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商业方法专利":未来金融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业方法得到专利保护已经成为国际趋势,而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正在成为商业方法专利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因此,加强对金融领域中的商业方法专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介绍了商业方法专利的理论和商业方法专利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着重分析了国内外金融领域中商业方法专利的现状和我国商业方法专利劣势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我国立法机构及金融机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2006年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日期的临近,中国银行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而资本金管理作为银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亟需改革.从资本金制度、资本金充足性监管及资本金筹集与补充渠道三个方面对我国与西方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做详细比较,同时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现状及西方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银行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面对中国即将加入 WTO的现状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百年难得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对外资银行及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及劣势分别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并对如何增强国有商业银行业综合竞争力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及金融市场的波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一直是国际国内金融界关注的焦点。以美国次贷危机为鉴,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简要介绍危机发生原因及本质,重点分析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商业银行业的影响以及对如何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系统、全面地梳理了中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历程,并引入主流银行业发展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发展路径:即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主要围绕公司治理建设进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采取了跨区域发展的发展路径;地方金融机构随着地方政府金融意识的转变进行了试错式发展;政邮机构随着金融市场功能的演变而进行调整转型;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随着国家制度变迁进行发展演进。这些规律的总结和路径的分析,对于中国银行业下一步的统筹科学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业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金融风险,这种迅速成长扩散的风险根植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的不可分性、非排他性和不可转让性.从上述观点出发,在分析产权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潜在的金融风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指出,以国家控股的资本结构多元化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切入点,并逐渐使国有股份全部退出国有商业银行,方能彻底避免出现"公有地悲剧"式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7.
银行业的正常监管对于金融安全和健康发展意义重大,阐述了中国银行业监管的现状,分析了中国银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银行业监管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对中国银行业集中度进行描述,运用非结构性方法PR模型,对中国商业银行业的市场结构特点进行实证分析,并将银行整体业务和传统放贷业务分开,分别考察其竞争程度及其变化,以期为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9.
把银行作为一个产业来分析,通过对商业银行历史和金融业经营制度的回顾,指出混业经营是商业银行业顺应市场变化做出的市场选择.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培育条件,实现混业经营.而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当前混业经营所能选择的最好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开始,上海民营商业银行为了控制来自内部的经营管理风险,重视对银行舞弊案件的应急处理,不断加强有关防弊制度的设计.从对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舞弊案件的发生与职员就职期间、职位、薪给等因素的相关分析中可以看出,行员间存在一个易发舞弊的人群.为了应对舞弊,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采取临时性补救措施,在防弊制度设计方面加强人事管理,严格营业规章,规范会计制度,并把提高职员修养作为一种制度性安排.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信用保险和信用保证制度方面的变革尝试是我国银行业信用保证制度变革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发展助推了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开放银行和开放银行生态圈也应运而生。开放银行生态圈是以开放银行为核心的开放共享的金融科技生态系统,开放银行的本质是数据共享。文章从数据共享视角探讨如何构建开放银行生态圈,从信息不对称理论、长尾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生产要素理论多角度分析了理论可行性,从“数据孤岛”、数据权属界定、数据共享监管和数据共享外部性的角度阐释了数据共享助力开放银行生态圈构建的挑战与障碍。文章还论述了开放银行生态圈构建的范式和国内现阶段开放银行建设的实例,结合相关理论基础,为数据共享以及开放银行生态圈的构建和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运用中国银行业1993--2008年的相关数据,考察了银行业竞争程度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根据勒纳指数法,通过对贷款价格的分析测度了银行业的竞争程度,结果发现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程度在样本期内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采用随机前沿法测度了银行成本效率,结果表明我国银行效率呈现出边际递减的增长趋势;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估计了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程度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我国银行业竞争程度是效率提高的格兰杰原因,而且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通过通道、同业等方式参与影子银行业务,以此达到规避监管、扩张信用的目的,最终造成了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探究商业银行参与影子银行业务与金融风险传染之间的关系,对于明确风险传染生成机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使用2007-2017年间上市金融机构的微观数据,对商业银行条件在险价值CoVaR进行了测算,并基于面板VAR模型,从影子银行体系资金供给方的视角出发,实证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参与影子银行业务对金融风险传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有明显的风险传染效应,而商业银行参与影子银行业务是其受到影子银行风险传染的重要原因。商业银行作为影子银行体系最主要的资金供给方,通过应收款项类投资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非信贷科目持有的影子银行资产越多,则与影子银行具有越高的资产负债关联,将受到更高的风险传染。据此建议:应充分关注商业银行通过非信贷科目向影子银行部门提供资金的行为,同时还应加强监管协调、防范监管套利等。  相似文献   

14.
现代会计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与银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会计系统生成的会计信息在银行监管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会计报表数据是银行持续监管的基础,会计谨慎性原则同银行审慎监管在理念上一脉相通,银行监管的重要指标实质上是财务比率的演化.随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不断加速,2006年我国的会计主管部门财政部发布了39项新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率先在上市公司施行.新会计准则中与商业银行密切相关的内容众多,这些都将对银行监管带来重要影响,需要监管部门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从银行稳定性的内涵出发,基于2004~2011年银行业的季度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从结构和规模两个维度对银行体系稳定性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逐步增强,结构因素对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影响重大,规模因素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波动频繁,对系统稳定性也有相当影响。合理配置存贷结构,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控制信贷规模的增长,是保持和提高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推动银行业竞争是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手动收集的中国各省区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数据,结合中国上市企业财务数据,考察银行业竞争对企业投资效率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银行业竞争显著地增加了企业投资水平,但是并未对企业投资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进一步地,银行业竞争虽然通过减少融资约束和加强债务治理来缓解国有企业投资不足行为,但是融资作用的发挥也可能会加剧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因而银行业竞争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将取决于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的相对程度。同时,银行业竞争通过加强债务治理作用抑制非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问题来减弱非国有企业的投资不足问题,进而共同促进非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基于均衡信贷配给理论及影子银行体系,理论分析二元结构信贷配给下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机理。选取我国2007—2015年的月度数据,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影子银行业务的流动性供给对商业银行主导的信贷配给有不同程度的弱化;扩张性货币政策下影子银行体系对经济有正效应,对扩张性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起到正向促进作用;紧缩性货币政策下影子银行体系对经济的正向刺激作用显著,抑制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相比较于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下影子银行体系对经济贡献度更高,对紧缩性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冲击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外资银行大规模地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它对我国银行业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外资银行进入究竟对我国银行业产生了哪些影响?它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哪些方面?长期以来,国内外理论界对此说法不一。本文通过选取2003—2008年我国银行业相关面板数据变量、用数学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对实证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从短期看,会对我国银行业部分效率指标有一定负相关影响,但部分效率指标也有呈正相关描述。从长远和整体来看,通过"市场竞争效应",加快银行内部机制改革,会对我国银行业的总体效率提升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金融服务贸易开放、银行业效率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上分析了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对东道国银行业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应用2001—2005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对金融服务贸易开放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服务贸易开放与银行的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关系,但与银行费用成本、利息收入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针对金融危机暴露出的传染性银行风险对金融稳定危害增大的现象,通过分析宏观审慎工具对于不同风险传染渠道的控制作用,以Rochet模型为基础建立宏观审慎模型,从理论和模型的角度论证了宏观审慎监管对传染性银行风险的控制作用并分析了作用机制,同时选取中国商业银行合并数据,对不同政策工具组合的作用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现阶段监管工具中存款准备金率的控制效果最显著,应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构建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组合对传染性银行风险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