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陈鑫艳 《决策探索》2008,(24):60-61
经济法是社会本位之法,学界关于它的论证多是外源性的,很少从经济法自身涵养的角度加以论证,其实经济法所内涵的特征,恰恰是经济法社会本位的内源性体现.  相似文献   

2.
骆天健 《经营管理者》2011,(7X):276-276
社会公共利益因其概念的不确定性,极易被滥用,成为侵蚀个人利益的借口。经济法以社会本位为价值取向,以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为其存在的基础。经济法对市场干预的依据、保护的内容、救济的对象、协调的界限等都要建立在明确界定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3.
平珺 《管理科学文摘》2009,(26):263-263
经济发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为了割除民商法之流弊,实现实质正义,其以立足于社会、平衡利益主体为己任。在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第五条中增加了对公司社会责任的规定,这恰恰体现了经济法的平衡协调、社会本位的理念。管中窥豹,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经济法的理念,经济法的理念也越来越渗透到立法中去。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前进,现如今,和谐社会的概念已渗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法指的是以社会为本位的经济法,这一经济法不仅着眼于发展经济提升经济水平同时还要周全到经济、文明、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它追求的是社会公正、平等,维护的是社会的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5.
有关和谐社会下国际经济法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际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即以社会整体为其出发点与归宿点,着重于以国际间社会整体利益为导向,协调各个国家的矛盾与冲突、实现利益均衡、促进全社会和谐,所以国际经济法与和谐社会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王嘉璐 《经营管理者》2011,(4X):302-302
经济法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中国经济法的改革与创新,是在改革开放、社会转轨的大背景下完成的。经济法的发展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方面,"渐进式改革"注定了经济法在发展初期以国家本位为主导、以经济行政法规、法律"双轨制"立法为特征,在稳定的前提下,以较小的社会成本获得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7.
蒋翠 《决策与信息》2011,(12):122-122
本文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对经济法的影响,从经济法角度对当下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了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8.
传统私法开始出现社会化的表现有:从主体抽象平等发展出主体具体平等,从绝对所有权发展出相对所有权,从契约自由发展出契约正义,从过错责任发展出严格责任,从个人本位发展出社会本位等.本文试图从私法社会化的角度探讨作为社会法的经济法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经济法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新兴法律,从其产生之初就以自己特有的价值理念满足着主体的需要。笔者认为社会整体效益为经济法的基本价值,并在此理念下引出经济法的特有价值为实质公平价值、发展价值、经济安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消费者知情权是一种经济法上的权利。从这一角度看,消费者知情权的实现,既不同于私法上的民事权利实现,也不同于公法上的行政权利实现,它介于二者之间,结合了二者的特点,以社会利益为本位,既有私法的契约自由、意思自治,又有国家的强制干预。  相似文献   

11.
经济法的价值可分为目标价值和功能价值。经济法的目标价值是社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经济法的功能价值是实质公正、经济秩序、事实自由。分析经济法的价值取向,应从法律的一般价值入手,经济法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历史范畴,在我国现阶段,经济法的价值取向应当是:(1)发展公平;(2)社会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2.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企业的发展速度也是非常迅速的。我们在看到我国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还应当看到企业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本文就从经济法的视角出发,对我国企业所应当承担的一系列社会责任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首先论述了加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关注程度的必要性;继而分析了经济法视角下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对策;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企业社会责任相关制度的完善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3.
法的价值是关于法的目标、理想或主要功能作用的抽象,是法律科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实质公平与正义在经济法领域的特殊表现,是经济法基本精神的具体化。而经济法以追求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平衡基础之上的社会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是经济法宗旨、原则赖以存在的前提。追求实质公平与正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是经济法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法,提出扩大国际经济法调整对象、丰富国际经济法形成和实施方式、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完善国际经济组织以及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等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一晨 《决策探索》2013,(24):50-50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现社会价值的社会性功能和实现个体价值的个人性功能。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好社会价值本位和个体价值本位对立的两种极端形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于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6.
社会公共利益的概念具有不确定性,极易被滥用。经济法的产生肩负起追求社会整体利益的重任,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了阐释和研究,并从制度的设计上不断完善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和促进。  相似文献   

17.
一、建设服务性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战略决策。服务型政府是指一种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实现着服务职能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相似文献   

18.
一、服务型政府是一种新型治理模式所谓服务型政府是指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和民主公开的方式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服务型政府是相对于管制型政府的一种新型治理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对国际经济法的存在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法发展的新趋势,希望对当前国际经济法的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构建法治社会的今天,不仅要实现法律内容的丰富和完善,法律的程序理性也是文明社会的重要体现。本文在简要阐述经济法的程序理性基础上,对经济法的相关程序理性问题进行了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