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160-167
当代文坛上,活着成为世俗化浪潮中一个格外引人瞩目的主题。作家们对这一主题的书写体现出他们对底层的理解、对国民性的重新认识。另一方面,也有作家以对于成功故事的讲述表达了对超越活着的活法的探询,而关于成功以后的悲剧的揭示则具有发人深省的思想力量。此外,还有一批作家在世俗化浪潮中执着于生存意义的追问、生存底线的思考,对超越活着的可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也与活着的主题形成了潜在的对话关系。由此可见,当代文学在叩问生命的意义、帮助当代人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方面,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郝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3):84-87
在《最慢的是活着》的作品中,乔叶通过对琐碎的现实生活的质朴还原,向读者展现了“我”的祖母王兰英平凡而真实的一生。更重要的是,作品对“母性”进行了有意识的言说,内蕴于作品深处的母亲原型得以在时光背后被挖掘出来,而以此为基点所延展出的对“活着”这件事的冷静观察与深刻思考则成为作品的最终指向。 相似文献
3.
CAPM在中国股市的有效性检验 总被引:66,自引:1,他引:65
近三十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有效性经历了无数实证研究和检验,有些支持和肯定,另一些则提出了质疑和挑战,甚至认为β对股票的平均收益不具有解释能力,从而宣告这一理论已完全丧失了其有效性。本文检验CAPM在中国股市的有效性,截面检验结果表明β对中国股市的平上益不具有解释能力,从而否定了其在中国股市的有效性假设。 相似文献
4.
刘卫英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3)
冤死天怒是个体生命遭遇不平引发自然界灾异和怪异事件的文学叙事.该母题也是印度古老的民俗崇拜,其渗透到佛经故事中,又通过佛经传译与中土旧有习俗母题相结合,在中土扎根,社会心理反响强烈.公案题材的戏曲小说形成了恒久的表现套路,明显看出母题潜在的叙事支配功能. 相似文献
5.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
针对语义研究主流的语境主义倾向,H·卡培朗和E·勒珀尔提出了非语境敏感语义学,也称为"语义最小论",认为一个句子一经说出就具有一个不受语境影响的最小语义内容。E·博格和G·普雷尔则在坚持句子语义最小论的基本立场上进一步提出了"语义如何足够最小"的问题,在严格区分意图行为与语义内容、坚持命题主义立场、索引词类型的概念模型建立等方面做了新的理论尝试,力图说明句子的语义内容完全由其句法结构和词项内容所触发,与意图、情境等因素无关。这一理论新进展,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6.
宋海勇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6):63-65
在传统哲学中,上帝代表了超感性的存在领域,对感性世界进行规定和限制。然而,随着上帝的死亡,只剩下了一个权力意志永恒轮回的世界。在这个缺乏意义与充斥着荒谬本质的世界上,尼采主张用艺术而非真理抑或道德来拯救人的生存,即为人生进行审美辩护。在尼采看来,真理只是为人的生存服务的权宜之计,道德则在根本上与生命相抵牾。只有艺术可使人生超拔于虚无之上,进而美化人生,创造出新的生命形式。 相似文献
7.
从后殖民叙事的视角,透视《死者》中主人公加布里埃尔被帝国属性和本民族传统文化双重边缘化的处境,剖析他认同宗主国殖民权力的原因,以及在痛苦地认识到自身处境后其民族意识觉醒的过程。通过个案分析,进而审视乔伊斯的民族意识和世界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8.
《谢天谢地,你来啦》是央视一套新推出的一档大型明星戏剧表演真人秀节目.该节目邀请一些影视明星作为嘉宾演员,没有台词,没有剧本,以高难度即兴发挥的表演能力和随机应变的幽默语言为其重要特点.运用图式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关联理论、框架转换理论、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该节目的幽默语言进行认知解析,以期揭示其幽默背后的语言机制. 相似文献
9.
杨军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6(4):70-72
欧阳修对苏舜钦的书法艺术评价极高,对苏的书学思想也非常推崇.他经常与苏舜钦就笔法以及其他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涉及的范围很广,由于苏舜钦没有留下系统的书论著作,所以他论书的只言片语大都借以欧阳修的著作保留下来,他们以诗文唱和,以翰墨传情,共同营造了北宋良好的书坛氛围.因此,苏舜钦在北宋书坛地位的确立与欧阳修的褒奖和推介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0.
回族话形成的民族语言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生信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6,(3):16-19
回族在使用汉语时,总是打上了鲜明的民族语言烙印。这种特征主要表现在回族内部的口语交际中,所以称之为“回族话”。回族话的形成和民族母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了和汉语的区别,有着丰厚的民族语言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