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润芝 《东西南北》2013,(11):57-59
一部电影《萧红》,把作家萧红重新拉回人们的视野。不久前,霍建起导演、宋佳主演的电影《萧红》上映,对萧红好奇的人多了起来,不过大众最好奇的是萧红的情事,如何逃婚了又和未婚夫在一起,如何怀着萧军的孩子嫁给了端木蕻良。还是没有人说,萧红是个好作家。不见其文,只闻其情,从1942年在香港逝世至今,萧红被低估了71年。萧红的被低估,像是一场“两边不靠”的误会。在“左翼阵营”中的时候,她显然不重要;当人们想法改变了,她又被淹没在“左翼作家”群体里。  相似文献   

2.
不以诗名 别具诗心——谈谈作为诗人的萧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红一生只有三十一年,而她的创作生涯不过十年。但是,她不甘寂寞,不甘波折,不甘屈服,一拿起笔,就没有放下来,她写了近百万字的作品——包括小说、散文和少量的诗歌。她虽不以诗名,可是我却要说,她别具诗心,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诗人。  相似文献   

3.
论冰心新时期以来的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冰心从1919年开始发表作品到现在,已勤奋写作了近80年,这样的持恒和毅力令人敬佩。新时期以来,她以“生命从八十岁开始”的信心,创作了大量作品,就散文而言,有自传散文、哲理散文、梦思散文、随笔散文、杂感散文,就小说而言,有抒情小说、问题小说,形成了一个十分美丽灿烂的晚年创作景观。一、全力写知识分子题材全力写知识分子题材,这是评论冰心晚年创作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基本出发点。她一生都生活在知识分子群体中,这个群体是她扎根的土壤、“血统”的源头,从童年起,知识分子的生活环境始终滋润着、陶冶着她的心灵,她的生活与…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位早熟而又勇于探索的作家,萧红的小说创作经历了明显的发展阶段,不断开辟着独特的艺术途径。从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上来看,如果说,1933—1934年《跋涉》时期的短篇习作到《生死场》的问世,是萧红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发端和第一个高点;1935—1936年期间的《牛车上》、《手》和《桥》等优秀作品,就代表着她写  相似文献   

5.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勤于变换写作手法的先锋性实验派作家,她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常有出人意料之笔.萧红从由鲁迅作序、胡风写读后,发表<生死场>以来,她的结构一直是有争议的.20世纪30年代就有"结构不坚实"的微词,而她却逆势创作了短篇小说<手>、<家族以外的人>、<小城三月>,结构完美地无可挑剔.40年代,茅盾掩饰不住对<呼兰河传>的溢美之情,称其为"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新时期,杨义则进一步将她的小说定位为"诗之小说",称其为中国"30年代的文学洛神".  相似文献   

6.
萧红从她1933年5月6日至5月17日发表在伪京长春《大同报》副刊《大同俱乐部》栏里的《弃儿》一文算起,到她身后由骆宾基整理出的她的遗述《红玻璃的故事》一文为止,在短短9年的时间里,她共写出长短文章121篇(部)、诗歌60首,创作和参与创作剧本2部,现存的书  相似文献   

7.
萧红是30年代从哈尔滨走上全国迈进世界的著名女作家。自1979年铁峰在《文学评论丛刊》第4辑上发表《萧红传略》之后,在陆续读到一些关于萧红的研究文章之外,我们已经看到了美国汉学家葛浩文教授的《萧红评传》以及日本燎原书店于1983年出版的东京法政大学教授、著名汉学家尾坂德司先生的《萧红传》。但令人遗憾的是,直到1991年哈尔滨出版社出版铁峰著作的《萧红文学之路》以前,却没有一本中国学者自己著作的萧红研究专著出版。仅从这一点来说,《萧红文学之路》的出版,就很值得高兴和欢迎。 《萧红文学之路》是铁峰十几年来研究萧红的结晶。…  相似文献   

8.
蜚誉文坛的萧军,从他和萧红的短篇小说合集《跋涉》出版以来,已经在中国新文学的崎岖路程上跋涉了五十年。五十年来,他历经坎坷,始终怀着对人民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孜孜不倦地探索、追求,辛勤地创作,对新文学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他的长篇小说(包括历史小说)、戏剧、散文和诗歌创作,都为新文学园地增添了奇葩。他的短篇小说也以强烈的时代精神、深切的思想内容和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在新文学的途程上深深地留下了他的跋涉者的足迹。 斗争的文学以作家驰名的萧军,却并非名门世家子弟,“也没有受过书…  相似文献   

9.
论萧红作品的地方色彩王义祥萧红的作品具有鲜明而浓厚的地方色彩,她的创作给我们展现了本世纪20、30年代我国东北地区人民极具地方特色的生活图画。她的作品之所以能够一问世,便“给当时的文坛一个不小的新奇”;之所以在她去世几十年后的_年代于中国还能出现一股...  相似文献   

10.
博彦 《今日辽宁》2013,(2):82-85
刘文艳辽宁省北票市人,18岁开始发表作品,多年笔耕不辍,先后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文艺作品100多篇。1987年创作了文学传记《尹湛纳希传》,填补了尹湛纳希传记作品的空白;1995年出版了报告文学集《春风秋雨》;2010年出版了纪实散文集《爱的诉说》,此书入选为全国"农家书屋"工程的精品书籍,并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散文集奖和"辽宁省第三届散文创作丰收奖特等奖",  相似文献   

