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凭1934年生,六十年代初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师从国画大师李可染,深得其法,因而在山水画创作上取得了突出成就.现在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山水画家.张凭的早期作品显示出在浓郁的诗意中灌注着深沉的思想的特点.《忽报人间曾伏虎》(1964年)借助诗词的意境表现出对革命先烈深深的敬意.后来创作的《黄河》(1982年),那逼人的气势所造成的艺术效果给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带来了新的突破.进入九十年代,他又创作了《砥柱》、《盘石》、《屹立》等更具时代特色的作品.《屹立》在1992年全国美展中获  相似文献   

2.
一从1975年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妇女主任》起,李宽定的创作生涯几乎与被习惯地称之为“新时期”的文学同步,走过了漫长的十年。十年间他写了七八十万字的作品。透过这些作品我们轻易便能理清李宽定创作生涯的脉络,从最初用形象演绎政治观念、政治概念,对生活作浮光掠影的表现到逐渐有意识地在一定题材领域里锐意发掘;从人对生活、社会、政  相似文献   

3.
老舍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颇有建树,被称为戏剧大师.然而他的戏剧创作之路与小说相比,绝不平坦,而是一条充满艰辛之路.这一点可以从《老舍书信集》中得知.可以说正是因为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老舍从事“文协”工作之后,才被逼上梁山,从事了自己并不熟悉的戏剧创作,期间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挫折,正是老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文协”的无私奉献才使得他最终在戏剧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4.
从《茫茫夜》《秋柳》看郁达夫小说创作的情感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茫茫夜》《秋柳》看郁达夫小说创作的情感取向李南蓉创造社的主要发起人、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竟被某些人排列到当代武侠小说大师后边,这里的因素很多。目前即使是对郁达夫创作的研究,也依然停留在《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篇上。就以几十年来评论家...  相似文献   

5.
范为超 《云梦学刊》2014,(5):102-104
曾景祥的工笔人物画分为课堂示范、临摹和创作三个类别。他的工笔人物画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用线和用色,巧妙地刻画了画中人物的逼真神态,传神地表达了人物的细腻情感,从而使得自己的工笔人物画呈现出独特的活灵活现的生命律动。  相似文献   

6.
金圣叹以扶乩的形式,进行易性代言写作,先后以泐大师、叶小鸾等四位女性的身份写出相当数量的诗文.在这个过程中,他想象女性的生活场景,揣摩其心理,体验其情感,把文学史上的易性代言写作推向极致.这些作品应视为金圣叹的创作.而金圣叹这样特异的表演、写作经历,对他的小说、戏剧批评有直接的影响,并在其创作、批评理论中留下痕迹.他的这些作品及有关表演过程的记述.对研究清代小说也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7.
弘一法师是深受国内外僧俗景仰的大师.他在音乐、书法、文学、佛学方面都留下许多宝贵东西,特别是为人方面,他赤心爱国,敬业爱生,苦心向佛.这些都是应该肯定的.  相似文献   

8.
<正> 一海军战略的理论核心,是制海权问题.早在1838年,瑞士军事理论家约米尼在《战争艺术》一书中即提出了制海权问题.他认为一个具有漫长海岸线的国家,拥有了制海权,其抵抗力就可增加数倍以上.1890年,美国的马汉发表了《海上力量对历史的影响》,更从海军战略的高度对制海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其后,他又出版了《海军战略论》,强调:“运用海权就是海军战略”;“海军如不能掌握海权,将无法行动.”就是说,海军战略  相似文献   

9.
一袁宏道是“公安派”的核心人物,他与江、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万历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1595-1597)间,他先是任吴县令;卸任以后,又游历了吴、越二地许多名胜;尔后,暂住仪征,往返于南京、扬州一带.在他后来的生活中,依然同江、浙文人有很深的交情,常有书信往来.袁宏道在江、浙的三年间,创作很丰富,著有《锦帆集》、《解脱集》和《广陵集》.包含在这些著作中的许多轻脱、明丽的尺牍和游记,确立了他在晚明小品文史上的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不仅创作了第一流 的诗词作品,而且用他的创作实践,总结出 了许多弥足珍贵的诗歌主张,这些诗歌主 张,对于我们今天理解诗词作品和创作诗歌作品,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几年来,诗人孔林潜心致力于散文诗的创作,陆续在省内外一些文艺刊物和报纸上发表了近百篇散文诗.读了这些篇章,我被它那清新的芬芳,绮丽隐秀的美学特色,激人奋进的艺术力量所紧紧地吸引住了.因而就他已发表的散文诗作,从历史的美学的角度做点认真分析,看看他的创作走向了怎样的一个艺术新高度,也许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吧.新时代的传神写照  相似文献   

12.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当代拉美文坛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系列的创作特别是他的代表作《百年孤独》曾引起拉美“一场文学地震”。十多年间曾被译成三十几种文字流传世界,西方评论家誉它为当代的“堂吉诃德”,成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马尔克斯本人也被认为是“继西班牙黄金时代的天才们之后,继巴勃罗·聂鲁达之后最伟大的天才”,一九八二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扎西达娃是新时期藏族青年作家。从一九七八年从事文学创作至今十年间,他创作了几十部中短篇小说,有的曾获各种文学奖,特别是他近年来的创作取得长足进步,这些作品常被全国性的一些刊物转载,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普遍注意和兴趣。无疑,扎西达  相似文献   

