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朝鲜族的革命斗争史上,曾经有过两次“民族自治”运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由东北朝鲜族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反日团体领导的第一次“民族自治”运动,由于严重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加上由于反日团体的阶级局限性,很快遭到了失败,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2.
由刘琼海、施文心主编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自治地方经济自治权研究》一书 ,是近两年研究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民族自治地方经济自治权的一部有价值的专著。本书共分七编 ,即“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部大开发中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自治权问题”、“西部大开发中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与法律建议”、“西部大开发中加强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自治权的政策与法律建议”、“西部大开发中加强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的政策与法律建议”、“西部大开发中与经济发展有关问题的政策与法律建议”及“…  相似文献   

3.
膜拜团体是根据英文表述教派的“cult”一词而来,是人们对一些有别于美国正统基督教各种教派的称呼,这里多少带有轻蔑或者贬义之意,对不同于自己所信仰的宗教称之为膜拜团体是不公正的.美国膜拜团体和反膜拜团体运动几乎是同时诞生的孪生兄弟,反膜拜团体运动是美国宗教界和世俗界反对膜拜团体的人发动的.对于那些直接危害到社会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膜拜团体,美国政府采取了直接武力干涉的手段.膜拜团体与新兴宗教和邪教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4.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领导特点初探孟昭武民族自治地方行政领导活动既具有一般地方行政领导活动的共同规律,又具有民族自治地方领导活动的特殊规律,是二者的结合和统一。民族自治地方行政领导活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系列的“结合”和“统一”上。一、行政领导主体的特点民族...  相似文献   

5.
作为资源富集地区,民族自治地方是我国资源税扩围的重点地区。民族自治地方资源税扩围以中央政府提出的“适度分权”为原则,实现了从单中心管理到双中心治理的转变,为多中心治理奠定良好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需要多方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治理。多中心治理是民族自治地方资源税扩围的方向,也是保障民族自治地方资源税顺利扩围的关键。文章将民族自治地方资源税扩围的相关利益主体分成10个中心,包括中央级次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及其税务主管部门和协作部门、自治区及以下级次的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自治区及以下人民政府及其税务主管部门和地方协作部门、纳税人和涉税第三方机构。探讨其多中心治理机制,分别为税收立法系统与税收管理系统的“授权-负责”机制,中央与地方税收立法系统的“监督-协助”机制,税收管理系统内部的“领导-反馈”机制,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管理-遵从”机制,税务机关、纳税人与第三方机构的“咨询-协助”和“咨询-服务”机制等。在此基础上,构建民族自治地方资源税扩围的多中心治理框架。基于这一框架,民族自治地方资源税扩围可通过多中心参与,实现顺利扩围和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6.
南昌的学生运动,是从“五四”运动开始兴起的。“五四”后,领导南昌学运的核心力量最初是江西改造社。一九一九年下半年,江西南昌二中的几个进步青年学生,组织了一个进步的社会团体——波阳湖社。发起和最早参加这个团体的人有袁玉冰、黄道、石廷瑜、徐先兆等八人。据袁玉冰说,他们之所以取名“波阳湖社”,是因为波阳湖是江西最大的湖,它既容纳百川,又终归大海。他们发起组织波阳湖社的目的是打算将南昌学生运动的小洪  相似文献   

7.
论正确处理“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关系问题何智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自1984年实施至今,13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各级民族自治地方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取得了普遍公认的进展。特别是,以...  相似文献   

8.
[摘要]民族自治地方不仅自然资源丰富,而且民族生态文化源远流长。少数民族高度依赖自然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形塑了民族文化中敬畏自然、感恩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朴素思想,由此积淀的少数民族习俗、禁忌以及民族习惯法蕴含着诸多与现代环保法理念高度耦合的积极因素。面对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资源过度耗费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软约束”已不能全面担当民族自治地方环境资源保护的重任。民族自治法规——作为环境资源保护的正式制度和“硬约束”——既有利于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建设,又有效于民族自治地方的环境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9.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领导工作的实践表明,民族自治地方行政领导活动既具有一般地方行政领导活动的共同规律,又具有民族自治地方领导活动的特殊规律,是二者的结合和统~。民族自治地方行政领导活动的特点便主要表现在一系列的“结合”和“统一”上。笔者拟对此进行拓荒性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第一,行政领导主体的特.久:地方性和自治性相结合、民主性与民族性相结合、德才能体素质与民族素质相结合、整体结构与民族结构相结合。民族自治地方行政领导主体无论是领导机关的建构,或是组织原则的实行,还是领导者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都带有一…  相似文献   

10.
1 清末留日学生运动首先是从组织爱国团体开始的。通过组建社团,留学生的反清爱国之举才由分散的行为成为一种集体行为,进而成为一种革命运动。在辛亥革命爆发前,留学生的革命运动造成了未雨绸缪之势。 最早的留学生爱国团体是1900年留日学生在日本东京建立的励志会。它以“联络感情,策励志节”为宗旨,发刊《译书汇编》,专译欧美资产阶级启蒙名著,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这对革命民主思想的传播具有启蒙作用。励志会的建立,激发了广大留日学生的爱国热情,他们纷纷组织爱国团体同乡会,从事反清爱国斗争。  相似文献   

