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哲学界发表了为数不多的文章就贝克莱哲学进行了重新思考,这是批判了几十年的贝克莱哲学一个新的研究动向。但是,值得指出的是,许多研究者都把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命题纳入本体论范围,集中于主观唯心论和客观唯心论之争。笔者以为,从本体论出发并不足以挖掘贝克莱这一命题的实际含义和价值所在,除了继续被视为一架“发了疯的钢琴”、“无知”之外,不会有其他的结果。因此,研究的视角必须从本体论投向认识论,才能领会到贝克莱这一命题,意义所在。贝克莱继承由洛克提出的经验主义认  相似文献   

2.
以语言感知理论为基础,总结前人研究,分析大学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三种羡余信息;为如何处理课堂羡余信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现象学的方法来看,自然美既不同于实体对象与观念对象等一般意向性对象,又不同于艺术美等纯意向性对象,而是一个特殊的存在领域。它是一个意向性结构体,自然对象的审美意味性与娱观、比兴等审美知觉方式在其中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一般以为梅洛.彭迪与胡塞尔最接近,视他为中期形而上学家。而实际上梅洛.彭迪与胡塞尔的现象学至少存在内容上的六大区别和方法论上的四种区别。梅洛.彭迪后期的间接本体论很值得重视,是前期思想合乎逻辑的发展,这种本体论有五方面的内容。感物说是中国古代诗学和中国哲学的机枢。比较梅氏的感知现象学与中国古代的感物说,间接本体论与道家的宇宙观及《易经》思想,可以发现,中国古代的感物说、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梅洛.彭迪的感知现象学和本体论思想之间有区别也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5.
“存在就是被感知”是巴克莱非物质主义哲学最主要的认识论命题。这一命题的提出,并非仅仅针对洛克的唯物主义学说,而是直接指向“怀疑主义”;它涉及到巴克莱对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等问题的独特见解,并以其特有的方式肯定了认识主体性思想;内含于该命题中的主体性思想,有其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6.
现象学是研究意义意向与意义现实之间的关系,彻底打破传统哲学关于主客对立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儿童文学及其翻译有不同于成人文学的特点和要求,现象学的意向性原则为儿童文学翻译提供了理论指导.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应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  相似文献   

7.
从古典本质观出发研究教学的困难不仅在于教学现象的纷繁复杂,更受困于本质和现象二元对立。笔者以存在现象学 视野下的本质观为理论基础,以直观的方法分别观察在无他人在场和有他人在场两种情形下教师教授的意识和学生学习的意 识,得出教授即以教授为目标的教师之自我意识,学习是以学习为目标的学生的自我意识。但有无他人在场,教师和学生自我意 识的存在方式有所不同。无他人在场时,教师和学生都处于纯粹自我意识的状态中;而当他人在场时,教师和学生将可能处于纯 粹自我意识和被动反应两种状态相互转化的动态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用现象学"看"诗化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象学是20世纪西方哲学流派中最重要的一支,其重要性在于它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即面向事物本身的"看".现象学式的"看"在西方哲学史上是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但是在中国却古已有之.本文试图借用现象学的"看"来审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批诗化小说,分析诗化小说的诗性正来源于中国传统的"看"的思维方式.同时试图以泰戈尔的诗化小说为例,初步探讨"看"所具有的世界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死亡问题是海德格尔哲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死亡之于存在意义的投射具有三个维度:建构死亡自身的源始根据,即存在维度;终极可能性问题的生存论筹划,即此在维度;历史性能在的死亡现象学还原,即人之维度。从这三个维度洞察死亡,可以将诠释学和现象学融汇于同一参照系。而海德格尔在死亡思想意蕴上的变迁,则是存在意义在这三个维度框架中的交错重现。  相似文献   

10.
存在句是全世界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语言现象,其概念界定是一个相对和动态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起,存在句中的某处V着某人/物句式开始得到重视,并被持续深入论证和细化研究,五十多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比较而言,日语语言学界基本延续着研究存在词句的传统。但事实上,日语的场所名词に名词がしている/してある(某处V着某人/物)构式无论从结构还是语义特点来说,都可以作为存在句的一部分来研究。本文将在分析汉日语言及其研究特点的基础上,借用汉语的分类研究方法,提出日语样态存在句这一概念,探讨这一概念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并对其展开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人之为人"究竟何在,自古就是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对于这一问题,海德格尔与勒维纳斯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海德格尔把人规定为"此在",而勒维纳斯则把人规定为"我在此".这两种对于人之为人的不同理解源自两种不同的视野:一是从人与存在的关系出发理解人之为人;一是从我与他人的关系出发理解人之为人.前者导致把人的本质理解为存在的澄清;后者导致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他人的本质.这两种理解标志着西方思想在理解人之为人问题上的两种极端.  相似文献   

