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识成果中的知识、意义和美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认识论把认识成果笼统地等同于知识,这是片面的。认识是主体在观念形态上对于现实世界的全面反映。现实世界包括客体、主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认识活动包括认知活动、评价活动和审美活动。认知活动在于把握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它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活动。评价活动在于揭示事物“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它是主体对于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认识活动。审美活动在于在主体“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它是主体感知主客体之间的融洽和和谐,从而引起情感愉悦的认识活动。与认知活动、评价活动和审美活动相对应的是知识、意义和美感。知识、意义和美感是认识成果中的三种成分。  相似文献   

2.
道德价值的判断,或者说道德评价,就是对事物、事件和人的行为,在道德意义上进行估量和预测的观念活动,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判断、选择和评价,用以影响主体当下的或今后的价值定向和价值追求。观念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评价性和判断力,它能根据主体的愿望和要求,表现出对于自然的选择性和自觉性,使人类超越动物界仅仅顺应自然和享用自然恩赐的本能活动。这种评价性和判断力,是人类创造性的表现,也是人类实践中来自主体本质的价值定向和价值确证。因此,道德价值的判断问题,也是伦理学或道德哲学的基本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3.
论历史评价     
“人按照他自己对世界、对历史的评价而追求这个和那个目的。”①黑格尔的这句话,道出了历史评价的本质,即主体——人对历史的评价有着自己的价值追求。历史评价的这个本质形成了它与历史事实认识的区别,即前者是对历史现象、意义、作用的判断,后者则是对历史现象本身的考察;前者是一种价值性认识,后者则是知识性认识。历史评价论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它在评价标准、评价原则方面的独特性,以下试论之。  相似文献   

4.
(一)评价的主体结构评价的主体与价值主体,并不是完全等同的。价值主体常常就是评价主体,但只有价值主体进行评价活动时,才会成为评价主体。从旁观者的角度进行评价,评价主体也可能不是价值主体。当然,纯粹客观的,即没有任何主体需要的评价活动,是不可能的。但参进了自己的立场,或者说参进了自己的需要的评价主体,与被评价的价值主体,不会是完全等同的。某些个人评价主体,与被评价的价值主体,有可能是同一的。但这同一主体所起的作用或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正如自我认识的认识主体与被认识的、已转化为客体的自我是不同的一…  相似文献   

5.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从理论回到实践必须有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就是决策认识。 我们知道,人不仅要认识客体的属性和规律,即进行事实认识;评价客体事物对自己的意义,即进行价值认识,而且还要改造客体,占有客体。主体改造客体,改造世界,是人的一种内在的规定性,是人作为主体的一个根本标志。主体占有客体,把客体变成自己物质的或精神的生活和活动的一部分。主体占有客体是主体活动的结果,是物化了的主体的本质力量。主体改造客体,主体占有客体,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基本的重要的关系。但是,事实认识面对客体本身的现象、本质和规律,对现有的客体现象、本质和规律作出说明,它告诉人们客本质和规律是什么。价值认识面对客体存在和发展规律这个价值物,对这个价值物的价值作  相似文献   

6.
善恶评价是一定主体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的目的性价值取向的判断与认识的活动。善恶评价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活动方式 ,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又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评价活动 ,更是一种特殊的道德评价活动  相似文献   

7.
凡涉及“价值”这一类的认识,都反映出一种主客体关系,尤其反映出主体在这种关系中的主导地位。“社会价值”也不例外,它以某一特定社会作为价值主体来认识价值,或者说,“社会价值”是指从一定社会的角度来考察和评定各体之后,判明客体对社会具有的积极的或善的美的意义或作用的认识。 由于认识“社会价值”的主体是某一特定的社会,社会价值的确定者从一定社会的角度出发,特别是从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需要和利益出发来确定价值,由此使得社会价值不同于“个人价值”等其它价值,从而表现了它自己独有的特性。 社会价值虽然是一种社会性的认识,但它并非是一个抽象的、捉摸不定的概念。人们是能够认识把握它的。它具有客观标准和确定性的方面。 按照唯物史观的原理,社会价值的产生,最初是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中认识的。人们的生活资料这一类的物质需要,是与有生命的人一同降生于世的,人类社会只要存在一天,它就一天也不能停止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使用。因此,人们对社会价值的认识,首先是从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这一类的物质需要开始的。  相似文献   

