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古社科院民族所刘蒙林最近撰文指出,《清史稿》卷250、疆臣年表9,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右卫将军条:“费扬古十月授右卫将军”,直到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正月乙亥乞休,颜寿三月为右卫将军”有误。根据《清实录》所载,费扬古卸任绝非康熙五十七年,而是康熙三十五年十二月初九,《清实录》康熙三十五年十二月辛卯条对此有清楚记载,况且费扬古早在康熙四十年(1701)就已病逝(见《清实录》康熙四十年七月丁亥条),根本不存在五十七年“正月乙亥乞休”一事。另外此表又认为费扬古为第一任右卫将军,其实第一任右卫将军应是满洲旗人希福,《清实录》康熙三十一年十二月壬寅条载:“授都统希福为建  相似文献   

2.
《卷五·海陵王纪》延兴元年……八月……骠骑大将军鄱阳王锵为司徒。(中华书局1972年1月点校本,第78页,下同)议:“骠骑大将军”,《南史·齐本纪下》同。今考本书卷四《郁林王纪》载隆昌元年四月,“丁酉,以骠骑将军庐陵王子卿为卫将军,尚书右仆射鄱阳王锵为骠骑将军,并开府仪同  相似文献   

3.
《卷六·明帝纪》“建武元年冬十月……平北将军王广之为江州刺史。”(中华书局1972年1月点校本,第85页,下同)按:本书《王广之传》:“延兴元年,以广之为持节、督豫州郢州西阳司州之汝南二郡军事、平西将军、豫州刺史。……高宗诛害诸王,遣广之征安陆王子敬于江阳,给鼓吹一部。事平,仍改授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江州诸军事、镇南将军、江州刺史。”记王广之为江州刺史前之军号为平西将军。又考之本书《海陵王纪》载延兴元年九月,“遣平西将军王广之诛南兖州刺史安陆王子敬”,《武十七王·晋安王子懋传》亦载延兴元年,“遣平西将军王广之南北…  相似文献   

4.
《后汉书·光武帝纪》 :“十年春正月 ,大司马吴汉率捕虏将军王霸等五将军击贾览于高柳 ,匈奴遣骑救览 ,诸将与战 ,却之。”余按 :《后汉书·李通传》 :“六年夏 ,领破奸将军侯进、捕虏将军王霸等十营击汉中贼” ,亦云霸为“捕虏将军” ,然“捕虏”实为“讨虏”之误。《后汉书·王霸传》 :“五年春 ,帝使太中大夫持节拜霸为讨虏将军。”《后汉书·盖延传》 :“帝自将而东 ,征延与……捕虏将军马武、讨虏将军王霸等会任城 ,讨庞萌于桃乡。”《御览》卷 2 4 0引《东观汉记》 :“光武以王霸为讨虏将军 ,击董宪。”又《后汉书·光武帝纪》、《马…  相似文献   

5.
《宋书》考疑(七)丁福林《卷七十六·宗悫传》孝武即位,以为左卫将军,封洮阳侯。(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版点校本,第1972页)按:“左卫将军”,《南史·宗悫传》同。今考本书《沈庆之传》载孝武帝即位后之封功臣诏,有“新除散骑常侍、右卫将军宗悫”(20...  相似文献   

6.
《卷十二·天文志上》“永元元年正月己亥,月犯心后星。”(中华书局1972年1月点校本,第211页,下同)按:此条至卷末皆属“月犯列星”类,然上文记齐高帝建元年事,而下文于永元年后又记郁林王隆昌年事,先后不应颠倒如此,且东昏侯永元仅三年,而下文则记至十一年事,是此云“永元”者,  相似文献   

7.
《卷五·海陵王纪》“冬十月癸巳,诏曰……丁酉,解严。进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宣城郡公鸾为太傅,领大将军、扬州牧,加殊礼,进爵为王。戊戌,诛新除中军将军桂阳王铄、抚军将军衡阳王钧,侍中秘书监江夏王锋、镇军将军建安王子真、左将军巴陵王子伦。癸卯,以宁朔将军萧遥欣为豫州刺史,新除黄门郎萧遥昌为郢州刺史,辅国将军萧诞为司州刺史”(中华书局1972年1月点校本,第79页,下同)。按:延兴元年(即建武元年)十月壬寅朔,无癸巳及丁酉、戊戌,癸卯则为月之初二日,即上文所记月日当有误。考下文又载是月“辛亥,皇太后令曰”,为月之初十日。故颇疑以…  相似文献   

