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人的发展与"积极的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的自由"来自于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当我们以人的文化创造性为基点提出一种崭新的积极的自由观念,揭示出"积极的自由"与人的发展的内在关系的时候,便会发现,从自由意志和意志自由的形成,到人格智慧和价值自由的获得,再到诗意的生存和意义自由,是现实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的新理念和方略.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在地包括着人的自由发展的含义。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人的自由发展为基础,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地发展自己的丰富个性时,人的全面发展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只有使个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才能有人的自由发展,那种片面的个人,畸型化的个人是不可能有真正自由的。  相似文献   

3.
人的文化本体与人的自由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的认识关系到如何理解和实现“以人为本”的问题,也关系到人的自由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人的文化本体性对人的完整性和全面性的认识有重要意义,不仅对以往关于人的社会性、精神性和自然性等规定性有了超越性的整合,而且对人的自由和发展的文化性的认识与现实形成了更加深入和多元的考察,从而能够明确更加切实可行的人文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4.
自由最基本的含义是指生物学意义的自由 ,即有机体能够不受约束而无任何障碍地行为。这种自由是人和其他一切动物共同具有的。它通常要受到两种条件的限制 :一是要受到有机体自身的生理条件和活动能力的限制 ;二是要受到与其生存相关的环境条件的限制。就这种自由而言 ,人与动物之间只存在量的差别而不存在质的差别。在自由形式上 ,可以将人与动物从本质上区别开来的 ,是法律意义上的自由。这是人类特有的自由形式。法律意义的自由根源于人的族类竞争的生物天性和社会协作需要这一相互矛盾的存在状况。从本质上讲 ,法律的宗旨不是为了限制人的生物学意义的自由 ,而是为了扩大这种自由的范围 ,因此 ,法律意义上的自由并非独立于生物学意义的自由 ,它实际上是为人的生物学意义的自由服务并从属于这种自由的  相似文献   

5.
齐泽克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思考了人的存在、死亡和自由等问题,指出意识形态概念不仅是一个知识论概念,更是一个生存论概念。从这个意义出发,齐泽克指出,人是顺应命运而存在的,人之生存的另一极是"死亡",包括"生理性"死亡和"符号性"死亡。同时,齐泽克还进一步指出,意识形态在创设人类自由的过程中,人又是不自由的,而恰恰是这一"不自由"使得人的"自由"最终得以实现,这就是齐泽克的理论绝招:不可能性中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在对人的自由的理解上,由于受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一些人将恩格斯自由和必然思想混同于近代旧哲学观点,并以这种旧哲学观点来思考信息时代人的自由,从而陷入要么肯定自由,要么否定自由的两极化倾向。事实上,恩格斯是在实践的哲学思维方式下来全面阐述自由和必然辩证关系的,并在哲学理论上真正确立了人的自由。这和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哲学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具有本质区别。按照恩格斯关于自由和必然思想可以发现:信息时代对信息科学技术的开掘利用,正将人的实践推进到新的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及其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都将被提升到与人的全面发展息息相关的复杂层面。人的自由也将在认识和利用更复杂的必然性,特别是在对人自身的全面提升中被赋予自觉、自为的现实内涵。  相似文献   

7.
当今我们再次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人的异化理论,对于我们当代人深化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思考,探讨人的异化现象及摆脱异化对人类的困扰,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依然有着十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方哲学对于人的自由的根源与表现问题,无论是从人的信仰的不彻底、感性的不全面抑或从人的理性的不完善、意识的不觉悟等出发,都以价值预设的逻辑理路从"应然之自由"指责了"实然之不自由"。这些先验的、形而上的自由主张,因远离了现实的人及其"能动的类生活",既不能探察出导致人之不自由的经济原因与制度根源,也没有把握住人的积极的存在意义及其求解放的正确路径。而马克思发动人学革命的真正意义则在于,以实践活动铲除导致人的异化所由产生的社会关系,为推进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学说从人类实践论出发,以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把社会发展与人的活动、人的自由、人的解放紧密联系起来,把社会发展的持久源泉归结为人的活动的展开,把社会发展的一般状态规定为人的自由的获得,把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定义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在历史本体论的层面上认定,社会发展是人类为实现“全面自由发展”所采取的存在形式与所经历的活动过程。这样,就为社会发展确立了以人为核心的历史逻辑,突出了社会发展本质上的主体性与属人性,强化了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二重性意义,为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灌注了浓重的历史感,从而建构出了关于社会发展的严密体系。  相似文献   