11.
叶文玲是在五十年代胸前还飘着红领巾的时候就开始写作的。由于社会的动荡、个人生活的磨难,使她在二十年以后才得以重续文学旧梦。所以,叶文玲真正出现在文坛上,那是1977年以后的事。在当代作家群体中,才气横溢的女作家不少,叶文玲尤以意志和毅力取胜。在文学这块园地里,她辛勤耕耘十几年,目前已经发表了长篇小说一部、中篇十一部、短篇近六十篇;此外,还有散文、报告文学、创作谈等等,可称得上果实累累的了。在创作的起始阶段,叶文玲以歌颂新人新事步入文坛。从1958年的《我和雪梅》到1978年底的《悄悄的脚步声》,这期间的作品汇成了一个集子叫《无花果》,这些作品都以真挚的感情和朴素无华的描写吸引读者,但也失之于轻浅。从1979年的《夕照金洋河》以后,叶文玲把创作视线投向了自己的故乡,开始《长塘镇风情》系列小说的创作。尤其是1981年发表的《心香》,引起了文艺界的重视。那时候,评论界几乎一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文化苦旅》中的散文分为文化游观散文、记人叙事散文、文化走向散文三大类,并分析了作者在第一类散文中从自然及人化自然角度审视特定的人及其文化人格的合理性与深刻性。文章还概括和论列了《文化苦旅》的艺术特征:文化分析性、哲理性、崭新的文人品格和文体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3.
沈玲  陈乔茉 《阅江学刊》2014,(4):146-148
学者作家子清,本名钱澄,江苏泰州人。其人研究与创作兼擅,诗歌小说散文各体皆工,已出版学术专著、长篇小说等。2013年又新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思--子清现代诗选》(文中引文若未作特别标注,均出自《思--子清现代诗选》,2013年版),这本诗选是诗人近几年沉潜之作的精选,亦是其创作更为全面和成熟的明证。  相似文献   

14.
《东西南北》2014,(23):70-72
1934年,在青岛陷入困顿的二萧——萧军、萧红把自己的作品寄给远在上海、从未谋面的鲁迅。二三十年代,鲁迅是左翼文学青年的精神导师。之后,萧红成了鲁迅家中的常客。常客的程度,许广平后来在《追忆萧红》一文中有这样的描述:萧红先生无法摆脱她的伤感,每每整天的耽搁在我们的寓所里。为了减轻鲁迅先生整天陪客的辛劳,不得不由我独自和她在客室谈话,因而对鲁迅先生的照料就不能兼顾,往往弄得我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15.
袭人简论     
在《红楼梦》的人物群象中,袭人也可以说是一个主要人物,她虽然只列在“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但她比起“金陵十二钗”中的许多人物如巧姐、妙玉、秦可卿来,在《红楼梦》中所占的篇幅要大得多,据笔者粗略统计,《红楼梦》中有袭人出现或提到她的共八十七回,占2/3强。我们虽不能据此就说她在《红楼梦》中比上述那几个人物更重要,但也足以说明她在《红楼梦》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了。当然,我们说袭人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并不仅仅是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的,还在于袭人是曹雪芹表现其创作思想的人物形象之一,也是《红楼梦》中塑造得…  相似文献   

16.
燕秦 《社会》1996,(11)
上海大学的《社会》,是研究大到人类社会,小到社区家庭的专业刊物。从她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以其特有的视角观察社会,切入社会,并以其对社会的导向作用影响到现代的中国与世界。尽管其影响力无法严格地加以度量,但她的巩固、发展和壮大,她在海内外的学术影响,就是这种影响力的可靠证明。1988年,我认识了《社会》,屈指算来,已是8个年头了。我与《社会》相识8年,就忠实地阅读了8年,并为她撰稿8年。应当说,我与《社会》深交了8年。在8年的交往中,我深深感到,《社会院一所很好的学校,凡是在《社会厂就读”的人,都会在“开卷有益…  相似文献   

17.
<正>拿到一本实则344页,但厚度堪比500多页的散文随笔集《在季风中逆行》。"逆行"二字因为加粗而格外突出,但不知作者凸显二字的用意为何?怀着这一疑问翻开了散文集,进入了王文泸先生的逆行之旅。一、勤勉:十四年一本散文集《在季风中逆行》是王文泸十几年来的一本散文随笔力作,自1980年踏上文学创作之路以来,王文泸辛勤的耕耘在文学的土壤中,几十载春秋,收获了短篇小说集《枪手》、散文集《站在高原能看多久》、散文随笔集《在季风中逆行》等作品,并且有意识的从小说创作转入散文这一"更能直接的和客观世界对话  相似文献   

18.
万红韩 《社科纵横》2012,(6):107-110
法国的雅恩·安德烈亚曾说:“人们以为写作很容易,恰恰相反,你知道写作是下地狱。是一种高投入低产出”。特别是中国20世纪以政治为中心的时代,只靠文学创作“吃饭”的职业作家中想要寻觅富翁是很难的,但是许许多多明知“贫困”却还在继续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他们追求的是什么?本文以萧红为例,从萧红漂泊流浪、颠沛流离、穷苦短暂的一生来看,萧红幸福的时候很少。让她走上不归路的孤寂与苦难,是跟她的家庭生活、个人经历和她的性格是分不开的,但是更重要的物质和经济生活对萧红最后命运产生的影响应该是更大的。作为一个作家,又是一个穷人,她的人生悲剧包括她文学的命运都与经济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本文以萧红穷困坎坷短暂的苦难人生浅析萧红在物质极度贫困、精神极度压抑的情况下坚韧执着的苦难命运。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李清照《词论》作于宣和二年至南渡之前,代表了她创作中期的词学审美追求,这对于准确地把握和评价李清照的词学理论及其创作,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文学的莫言     
《东西南北》2012,(22):12-13
从1981年公开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至今,莫言共发表了80余篇短篇小说、30部中篇小说、11部长篇小说,出版过5部散文集、1套散文全集、9部影视文学剧本,还创作了两部话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