8.
《卷四·齐本纪上》二十三年,雍州刺史萧思话镇襄阳,启帝自随,初为左军中兵参军。(中华书局1975年6月版点校本,第98页)按:《南齐书·高帝纪》亦云:“二十三年,雍州刺史萧思话镇襄阳,启帝自随。”今考本书《萧思话传》及《宋书》之《文帝纪》、《萧思话传》,萧思话元嘉二十年七月为雍州刺史,镇襄阳;二十二年正月,入为侍中,领太子右卫率;二十四年,改领左卫将军;二十五年四月,复为雍州刺史,镇襄阳。则元嘉二十三年萧思话未尝有镇襄阳事,即此与《南齐书》所谓“二十三年,雍州刺史萧思话镇襄阳”者,或为记年有误,或所记人名有误。复考之《宋书》…  相似文献   

9.
《卷一·高帝纪上》二十三年,雍州刺史萧思话镇襄阳,启太祖自随,戍沔北,讨樊、邓诸山蛮,破其聚落。(第4页,中华书局1972年1月点校本,下同。)按:《南史·齐本纪上》亦云:“二十三年,雍州刺史萧思话镇襄阳,启帝自随。”今考《宋书》之《文帝纪》、《萧思话传》,《南史·萧思话传》,萧思话元嘉二十年七月为雍州刺史,镇襄阳;二十二年正月,入为侍中,领太子右卫率;二十四年,改领左卫将军;二十五年四月,复为雍州刺史,镇襄阳。则元嘉二十三年时萧思话未尝有镇襄阳之事。由是知此云“二十三年,雍州刺史萧思话镇襄阳”者,或为记年有误,或所记人名有误…  相似文献   

10.
《卷二·高帝纪下》(建元元年)六月……辛巳,罢荆州刺史。(中华书局1972年1月点校本,第34页,下同)议:此“罢荆州刺史”,义殊不可解,盖荆州南朝大镇,不可便罢也。考建元元年刺荆州者先后有萧嶷及萧映,本书《豫章文献王嶷传》记萧嶷于宋末“仍徙都督荆湘雍益梁宁南北秦八州诸军事、镇西将军、荆州刺史”,据《宋书·顺帝纪》,时在明三年(即建元元年)正月甲辰。萧嶷本传又云其建元时“迁侍中、尚书令、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持节如故。……会北虏动,上思为经略。……复以为都督荆湘雍益梁宁南北秦八州诸…  相似文献   

11.
《宋书》考疑(十四)丁福林《卷八十八·薛安都传》转太子左卫率。(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版点校本,第2218页)按:点校本《校勘记》云:“‘左卫率,,《南史》作‘右卫率’。”今考本书《申恬传》云:“大明元年,虏寇兖州,世祖遣太子左卫率薛安都、新除东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以干支记年、记日、记时,这种办法一直延续至今。但季节和月份因数目较少,无须用干支标记。正由于这个原因,某些史书记录月份往往疏漏,甚至史学大师也难避免。这就为学习历史带来了一点麻烦,倘不详查,很可能马虎过去。并举数例,以供参考。1、《魏书》卷九《肃宗记》页二三二:“[正光二年](公元521年)三月,……甲午,右卫将军奚康生于禁内将杀元叉,不果,为叉矫害。”  相似文献   

