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讲师、博士张勇撰文认为:纵观建国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历程,从时间维度上看经历了政权重建时期、单位—街居制时期、社区服务时期、实践探索时期、实验探索时期、示范推进时期、深化提升时期,内在地体现着社区建设的地位日益提高、内容逐渐完善、建设主体日趋多元、关系逐步理顺、重点开始转换、  相似文献   

2.
宏观调控法治化是在"转型时期"这一特定环境下进行的,必须科学、准确、完整地界定转型时期的含义。将转型时期仅仅理解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是不完整的,转型时期是包含了"四大转型"的时期,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从人治向法治转型的时期,从集权经济向分权经济转型的时期,从传统意识形态向现代意识形态转型的时期。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门学科,其发展史的时期划分不宜与中共党史的时期划分完全一致.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相对独立性,应以体现其实践特点的理论发展为线索来划分历史时期.它包括形成时期、成熟时期、发展时期、特殊时期和科学探索时期.从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阶段性提高中可以看出,它是沿着科学化的轨道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钢琴艺术300年经历了4个主要风格形态时期:巴罗克风格时期、维也纳古典风格时期、浪漫主义风格时期、印象主义风格及20世纪现代音乐风格时期,由于各个时期作曲家的美学观念、追求目标、作曲技法等有很大不同,因此也就使各个流派形成各自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5.
藏族文学与藏传佛教的各个教派发展与衰落有密切的联系 ,因此藏族文学史的分期应符合藏族历史发展规律及称谓的五大阶段 ,即 :远古时期至赞普统治时期的藏族文学、分裂割据时期的藏族文学、萨迦王朝时期至藏巴第斯政权崩溃时期的藏族文学、甘丹颇章政权时期至西藏和平解放时期的藏族文学和社会主义时期的藏族文学。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人所生活的地中海地区是地跨欧亚非的多民族聚居区。希腊人在频繁的对外战争和贸易当中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文明成果,创造了不朽的古代希腊美术。古代希腊美术分为四个阶段: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荷马时期为古希腊美术启蒙时期,古风时期为古希腊美术发展时期,而古希腊美术巅峰状态出现在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驮小牛者像》为古风时期的作品,创作于公元前560年,雕刻的方法明显受到古埃及艺术的影响,雕像对称、肃立及正面表现是典型埃及雕像的特征,然而从驮牛这一形式及对人物肌肉精准的努力可以看出希腊人对既…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我国高校创新团队组织发展形式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萌芽时期、发展时期和繁荣时期。三个时期创新团队的主要组织形式为:教学研究组(室)、课题组、创新研究群体。分析了各时期各创新团队组织的主要特点及激励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时间角度界定殖民电影与后殖民电影,即反映殖民时期与后殖民时期的电影,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一、反映殖民主义时期的电影;二、反映新殖民主义时期的电影;三、反映内部殖民主义时期的电影;四、反映后殖民时期的电影。这些时期的电影主要从两个视角拍摄,第一,前宗主国和第一、二世界视角,旨在表明"白色文明使者"如何拯救"有色的他者";第二,前殖民地和第三、四世界视角,旨在批判"文明使者"在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和内部殖民主义时期犯下的罪恶。  相似文献   

9.
基于世界电影史的"四分期说"--把世界电影史划分为四个时期形成时期(1895~1927)、成熟时期(1927~1945)、变革时期(1945~1967)和振兴时期(1967年以来),在对世界电影史的"变革时期"和"振兴时期"进行全面、系统的描述的同时,用新的视角,对世界电影成熟时期的重要创作实践及艺术思潮进行客观、清晰地梳理,可见其对当代电影创作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英国文学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从语言的发源来看,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特点、语言发展、语言文化,都与其民族本身的起源、发展、文化是息息相关的。不同时期的英语发展,不同时期的历史积淀,形成了英语不同时期各具特色的文化特点。英语从发展历史角度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古英语时期(5~12世纪)、中古英语时期(12~16世纪)、近代英语时期(16世纪后)。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分析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对英国文学的影响,以更好地了解英国文学史。  相似文献   

