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选举团制度是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的独特产物,它直接影响着美国总统选举的结果。少数票总统的屡次出现,暴露了美国总统选举人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和这一制度的非民主性,但它毕竟是一种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2.
选举团制度是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的独特产物,它直接影响着美国总统选举的结果。少数票总统的屡次出现,暴露了美国总统选举人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和这一制度的非民主性,但它毕竟是一种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3.
选举人团制度是美国总统选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影响着200多年来的美国总统选举。经过历史演变和发展,选举人团制度已经发展成与美国联邦制度和政党制度紧密联系的一项选举制度。虽然因为结构性原因,在历史上造成了不少困局,但面对困境,美国人所表现出来的宪政稳定和法治精神,是美国政治稳定的根本保证。作为平衡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的选举人团制度也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美国选举人团制度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举人团制度是美国总统选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影响着200多年来的美国总统选举.经过历史演变和发展,选举人团制度已经发展成与美国联邦制度和政党制度紧密联系的一项选举制度.虽然因为结构性原因,在历史上造成了不少困局,但面对困境,美国人所表现出来的宪政稳定和法治精神,是美国政治稳定的根本保证.作为平衡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的选举人团制度也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美国总统选举制度是由国家公职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两方面结合形成的。美国是一个总统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根据美国宪法,以总统为首的行政部门与立法、司法部门相互分立,相互独立,总统不是由国会选举产生,也不对国会负责;但他又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由各州选派的选举人组成的选举人团选举产生;各州选举人的数目,与各州的国会两院议员的法定总人数相等,国会参议员各州无论大小均为两名,众议员则是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每10年通过人口普查进行一次重新分配,这样,各州选举人的数目与各州选民人数保持着相应的比例。这就是有美国特色的选举人团制度,显然,这是一种间接  相似文献   

6.
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美国的开国元勋设计了总统选举人团制度。但这一制度存在一些先天性的缺陷,实践不久便引发了1800年选举危机。为了避免危机的再次发生,《第十二条宪法修正案》应运而生。此后两百多年,选举人团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宪法中的规定与选举现实开始出现矛盾,彻底废除这一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美国国会至今未对选举人团制度做第二次修订。  相似文献   

7.
一美国总统选举制度是由国家公职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两方面结合形成的,美国是一个总统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根据美国宪法,以总统为首的行政部门与立法、司法部门相互分立,相互独立,总统不是由国会选举产生,也不对国会负责;但他又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由各州选派的先举人组成的选举人团选举产生;各州选举人的数目,与各州的国会两院议员的法定总人数相等,国会参议员各州无论大小均为两名,众议员则是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每10年通过人口普查进行一次重新分配,这样,各  相似文献   

8.
美国总统由选举人团选举产生,我国政府首脑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文章以民主的视角进行两种制度的比较,厘清民主的内涵,透析民主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分析西方民主模式选择的条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基于对我国国情的正确判断的逻辑前提下对民主模式的选择, 因此,我们应该以民主的思维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总统选举是美国民主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是考察美国民主政治的重要切入点。选举要经历党内提名、竞选鏖战、大选等阶段。总统选举凸显出美国政治实际上是两党政治。选举的制度虽不是最理想的制度,但有其相对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美国选民在总统选举中的政治认知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美国选民在总统选举年份比在中期选举年份更有可能认识到两个主要政党之间的差异。这一发现为安格斯.坎伯尔(A ngus C am pbe ll)所发现的政治认知起落现象提供了认知模式。每当在总统府中发生党派更替时,大多数美国选举人都会预感到总统选举中势均力敌的情况。美国选民的政治认知首先是由信息吸收和处理所决定的,党派性是第二位的因素。这一发现确认了心理学的信息处理看法,扩展了安东尼.道恩斯(A n thony D ow ns)的理性选择理论和V.O.基关于留意公众和粗心公众的分类。  相似文献   

