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旅游事业蒸蒸日上,纳家户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甚至是全中国为数不多的典型回族聚居型社区.为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物质文化需求,纳家户生态旅游开发也逐渐提上日程,本文分析了纳家户发展民族生态旅游的优势,初步提出纳家户生态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路,旨在为纳家户生态旅游开发献出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2.
何谓"纳钵"?"纳钵"究竟为何种语言?其含义是什么?这些问题早被已故的辽金史的专家傅乐焕先生在<辽史丛考>一书中作了十分准确的回答."冒离纳钵"是金朝初年皇帝的春猎之所,在<金史><许亢宗奉史行程录>等书中均有记载.然而,这个非常重要的地名几乎被治<金史>研究者们所忽略,本文主要是从实地调查的角度,对"冒离纳钵"的地理位置进行了详细考证,提出"冒离纳钵"即今日哈尔滨市郊区的莫力街古城.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旅游事业蒸蒸日上,纳家户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甚至是全中国为数不多的典型回族聚居型社区。为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物质文化需求,纳家户生态旅游开发也逐渐提上日程,本文分析了纳家户发展民族生态旅游的优势,初步提出纳家户生态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路,旨在为纳家户生态旅游开发献出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4.
美国学者杜磊(Dru.C Gladney)在丰富的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先后出版了两部关于中国回族穆斯林的著作,在国内外回族研究界有广泛影响。他主要描述了四个不同类型的回族社区,即:宁夏纳家户村(西北)、北京郊区常营回族乡(东部农村)、北京牛街(都市)、福建陈埭回族镇(东南)。以揭示回族民族认同和“清真”观念的宽泛表达,及回族民族认同与政府政策的互动关系。本文是其所著《中国的民族认同》(Ethnic Identity inChina: The Making of a Muslim Minority Nationality,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1998)一书的第六章。得到原作者的许可,在此发表,以飨读者。因篇幅所限,有删节。  相似文献   

5.
在宁夏许多回族聚居的乡村,都有别具风格的回族特色村寨,让人从中感受到浓郁的回乡风情和深厚的回族文化底蕴,也感受到宁夏新农村建设的风貌。永宁县纳家户村,就被许多游客称为中国最有特色的回族村寨。中华回乡文化园、百年清真古寺——纳家户清真大寺、中华回族第一街、纳家户大院,构成了集回族历史文化展示、旅游、购物为一体的回族特色村寨,被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规划用地57亩、建筑总面积1.6  相似文献   

6.
最近读到<问难"族群">一文,其中多处针对笔者的几篇文章提出了评议和"指正",应该算是对笔者几篇文章的一个回应,这是令人高兴的.然而,仔细读后,又颇为失望,"问难"一文所质疑的着眼点并未涉及笔者文章的实质内容,除了一些"大而化之"的评论外,但凡触及具体问题不是对笔者原文的"误读"(或"未读")就是"误批".惟一令人感到需要回应的问题,是"问难"作者针对笔者文章中质疑"马克思主义族群理论"说而提出的新论断.为此,笔者决定就"问难"一文进行回应.  相似文献   

7.
纳日碧力戈的研究取向是在人类学和语言学之间,他认为目前,中国的人类学界缺少"游心",也不够宽容.他从学术背景开始,阐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中外语言学研究的一些理论及其对自己的影响、代表作<姓名论>和<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他还介绍了自己在广西田林县所做的田野工作经历以及当地人的生死观、神山崇拜和风水观念.  相似文献   

8.
<雪球>一书在汉民族研究的方法论上有许多突破,但<雪球>在"族群"理论运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与国内"族群"理论的研究成果相比较,该书在"族群"理论的运用上可以进行更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纳家户     
陈华 《中国民族》2012,(6):81-83
在永宁县的纳家户村,有心者可以从此地风物人情中串起半部中国回族史——纳姓回民的先祖,是元代著名政治家、中国的"省长之父"赛典赤.瞻思丁。这个来自西亚的家族在中国迁移繁衍数百年,见证了中国回族的发展史以及中华民族形成的多元性和多源性。背后是战火毁掉的家园,前方是万里之外的中国。时光回溯13世纪,一条人口大迁徙的线路蜿蜒在东亚  相似文献   

