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世纪中叶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随着朝鲜族在我国扎下根,朝鲜族民俗也作为其生存所必需的生活文化开始生根发芽;在20世纪10—40年代,随着我国朝鲜族聚居区域的形成而基本成形,并且开始逐渐具备自己的一些特色。在这一过程中,朝鲜族民俗尽管经受多次民族压迫和强制同化的磨难,但它以顽强的文化生命力,使朝鲜族的生活文化之基本脉络得以保存和继续传承。  相似文献   

2.
生态人类学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生态人类学理论对朝鲜族学校布局调整的启示:一是农村朝鲜族学校布局调整是文化类型转型的自然选择;二是农村朝鲜族学校布局调整是朝鲜族社会系统保持平衡的必然结果;三是农村朝鲜族学校布局调整是农村人口结构变化的客观需求。  相似文献   

3.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朝鲜族迁入延边地区及东北各地开田造屋、建设家园,迄今己有130余年的历史了.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朝鲜族还发展了工业和林业,尤其是发展了教育、文化和艺术,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因而延边被世人誉为“教育之乡”、“文化之乡”。  相似文献   

4.
朝鲜民族以其特殊的人文历史和发展进程,孕育出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朝鲜族文化。朝鲜族女性作为创造朝鲜族民族文化的另一主角,在朝鲜族社会生活的大舞台上,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在朝鲜族民族文化事业发展过程中,朝鲜族女性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点。朝鲜族女性被视为贤妻良母的代表,相夫教子的模范,能歌善舞的典型,勤劳智慧的化身,任劳任怨的楷模。在朝鲜族历史发展、社会生活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中朝鲜族女性发挥了重要的角色,形成了朝鲜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朝鲜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朝鲜族主要聚居在我国东北的吉林、黑龙江、辽宁三省广大地区,现有人口约一百八十万。朝鲜族的祖先,有一部分最早居住在辽河、松花江流域。后来,经历长时期的历史变迁,其中大部分逐渐向东转移,迁徙到鸭绿江、图们江以东地区。到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由于无法忍受李氏王朝的暴虐统治和连绵不断的饥荒,又被迫大量移入我国东北地区,在边疆的一些地方定居下来。从此,朝鲜族人民便同我国各族人民一道,劳动、生息、繁衍在祖国的辽阔土地上,用自己的血汗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中国的朝鲜族和朝鲜人民是同一个民族,共同经历了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一起创造和繁荣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公元五世纪  相似文献   

6.
朝鲜族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及教育现代化的总体情况良好,但大量朝鲜族青少年不具备民族语言文字这一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对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缺乏了解,朝鲜族学校实施民族文化教育的程度、内容、方法、途径上存在一些问题;朝鲜族教育设施、设备,朝鲜族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手段,教师队伍等方面距离教育现代化目标尚有差距。朝鲜族教育既要强化民族文化教育,又要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实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民族教育现代化共赢。  相似文献   

7.
面对新世纪全球化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面对世纪之交我国现代化建设艰巨而繁重的任务,朝鲜族必须着眼未来、立足现实,从战略上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认真、冷静、深入地思考和研究中国特色朝鲜族文化跨世纪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力争在ZI世纪有更大的发展。鉴于目前我国朝鲜族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特别是文化与经济、社会相互脱节的状况,本文认为建设中国特色朝鲜族文化应抓住如下几点: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强民强魂,自强不息;提高智力,培养人才;坚持创新,走进前列。  相似文献   

8.
中国朝鲜族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朝鲜族文化以其先进性为中华文化大厦添砖加瓦,做出过历史性贡献。首先,朝鲜族物质文化是中国物质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朝鲜族在近代东北边疆的开发、建设中功不可没,在保卫东北边疆中功垂千秋。朝鲜族优秀的精神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精神文化的有益补充。勇于献身的民族精神,尊重知识、崇尚教育的民族意识,富有民族特色的歌舞,尊老爱幼的民族美德,风格特异的民族体育,别具一格的民风民俗,构成了朝鲜族文化的突出特色,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辉添色  相似文献   

