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国的能源转型旨在将传统的以化石能源和核能为基础的能源供应体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能源体系。这一转型的最新表述集中体现在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之后德国政府陆续出台的"能源转型"方案中。该方案确定德国将在2022年前完全淘汰核能,并明确了直至2050年的能源目标。从目前的进展来看,德国能源转型正在有序推进,而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不同目标之间存在着潜在冲突以及过早"弃核"带来的问题。德国能源转型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确保能源供应的安全和可持续,还试图引领以能效和可再生能源开发为主的新一轮竞争,从而助推德国经济,确保德国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以核电为主导全面开发利用核能的基本阶段及相应的主导技术大致包括: 2020年以前,多数核电站采用第二代大型压水堆核电技术,新建核电机组全部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2021—2030年,加快第四代核电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快中子堆及其核增殖技术达到商业化应用,核电技术实现革命性提升;2031—2050年,大规模推广应用第四代核电技术,实现核燃料越烧越多的“核增殖”目标,核能产业成为高效益、大规模、微污染甚至零污染的支柱性能源产业;2050年以后,商业化开发利用核聚变能并过渡到大规模开发利用氢能为主的能源时代。当前和今后核能开发的战略重点主要是发展核电、核燃料后处理、核供热、先进核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核装备制造等产业,形成先进而健全的核工业体系。核能开发最主要的安全保障是提高核安全科学技术水平,第三代核电站的安全系数比第二代反应堆高出了一个数量级即10-100倍,第四代核电技术则使核工业成为近乎没有最终废料的清洁行业,核电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出现核临界事故;其次是制定严格的核安全法律、法规、标准等规范体系,提高全社会的核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3.
日本福岛核事故以来,全球核能界开始新一轮反思,国际社会出现了弃核和保核两种不同观点,前者以德国为代表,后者以法国和美国为代表。由于我国能源结构中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严重依赖,为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清洁化能源,考虑到核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比例较低的现状,发展核电的方向不应改变。基于对美国、法国、日本原子能立法现状的分析和比较,为保障核能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原子能法》的起草应定位为以环境保护为优先,安全第一,经济性、市场化推动并重,并应进一步理清核能监管体制、建立核污染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4.
核能产业经济体系是以核能开发利用为目的,以科技为先导,以核电与推进动力为主体,以产品、技术、物流、价值为链接的循环,是安全、高效、清洁可靠的综合跨行业能源体系。我国能源资源不足与分布不均衡,需改善结构,科研、国防、核工学,核农学、核医学对核技术的需要,核战略、核安全需要有换代的核武器、核潜艇、核航空母舰,所以建立完整、核能经济体系势在必行。核能产业包括十大体系,即核科技、核资源、核燃料、反应堆、核电站与推进动力、核武器、放射性同位素与辐射技术、核装备制造、核安全、核环保与辐射防护及核能经济与管理体系。建立完整、强大核能经济体系必须对核能产业从战略高度,从长远做出发展定位,根据战略定位制定出产业规划,提出各核能产业发展目标及方针、政策、措施。国家对核能产业的管理体制要改革,对这种高科技且涉及军事、政治的经济敏感性产业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国家与企业关系,目前还应在某些领域适当集中统一,对内、对外均应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5.
德国退出核能利用的法律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回顾了起源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全球反核运动,从而阐明了德国退出核能的历史渊源。进而简要介绍了核能在德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与核能利用的现状。通过分析德国政府与核电企业签署的《关于逐步退出核能利用的协议》以及2002年的《原子能法修订法》的相关条款,特别是结合了RWE公司转让发电量一案,理清了德国退出核能的立法脉络与框架。最后,文章还对德国退出核能利用的最新进展作出了述评。  相似文献   

6.
新型工业化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安全、可靠、经济、清洁的核能,而影响核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公众接受性。要提高核能的公众接受性,就必须向公众大力宣传和推广核文化。核文化是国际组织提出并推广到全球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我国在引进和推广核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在坚持民族文化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对其内容、形式、手段进行民族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核文化,推进核文化的大众化,以提高社会公众对核能的认知、理解和信任,提高公众接受核能应用的认同性。  相似文献   

