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理论上看 ,对资本主义的私有制进行批判 ,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进行 :一是从道德伦理的层面上 ,全面否定私有制对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以 18世纪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卢梭和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代表 ;一是从政治学的层面上 ,对资本主义的私有制进行正反两个方面的辩证否定 ,以马克思为杰出代表。马克思既看到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对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因而主张 ,当私有制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没有达到极限的时候 ,破坏私有制就是破坏人类社会的进步 ;也看到了它的局限性 ,即私有制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有限度的 ,它必然被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所取代。私有制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发挥到极限 ,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的起点。铲除资本主义的私有制 ,主要从经济上来实现 ,而不是单从政治上和法律上来实现。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下的社会主义各国对私有制的绝对否定 ,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建立在道德伦理的基础之上的 ,是从政治和法律的角度 ,而不是从经济角度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应与马克思论述的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有所不同。工人必须有权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这一条件,无论是在私有制还是公制下都是相同的。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第二条件,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是工人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而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尽管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公有的形式),但由于公有制下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不是直接结合,而是间接结合,因而使其劳动力成为商品。虽然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力都具有商品属性,但二者的性质和作用不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劳动力商品是为资产阶级创造剩余价值,为资本主义积累社会财富;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力商品是为无产阶级创造新价值或利润,为社会主义积累社会财富。承认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力是商品,有利于彻底贯彻按劳分配,对提高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分配问题成为理论界的热点.研究分配问题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方法论原则.应该认真学习《哥达纲领批判》中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分配问题的基本原理.毛泽东也曾对研究分配问题提出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必须把公有制与私有制区分开来研究分配问题.两极分化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社会现象,不能离开资本主义私有制来谈论两极分化问题.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分配关系,只有不断发展公有制经济,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制度。表现在经济基础上,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区别。因此,篡改改革开放的政治方向必然要集中在否定公有制,鼓吹私有制上 。而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 (一)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不能“全民财产私有化”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全社会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形式。它与生产社会化  相似文献   

5.
对公有制与私有制关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静态分析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私有制区别的相对性 ,从动态分析二者相互转化的渐进性 ,从而论证了现实社会主义公有制包含私有制因素和现实资本主义私有制包含公有制因素的客观必然性 ,并对正确认识公有制与私有制区别的相对性的现实意义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必须在经济基础上培育出一种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并且享有主体地位的所有制形式,这样才能从本质上区别于资本主义。然而,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公有制却无法与私有制相抗衡,其主体地位的维持岌岌可危。间接公有制是一种较之传统公有制社会化程度更高且优越性更多的公有制新形式。应当用它来开创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双赢的理想局面。以此为据,中国与世界的社会主义前景是令人乐观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总结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时,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就是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由于马克思没有使用公有制的字眼,引起了学术界长期的讨论。近来有些同志把马克思这个预言运用于解决当前经济改革的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就显示出来了。以下,我也对马克思的预言并结合公有制优越性问题谈一点体会,并对若干有关观点提出个人的看法。一、重建个人所有制,就是建立公有制马克思这样写道;“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  相似文献   

8.
消灭私有制是《共产党宣言》的重要理论之一。消灭私有制是共产主义的根本特征 ,也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纲领 ;但共产主义要废除的是资产阶级私有制 ,以小生产为基础的私有制是在工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过程中被消灭的 ,而不能人为地加以消灭。我党在对待私有制问题上 ,既有成功地利用和改造私有制的宝贵经验 ,也有为追求单纯的公有制而不加区别地消灭一切私有制经济的“左”倾错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的多层性决定了私有制经济存在的历史必然性 ;私有制经济在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扩大就业等方面有着公有制经济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既要支持和鼓励发展私有制经济 ,又要反对无限制地发展私有制经济、鼓吹私有化的错误倾向。发展私有制 ,正是为了最终消灭私有制 ,实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必须在经济基础上培育出一种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并且享有主体地位的所有制形式。这样才能从本质上区别于资本主义。然而,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公有制却无法与私有制相抗衡,其主体地位的维持岌岌可危。间接公有制是一种较之传统公有制社会化程度更高且优越性更多的公有制新形式。应当用它来开创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双赢的理想局面。以此为据,中国与世界的社会主义前景是令人乐观的。  相似文献   

