献   

9.
在汉语及其方言中,闽南方言是接受外来词历史较久、数量较多的,并且牵涉到对不同语言(古梵语、东南亚诸语言、英语等)的借用。闽南方言引进外来词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汉、唐、宋)的对古汉语外来词的保留,中期(元、明、清)的南洋马来语、他加禄语和泰语等的借词,以及现当代的来自英语等的外来词,对它们从借入时间和属性类别上加以归纳分析,可为闽南方言在长期的语言接触过程中所吸收的外来词作一个跨文化角度的综合叙述。  相似文献   

10.
永安方言是闽方言里的一个方言——闽中方言的代表.它通行的范围主要是永安市、三明市和沙县.它县有闽方言的共同点,又有自己的特点,由于它夹在闽北、闽西、闽东、闽南之中,在长期的发展变化中,又分别受到闽方言里的其他方言如闽南方言、闽北方言、闽东方言以及闽西方言的影响.从历史上看,永安是汉人早期入闽居住的地区之一.据史载,早在三国时代,东吴汉人就沿着浦城、建溪  相似文献   

11.
在语言资源得到充分重视的情况下,就方言资源的应用问题展开讨论,着重对闽南方言资源的社会应用提出建设性意见.当务之急首先应对横跨海峡两岸多省的闽南方言进行填空补缺的全面调查,在此基础上再来做好闽南方言资源的社会应用工作.台湾岛内对闽南方言资源的调查研究和社会应用已经作了很有成效的工作,大陆各省闽南方言地区可以参考台湾同行对闽南方言资源进行广泛应用的经验,结合本地闽南方言的实际,制定拓展闽南方言应用渠道的方案并加以落实实行.  相似文献   

12.
潮州方言是流行于潮汕地区的一种方言,属于闽南方言的次方言。据史书记载,闽方言区人民是历史上因“避乱”或因“征蛮”,陆续从中原一带迁移而来的。从中原汉人迁移入闽的事实,可见今天作为汉语方言重要的一支的闽方言,其形成和发展是远自秦汉开始就由中原汉语和当地原有的语言不断接触融合,而终于逐渐形成的一个方言群。今天,从这个方言群复杂的语音系统和  相似文献   

13.
汉语闽南方言的地点方言——漳州话的称数法 ,在闽方言中具有代表性 ,同普通话称数法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闽南族群的跨境迁移已历千年,已然成为东南亚华人华侨重要的地缘分支之一。从族群认同视域探讨闽南族群跨境迁移中闽南方言在族群认同中和文化认同中的地位和作用,闽南方言的认同功能与其交际功能、文化功能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与长久维系闽南族群认同、构筑“一带一路”心相通、保护闽南方言资源等休戚相关,应加快闽南方言的跨境传播研究,维护闽南族群的母语方言,以更加智慧、柔软的方式维系族群认同。  相似文献   

15.
壮语对广西汉语方言影响的特点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壮语对广西各汉语方言影响的特点上呈现出影响的时代性和局部性,对语音、词汇、语法的影响表现为词汇的影响最为明显,这些影响也表现出方言间和地区间的不平衡。壮语对各汉语方言产生影响的原因则跟壮族在广西的发展、壮汉两民族的交往历史、语言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语言间的相互交融、共同的地域文化、壮汉两民族长久以来的和睦相处等都有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闽南商文化是闽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成、演变、发展与闽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在长期融合、发展、创新的过程中,闽南商文化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丰富内涵:闽南商文化是边缘化的方言文化与中原内陆文化的融合,是海洋性商文化与内陆商文化、异域文化的融合,是务实逐利的小商文化与中原内陆性文化的融合。闽南商文化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爱拼敢拼、与时俱进、博爱至上的特点,是中华商文化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7.
中古全浊声母在厦门话里的读法再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古全浊声母在闽南方言的读法,罗常培先生在《厦门音系》一书里说:“全浊并奉定澄群从床七母变入全清的比变入次清的多。跟北平音平声变次清,仄声变全清的条理不同”。袁家骅等在《汉语方言概要》一书里说:“全浊并奉定澄群从床七母多半变为不送气清音,小半变为送气清音,这一点跟普通话平声变送气清音,仄声变不送气清音不同,而与客家话一律变送气清音也不同。”潘茂鼎等在《福建汉语方言分区略说》一文里说:“古全浊声母今读清塞音清塞擦音的,不论平声仄声,闽方言(包括闽南方言——引者注)多数不送气少数送气,客方言则一般都送气,不送气是极少数。”  相似文献   

18.
德昂语布雷方言声学分析结果表明:1.焦点词上没有明显的音高提高,也没有焦点后音高骤降和音域变窄的现象;2.焦点词的时长增加(10%左右)。这一焦点的韵律编码方式不同于汉语普通话以及印欧语系中大部分语言,而与台湾闽南语及粤语等相似。  相似文献   

19.
朝峰片是《中国语言地图集》中的一个方言地域名,是官话大区中北京官话区的一个方言片。其行政辖区包括内蒙古赤峰市、通辽市的部分旗县和辽宁省朝阳市的部分县市。远古华夏系、东夷系、东胡系等多民族语言在这里长期发展,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与四周方言相交融,为朝峰片汉语方言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朝峰片汉语方言,实际上是晋、冀、鲁、豫、京以及东北等多种方言与早期的"朝峰话"经过长期的相互渗透、逐渐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弱化了上述方言特点的,比较接近于普通话的汉语方言的变种。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综合分析,朝峰片汉语方言更接近于东北官话。因此,朝峰片汉语方言,应归属于汉语官话区的东北官话。  相似文献   

20.
所谓海南方言,是指海南岛以文昌话为代表的海南话,属于闽方言,不包括儋县的儋州话,崖县的迈活,也不包括儋县中和镇、那大镇、王五墟、长坡墟与崖县崖城,昌江县乌烈一带的“军话”,因为这些地区的方言属于另一种汉语方言。其次,所谓汉代方言词,是指汉代杨雄《方言》中所记录的方言。《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比较方言词汇,是汉语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