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的女儿今年秋天就要上小学五年级了,在班里成绩中上,不算太突出,对比时下那些传说中的"牛孩儿们",她简直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孩子。然而,她对阅读的热爱、对文字的把握能力以及在她这个年龄段所能达到的知识层面的开阔程度,却让我感到非常自豪。回想女儿阅读习惯的养成,我是有着自己深刻的体会的。  相似文献   

2.
《当代老年》2008,(1):11-11
问:丈夫早年去世后,我带着女儿过,一直没有改嫁,女儿大学毕业后留在省城工作,我仍在老家单独生活。我今年56岁,但已经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全靠女儿邮寄钱供养。前不久,我由于行为不谨慎造成邻居财产受到损失,损失金额在2万元。由于我无力赔偿,邻居就叫我女儿负责赔偿。我女儿刚参加工作没两年,工资收入很低,只够自己和我的生活费,根本赔不起。而且是我惹的祸,与女儿毫无关系,叫她替我承担赔偿责任也太冤枉。请问,靠子女赡养的老人造成他人财产损失,子女是否应该代替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3.
<正>我女儿善良重情谊,好东西一定和朋友小燕一起享用。前几天她发现小燕和她最不喜欢的一个女同学有说有笑,她大受伤害,都不想上学了。你说女儿"善良、重情谊",但知道好朋友和自己不喜欢的同学在一起玩,就大受伤害。这似乎前后矛盾。恕我直言,你的女儿有些自私霸道,难道对朋友多一点关怀,对方就必须完全围着你转吗?其实,让你女儿大受伤害的不是别人,反而是她自己。一个占有欲太强的孩子,常常经受不起任何打击。如果你想让孩子成长,必须让她明白,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4.
丁老师:你好! 我丈夫不在已经好几年了,女儿出国也已好长一段时间了。平时感觉还可以,而一到春节,我会感到强烈的孤独。害怕一个人,害怕安静,但又非常无奈。女儿也不是不让我去她那里,但她在国外已有了自己的生活,我不应该过多地打扰她.  相似文献   

5.
丁宁 《老人天地》2008,(11):53-53
丁老师:您好!我女儿大学毕业后有了自己的男朋友,又开了一家公司,干得不错。我很为她高兴,但她一有着落我心里却空了起来。我已经离异十多年了,也快要到了退休的年龄,但退休后该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我的内心充满了矛盾。  相似文献   

6.
那天我陪女儿去学黑管,突然接到一陌生电话,用类似于广播电台播音员的普通话说:她是某调查公司的,受北京市政府委托,调查一下目前北京城市管理方面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我想了想,说:城市交通太拥挤。然后她问我是哪个行业的,我答到是政府机关。她依然用她不太带感情色彩的标准普通话  相似文献   

7.
我正在厨房里忙着,女儿拿着她的家庭作业跑来找我。太难了,妈妈。她说,你能帮我做数学作业吗?如果我帮你做,你怎么能学会自己做呢?我说。当我看着女儿愤愤不平地走开的时候。我仿佛又看见自己  相似文献   

8.
那一晚,女儿仅吃了小半碗饭,就放下筷子说:"妈,我有点不舒服,想躺一会,你吃完先走吧。碗筷等会我来收拾。"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等我收完夜市回来,看到碗筷和剩菜还在桌上摆着,才想到女儿可能出事了。我推开她的房门,看见她在床上躺着,满脸通红,我上去摸了摸她的额头,吓了一大跳,她的额头烫得像一团炭火,眼睛眯成了一道缝,似乎睁开都很吃力。我将女儿抱了起  相似文献   

9.
做好父母     
1前夫再婚后不管女儿了Q:我和丈夫离婚时,他主动放弃女儿的抚养权,但我没跟孩子说过,因为女儿跟她爸亲,即便每周只见一次面也很高兴。前夫再婚后又有了孩子,慢慢不来看望,女儿8岁生日他竟然都没送礼物。女儿大哭大闹,我气不过说我们离婚时,她爸就不想要她。那之后女儿很少提到她爸,我知道自己错了,但怎么补救呢?  相似文献   

10.
正张艺谋对女儿张末说:"你再怎么拍,估计也达不到我的成就,所以你就按自己的路走吧。"张末觉得这句话令她解脱。很多时候,拥有一个强大的父亲,是一种荣耀,往往也带来一种巨大的阴影。但在美国独自生活十多年的经历让张末相信自己避开了这种阴影,她必须完全依靠自己取得成就,通过自己的价值获得认可。在从一个孩子长成一个成人的过程中,她说她首先成为的是自己,而不是谁的女儿。  相似文献   

11.
女儿的愿望     
晚上,我在看电视。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不知何时坐在了我身边。我不理她,因我们几乎吵“僵”了。她学习太没自觉性,成绩老处于班级的中下水平,无论如何引导、批评都无济于事,我气愤不已,对她板脸瞪眼,她却不在乎,让我既焦急又备感无奈。女儿晃来晃去半小时还不肯走,我呵斥:“快睡去。磨蹭什么?”女儿望望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爸爸,我有个愿望。”“愿望?是想着将来上北京念大学吧?”我来了精神,以为女儿终于开窍了。女儿犹豫一下说:“不是,是想明年暑假时请你带我乘飞机去海南岛旅游。班里好多同学都去过很远的地方,就我才到过桂林……”原…  相似文献   

12.
早晨,女儿笑眯眯地看着我:“你昨晚又翻我的书包了吧?不经我同意这样做,其实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我也对她笑:“我太关心你了。要是你一不小心干了坏事呢?如果你没干坏事,你怕什么呢?”女儿依然笑:“哦,对了,给你提供一个素材。我们班同学她妈不让她出去玩,结果她把她妈告到派出所了,罪名是她妈软禁她。”天!现在的孩子!我内心惊叫。  相似文献   