11.
周总理的这篇《讲话》,贯穿了维护各民族一律平等的精神。他在《讲话》中指出:“肯定地说,民族自治权利必须受到尊重。凡是宪法上规定的民族自治权利,以及根据宪法制定的有关民族自治权利的各种法规、法令,统统应该受到尊重”。我们体会到,周总理教导的尊重民族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不是可尊重可不尊重的问题,而是必须受到尊重的。  相似文献   

12.
一、标题限定说明及意义 行政管理与民族问题相结合的研究还处在初创阶段。澄清一些基本概念和提法,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讨论论题之前,首先需要就本文“民族自治地方”的限定作些说明和引申。 由于研究对象和范围的差异,“民族地区”、“民族自治地方”有时被混为一谈,使用起来相互替代。这种混淆是不科学的,甚至可能是有害的。“民族地区”作为一种习惯性提法,概念所指偏重于社会性,目前还没有规范的定义。“民族自治地方”有着严格的法律依据,概念所指偏重于政治性。把两个不同属性的概念混为一码事,不仅于学术研究不利,而且还会误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3.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事管理自治权,是国家人事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权采取各种措施,从“当地民族”中大力培养和使用各级干部和各种专业人才(包括少数民族妇女干部和人才),从“当地民族”中大量培养技术工人,有权优先招收少数民族人员进企业事业单位,有权采取特殊鼓励措施引进并优待各种专业人才。要按照党的干部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大胆选拔那些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政绩突出、群众信任的少数民族优秀干部担任各级领导职务。一定要把建立科学的、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当作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行使人事管理自治权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来抓。  相似文献   

14.
突破与规制:中国立法变通权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立法变通权是我国法律赋予民族自治地方和经济特区特有的权力 ,具有自主性和地方性等特点。“突破”是享有立法变通权的主体应有的权力。民族自治地方和经济特区立法主体应在法律的限度内 ,以国家设置立法变通权的目的为指向 ,对上位法进行变通规定。对于立法变通权进行“规制”则是保证立法变通权合法有效行使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文学的政治功利性倾向上,柳宗元、刘禹锡、吕温等人认为“文”应该服务于“道”,但在“文”与“道”的具体关系上,他们的观点有异。任何文学团体都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环境,永贞贬谪文人的文学观点也不是独立于中唐文坛之外的一家之言,他们是中唐文坛上最活跃的文学团体之一,其“文以明道”文学思想的提出与发展,与当时其他文学流派密切相关,尤其与同时期以韩愈为首的古文运动互为呼应补充。  相似文献   

16.
1920年,在土家族、苗族聚居的鄂西山区,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运动——“神兵”起义,并蔓延到川黔湘边区。这以后,神兵起义时起时伏,一直持续到解放前夕。 “神兵”是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迷信色彩的农民武装团体,有很多近似义和团、白莲教之处。当年曾在鄂西战斗过的贺龙指出:“神兵虽然都是迷信团体,但其成员大都是被压迫的劳动人民,为了反对军阀、反对苛捐杂税组织起来的。除了被地主恶霸掌握的一部分,一般  相似文献   

17.
试论民族自治地方享有的“变通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民族自治地方享有“变通权”的法律依据,探讨了变通权的含义及基本内容,对如何实施变通权也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简称自治法)1984年10月1日起实行,中央和地方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一些同志认为自治法“只同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有关”,不考虑自治法规定的“支持”,“帮助”、“照顾”少数民族的法律责任;民族自治地方的上级国家机关,特别是国务院及其职能部门涉及民族地区的改革措施“一刀切”,同自治法条文有时相抵触;上级国家机关隶属的在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事业单位,尊重当地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不够;民族自治地方的各族人民群众、自治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缺乏自治意识,有的不知、有的不敢、有的不善依照自治法行使自治权或履行义务;监督机制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一些违反自治法的行为未能得到追究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复杂,有管理体制的,有受经济规律制约的,也有自治法本身不完备的,但必须承认,这与自治法观念的培养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同各民族公民中特别是国家干部的自治法观念薄弱有关;而自治法规观念尚未普遍树立的状况,又是同对自治法的宣传教育不够有联系的。  相似文献   

19.
一郁达夫是“五四”新文学的重要作家,著名文学社团创造社的创始人之一。他担任过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文科教授,而且是党领导下的进步团体自由运动大同盟  相似文献   

20.
在“五四”政治运动相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1920年夏,江西省立南昌第二中学有八位进步青年(袁玉冰、黄道、徐先兆、黄在璇、石廷瑜、支宏江、黄家煌、刘轶)发起组织了一个进步团体——“波阳湖社”,年底更名为“改造社”。1921年元旦“改造社”召开成立大会,选举袁玉冰为主要负责人,并在5月1日创办了《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