8.
艺术表达贯穿于艺术活动的始终,在此过程中,艺术表达主体与艺术表达客体之间构成一种对象性关系,这种对象性关系既是一种认识关系,也是一种价值关系,更是建立在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基础上的审美关系。这种审美关系是反映与建构的辨证统一,审美反映侧重于阐释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奠定了艺术表达的研究基石;审美建构侧重于分析艺术把握世界的方式,也就是实践—精神的交互运动,分析艺术表达与认识活动、价值评价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将违法性认识作为犯罪故意的内容,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对违法性认识本身如何理解,理论中尚有缺乏明晰之处。基于理论的完善与实践的需要,对违法性认识应注意三点:一、对违法性认识的主体应予明确化,即区分认识主体与评价主体;二、对违法性认识中“法”的理解,应采用违反法律规范的认识说;三、在违法性认识中,犯罪客体只是一种评价性要素,并非认识主体的认识内容。  相似文献   

10.
科学观察是科学认识主体的一种自觉的和有目的的活动,是一项探索性和创造性很强的活动,因此,这个活动不能不受到认识主体的制约和影响。在本世纪50年代,汉森在《发现的模式》一书中提出了“观察渗透理论”的著名论断,之后,库恩在发展这个思想的同时,把它归结为科学共同体的信念决定着观察。他指出,这个信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科学家的价值标准或价值体系。费耶阿本德则进一步把它推向极端,强调:“观察受理论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价值认识是人类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与我们通常所讲的反映事物属性、规律的事实认识有所不同。事实认识的特征在于描述事物的属性、关系以及它们的变化过程,它的对象是客观事实,也即实际存在着的事物自身。自然科学真理即这种认识的典型。 价值认识的特征则在于它评价事物和现象对于人和人类的意义,其对象是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这种关系作为认识对象,一方面它同认识主体一起构成价值认识系统,成为该认识系统的一个要素;另一方面,它又自成系统,本身也是由价值关系的主体和客体所构成。  相似文献   

12.
《社会科学》1984年第9期高潮升同志的《真理的价值性与阶级性》一文断言:“价值认识完全以阶级刺益和意志为转移”,“它所要分辩的”是“是否得当的问题”。企图说明价值认识没有客观标准,无所谓正确、错误,真理、谬误。 我想,这种断言似有片面性。利益对立的阶级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评价的完整表述并非完全没有客观准绳而循。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社会生活实际就是一种不由主体的主观意志所能任意转移的客观标准。比如在对太平天国的评价上,即使在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念中,也存在着两种带规律性的认识:对于农民阶级来说,是好的;对于地主阶级来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就是自觉地、有意识地从事对象性活动的社会的人。人和自然首先是实践的关系,即一般劳动。马克思指出:一般劳动“不是把人当作某种驯服的自然之力来驱使,而是当作主体来看待,这种主体不是单纯地在自然的、自发的形态之下,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之力的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里面。”(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分册第250页)在这里,马克思把“主体”的劳动同单纯自然的、自发的形态之下的“驯服的自然之力”严格区分开来,二者的关系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生产活动无非是作为主体的人改造自然客体的一种实践活动。因而,生产力归根结蒂是主体的一种力量。  相似文献   

14.
论价值关系与实践——认识关系的分离汪辉勇一些价值研究者认为,价值关系与实践——认识关系是融合同一的。他们认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实际上就是社会的实践关系。”①“人(个体或群体)与现实世界有三种关系,即实践关系、价值关系和认识关系。从总体上来说...  相似文献   

