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社会主义产品成本的内容应该包括哪些,在我国经济学界中长期以来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产品中的c+v部分。有的同志对此提出异义,认为不该是c+v,而应该是c(《经济研究》1982年第2期第70页)。以上两种说法哪种正确?我认为它们都不正确。社会主义产品成本既不是c+v,也不是c,而应该是c+v+m(其中:c是产品生产上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即生产资料部分,用货币表现就是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费用;v是产品生产上所耗费的活劳动的一部分,用货市表现就是所耗费的工资费用;m是产品生产上所耗费的活劳动的其余部分,用货币表现就是预期的货币纯收入)。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品价值的形成与垄断价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市场性的知识生产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生产。创造知识使用价值的劳动包括直接生产者的劳动以及被合并于生产的原知中体现的他人的和前人的劳动,即间接生产劳动;创造知识价值的劳动则只包括直接生产者的劳动和原知的有偿部分中体现的劳动。知识产品价值构成的简单公式可以表示为(c1+c2A)+(v+m)或(c1+c2A)+(v+m1+m2)。市场经济中竞争的不完全是知识产品垄断价格形成的前提,对于知识产品的高市场价格的解读,无需诉诸效用价值理论,完全可以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一、几个与价格有关的范畴1、费用谈到价格,人们自然想到了价格的主要组成部分——成本。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企业生产出来的商品包括三个部分,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即W=c+v+m,它是生产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量。但是,资本家在计  相似文献   

4.
最近在关于再生产理论问题的探讨中,有些同志鉴于消费资料的平衡对整个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运行具有不能忽视的重要作用,认为过去政治经济学文献中把Ⅰ(v+m)>Ⅱc 作为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公式,不足以表现第二部类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要有所谓“第二个基本公式”的意见。这“第二个基本公式”是:Ⅱ(c+m-m/x)>Ⅰ(v+m/x)我在今年2月26日《光明日报》“论所谓扩大再生产的‘第二个基本公式”一文中,认为第二部类在扩大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应予足够的重视,但是并不需要把Ⅱ(c+m-m/x)>Ⅰ(v+m/x)提到与Ⅰ(v+m)>Ⅱc 并列的地位,也当作扩大再生产的一  相似文献   

5.
<正> 陈乃圣同志在《东岳论丛》1983年第6期发表了题为《浅议社会主义产品成本的内容》一文,主张"社会主义产品成本既不是c+v,也不是c,而应该是c+v+m".我们对陈乃圣同志的这一观点不敢苟同,特写此文商榷.陈文的主要理由是社会主义产品成本应该以劳动耗费来计量,而不应该以贷币支出来计量,以货币支出来计量,成本的内容是c+v,而以劳动耗费来计量,成本的内容就是c+v+m.其实,以货币支出来计量,还是以劳动耗费来计量,这只是形式,不会改变产品成本的内容.陈乃圣同志之所以主张用劳动耗费来计量产品成本,其内容就是产品价值,其症结在于没有把握住成本耗费的主体,即产品成本耗费于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实现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条件,究竟只有一个:Ⅰ(v+m)>Ⅱc?还是必须有第二个:Ⅱ(c+m)>Ⅰ(v+m/x)或Ⅱ(c+m-m/x)>Ⅰ(v+m/x)?这是我国经济学界正在急诊的问题。主张可以概括为一个条件的有刘国光同志,主张必须包括两个条件的有实学及雍文远等同志。我认为,在某种前提或假定下,实现扩大再生产只需一个条件。但是刘国光同志的论据,正如雍文远同志所指出,则是不正确的;同样,雍文远同志的结论,只有在某些前提或假定下才是正确的,认为在一切场合,实现扩大再生产都必需具备上述两个条件,也有不够全面之处。Ⅰ(v+m)>Ⅱc 是实现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这是没有争论的。但是,Ⅰ(v+  相似文献   