10.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从根本上克服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为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但是,历史事实证明,先进的公有制,还要有先进的管理体制相适应,否则公有制的优越性并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对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管理,应该是既要集中统一领导,又有分散自主经营;既有集权,又有分权;既要服从全局的整体的利益,又要照顾局部的个人的利益。一句话,应该做到“统”与“分”的结合。对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管理体制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做过详细的论述。他们当时面临的任务,主要是要揭露资本主义的矛盾,指导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至于公有制建立以后如何进行管理,还不是他们所要重点分析的问题。当然他们在这方面也有一些重要的思想,例如,他们强调要集中统一领导,就是十分重要的。没有集中领导不可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方向。但是由于他们没有经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之后,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有其客观必然性。从生产力来看,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发展。从生产关系来看,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经济的统一性和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使实行计划经济成为现实。实行计划经济,意味着社会主义国家通过统一的计划对国民经济实行指导和管理,使各部门、各地区经济,以及再生产各环节按比例协调发展,以适应社会需要。计划经济既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种制度,也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与管理机制。诚然,第二次大战后,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激化和国家垄断资本的发展,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有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制订并实施社会经济计划,对调节资本主义经济起了一定作用。这表明经济计划是调节国民经济的  相似文献   

12.
刘少奇认为应当在发展生产力的前提下解决公平和效率问题。他主张效率优先,注重公平。为提高经济效率,他主张公有制和私有制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主张发展富农经济,发展私人资本主义,争取国外生产要素为社会主义服务,改革经济管理体制以及将计划经济与市场结合。为实现公平,他坚持按劳分配,反对平均主义,防止两极分化,重视物质利益。  相似文献   

1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表明,资本主义和私有制是对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否定;而资本主义积累过程则必然要造成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之否定。但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代替资本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核心问题是以马克思关于股份制的思想,尤其是股份制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及其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扬弃的理论,与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有人试图以股份制去实现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变的论点进行对照,指出后者与前者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扬弃”。文章围绕两种对立的“扬弃”从三部分展开论述:一、股份制是在资本主义体系内对资本主义私人产业的扬弃;二、在社会主义体系中,股份制不能成为对公有制的扬弃;三、股份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应有一个适度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考察利润与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目的的相互关系,必须以社会主义的基术经济特征为出发点。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它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又不是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保留商品经济的形式,只不过这一商品经济不同于私有制条件下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小商品经济,而是有计划的商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核心问题是以马克思关于股份制的思想,尤其是股份制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及其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扬弃的理论,与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有人试图以股份制去实现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变的论点进行对照,指出后者与前者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扬弃”。文章围绕两种对立的“扬弃”从三部分展开论述:一、股份制是在资本主义体系内对资本主义私人产业的扬弃;二、在社会主义体系中,股份制不能成为对公有制的扬弃;三、股份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应有一个适度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暴力使猿立足地面并成为地面上的主人,制造暴力工具,使猿成为人。暴力创造人类,为社会发展进步开辟道路。暴力使用范围扩张到人类自身时,原始人类的氏族管理机构就逐步地演变为国家机构。暴力、国家先于阶级出现了,阶级是在国家暴力下才产生的,原始氏族共产主义社会进入了阶级社会。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从而也是私有制、阶级社会的最高阶段,再也不会出现更高阶段的私有制社会,是垂死的私有制社会。私有制和阶级必然灭亡,但不是同时、全部、立即灭亡,而只能是逐步消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是公有制和私有制两种完全对立的经济形态的转换。社会主义是介于私有制和完全公有制之间的过渡态,同时包含两种经济形态,是私有经济逐步消亡、公有经济逐步发展壮大,最后过渡到全人类公有的经济形态。这是一个漫长、复杂和艰辛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经济结构呈现为双重构架:一方面,经济主体是公有制;另一方面,运行机制为商品形式。这种公有制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私有制商品经济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历史对照。那末,为什么在同一历史时代,在大体相同的生产力基础上,能够建立不同的所有制关系,从而形成不同形式的商品经济呢?或者说,为什么都实行的是商品经济,但其所有制形式却能够有所不同呢?这是因为,决定所有制的基础和决定商品交换的基础是有区别的,是两回事。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持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人认为 ,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因而否定公有制和社会主义 ;持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人则肯定公有制和社会主义 ,否定市场经济。二者实际上具有相同的理论前提 ,即都否认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存在着兼容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第一步:培养产权 理论代理人 美国对中国和平演变的战略始终没有放弃,他们知道要演变中国就必须培养代理人,于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积极吸收和资助中国人留学。他们向中国留学生灌输资本主义的理念,他们用研究私有制下企业演变发展的产权理论来分析中国的公有制经济,认为公有制搞不好是因为丧失了最终所有者的监督约束,认为公有制要搞好的惟一途径就是要将公有资产私有化。认为公有制下必然腐败,只有私有制才不会有腐败。这些理论在美国是没有市场的,所以,学了这些理论的人惟一有用武之地,就是回到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