7.
核能产业是湖南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核能产业,对改善我省能源结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四化两型”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国内外核能产业发展来看内陆核电比例占60%以上,我国核电建设突飞猛进;湖南省为经济大省,又是核工业大省,具有核电基础优势和安全的地质条件。因此,应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国家级核能产业园;支持内陆核电项目重启,增强新型工业化的推动力;促进核能产业全面发展,提升核工业大省地位;加大人才培养投入,构建核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宣传核电科普知识,加强核安全与公众的沟通等以加快湖南省核能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建立核能经济学科,在国内从提出至今已30多年。文章首先阐明了核能经济学的内涵、构成、定义域,从国家宏观经济扫描,中观核能经济十大体系,微观的核企业、核产品定义、分析学科。接着认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方针指明了核产业发展与学科建设方向,并以军工两项目作为实例。核军工转民、核电起步后,提出了研究核工业部门经济学的必要性,并不断扩大、加深、创新学科机制,并先期研究一般理论经济学科打下基础;进而以大量核经济论文分8个方面显示学科研究的内容、理论探讨;以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科技进步奖、社科成果奖获得显示学科高度、深度;以300万字的著作、编著、讲义,教学26年,数千学生受教,显示学科的社会本源;最后,以核能经济学科几十年建树综合总结,以研究设施、实验、机制、论文、著作、获奖、教学表示创新核能经济学科30年基本建成的业绩。  相似文献   

9.
能源革命——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化石能源的发现和利用使人类告别了农耕文明进入了工业文明,同时,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问题和气候问题日益严峻,未来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呼唤人类由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这个转变的基础是新的能源革命;对中国环境容量和气候容量的宏观定量分析表明,中国迫切需要转变粗放的发展方式,推动能源革命;目前和今后几十年间,化石能源仍将是主导能源之一,因此,化石能源的高效、洁净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但还不是治本的能源革命。包括页岩气在内的非常规天然气,对缓解环境和气候问题会作出贡献,但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最多可提高到百分之十几,所以“页岩气革命”或“页岩气时代”的口号在中国并不恰当;能源结构由化石能源为主阶段,经过一个多元结构阶段,转变到非化石能源为主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可再生能源与核能将共同为此作出贡献;可再生能源中,非水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将逐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经济性)的提高有赖技术创新,可再生能源是未来地球的支柱能源;中国乃至世界核能的发展虽受到福岛事故的影响,但人类不可能弃核,安全、稳步、规模发展核电是中国的理性选择,从核裂变电站到未来的核聚变电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和历史过程,核能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成为未来地球的另一个能源支柱;中国需要树立新的能源安全观,抑制不合理需求、减少浪费、大力节能、提高能效、控制总量,是中国能源可持续、环境可持续、社会与经济可持续不可或缺的战略;能源革命旨在建立高效、低碳、绿色的能源新体系,是可持续未来的基础,具有全球性又有中国特色,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国际合作空间广阔;同时也是一场国际竞赛,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核保障制度作为国际核能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国际原子能机构规约的核保障条款为依据,以核保障协定范本为基础,以国际原子能机构与其成员国或其他当事方之间的保障协定为主要内容,用以控制核能用于军事目的的法律制度.国际原子能机构作为国家之间在核能领域开展多边合作的有效形式,既是核保障的制度探索产物,又为核保障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实施提供了可资依附的常设机构.中国作为有核国家,虽然曾对核保障制度采取抵制的态度,但随着国际关系的变化和自身实力的增强,已经并正在为核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实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核选择     
10年的发展减速期之后,核力量再次成为全球能源争论的焦点。十几个国家正展开激烈的竞争,以期跻身核大国的行列:数百座核反应堆即将投入建造。但是即便对核能的热情如此高涨,也未必能如那些核能支持者所承诺的那样,成为治愈能源依赖或全球变暖的灵丹妙药。  相似文献   

12.
1979年,东欧传统的“穷人”保加利亚的经济增长率是6.5%,它在苏联集团中,居于第一位。索菲亚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能源。保加利亚在能源上不依靠苏联的石油。它不断增加新的矿井,努力提高煤炭产量,并且利用核能,在保加利亚,有五分之一的电力是由核能提供的。现在,保加利亚正在出口能源——把  相似文献   