7.
肖作树、方善鹏两同志在《江汉论坛》1985年第3期上发表了《就“绝对成本控制法”与夏应琪同志商榷》一文,对“绝对成本控制法”(以下简称“绝控法”)从理论上提出了不同看法。本文拟就“绝控法”的几个问题作再商榷。“绝控法”是根据马克思关于产品价值公式w=c v m,在w中对m作了最高额的扣除,对剩下的成本c v规定了低水平的限额,作为一个绝对值,交给工人,让c与v互相转化,以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去降低原材料消耗。这个论点我们称之为“劳动消耗转化”论。肖同志等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马克思没有讲过“劳动消耗转化”论。马克思主义的文献中虽然没有劳动消耗互相转化的论述,但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和价值构成理论所揭示的普遍规律中可以得到启迪。  相似文献   

8.
剩余价值率不能转化为等量利润率,价值转形不涉及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则利润已替代剩余价值,转形的整个过程是通过利润率m/(c+v)意义上的途径(并非剩余价值率m/v意义上的途径)来完成的。价值转形的计量单位表明,价值只能用时间来度量,不可能用交换比来度量。用交换比来度量,就是价格,即价值已经转化为价格。转形问题特别指向资本独占总要素利润这一事实,在资本主义的某个特定时代,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只要现实生产中存在总要素联合创造的生产力,就存在劳动价值和劳动利润。生产过程的实质是劳资合作。可以尝试,把转形问题的重点针对劳资对立修正为体现劳资和谐,把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新成为新要素分配理论。  相似文献   

9.
一价值是生产和再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耗费,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及其各构成部分在再生产过程内的经济职能和运动形式,制约着价格的形成和运动,制约着价格对于价值的关系。因此,离开再生产过程,去研究价值同价格的关系问题和价格形成问题,是得不到正确解决的。商品的价值由c、v和m构成,在再生产中,它们的经济职能和运动形式是不相同的。c的职能是从已实现的商品价值中,补偿已消耗掉的生产资料。v的职能则是把已经花费了的劳动力再生产出来。虽然一个是关于生产的客观因紊,另一个是它的主观因素,但它们都是简单再生产的必备条件,因而形成共同的运动。如马克思所指出: “这个价值部分的独立化,在现实的商品生产  相似文献   

10.
一个公式与两个公式的争论关于扩大再生产的公式,最近在我国学术界引起了争论。争论的焦点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可以概括为一个基本公式Ⅰ(v+m)>Ⅱc,还是必须有第二个基本公式Ⅱ(c+m-m/x)>Ⅰ(v+m/x)来补充?这个争论,涉及对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公式如何理解,它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为正如列宁和斯大林曾经指出过的:  相似文献   

11.
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平衡公式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指出:“在以资本的增加为基础的生产中,I(V+m)必须=Ⅱc加上再并入资本的那部分剩余产品,加上第Ⅱ部类扩大生产所必需的不变资本的追加部分”。在我国经济学界,许多解说《资本论》的著作,都把这一段论述用符号表现为这样一个公式: I(v+m)=Ⅱc+△Ic+△AⅡc ②我认为,这个用符号表现的公式,没有正  相似文献   

12.
1991年《社会科学》第6期载孙引同志的《对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前提条件公式的探讨》一文,读后颇受启发。文章强调了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必须有追加的生产资料,即Ⅰ(v+m)>Ⅱc,这是正确的,但文章认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前提条件的公式只有一个,否认有些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提出的另一个公式,即Ⅱ(c+m-m/x)>Ⅰ(v+m/x)也是前提条件的公式,并断言这个公式是有问题的,这一结论则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Ⅰ(v+m)=Ⅱc虽然是社会简单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但还不是实现的条件,必须使两大部类之间的所有其他比例关系都保持平衡,才能保证再生产的全部实现。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再生产是有计划、按比例、高速度的扩大再生产,在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如何认识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在经济学界还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的一般原理,探讨以下几个理论问题:一、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和扩大再生产公式Ⅰ(v m)>Ⅱc 的关系;二、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在两大部类之间和第一部类内部的表现;三、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客观界限。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者(我们称之为自主劳动者),对消费品的占有有两种形式:即个体消费金与集体消费金。本文拟对制约集体消费金量的主要因素,以及每个自主劳动者所得集体消费金份量如何决定的诸问题做一考察。集体消费金来源于公共必要价值,即社会总产品价值(c v m)中的m这一部分。一般对公共必要价值做如下分割;第一,用于扩大再生产的积累基金;第二,用来保证社会再生产免遭意外事故影响的后备基金;第三,用于对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孤儿、因公牺牲的家属、退休人员等提供救济、补助、抚恤和退休金等费用的劳动者保险金;第四,用于必不可少的非生产劳动费用支出。弄清了以上公共必要价值的分割,就可以进一步分析集体消费金量是如何确定的。在国民收入v m的量已定、v和m的分割比例不变的条件下,社会储备金、保险金和社会消费金的量,就是限制积累金和集体消费金的量的因素。社会储备金的量,一般随  相似文献   

