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勰从“通变”和“时序”两方面研究:艾学发展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构成了《文心雕龙》文学通变论的理论框架。“通变”即文学的继承与发展,此为文学发展变化的内部规律;“时序”即时代社会的政治状况,是影响文学发展变化的外部因素。刘勰对文学发展内部规律和外部因素的探索,都受经学的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2.
刘勰诗学理论建构与《诗经》阐释有着密切关系,刘勰评价《诗经》的基本立场是“唯务折衷”,即平衡折衷宗经大旗下文学理论所面临的种种矛盾,同时以《诗经》文学实践为基础为其诗学理论建构的提供重要的依据,它具体表现在:以《诗经》创作实践为依据,揭示诗(文学)与社会现实、与时代的关系;以《诗经》阐释为依据,提出“情志”说,将文学的情感性与思想性统一起来;立足于《诗经》阐发诗赋颂赞等文体形式的演变和审美意识的发生;以“比兴”论《诗》突出“比兴”的文学与美学意味,这些都推进了中国古代诗学理论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大凡有见地的作家 ,他们都承认这样一个历史事实 :社会现实影响决定着文学的发展 ;时代的政治必然要反映在文学创作之中。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认为时代的推迁、政治的嬗变 ,会影响作家的情感和文学的盛衰。他说 :“歌谣文理 ,与世推移 ,风动于上而波动于下者也。”他把历代文学的演变归纳为 :“文变染乎世情 ,兴废系乎时序。”所以他认为唐虞诗歌 ,由于“德胜化均”,“政阜民暇”,故“心乐而声泰”;建安篇什 ,“良由世积乱离 ,风衰俗怨 ,并志深而笔长 ,故梗概而多气。”至于东晋诗赋 ,由于“中朝贵玄 ,…  相似文献   

4.
“训”是上古政事和话语系统中实际使用到的一种口头表达形式。由《尚书》《逸周书》的相关篇籍结合新出清华简《保训》《命训》篇,我们能大体窥见“训”的基本体式、文化特性和演变脉络。“训”体在先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商代以及更早时代的“训”文有强烈的宗教、巫术仪式特征;西周时期则与大量其他文献和文体一样,乃是神道设教和政治礼仪活动的产物;春秋晚期至战国,“训”体进入第三个阶段,为说理散文,当然也因此丧失了其自身原有的文体特性。“训”体的演变过程生动展示了先秦文学从原生态记录向写本文学,从口传、口诵甚至表演向书面写本的过渡,以及多时代、多作者文化印迹“叠加”的“衍生型”文学文本生成过程,当然也体现了先秦讲求社会效应的文学本质观。  相似文献   

5.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本只称《诗》后世称为《诗经》),成书于春秋时代。全书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囊括了从周初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作品。△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评论专著是《文心雕龙》,南朝梁代刘勰撰。全书十卷,五十篇,主要论述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文体特征、历史演变、创作方法、批评原则以及文学和时代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6.
化雅为俗是与化俗为雅相对的一条文学演变发展途径,这一文学演变发展途径在世俗文化繁荣的时代最为明显。在世俗文化繁荣的时代,世俗文化的代表们往往以通俗文学的价值观念和标准改造高雅文学,试图从俗文学角度重新定义和建构文学,以巩固其合法性。冯梦龙的《夹竹桃》最具典型性,它展示了通俗文学是如何以其价值观念和标准改造高雅的《千家诗》的,揭示了化雅为俗在文学演变发展史中的意义:俗文学通过对文学的重新定义和建构,为文学的演变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总结齐梁以前文艺创作发展的历史经验,阐述了文学风格与作家、时代、文体等方面的关系,还就风格多样化问题作了探索。《体性》篇即一风格专论,在《定势》、《风骨》、《明诗》、《通变》、《时序》、《才略》等篇章中也多有阐发。他的论述,内容丰富,见解精湛,构成了较为完整的风格论。研究刘勰的风格论,对我们深入认识文学风格这一客观存在的文学观象,发展创作与评论,是不无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作为西方经典的民间童话故事,“睡美人”的故事在其跨时空、跨地域的流传和演变中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研究价值.选取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巴西耳的《塔利亚和太阳、月亮》、佩罗的《林间睡美人》以及格林兄弟的《玫瑰小姐》,将其并置于主题学研究的视域之下,以梳理出“睡美人”故事发展演变的轨迹,并深入挖掘和探讨这一演变轨迹背后的时代因素和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9.
《诗经》中的动植物,无一不与诗意有密切关系。对这些东西若不正确了解,必然影响体会诗人的原意,从而影响学习和研究《诗经》这部光辉的文学巨著。本文拟对《诗经》时代至唐代的“蓬”与“飞蓬”及有关词语做一肤浅探讨,籍以说明名物训释的重要并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刘勰的《文心雕龙》有着深厚的南北文化交融的特色,吴地文化是其重要的文化底蕴.这与刘勰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吴文化圈域内有密切关系.《文心雕龙》的吴地文化烙印突出体现在刘勰对南朝文学的浓厚兴趣.刘勰认为,南朝文学整体特色是“新巧”,这一时期家族文学繁盛.这一评价是历史上较早对吴地文学甚至吴文化作出的理论概括.对于吴文化的代表人物陆机其人其作,刘勰也有较多关注.《文心雕龙》就是对《文赋》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藉“知音”一词比喻文学鉴赏中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心领神会,探讨文学鉴赏的问题,《知音》篇是刘勰关于文学鉴赏的一篇专论。《知音》篇对文学鉴赏作出的创造性的探索,是西方的文艺理论所不能诠解的,对于我们探索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的诗文鉴赏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极好的借鉴。刘勰《文心雕龙》在评论历代作家的创作和总结文学创作经验时,对知文之难有切实的体会;在《知音》篇中用大半的篇幅论述文学鉴赏之难,并从“知实难逢”和“音实难知”两方面来分析原因,提出了文学鉴赏必备的素质和基础,说明文情难鉴,乃千古恒一。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的代表作《桃花源记并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作.此篇写于刘宋永初年间.自唐代以来就引起人们的重视,解放以后,人们对它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过不少的评论文章,但众说纷纭,其中有个令人注目的观点是:陶渊明在此篇中反映了“复古倒退”的政治倾向,甚至“是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翻版”.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此篇崇高的思想成就与积极的社会现实意义,影响了对陶渊明世界观及其整个文学创作的正确评价,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笔者对上述观点不敢苟同.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学,它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而社会生活的面貌和性质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各个时代,由于经济基础不同,其文学内容也不同.经济基础对文学是  相似文献   