13.
如果生活是完美的,那么,妈妈会是女儿温暖的摇篮,女儿会是妈妈贴心的棉袄。这样的幸福将在一代代母女关系中延续下去。但生活处处有缺憾。相爱却又冲突,似乎更能体现真实的母女关系。甚至,"冲突"的感受比"爱"更加影响女儿的生活。很多女儿成年后,依然停止不了与母亲的各种纠缠和矛盾。从"她很少把我抱在怀里",到"她不给我一点儿自由";从"她常常嘲笑我的招风耳",到"她总是对我做的一切感到不满意"。十几年到几十年的相处时间,没有磨损血浓于水的亲情,但也填充了怨恨、不满、对抗和矛盾。我们发现,不美满的母女关系会让连接在母女之间深深的爱,难以释放;恨,却越来越多。她们如同刺猬般,只能远远相望,不能靠近取暖。无论做女儿的多么想摆脱母亲身上的种种问题,却发现越来越多母亲的影子在自己身上显现:说话时尖酸刻薄的语气、脸上嘲讽不屑的神情……最重要的是,抚养孩子的方式。生活好像是一个循环,在即将走完一圈的时候,女儿与母亲这两个圆越来越接近重合。还想让不美满的母女关系重演一遍吗?还想在20年后,听着女儿声声控诉,一如当年的自己吗?如果不想让生活的阴影一代代延续下去,那么,请重新审视女儿和母亲的关系,接纳不完美的她,修复不完美的关系。因为,你不仅是女儿,你也终将成为母亲。  相似文献   

14.
开场白有一位母亲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我的女儿今年将高中毕业,论年龄她已经成人;论学识她成绩优秀;然而,她却一点儿也不懂事。为了这个宝贝女儿,我辞职在家做全职妈妈,全心全意照顾她。从她上幼儿园起,我就送她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唱歌、跳舞、绘画、书法、象棋、  相似文献   

15.
简陋的居室里,没有一件象样的东西是属于女儿的。几件换季的童装,一个鼓胀的书包,一些识字的画报,一本安徒生童话,成了女儿的全部家当.游戏机、玩具车、电子枪……许多属于童年的东西,高我的女儿太遥远了。想到这里,我不知欠女儿的是否太多太多,也说不清女儿的童年是不是真的苍白。夜晚,我和女儿同守一张圆桌,我专注地爬格子,女儿眨着小眼睛写她的作业。细碎的笔声,让我感受着母女间的默契和谐。停下笔我把一张报纸递给女儿,叫她在那醒目的标题下寻找母亲的名字,女儿就这样成了我的忠实读者。“长大了,也学写文章吧……”我…  相似文献   

16.
林自仁  程全 《老年人》2004,(2):25-25
岁月不饶人,我在渐渐变老,孩子们却是一个个长大了。先前我管教孩子,如今反了过来,孩子们管我,动不动就向我发号施令。尤其是我的小女儿对我的要求最为严格,她说的不光是我要做到,而且还得做好才行。小女儿跟我住在一起,平日里受她的挑剔可多啦。我从小受苦,清贫俭朴惯了,从不讲究吃穿。小女儿说,这样不行,得改一改。但无论怎么改,她都不满意。就说穿着吧,她不是说我穿的颜色不配套,就是嫌我买的衣服太土气。我喜欢穿中山装,可她把我的几套中山装压在箱底,硬是不让我穿,说穿起来像个“古董”。我舍不得花钱买衣服,价格贵的更不敢问津,小女儿…  相似文献   

17.
家中旧书报太多了,占去不少空间,得好好收拾一下了,女儿很积极地配合我。面对三大麻袋旧书报,女儿从袋里掏出了部分书报并绑扎好,打算自己去卖。我不依,她非要留下。我也就依了她。其实,女儿的心思我懂,她不是为了学卖东西,而是想得到属于自己的钱。女儿才八岁,但乱花钱的“工龄”却好几年了,时常巧立名目要钱花。发现女儿的不当行为后,我立即告诫妻子别再乱给她钱。要不到钱,女儿便哭闹,气愤的我狠揍她几顿,她这才不敢胡来。不久,发现女儿消费依然不小,钱哪来的呢?我不动声色地观察,原来女儿背着我们在爷爷奶奶面前耍横要钱,老人心软,满足…  相似文献   

18.
<正>有位男士最近头疼于妻子和女儿之间的战事。10岁的女儿控诉妈妈对她要求太严苛,快要被逼疯了,明明成绩不错,还要被妈妈挑剔。而身为重点中学优秀教师的妈妈呢,则认为自己的孩子要比她所有的学生都出色,当然要从严培养。重压之下,必然有反抗,做爸爸的就要出来调节,可他根本就劝说不了固执的妻子。对这位妈妈,我有着很深的印象:非常严肃,当然也很优秀,所以总是一副高高在上、自己正  相似文献   

19.
我与丈夫汤明结婚十几年,常因家庭琐事争吵。2009年3月,我离家出走,算是和汤明分居。这样一来,16岁的女儿蕊蕊没人照顾,她便出去打工,靠自己挣钱和亲友的接济勉强维持生活。  相似文献   

20.
《伴侣(A版)》2008,(10):33-33
正问:我同前妻离婚后女儿随妻子共同生活,原先的80平方米房屋归前妻所有,我每月负担400元生活费。今年初我再婚了,装修新房等花去了所有积蓄。不久前,前妻说为了让女儿生活得更舒适,她打算买一套面积更大的房屋,因为手中资金不足,要我借她一部分。我说没钱,她就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