12.
自然全美--一个令人置疑的环境美学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美学的产生标志着美学研究领域的拓展.环境美学中极端的一派提出了"自然全美"的观念及思想."自然全美"观念的提出表明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美学的思维路向.但是由于"自然全美"者提出与证明"自然全美"时,在方法论上陷入主客二分,在本体论上立足于自然主义,结果导致了"自然全美"观念的最大失误反人本主义.  相似文献   

13.
当代文坛上,活着成为世俗化浪潮中一个格外引人瞩目的主题。作家们对这一主题的书写体现出他们对底层的理解、对国民性的重新认识。另一方面,也有作家以对于成功故事的讲述表达了对超越活着的活法的探询,而关于成功以后的悲剧的揭示则具有发人深省的思想力量。此外,还有一批作家在世俗化浪潮中执着于生存意义的追问、生存底线的思考,对超越活着的可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也与活着的主题形成了潜在的对话关系。由此可见,当代文学在叩问生命的意义、帮助当代人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方面,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朱熹的《诗集传》是宋代《诗经》研究的最高成就,为通行之后八百年的权威性读本。朱熹在阐释《诗经》时创用了七种方法,即以序统合、视域融合、行文评点、语境通释、发越为理、寓教于释和唤醒体验。这些阐释方法的使用是《诗集传》能有如此显赫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西方阐释学在中国的深入传播和中国经学研究的再受重视,中国的经典阐释学研究正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因此,对朱熹《诗集传》的阐释方法的研究就不失为一项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它是新时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大举措。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廉政文化的丰富资源,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在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加以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诗》无达诂现在被人们称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诠释学命题,多数论者结合和根据哲学诠释学或接受理论对它进行比较和阐释,特别突出强调《诗》无达诂的理解开放性和差异性维度,但忽视了这个命题的其他诠释学含义,存在着盲目对应比较、简单优劣评价以及随用意挪用的现象。这个命题包含丰富深刻的内容,可以做更深入全面的阐释;不能单纯从经学转变的历史考察《诗》无达诂的应用性经学阐释向诗无达诂的审美性诗学阐释的转变,而必须重视文学的自觉时代的文本自觉和本体诗学的发展在这个转变中具有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古代诠释学命题与现代诠释学理解既有某种暗合之处,也有诸多显著的差异,我们既要深入理解《诗》无达诂的中国阐释传统,也要完整地把握西方诠释学的理论和逻辑,才能在差异性的中西比较阐释中实现某种诠释学的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17.
萨特存在主义人生价值论包含的"是其所不是的"肯定性命题,在萨特戏剧里主要表现为自由与自由选择问题。自由与自由选择问题告诉人们,客观的规律可以规定人的现实处境,但不能限定人对待现实处境的主观态度,自由与自由选择还必须承担伦理责任,从而为价值论的主观追求充实了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哈贝马斯是一位关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社会理论批判家,他所提出的现代性理论,不仅对现代性的形成与发展、现代性的基本原则以及现代性与启蒙理性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历史与逻辑的阐述和论证,而且针对现代性给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的各种弊病与危机,提出了克服和解决的方法——交往行为理论。他提出的理论观点,虽然有些偏颇且过于理想,但思考和观察问题的角度,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却有着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在政党与国家政治生活内部,建设好党的意识形态;二是在社会的公共生活内部,建设与党的性质宗旨高度吻合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的政治生态中,主流的语义场是社会,而不是政党与国家。只有在社会意识形态的谱系中,才存在着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竞争关系,主流与非主流的序列格局就是在这种竞争中确立起来的。当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困境,不仅有意识形态自身的主观方面的原因,更有时代环境这个客观方面的原因。意识形态主流地位的判定标准是政治性标准与社会性标准的统一,当前建设主流意识形态的着力点是尽量达到社会性标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留守儿童的歧视知觉特点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采用歧视知觉问卷、积极/消极情感量表和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对福建省的312名中、小学留守儿童和461名非留守儿童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留守儿童的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歧视知觉不存在性别、留守时间和年级上的差异;(2)家庭收入较低的留守儿童的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较高;(3)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对单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的消极情绪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群体歧视知觉也能够显著预测其生活满意度;(4)个体歧视知觉和群体歧视知觉能够显著预测双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的积极情感,个体歧视知觉也能够显著预测其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