13.
核能安全保障是能源法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之一。目前中国核能安全立法虽然初具规模,但既存在可操作性欠缺、法律责任规定强度过轻、核损害赔偿制度尚不完备等微观制度上的问题,又存在核能安全基本法缺位、单项支撑法律缺失、配套实施细则缺乏等宏观体系上的缺陷,无法有效满足核能安全保障工作的现实需要。为解决此问题,在微观层面应致力于完善覆盖"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补救"各方面且内容切实可操作的核能安全保障法律制度;在宏观层面应致力于构建以《原子能法》统领,以《核物料法》《核设施法》《核应急法》《核损害赔偿法》等单项法律支撑,以相关法规和规章配套的核能安全保障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4.
核损害民事责任的国际法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核能和平利用的发展,核能的安全性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核损害及其赔偿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核损害责任国际公约的框架下,健全国内的核损害责任制度,将有利于保护公众的利益,促进核工业的健康发展以及核能领域的国际合作.国际核责任领域立法的不断完善,则为核损害民事责任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国际法基础.  相似文献   

15.
面对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智利政府正积极地通过调整能源状况与电力构成以力促该国大量依靠进口的能源结构得以改善。智利的能源现实状况决定了发展核能是其较为理想的选择。在发展核能的同时,应该对智利的制度框架进行合理完善,对铀矿开采限制进行合宪性调整以及对核安全进行法律上的规范,从而建立起智利能源法体系。  相似文献   

16.
日本政府在坚持核不扩散立场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在国际核不扩散领域的领导地位。“无核三原则”、《原子能基本法》以及《核不扩散条约》是日本核不扩散政策的三根支柱。但由于美国为日本提供的前沿核威慑、日本的核能政策以及日本国内日益增多的“核武装论”,使得建立在三大支柱基础上的日本核不扩散政策缺乏说服力,日本的核不扩散政策因此难以达到它预期的效果。在新的变动的安全环境中,本来就存在不确定性的日本核不扩散政策又遇到了新的挑战,日本坚持核不扩散的立场因此有可能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7.
面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及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核能作为能效较高的一种清洁能源,仍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近期福岛核泄漏事件引发的危机,再次警示世人核能监管的重要性,而我国《原子能法》的立法工作也已提上议程。美国建立了较为系统、成熟的核能监管的法律制度与政策,尤其是商业核电反应堆许可制度、核材料、放射性废料、核事故应急监管制度,为中国在核能监管立法、应急制度、信息监管、人才培养和中美监管合作方面提供了诸多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到 2 0 5 0年的一次能源需求预计高达 5 0亿吨标煤 /年 ,这使未来能源发展面临国内常规能源资源供应不足 ,石油供应缺口巨大、城市需要大量清洁能源以及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巨大的国际压力等一系列严峻挑战。在对解决上述问题的各种可能途径进行研究分析后 ,提出了我国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以煤为主多元化的清洁能源战略 :一次能源结构中煤仍将占 40 %以上 ,大力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以填补国内常规能源资源供应不足 ,采取以合成燃料为中心 (以煤制合成气为基础 )的清洁煤战略 ,实现城市能源以清洁能源为主  相似文献   

19.
我国第1部《核能经济学》出版了,这是一部经国防科工委立项出版的专著。核能经济是知识经济、创新经济、新能源、新技术的综合经济。是核能(电)项目经济、核能产业经济、核技术经济的基础与本源学科。阐明核能经济体系、内涵、经济发展方向,建立安全、高效核能产业经济,提高核能在诸能源中的地位、作用、竞争性具有重要意义,对能源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生态优化、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群 《华人时刊》2010,(7):76-77
1949年在中国历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全面的胜利,新中国随之诞生,而国民党蒋介石政权则风雨飘摇,沮丧地退踞台湾。随着国民党蒋介石政权退至台湾,盛传中的大陆黄金被蒋介石秘密运往台湾之谜一直未能破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