13.
《摩罗诗力说》是鲁迅献身于文学事业的一篇庄严宣言.但是,多年来人们忽略了这一点,仅有的几篇研究文章只是从鲁迅思想发展的角度来谈论它,至于它与鲁迅后来的文学活动,与“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关系,几乎是无人提及.事实上,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和主将,鲁迅早在青少年时代  相似文献   

14.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的核心命题是"质文代变".<时序>在讨论文学与时代的关系中阐发了刘勰的文学史观、文学发展观,其理论实质关键在"变",从而构成文学与时代的互动关系,强调了文学与时代关系中作者的中介作用,并在"时序"的文学史历时性讨论中探究了文学发展的原因、确立这一命题的文学理论的意义和批评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历史是人类社会从古至今发展演变的历程.任何历史现象部与一定的时间相联.人类有了文字记载之后,就一直是按照发生发展的时间记述和传授社会历史知识.殷墟卜辞“五日丁酉允有来僖……”“己酉卜……”等,就是以“时间”开头,记录“祀与戎”两件国家大事.我国第一部史书《春秋》是编年体.由《史记》开创的“纪传本”廿五史也首先是以编年记事的“本纪”为其总纲.古希腊修昔梯底斯著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和古罗马凯撒的《高卢战记》都是按时间顺序记述了战争的经过.近代现代中外的历史著作和历史课本也无一不是以年代顺序为主要线索.我们今天讲授历史同样不能忽视年代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印度古代文化中的“阴性原则”,是一种母权时代的遗留物,其特点是:女神崇拜、尊敬妇女、性力迷信、以农业经济为物质基础。但是这种“阴性原则”在印度却是以否定的方式阐明的。古代印度文学形象地反映了历史上对妇女的尊崇与蔑视、歌颂与诅咒矛盾交织的状况。本文着重探讨两大史诗和《摩奴法典》如何反映了“阴性原则”的演变,并试图窥见这一演变过程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7.
汪曾祺曾以《异秉》为题写过两篇小说,第二篇《异秉》并非是对第一篇的修改或完善,而是彻底重写。文章对不同时期的《异秉》的两个文本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其在内容、叙事手法和语言运用上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后期写作的《异秉》艺术成就相对较高,这与汪曾祺文学观念的发展演变以及其文学写作经验的逐渐丰富有着极大的关联。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名作之一.所以,已有很多学术论著谈及这篇作品的文学价值与写作背景.但,本人认为《归去来兮辞)所蕴藏的文学深度仍然有待发掘.拙作要从“陶渊明家妹”这一从未受到重视的角度,探讨其文学深度.首先要向读者说明,拙作乃是本人研究(归去来兮辞》的第一份报告,只是提出了一个不够成熟的推测而已.希望能够以此为一个起点,今后继续研究下去,将来有机会写出一篇经过严密考证的文稿.此次拙作乃是一篇初步草稿,所以题为(<归去来兮辞>札记》.以下在(本论)中,先确认一下该作品在陶渊明生平中之地位及意义,继而探讨“陶妹”这一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先秦历史散文《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大篇幅地记载着吴公子札问聘鲁国期间的观乐之感。他大体上认为 ,诗歌音乐具有时代性 ,不同历史阶段产生不同类型作品。西汉人的《毛诗序》,则明确指出文艺作品的风格、基调的形成 ,与国势的盛衰有关 :“治世之音安以乐 ,其政和 ;乱世之音怨以怒 ,其政乖 ;亡国之音哀以思 ,其民困。”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时序》,进一步概括了社会的发展变化与文学作品的密切关系 ,指出 ,“歌谣文理 ,与世推移 ,”“文变染乎世情 ,兴废系乎时序。”到了明代 ,经过吸收、总结前人的有关论述 ,胡应麟在《诗薮》中以唐代…  相似文献   

20.
刘勰在《文心雕龙&#183;知音》篇中藉“知音”一词比喻文学鉴赏中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心领神会,探讨文学鉴赏的问题,《知音》篇是刘勰关于文学鉴赏的一篇专论。《知音》篇对文学鉴赏作出的创造性的探索,是西方的文艺理论所不能诠解的,对于我们探索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的诗文鉴赏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极好的借鉴。刘勰《文心雕龙》在评论历代作家的创作和总结文学创作经验时,对知文之难有切实的体会;在《知音》篇中用大半的篇幅论述文学鉴赏之难,并从“知实难逢”和“音实难知”两方面来分析原因,提出了文学鉴赏必备的素质和基础,说明文情难鉴,乃千古恒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