15.
<正> “主体”这个概念,哲学界过去往往把它和思维、精神相提并论。近年来,大家都统一于这样一种解释,即:主体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活动的人,是和人们实践认识的对象——客体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我们认为,这种解释仍然不能使人全面把握什么是主体和客体及它们之间的真实关系。一、什么是主体、客体哲学界历来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反映者和被反映者的关系。我们认为,离开事  相似文献   

16.
认识的主体性问题已成为当前认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加强对认识的主体性的研究,是推进、深化认识论的需要,也是指导现实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需要。所谓认识的主体性,是指认识必然具有主体的属性这样一种状况。认识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方面:第一,认识必有其承担者、主体;第二,主体对认识过程必然发生重大的影响;第三,主体对认识结果也必然发生重大的影响。认识论对认识的主体性的理解、看法,就是认识论的主体理论,它相应地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关于主体的本质及其结构要素的理论;第二,关于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作用的理论;第三,关于主体对认识结果的影响的理论。主体论作为认识论的一部分,离不开一定的认识路线。有同志认为,反映论是经典认识阶段的历史产物,它所追求的“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事物”的认识理想已经破灭了;反映论本身存在着逻辑矛盾:一方面,它认为随着主体认识能力的提高,认识结果中的主观因素会愈来愈少直至完全消失,另一方面,逻辑上同样能成立的是,随着主体认识能力的提高,投入认识过程和凝结于认识结果中的主体因素会愈来愈多,从而愈来愈偏离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等等。因此,主张拋弃“客体→主体”的反映论,代之以“主体→客体”的“重构论”。这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即主体论和反映论的关系问题,或认识的主体性问题和反映论的关系问题,不能不加以研讨。  相似文献   

17.
价值原则与真理原则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年的研究中,价值问题成为哲学思考的热点。然而,人们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价值原则与真理原则的冲突。本文拟就此发表一些看法。一、主客体关系中的两个根本原则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实践,一种是认识。前者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物质表现,后者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精神体现。不管是在实践活动中,还是在认识活动中,一般来说主体总是有自觉的和能动的倾向,即主体自觉地作用于客体和自觉地认识客体。那么,主体为什么自觉地发生这种活动?康德解释说,主体作用于客体,从认识的意义上讲是在寻求两个东西,一个叫“实然”,一个叫“应然”。前者是  相似文献   

18.
在讨论“价值真理”时,现在存在着不少模糊的、混乱的看法,是需要认真深入地进行研究,加以澄清的。这里,我想谈两点认识: (一)、有人力图把“事实真理”与“价值真理”作为一对矛盾或作为相对应的双方加以区分,似乎“价值真理”不是“事实真理”,认为事实真理是一种简单的、低层次的认识(有的称之为“反映性认识”),而“价值真理”才是复杂的、高层次的认识(有的称之为“评价性认识”)。我认为这种分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9.
“物化”这一概念是马克思在1844年提出的,是对象化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马克思认为:“劳动产品是固定在对象中的、物化为对象的劳动,是劳动的对象化。”①这表明,物化其观念性成果是人的基本实践方式之一。个体认识的物化即是指作为个体的人将其主观认识逻辑地外化为现实物质成果的过程。由于个体认识的物化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物化过程中或物化结束时总要对已经或正在进行着的物化活动进行评价,以利于下一步物化活动的展开。这里的评价,就是主体对个体认识物化意义的观念掌握,是对物化活动的价值这种主体性事实的…  相似文献   

20.
论价值范畴     
<正> “价值”不仅是社会学、伦理学广泛使用的概念,而且也是重要的哲学概念。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活动都是有意识的,追求某种价值成果的活动。实践和认识课题的提出,活动过程的调节以及对活动成果的评价都直接同人们的价值观念相联系。要深入探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规律,就不能撇开价值问题。本文仅就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以及价值现象的本质问题,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