11.
杜书瀛 《南都学坛》2012,32(4):39-42
《乐记》在中国古代审美文化史和文论史上,比之以前,的确有重要创新之处,有创造性开掘和拓展。其一是《乐记》最早或较早论述了"物感"说。其二是细化了"乐"的发生层次——由"声"发展到"音"再发展到"乐"。其三是论述了"乐"之"宜",即"乐"的个性特点、对象的个性特点、歌者的个性特点,既相互影响,又相互适宜。  相似文献   

12.
音乐作品“解读”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音乐作品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和内在涵义的多元性导致音乐作品的解读方法必然是多样的,许多分析解读不仅是多样化方法的综合运用,而且有各种方法的互渗、互补的特点。由于时代的不同,对同一音乐作品解读的具体方法又是与时俱进的。只有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且具有历史含义的解读,才能发掘出作品真正的历史意义与内在价值。而解读结果所包含的解读者丰富的个体特征、审美判断、审美意向以及时代特征等同样值得作为一种解读后的解读。  相似文献   

13.
音乐情绪内涵及音乐与情绪的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能诱发情绪。每个学者对"音乐情绪"的定义可能不同。音乐诱发情绪的理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种即由Juslin和V stfj ll提出的理论框架——六个心理机制以及由Kone ni提出的中介说。研究音乐情绪的生理基础,多数是研究脑机制或神经机制;对于音乐诱发情绪的测量,大致可以分为:基本情绪模型、维度情绪模型和重新构建模型。以前有很多研究都会把音乐的情绪表达和对音乐的感受混淆起来,导致研究结果之间不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处于音乐文化鼎盛时期的唐朝与新罗,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以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特点,促进两国音乐文化思想的相互融进。在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中,它们主动吸收,相互影响,由此积极推动了两国间音乐文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巴扬作为一种和声乐器,其演奏是客观而精细的。而任何乐器表达音乐都是想将其技巧与对音乐的理解作趋于完美的结合,其中正需要有正确的音乐思维做这个支点。立足这个支点,寻其音乐作品的表现规律,以演奏技巧的科学化训练为核心,来加强音乐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超越纯技能的作业层面,来将音乐作品诠释的趋于完美。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音乐美学史上,出现了三种音乐本质观的模式:即以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古典时期的模仿论,以黑格尔和李斯特为代表的浪漫时期的表现论和以汉斯立克等为代表的现代时期的形式论.每一种模式的出现都扎根于时代的思潮和哲学思想的转变,三种模式的演变,代表了人类对音乐本质特征的深刻认识,表征着人类对音乐的本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对此研究对我们今天中国的音乐教育和音乐理论建设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现有的竹笛练习谱例材料和演奏法及专业音乐录音棚里录下来的竹笛演奏采样文件(主要是音频效果图)来进行对比和分析,来说明和解释几种技巧练习的区别,以及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几种练习的效果对音乐作品带来的作用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索源于中国音乐历史长河之中,比较历代各种音乐类型的结构及表现形式,长阳南曲以复制的方式传承了单弦牌子曲的表现形式及主要伴奏乐器,在传承中完全承袭了单弦牌子曲的“曲牌联套体”的音乐结构。长阳南曲鲜活地再现了单弦牌子曲。单弦牌子曲是长阳南曲的源头。  相似文献   

19.
论当代民族声乐的美学复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声乐界有关"民族声乐"的讨论,近年来一直存在。对民族声乐阐释的不足,原因在于民族声乐的审美价值没有得到准确的界定,这会造成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停滞。"缘情"是民族声乐艺术最突出的特征,包括寻求符合不同民族审美习惯的情感方式,注重演唱主体的情感传递,情感原则中蕴涵伦理内涵等几个方面,作为语言美学、技术美学、原型美学的民族声乐,应该将传统因素与非传统因素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美学的复归。  相似文献   

20.
赣南采茶戏多声思维的运用,在保持五声性民族调式风格的前提下,以空泛音程为主,从最初即兴的、自然的,逐渐发展到有意识的、多样化的,声部间搭配日益丰富、娴熟,表现在3个方面:运用和声手法和复调手法的唱腔旋律、管弦乐与打击乐多声配合的乐器伴奏以及唱腔旋律与打击乐和弦乐之间的多 声配合.这说明赣南采茶戏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广泛吸收西方的、现代的多声音乐思想,不断充实发展从而逐步完善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