10.
人的自由发展有其哲理基础人在生物学上的非特定化和未确定性是人的自由发展的自然前提;人的需要是人的自由发展的内在动力;实践为人的自由发展找到了现实依据;制度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根本保障。人的自由发展正是出于人的内在需要和自主选择,它在实践中呈现为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的、渐进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1.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说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从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出发,即从人的需要以及求得满足的方式———生产方式出发来理解人的生命活动的性质,成为合理理解现实的人和各种社会现象的基础。人的需要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而人的本性在马克思那里展现为三重生命的存在,即:"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个人是社会存在物";人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存在物。人的本性的需要,实质上是主体人的内在价值的尺度,这通过人的经验事实可以得到合理说明。  相似文献   

12.
巴金的人道主义思想是追求真善美的完美人性和人的自由平等幸福。这一人的理想源于成长经历和时代因素。他将文学作为实践这一理想的途径。从《家》、《寒夜》到《随想录》 ,其思想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过程。巴金以自己的方式为文学注入了人的因素 ,达到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和人性的开掘 ,从而为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获得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巴金作为文学家和思想家是既属于历史又属于中国 ,既属于当下也属于世界的。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自引入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这两个概念以来,理论界从未停止过对这两个概念的研究和讨论。但是在这些研究和讨论中,学者们对二者的内涵、外延、联系和区别的理解都莫衷一是,有必要对有关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种种说法进行归类分析,从这两个概念的起源出发,找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转化关系,以形成较统一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生物技术特别是克隆人技术对建立在神秘感基础上的人类尊严构成了严重冲击;以至必须以理性来维护人类生命的独特价值和尊严。目前,围绕克隆人技术的伦理争论已经广泛地展开。然而,任何对具体技术的伦理争论,必须建立在一定的伦理准则之上,这样的伦理准则可以概括为两个,一是决不像制造机器一样制造人,二是决不像对待机器一样对待人。以这样的伦理准则,有关克隆人技术的几个伦理问题便可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人性问题是个最为源远流长、争论不休的难题。作为一般科学术语的人性概念与伦理学范畴的人性概念并非同一概念;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概括不能否定伦理学意义上的性善、恶论的理论价值;从德性上探讨人性与人的本性对国家制度设计与国家治理模式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旧人类中心主义是在文艺复兴以后被确立起来的。这种人类中心主义,仅仅强调人的作为感性欲望的主体地位。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是当代生存危机的根源。而自然中心主义企图通过把“自然”作为伦理主体来看待,这虽然对克服旧人类中心主义有积极意义,但是,本身却违反了伦理学的基本原理。一种超越自然中心主义的“新人类中心主义”是把人作为“感性和理性统一”的主体来看待的,因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理由。  相似文献   

17.
“人格神”与“神格人”的价值取向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张扬个性的西方“人格神”传统不同的是,中华“神格人”传统崇尚悲天悯人的道德情操和经世致用的献身精神,二者的差异根源于西方商业文明与中国农耕文明的不同路径。  相似文献   

18.
人文科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如何理解人文科学的性质及其定位的问题上,须克服并超越狭隘的实证主义和狭隘的人文主义的科学观。既要理解人文科学的科学性,又要理解人文科学的人文性;既要从科学经验出发去理解人文科学,理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统一性,又要从人文经验出发去理解人文科学,理解人文科学与艺术等人文文化的深刻关联;既要看到人文科学是科学文化的重要环节,又要看到人文科学也是人文文化的重要环节。人文科学是沟通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管理学中的人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所面临的问题是,需要确立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本精神.研究表明,人力资源管理学中的人性包括经济人、社会人、自觉人、复杂人、效用人等.  相似文献   

20.
深入剖析人类中心主义导致人类生存危机的认识根源 :个人主义的泛滥、理性主义的盲目崇拜和集团利益的狭隘性。指出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在于割裂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 ,单方面强调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主体性 ,忽视了自然环境、自然规律对人类自身活动的制约和限制 ,过分追求科学技术在征服改造自然的功利性实用价值 ,忽视了科学技术在解决适应自然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地位和作用。提出用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视野来考察和分析人类今天面临的认识困惑和生存危机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