9.
风水文化起源于中国,在古代就开始在朝鲜半岛传播和发展,对朝鲜民族居住环境的选择产生了深刻影响。从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陆续有朝鲜族人从朝鲜半岛迁移到中国东北地区聚居,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意识,风水观念持续顽强地发挥作用,指导他们进行居住环境的选择设计,进一步丰富了中国东北地域建筑文化的内涵。因此,探讨风水观念在中国东北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环境选择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对今后更好地进行朝鲜族村落的规划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20年内,朝鲜族的城市人口比例从34.59%上升到65%左右,城镇化率则从50.2%提高到80%左右,朝鲜族经历了"压缩型城市化"的过程。在"压缩型城市化"下朝鲜族人口走向"散居化",这直接导致了传统聚居地区的"空巢化",民族人口的急剧减少严重影响了以聚居为依托建立起来的民族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面对城市化过程中的"离散危机",朝鲜族展开了一场活生生的民族共同体"重构运动"。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 2 0年代末 ,继东北朝鲜族民族主义反日团体的“民族自治”运动 ,朝鲜族早期共产主义团体也开展了“民族自治”运动。由于它严重脱离实际 ,遭到失败 ,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2.
在解放后的50年间,延边地区朝鲜族人口出现了负增长.导致朝鲜族人口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生育文化上的差异、自然增长率的差异、机械变动因素的差异、生育政策执行因素.然而,若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或措施,延边地区朝鲜族人口比例失调问题将有望缓解.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朝鲜族文化研究近些年来林林总总,主要可归纳为朝鲜族是跨国迁徙而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具有可融入的文化传统,又具有中华文化和朝鲜半岛文化的双重特征,朝鲜族文化价值的不断延伸,也不断打磨而光大了朝鲜族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近30年的改革开放使延边朝鲜族人口生育行为在全球化时代发生了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又有别于中国其他民族的变化,即延边朝鲜族人口在尚有政策生育空间的情况下自觉放弃多胎生育甚至是二胎生育,从而导致人口生育率不断下降。传统的人口学理论难以涵盖这种特殊的人口现象。延边朝鲜族人口生育行为的这种变化是应对全球化时代的社会变迁做出的文化调适。  相似文献   

15.
石象 《21世纪》2001,(3):15-17
严格来讲,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真正意义上的繁荣、昌盛、兴旺、发达,不仅仅在于法律的完善、制度的健全,也不仅在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文化的底蕴、发展和创新更为重要。文化如同根基,有什么样的根基才能建成什么样的大厦。 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大趋势,而各民族之间文化上的交融与冲突也日益凸显,并影响渗透到其他各个领域。因而,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断言:21世纪将是文化冲突的世纪。 中国已打开国门20多年,西方人对我们这个文明的古国已不再陌生,我们也不断地在与世界接轨。在…  相似文献   

16.
延边朝鲜族人口负增长所引发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这种负增长态势严重制约着延边朝鲜族以及整个延边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对朝鲜族教育的发展影响甚重,为此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朝鲜族人口流动的重大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我国朝鲜族社会进入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发展时期,其明显的特点是人口的大量流动并给朝鲜族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朝鲜族人口流动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朝鲜族人口流动带来的正负影响,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价值取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并存的世纪,受这个潮流的影响,日本传统的塌塌米居室文化会有 什么样的变化呢?结合日本的地理环境和日本人的性格特征,本文就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中、后期,从欧美到中国忽然先后兴起了对人文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呼唤与重构.这无疑将成为人类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它不只是对已往世纪的反思与矫正,更重要的是关涉整个人类、中华民族、年轻一代怎样步入21世纪,并在新世纪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质言之,就是在新的世纪如何生存与发展.因而,我们有理由对此投以高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