16.
构建以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为基础的中国两大部类经济增长模型,可以初步研究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根据价值型的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流动基本流量表计算出我国1987-2002年构成社会总产品的c、v和m三部分的价值,结果表明:1987年至2002年中国主要是依赖加大中问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的.  相似文献   

17.
在对两大部类间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的讨论中,有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那就是:对此我们不仅要从一般意义去研究,更重要的是要以社会主义这个特殊社会形式的意义去研究。过去,我们自己也曾就这个问题从一般意义上发表过几篇文章,这里,则拟对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下两大部类间增长速度的问题再作探索。不妥之处,愿闻明教。一、扩大再生产本身要求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相适应地平衡发展我们知道,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和流通的理论所依据的基本前提是下面两个原理。第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总产品和个别产品一样,都是由下面三个部分组成的:c+v+m;第二个原理是必须把资本主义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I部类和第Ⅱ部类。这两个基本原理,对于我们今天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和流通不仅适用,而且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从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 曹珂、宋光茂同志最近在《社会主义产品成本是其价值吗?》(见《东岳论丛》1984年第3期)一文中,对拙作认为社会主义产品成本应是c+v+m提出不同看法,拜读之余,觉得有再商榷的必要,不对之处,请同志们指正。首先,曹珂和宋光茂同志的文章用了大部分篇幅,论证社会主义产品成本耗费的主体是谁这样一个问题。并认为“正确地把握住了社会主义产品成本耗费的主体,也就抓住了问题的实质,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其实,这是找错了问题的  相似文献   

19.
<正> 工业学习农业,在我省比较普遍地推行了经济责任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果。但是,在具体形式和做法上,两者又有很大的区别。农业实行的多种形式责任制,究其包干的内容来说基本上是产量,包的是使用价值指标;而目前实行的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形式也很多,做法上也不尽相同,但其包干的内容基本上是相同的,搞的都是“利润盈亏包干”,包的是价值指标。因此,工业企业在落实经济责任,考核经济效果时,基本上要以利润这个指标为尺度进行衡量。尽管企业在生产中要重视产量指标,但其目的是以完成产量来保证利润指标的实现。利用利润指标来落实工业企业的经济责任,考核企业经营效果的大小,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具有客观必然性,也符合经济体制改革中充分发挥价值规律作用的要求。在价格合理的情况下,一般能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效果的大小,也便于联系经济效果计算报酬,实行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还存在利润。但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否存在平均利润范畴?社会主义经济是在什么原则、什么条件下讲求利润?社会主义的利润与资本主义的利润在本质上和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地位与作用上有些什么不同?应当怎样正确地看待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利润?这些都是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理论问题,很值得研究和探讨。本文作者马正同志在他的文章中提出:社会主义存在“高级平均利润率规律”,认为社会主义的“高级平均利润率”应当高于资本主义的平均利润率,并且是不断提高的;每一枚资金都能够取得而且也应当取得“高级平均利润率”所规定的利润。他还认为,利润率高的企业,经济效果就大,利润率低的企业,经济效果就较差,利润越高就越能满足社会需要,违反了“高级平均利润率规律”,也就必然违反了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高级平均利润率”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罗盘,按照这个罗盘的指针,应当选择“高级平均利润率”最高而且提高较快的方案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他还指出,应该按照原来生产资金的多少分配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社会主义的商品价格不是以价值为基础而是以生产价格为基础;工人创造的价值与农民创造的价值是基本相等的。在投资效果问题上,他主张个别生产价格愈低的方案,经济效果愈大。马正同志所提出的这等等问题,我们认为都值得进行认真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