13.
王如绘 《东岳论丛》2003,24(1):70-75
马建忠对西方国家海军有深入的了解 ,因而他的海防思想在时人中最为系统完整。他主张把体制和制度作为海军建设的根本 ,主张设立水师衙门 ,并草拟了一批规章制度 ;他从科学技术的视角看待海军的创建 ,主张提高海军将士的地位 ,重视海军的教育和训练 ;他提出了一个中国海军发展的九年规划 ,对中国海军跨进世界前列充满信心。他关于海防建设的观点着重从思想的层面、制度的层面、教育的层面和管理的层面立论 ,能发人之所未发 ,能详人之所不详 ,更加触及到海防建设的本质 ,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简介     
《理论界》1994,(Z1)
赵子玉,多年来一直坚持山水画的写生创作,广采博取,作品不拘一格,面貌多样。许多作品被美国、日本、法国、新加坡和韩国等国的友人收藏。1989年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赵子玉山水画集》。先后有楚图南、爱新觉罗·溥杰、沈延毅和宋雨桂等100多名家、大师为其画集及作品题字赠画。  相似文献   

15.
弗朗西斯·斯各特·菲茨杰拉德是美国文学史上现代文学的先驱.他的创作生涯恰好处于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富变化性的两个十年,这特殊的背景,使得他的创作始终紧跟时代的步伐.同时,也为他从特定的角度描写二三十年代的美国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无疑,这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本人也因此被称为"爵士时代的桂冠作家".  相似文献   

16.
九世班禅返藏受阻玉树期间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有关九世班禅大师的成长过程以及他在一生中所经历的重要事迹大家已研究得比较全面和系统 ,并对他的一生给予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受到了大家的认可。可是 ,在以上众多领域研究过程中也留下了一点缺憾 ,这就是班禅大师在返藏受阻玉树期间 ,有关他在玉树地区的活动及其它相关问题目前还没有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这对全面正确地了解班禅大师的一生带来许多问题。笔者认为 ,九世班禅大师自 1 936年 1 2月 1 8日到达玉树以后翌年 1 2月1日圆寂于此 ,虽然在玉树地区仅生活了一个年头 ,但这一年是非常特殊的时期 ,因为 :从国内来看 ,这一年相…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以他独特的创作风格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为其他任何人所无法取代,而且越来越被世人所看重的地位.正如我们要深刻地了解沈从文的作品,就不能不了解他独特的创作题材——湘西的风土人情一样;要深入地理解沈从文的创作风格,就不能不了解他独特的创作视角——即在“现实”和“梦”中神游.也许是因为沈从文过多地留恋过去而不愿返朴归真,过多地憧憬未来而又感到难以实现,不能不立足现实却又总是格格不入,所以他才总是神游在现实和梦幻之中,因而也产生了他独特的创作心态——寂寞和孤独.“寂寞有助于深思,有助于想象”.寂寞和孤独,也有助于他梦游古今,梦游未来,展开神思的翅膀,翱翔在个人创作的自由天地.独特的创作题材,独特的创作视角和独特的创作心态,成就了沈从文独特的创作风格,也构成了沈从文富有个性特色的文学创作观.那么,沈从文独特的创作题材是怎样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观的?沈从文为什么甘于寂寞和孤独,为什么乐于神游在现实与梦幻中建造他的“希腊小庙”?这些正是本文试图用文艺心理学方法去解决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实际上也就是对沈从文富有个性特色的文学创作观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关于李显福的创作历程,早在他1978年进入西南师范学院(今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之前的1972年。那些年,他写小说、写诗。读书期间,他开始发表报告文学,并加入了重庆市作家协会。1982年毕业后,凭着极强的文学创作优势,进入《四川日报》,开始了对他以后的创作有决定性影响的记者生涯。1989年,他调到新闻出版机构工作。在这些岁月中,如果说记者生涯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他的生活底蕴,那么,进入90年代以后,解开了纠结于新闻、通讯与报告文学之间的艺术形式之结。他的创作就发生了一个实质性的飞跃。正是在实现了这一飞跃之后的1993年,他以卓越的创作实绩,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我们不妨将他近年结集出版的主要作品列一个清单:  相似文献   

19.
李小杰 《理论界》2009,(7):121-124
对于高晓声的评论,一般认为他是描写当代农村的高手,又或是继承了鲁迅批判社会的笔触.不过如果纵观高晓声的全部作品,就显得不够中肯.其实高晓声的小说根据其迥异的风格可略分为两类:除<李顺大造屋>和"陈奂生系列"这些典型现实主义小说外,他还创作了具有<山中>、<鱼钩>、 <绳子>、 <钱包>、<飞磨>、 <心监>等现代意识的小说,这部分的小说才是他文艺理想的真正的体现,而这恰恰是高晓声小说研究者一直忽略或语焉不详的部分.正是因为这份现代意识,高晓声的小说才会从写实描写农村的生活转而描写人物,从描写人物转向深入人物灵魂和处境,故他不仅农村小说卓有成就,而且还写出了一系列呈现现代主义色彩的小说.这篇论文试图从他的文艺思想和作品来研究他小说所蕴含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20.
作为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海明威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在作品中他既塑造了许多闻名世界的"硬汉"形象,同时也塑造了许多"新女性"形象.通过对这些"新女性"形象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女性的生存状态,有助于对作家有更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