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心血管疾病(CVD)是一类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复杂性疾病。近年来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研究不仅将以前发现的已知变异位点在CVD大样本人群中得到验证,而且还发现了许多与CVD疾病常见类型冠心病和心肌梗死(CAD/MI)、缺血性脑卒中(IS)相关的新基因变异,这无疑对我们理解CVD的遗传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也极大地促进了CVD遗传学的发展。本文就CVD常见的疾病类型即CAD/MI,IS的GWAS研究现状及转化医学的临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于各种疾病之首,不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峻的挑战,还给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庞大的经济负担,是社会经济发展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在人口老龄化和代谢危险因素持续流行的双重压力下,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对其防治策略和包括医疗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配置提出了新要求。文章在系统性回顾心血管疾病过去20年对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健康和社会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防控心血管疾病的针对性建议,包括维护心血管健康的具体举措,构建疾病防控新格局的主要策略,以及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管理能力的思路,以期在顶层设计和统一协调下开展全面行动,多个领域协同推进,形成合力,有效遏制并逆转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方法收集419例符合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相关信息,根据有无心血管疾病(CVD)分为非CVD组和CVD组,收集一般情况、相关血液学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HbA1c、Cr、高血压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模型中,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HbA1c、高血压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与年龄(OR=1.029;95%CI 1.009~1.050;P=0.004)、糖尿病病程(OR=1.058;95%CI 1.020~1.098;P=0.002),HbA1c(OR=1.396;95%CI 1.059~1.683;P=0.007),高血压病(OR=2.521;95%CI 1.070~2.954;P=0.026),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OR=10.434;95%CI 4.896~12.293;P=0.000)风险增加相关。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能作为一项独立危险因素预测2型糖尿病者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提示临床上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应充分注意筛查心血管疾病,甄别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药物综合干预代谢综合征(MS)是否可以改变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南宁市两个社区的1215人符合纳入标准为本次综合干预治疗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强化干预组和对照组。强化干预组人群按照是否患有MS及其相关疾病、疾病前状态(包括高血压、血压前期、肥胖、超重、糖尿病、糖耐量减退、血脂异常)等分别采取不同的强化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对照组人员维持志愿就诊和志愿服药的正常医疗状态,每年随访1次,按WHO—MONICA方案心血管病事件(CVD)的诊断标准登记本年度发生的CVD和死亡事件。结果前瞻性随访研究43.5个月后:①经比较对照组中MS亚组与非MS亚组,MS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比非MS显著增高(P=-0.02);②经比较干预组中MS亚组与非MS亚组,干预后MS心脑血管事件下降明显,MS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与非MS相比无差异(P〉0.05);③经比较干预和对照两组MS亚组之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干预组为2.7%,对照组为10.1%,差异显著(P=0.03,OR值=4.01,95%CL:1.07—15.10);两组非MS亚组之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2.3%和4.2%,无显著性差异(P=0.12)。结论药物综合干预代谢综合征(MS)可以改变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与对照相比干预后风险降低了约4倍。  相似文献   

5.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是突发急性事件(急性冠脉综合征、恶性心律失常等),其中有70%以上发生在院外,失去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救治从而导致死亡。如果早期发现患者出现的先兆,及时救治,不但可以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还可以大幅度降低医疗费用。由于心血管疾病具有突发性、短暂性和危险性的特点,要防治心血管疾病就必须对患者的心电进行长时间实时监测[1]。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心脏远程监护系统,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长期监测,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挽救患者生命。1.心脏远程监护的发展简史心脏病发作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和突发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联合他汀对年龄≥75岁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60例,年龄≥75岁,分为康复运动组和常规治疗组,康复运动组常规服用他汀同时辅予运动治疗,常规治疗组仅服用他汀治疗,两组均干预24周。对比两组干预前后颈动脉内膜厚度(IMT)、斑块Crouse积分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康复运动组与常规治疗组IMT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康复运动组IMT小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Crouse积分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中两组患者均无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康复运动联合他汀治疗可以安全有效地控制高龄老年人IMT增厚及颈动脉斑块进展。  相似文献   

7.
