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2.
一、古典文学的终结 就通变而言 ,“古代”文学的结束是自然的 ;但就价值而言 ,古典文学的终结则是令人伤感的。郭绍虞先生在其《中国文学批评史·绪论》论及清代文学成就时说 :“周秦以子称 ,楚人以骚称 ,汉人以赋称 ,魏晋六朝以骈文称 ,唐人以诗称 ,宋人以词称 ,元人以曲称 ,明人以小说、戏曲或制艺称 ,至于清代的文学则于上述各种中间 ,或于上述各种之外 ,没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足以称为清代的文学 ,却也没有一种不成为清代的文学。盖由清代文学而言 ,也是包罗万象而兼有以前各代的特点的。”不仅如此 ,以往各代曾经卓绝一时的文学样式 ,… 相似文献
3.
乔根锁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0,(2)
孟子的性善论,是战国中期出现的关于人性的学说,也是先秦诸子所兴起的人本思潮的理论基础之一。就性质来说,性善论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先验道德论和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哲学观点,作为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思维成果,除了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对其进行评价外,还应该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价值判断,以发现其合理成分和文化意义,这才可能对性善论作出全面准确的研究而不失之于偏颇。 性善论是战国中期以前关于人类自身本质属性研究的最完整最系统的理论,它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 一、人先天具有“四端”。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10.
11.
12.
呼伦贝尔盟位于我区的东北部。自古是我国最好的天然大牧场之一。据记载,远在一九一○年,当时不到五万人口的呼伦贝尔牧民就有马约三十万匹,牛约二十万头,羊约二百万只,骆驼五万峰,所以世称呼伦贝尔为“富庶的巴尔虎”。 辽阔的呼伦贝尔得名于呼伦池、贝尔湖.呼伦池,位于呼伦贝尔盟的中部偏西。据史书记载,在唐代称为俱轮泊,元代称为阔连海子,清代称为库楞湖、呼伦诺尔、达赉诺尔等,今称呼伦池或达赉湖。贝尔湖,位于呼伦贝尔盟的南部边缘。据文献记载,元以前称为捕鱼儿海子,清初称为布雨尔鄂模(满语称湖为鄂模)、布雨尔池,后将布雨二字切读成“贝”,变成贝尔湖了。今称贝尔湖,是中、蒙两国的界湖。湖成椭园形状,它与呼伦池有乌尔逊河相连,亲如姊妹,自古成为抚育蒙古民族成长的摇蓝。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本文从曾国藩书信、日记、家书、诗文等文献中梳理出一个包括本体论、认识论、修养论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理学思想体系,回答了学术界长期存在的曾国藩是否有自己的理学体系、是否算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理学家的疑问。通过条分缕析曾氏理学与程朱理学的区别与联系,文章认为曾国藩理学的主体内容是继承宋学而来,但也有他自己的发明与创造。具体表现在:在性命理论上,反对空谈性理,更重视理学观念的实践,实用色彩鲜明;在认识论上,以“实事求是”的观点改造程朱关于“格物”的认知;在修养论上,调和了理学内部关于主静与主敬的分歧,提出敬中致静、动中求静、在理学义理的践履中追求心灵安静的观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