13.
《卷十·顺帝纪》(明二年正月 )辛未 ,镇军将军、雍州刺史张敬儿克江陵 ,斩攸之子光琰 ,荆州平。(中华书局 1974年 10月版点校本 ,第 196页 )按 :“光琰” ,本书《沈攸之传》、《通鉴》卷 134、《建康实录》卷 14、《南史》之《沈攸之传》、《张敬儿传》、《南齐书》之《高帝纪》、《张敬儿传》皆作“元琰”。考元琰 ,沈攸之之长子 ,明元年末 ,沈攸之起兵往攻京师 ,元琰留守江陵 ,至是为张敬儿所杀 ,事详见本书《沈攸之传》及《通鉴》卷 134。此“光” ,乃“元”之形讹。《卷十六·礼志三》晋武帝咸宁五年十一月己酉 ,弘训羊太后崩 ,宗…  相似文献   

14.
1962年,梁思成教授在第七期《建筑学报》上发表题为《广西容县真武阁的“杠杆结构”》科学论文,其中说道:“查《县志》所载,自从明万历元年(1573年)楼阁三层建成以后,……”尔后,一些辞书及文章专著等均采用这一说法,如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主编的《中国名胜词典》收载“经略台真武阁”条文时道:“现存的真武阁,是明万历元年(1573)所建。”……真武阁创建于明代是确凿的,然而究竟建成于那一年?我们认为还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梁思成教授断定真武阁建成于明万年元年的主要根据,是《容县县志》中所载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杨际熙的《重修武当宫碑》文中一段话:  相似文献   

15.
李白生于神龙元年新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白生于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已成定论;笔者却认为李白生于神龙元年(705),较之传统的定论应后推四年。现考证如下。说李白生于长安元年,是由李阳冰《草堂集序》署“时宝应元年(762)十一月乙酉”推算出来的。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并序》载:(李白)“年六十有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由宝应元年上推六十二年,恰是长安元年。其实李阳冰所署乃其作序时间,非指李白的卒年。序云:“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心非所好,公遐不弃我,  相似文献   

16.
释■     
《鄂君启节》铭文首云:“大司马邵(昜阝)敗晋師於襄陲之■.■(夏)(尸示)之月,乙亥之日,王凥(居)於■郢之游宫.”与此铭中■字用法相同的,又见于下引材料: 《大(府贝)鎬》:“秦客王子齐之■,大(府贝)为  相似文献   

17.
《卷三.宋本纪下》“(泰始四年)二月乙巳,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王玄谟薨。”(中华书局1975年版校点本,下同。第81页)按:中华书局校点本《宋书》之《明帝纪》云是时,“右光禄大夫、车骑将军、护军将军王玄谟薨”,《校勘记》云:“三朝本、北监本、毛本、殿本作‘右光禄大夫’  相似文献   

18.
《卷三十二.王琨传》“出为持节、都督广交二州军事、建威将军、平越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中华书局1972年1月版点校本,第578页,下同)按:中华书局校点本《校勘记》云:“‘平越将军’,按《宋书.百官志》有四平将军,无平越将军。广州刺史往往带平南将军军号,‘平越’疑‘平南’之讹。‘平越中郎〔将〕’张森楷校勘记云:‘有平越中郎将,无平越中郎。’按《通典.职官典》:‘平越中郎将,晋武帝置,理广州,主护南越。’此脱一‘将’字,今补。”今考《宋书.百官志》,建威将军,官第四品;而四平(平东、平南、平西、平北)将军则官第三品…  相似文献   

19.
《卷二·高帝纪下》建元元年……九月,乙巳,以新除尚书令、骠骑将军豫章王嶷为荆、湘二州刺史。(中华书局1972年1月点校本,第35页,下同)议:本卷上文记是年四月“戊戌,以荆州刺史嶷为尚书令、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南史·齐本纪上》、《通鉴》卷一三五亦皆记豫章王嶷时为尚书令、骠骑大将军。又考之本书萧嶷本传云:“太祖即位……迁侍中、尚书令、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持节如故。……复以为都督荆湘雍益梁宁南北秦八州诸军事、南蛮校尉、荆湘二州刺史,持节、侍中、将军、开府如故。…  相似文献   

20.
关于黄巾起义,原定起事的日子,据范文澜《中国通史》(1978年6月版第二册第260页)云:“张角预定甲子岁(公元一八四年,汉灵帝中平元年)三月五日(甲子日)京内外同时起义。” 据当时所用的“四分历”考之,中平元年三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