11.
刘铁娃 《国际论坛》2012,(6):14-20,77
分析和解释国家对国际组织的影响力是本文的理论目标,而解释美国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影响力是本文的实证目标。论文认为,霸权地位和制度开放性这两个主要变量共同作用,塑造了美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的影响力变化。二战后,美国的国家实力经历了一个从顶峰到相对衰落再到复兴的过程,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一个相当开放的国际组织。因此,美国的影响力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并在1984年退出了这一组织。2003年,美国重新加入,标志着美国希望通过自己的优势地位重新影响和塑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但是,由于这一组织本身的开放性,美国的影响力虽然比七八十年代有所增强,但目前来看仍然属于实质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智库是以思想成果服务于社会、以价值理性占主导的社会组织。通过对美国智库的初步分析,认为智库最重要的作用是观察社会现象、反思社会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它的生命力取决于它的独立性与思考力。与政府官员相比,它的考量有更多的社会与历史关怀,具有前瞻性;与社会公众相比,它的想法超越琐碎和局部,具有全局感;与高校学者相比,它的研究与探索又有更多的应用意味与政策落点。智库思想独立的关键在于制度设置上的独立性。总的来讲,美国主要智库的制度都至少具备经费独立、组织结构与决策独立、研究成果审核严谨独立三方面的特性。我国智库行业发展刚刚起步,制度尚未健全,大学中的智库亦未能超越,产生高质量的思想成果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13.
音乐作品的法定许可制度是我国当下《著作权法》修订过程中颇有争议的热点问题,主要涉及对音乐作品版权人的权利限制和法定费率的规定两个核心因素。作为这一制度的发源国,美国于1909年颁布《版权法》115条,确立法定许可制度,既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也包含了版权法的普世精神。借鉴美国法定许可制度百年来的改革历程,我国《著作权法》应该深入探讨法定许可制度建立的可行性,不宜因社会公众的一些误读而简单拒绝。  相似文献   

14.
简易破产程序是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审理小额破产案件所适用的一种程序。由于该程序用时短、成本低,可以满足破产企业快捷、低成本退市的需要,因此在破产法里设置简易破产程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设立简易破产程序不仅是完善破产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即将于今年实施的新破产法并未设立简易程序。文章试图通过分析我国设立简易破产程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我国设立简易破产程序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老年型社会,独生子女的增多,“核心家庭”的出现,影响了老年人精神性权益的保障。文章阐述老年人精神性权益内容、分析难以得到保障原因、介绍以“核心家庭”生活模式为主的美国是如何建立老年人精神性权益保障制度,并提出完善我国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
美国外交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经济规模最大和政治影响最广的国家,对世界事务有着重要影响。美国外交是产生这种影响的最直接和极为重要的形式。长期以来,美国对华政策对中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所以近代历届中国政府都把对美政策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美政策也一直是中国政府对外政策中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对外关系日益扩大,美国外交政策对中国的影响更是有增无减。认识和了解美国的外交政策对于中国制订合理的对外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诚信、非正式制度与政府管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整顿混乱的市场秩序,就是政府对市场的管制。它在理论上遇到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困难局面,在实践上进入"管"与"不管"的两难境地。其原因是人们的思路局限于规范市场的正式制度安排,而忽视了规范市场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新的思路是,在完善正式制度安排的前提下,发挥非正式制度的社会经济稳定功能。完善正式制度的关键在于规范政府行为,树立政府信誉。非正式制度的核心是诚信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沉默权作为一项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其合理性得到了国际上的普遍确认,但在我国至今尚未确立,现实的发展需要我们对沉默权进行移植.在法律移植的过程中要注意同本国国情相适应,建立起一套保障制度,并及时消除其负面影响,从而使沉默权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9.
各国的经济活动由于不同的制度架构各有其特点,而每种制度架构都形成了其经济体内特殊的系统逻辑 不同的制度安排各有其优劣势。就公司治理模式而言,不同的治理模式在其特定制度环境下是有效的 大股东治理是一个普遍模式,而股权高度分散情况下的治理模式只是特例。中国的人文环境也包含了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文化精髓。中国的公司治理制度设计自然不能撇开这些特点。中国引进国外现成制度,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些制度在实施国的背景和本来概念是一个方面,而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这些在国外有效的制度是否有与中国的人文环境和制度框架相"耦合"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学校教育发展的"制序"理路与实践表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理路是关于以何为推动事物发展核心动力的理论思路与进路.学校教育发展经历了"经验"型理路、"理论"型理路、"交往"型理路三个发展阶段.笔者基于当前在践行"交往"型发展理路时出现的"相对主义"困境,提出了"交往"型理路的核心是"制序"型理路.这一理路的实践表征有,学校教育的课程设计要以制序原则挖掘为核心,学校教育的制序建设要以学科制度建设为重点,学校教育评价要以制序评价为基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