10.
口述史的田野作业和文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后的记忆>是近年口述史作品中有代表性的一部.但作者侧重文献导向的田野作业,而对口述历史应有的"口述特性"在文本化的叙事中的呈现关注不够."叙事"与"分析"两种史学写作传统交替为主,却始终并存.反映出"叙事"手法在历史编撰中的地位不容低估.口述材料在被整理改编为印刷文本时,被访人难免陷进尴尬的"他者"境地;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可以为扭转口述田野关系中非对称的主客关系提供有效的物质保证,新的口述历史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11.
鉴于史学界对“华夏族”这一概念使用的随意性 ,本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华夏族从一开始便是一个复合概念 ,不是指古代某一部族 ;华夏族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 ,至春秋战国时才开始用“华夏”作中国的代称 ,对远古的原始部族不能使用这个称谓 ;并分析了将仰韶文化创造者误认为“华夏族”的原因以及“华夏”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2.
"舍把"辨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中国历史大辞典》“舍把”词条释文提出不同看法 ,认为舍把作为土司管区土舍及土目中的亲信 ,其活动地域并不超出湖广土区 ,直接管理比峒与村寨范围大得多的旗 ,管理职能上没有湖南、湖北不同的区分 ,担当土差亦无外乎冬围行猎、充当衙役、外出结盟、下乡视察、料理民间词讼、征解秋粮银、列阵出战、节制外来客民等等 ,由此在围占肥田美地、拥有私人豪宅与马匹、享用防苗工食等方面享受不同待遇。其频频参与土司管区重大活动 ,实际上在一定程度架空了土司事权 ,加剧了土司与土民和汉区官府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西方涌现出一批基于新理论、新方法研究藏族"神圣"地理(神山、圣湖、圣迹、圣地等)以及相关仪式、神圣空间的研究成果,对于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较为细致的评析,有助于国内同行更好地了解西方"朝圣"视野下对于藏族民间宗教与文化的探讨,从而对其研究观点、研究理论与方法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推进我国藏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关于河州脚户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脚户”是旧时西北地区以驮队形式从事贩运的一个行当。在甘肃河州历史上 ,脚户在民族构成上主要以回族为主。他们往来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之间 ,为两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本文依据田野调查的资料 ,对甘肃河州脚户的情况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并将其与云南回族马帮进行了一些比较。  相似文献   

15.
16.
玉珍 《中国藏学》2005,(4):123-124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周毛草女士撰写的<玛曲藏语研究>,于2003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长达38万字.该书是第一部由本民族研究人员独立调查并完成的现代安多藏语方言研究著述,正如孙宏开先生在"序"中所言:"填补了藏语安多方言语法研究的一个空白",是一部了解藏语安多方言不可多得的著作,也是开展藏语方言比较研究乃至藏缅语族语言比较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它不仅在理论和学术上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而且体现了我国长期以来对少数民族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重视,从中还可以看到藏族女性学者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所展示的风采.  相似文献   

17.
相关民族族源问题的逐渐明确和一些语言资料的发掘 ,为可汗名号语源难题的解决创造了条件。利用这些成果和材料 ,作者重新梳理了关于可汗名号语源问题的东夷说、东胡说、突厥说 ,使其中的突厥语源说进一步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18.
藏文mdo gams和mdo khams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敦煌文献中的mdogams这一地理名词着手 ,认为该词后因语音的演变等因素 ,演变成元代的mdokhams(朵甘思 )。明代初期 ,藏族又出现多康三岗 (mdokhamssganggsum)等地理概念 ,朵甘思仅为其三岗之一 ,因此朵甘思和多康是两个地理概念。但因后期藏文文献中多康与朵甘思选用同一个词mdokhams来表达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近现代的研究者 ,在mdokhams一词单独出现时 ,稍有不察 ,便容易产生歧义 ,乃至认为mdokhams有广义与狭义两种概念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宗教论"是指导中国宗教工作的新的理论成果,它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宗教工作,不断开创宗教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筱洲 《中国藏学》2003,(1):107-109
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 ,全区面积约为 1 2 0万平方公里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1 2 .8%。西北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相连 ,东面与四川省、云南省相连。另外 ,西藏从西北到东南沿喜马拉雅山脉漫长的边界线与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等国接界 ,国界线长达 40 0 0多公里 ,是中国的国际边界线最长的省区之一。因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自清以来 ,一直是中国学者关注的重点区域之一 ,有关学术专著也频频问世。其中 ,关于西藏历史的著述也不在少数。不过 ,以通史形式展现西藏历史的著作并不多见 ,截至目前 ,据笔者所见 ,国内面世的较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