《金陵瞭望》2006,(3):46-46
在读者向本栏目反映的健康话题中,询问心血管疾病的占了一大部分。为了让大家能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该疾病的防治,本期我们特邀有着数十年临床经验的鼓楼医院心脏科主任、博士生导师施广飞教授,为我们专题解答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问题。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症和心血管疾病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补充钙和维生素D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经济的防治年龄相关性骨丢失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方法。然而,最近的一项关于钙剂对心血管疾病风险影响的荟萃分析使得日常补钙的必要性受到质疑。本文就补钙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老友》2004,(2)
据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即全球每3个死亡者中就有1个死于心血管疾病。这些死者中的80%在低中等收入国家。预计到2020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将比该数字增加50%,高达2500万。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如美国,一些欧洲国家、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心血管病患者的死亡率正在下降,而东欧、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却增长迅速。心血管病是全球卫生保健和卫生资源的巨大负担。在我国,心血管疾病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始终是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这样的背景下,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尤其是如何预防,便成为大家所关注的问题。去年,北京垂杨柳医院举行了有关心血管病防治的健康讲座,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研究所所长胡大一教授作了精彩的报告,题为《心血管病要防患于未然》,现摘录于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行为干预措施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整体防治效果。方法将713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57例和对照组35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个体化药物治疗,干预组在个体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综合行为干预措施实施全程跟踪观察和干预。3年后测定两组患者的正确行为生活方式的遵从率及各项观察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遵从率及各项观察指标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并在统计学上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有计划的行为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正确行为生活方式的遵从率和防病意识,防治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减少心血管事件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减轻社会和患者的经济负担,是一种经济、有效、易行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改良叩背护理干预在老年心血管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1日至2017年4月1日期间,在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改良叩背护理干预)和对照组(传统叩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者干预前后的血气分析相关指标、临床疗效以及护理干预满意度等。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的PO_2,SaO_2,PCO_2和干预前对比差别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干预后的PO_2,SaO_2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叩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心血管病合并肺部感染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除,提高了临床疗效,同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年龄、吸烟、糖耐量受损、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代谢综合征等。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腹型肥胖。近年来,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多,对肥胖相关性疾病的研究重点已从单纯脂肪量的改变和肥胖程度转移到脂肪组织分布上。脂质分布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脂质分布于人体血浆、内脏、皮下、血管外周及心外膜等全身各部位,各部位脂肪组织与心血管疾病均有一定程度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脂质分布情况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更好地认识心血管疾病风险、防治心血管疾病,本文对各部位脂质含量、分布特征及其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心血管疾病已经超越恶性肿瘤成为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首要病因。心脏康复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再入院率和死亡率,并且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从而回归正常社会生活。物理因子疗法作为康复治疗的重要途径之一,虽然效果明显,但是由于其不断更新而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此,本文总结了现阶段物理因子疗法在心血管疾病治疗当中的应用情况,从而为物理因子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需要根据心血管总危险因素决定治疗措施,因此应关注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同时,高血压患者的风险之一是靶器官损害,因此,不仅要关注降压达标,也需要关注预防心血管事件和靶器官损害的进展,还要强调靶器官损害评估的必要性——心血管保护、减少心衰、脑卒中、肾衰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是降压治疗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预见性营养评估对老年心血管重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老年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80例进行临床研究,均使用预见性营养评估方法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定期量化营养不良登记,为临床指导药物治疗和饮食干预提供依据,对比实施预见性营养评估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生活质量SF-36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患者血清白蛋白指标、前白蛋白指标均明显升高(P 0. 05)。结论预见性营养评估可以客观反映患者营养状况,从而针对性调整饮食干预方式,帮助改善营养指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会讯     
老年人退行性心血管疾病全国学术研讨会将于12月在无锡召开为强调和重视老年人退行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流行病学、诊断和治疗的特点,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卫生部北京医院将于2003年12月在江苏省无锡市共同主办“老年人退行性心血管疾病全国学术研讨会”。研讨会重点讨论老年心血管系统解剖学、生理学、功能学退行性改变的表现和机制,重点讨论老年退行性心血管疾病的种类、范围、认识、诊断和治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抵抗(JR)的核心问题及严重的后果是导致致命的心血管并发症.人们对胰岛素抵抗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的发生、发展机理的进一步了解及深刻揭示,为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治开辟了新的思路.本文就胰岛素抵抗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综合性干预的效果。方法通过对≥60岁老年人体检中发现的高血压患者,随机选取24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综合性干预1年,包括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合理饮食、适当的运动、药物治疗的指导、生活行为干预、定期随访和健康教育。结果对2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实行综合性干预1年后,生活方式有明显改善,干预后生活行为与干预前比较P0.05;老年高血压患者复查率、规律服药率和控制率由干预前59.17%、42.50%、21.67%上升到干预后84.17%、71.67%、55.83%,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综合性干预对农村老年高血压防治是一项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文哲 《百姓生活》2008,(1):52-52
用茶水煮饭可以获得色、香、味俱佳的饭食。最令人称奇的是,茶水烧饭还有去腻、洁口、化食和防治疾病的好处。防治心血管疾病: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物质,约占水浸出物的70%~80%。科学实验证明,茶多酚可以增强微血管的韧性,防止微血管壁破裂而出血。而且,茶多酚可以降低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对人类最大的损害是能引起病人心、脑、肾的一系列疾病。这些重要器官并发症的发生,极大地威胁着高血压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最近,记者采访了著名心血管疾病专家洪昭光教授,请他谈谈高血压并发症的危害和防治问题。洪教授对如何防治高血压并发症,谈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