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关于再就业问题的哲学思考挑战与机遇国有企业的一大批职工下岗待业,无疑是当前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严重的挑战。在再就业问题上,看到形势的严峻和挑战的严重是必要的。但是,光看到这个方面是不够的,是一点论。正确的态度是还要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即挑战同...  相似文献   

2.
职工下岗现象,是在我国深化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过程中出现的,职工下岗原因比较复杂,既有体制的、历史的、结构的和宏观方面的原因,又有企业及职工自身等微观方面的原因,只有了解这多种原因,才能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下岗职工再就业之路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员流动和职工下岗是不可避免的。这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过程的必然产物,是长期以来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结构不合理等深层次矛盾不断积累的必然结果,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我国城镇人口出现了大批下岗职工和企业富余人员。“下岗分流”已是国企改制中的一时髦话题;同时也是人们关注的经济问题和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几年,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中,北京市下岗待业人员总量为10.8万人,广州市1996年底登记领取待业救济金的职工达8万人,上海市下岗职工数更为可观达24万人,全国国有企业已积淀了2000万富余职工。并且从发展趋势看,在今后一个时期下岗职工数量还会有所增加,这种长期累积的“稳性失业”将日益明显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生产率的提高,部分职工下岗和再就业将是一种长期的必然现象。  相似文献   

5.
<正>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随着企业改革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人员流动和职工下岗是难以避免的”。前不久,江泽民同志又指出:“对劳动力统统实行由国家主要国营企业包下来的办法,实践证明这种办法是行不通的。所以必须进行改革,必须实行减员增效,下岗分流,使国有企业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江泽民同志的讲话,不但阐明了形成国营企业职工下岗分流的直接原因,而且指出了下岗分流的目的是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然而,为什么企业改革的深化、技术进步、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必然会引起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呢?下岗职工应怎样转变观念,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  相似文献   

6.
当前,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课题,如何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和热点,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探讨。一、正确认识改革与发展的形势中央提出,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并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为确保这一改革目标的实现,必须首先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国有企业大批职工下岗的现象,既是生产与市场脱节、生产需求不足与劳动力供给过剩矛盾的集中表现,也是经济结构调整、深化改革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大批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失业,生活困难,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目前社会的主要问题。这个问题能否解决好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为此,我国政府提出了再就业工程来帮助解决下岗职工的重新就业问题,但是成效不显著,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再就业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障碍,如总量障碍、结构障碍和体制障碍等,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经济理性的恢复,国有企业要求释放其富余人员。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职工与国家签订的是终生就业合同。如果释放其富余人员,则违反了就业合同,应给予一定的补偿,即买断工龄。为此,我们应创造条件让下岗职工愉快离开原国有企业,自谋职业。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职工下岗与再就业难的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人事制度的不合理、劳动力市场的不健全、社会择业观念的滞后等。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应把促进就业做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给予极大关注,要实现就业服务的法制化、规范化,要以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建立劳动力市场,政府扶持发展就业培训服务。改变落后的择业观念,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职工下岗,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对当前职工下岗问题的认识与研究□孟灿文职工下岗是我国经济体制转换时期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下岗的人越来越多,下岗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当前就业工作中最突出的矛盾,也是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  相似文献   

11.
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在我国城市中形成了一批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体的城市贫困群体。本文描述了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的现状 ,再从传统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矛盾和个人角度两个方面分析了城市贫困产生的主导因素 ,即城市下岗失业。并具体地描述了城市贫困人口在吃、穿、住等方面所处的困境以及他们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如由于城市贫困人口收入低下而给社会带来的威胁 ;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对企业的影响等。从而提出了要从扩大就业面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两方面来缓解和控制城市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改革中职工地位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 ,企业职工的主人公地位问题 ,日益成为影响职工积极性以及企业经营绩效的关键变量 ,也是决定国有企业改革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对传统体制下的职工主人地位提出质疑 ;探讨了国外处理企业与职工的关系的各种方法 ;提出国有企业必须进行股份制改造 ,推行企业员工持股 ,使员工真正成为企业主人 ,建立资本所有者与企业劳动者共同治理企业的新型企业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3.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制度原因、政策原因及其他原因,我国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存在着高负债、高风险和不稳定的严重问题,致使国有企业生存艰难.鉴于此,调整和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决定了岗位和就业模式的转变,下岗再就业不仅仅是改革开放和技术进步造成的,更要从体制转换、结构调整、企业改革三个方面究寻,要正确处理好下岗与增效、与转岗、与培训、与保障的关系,引导帮助职工走出对下岗分流的思想误区,从体制上探索解决就业困难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试论企业改制中职工的主人翁地位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在一些企业中出现了被削弱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法人代表权利过大、民主监督机制不健全、职工主人翁意识欠缺等。因此必须认清职代会与现代企业制度中法人治理机构的关系,认识企业家与职工在企业中各自的地位与作用;建立“职工参与”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良性的企业领导与职工的关系;尊重和信任职工;加强企业转型中的约束机制和职工下岗机制;改革企业用人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使职工在企业改革中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  相似文献   

16.
人的自由乃是社会经济和全部文明的基础。在人的各种自由中,人的经济自由是最根本的。在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人(厂长和职工)都被以国家的名义取消或束缚了对个人利益的合理追求,限制了人们的经济自由。因此,国有企业改革就合乎逻辑地以尊重与保护个人的合理利益与自由为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切实转变体制,实现政企分开,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合理调整国有企业的产业布局;尊重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自主权;保护国有企业职工的权益和自由;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7.
当前正在全国各地推行的再就业工程,是针对国有企业改革中职工失业、下岗问题而实行的一项解决就业问题的巨大的系统工程。再就业工程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是现实的紧迫问题,也是长远的战略问题。本文拟从分析我国失业的原因和再就业工程面临的困境入手,探索我国再就业工程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一定意义上看,中国职工下岗问题是我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造成的一种客观现象。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总量大,增长快,远远超过社会生产的需求,而就业岗位却相对不足,结果造成不少需要分流的企业富余人员暂时找不到就业机会,而成为下岗职工。再者,下岗现象也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就业制度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必然反映。在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下,国有企业承担了过多的安置就业任务,结果造成冗员充斥,人浮于事,效率低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把以往积存的富余人员分离出去。职工下岗也是过去重复建设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职工下岗及其再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普遍关注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敏感的政治问题。造成大量职工下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实现其再就业工作也应是多渠道、多形式的。作为下岗职工自身应该正视现实、正确定位,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增强择业上岗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抓好三个紧合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企业职工下岗成为近几年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职工下岗或失业,既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作为农业大省,江西的企业职工下岗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为社会广泛关注。尽管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和各级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职工下岗和再就业的压力,但尚存在不少问题。因此,须进一步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做好职工下岗和再就业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