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不能一概而论兼业户不如专业户 专业户是我国农村现阶段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是没有疑义的。但是,不少人却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即专业户高级,兼业户低级;兼业生产不如专业生产,发展兼业户不如发展专业户。最近我们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聚居的保靖、龙山、凤凰等县1983年的致富典型户进行了考察。实践使我们得出了另外一个结论:不能一概而论兼业户不如专业户。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Logit模型,结合安徽省635份农村住户的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兼业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农户兼业有显著影响,男性具有比女性更高的兼业意愿,大龄会降低兼业可能性,高文化程度会促进农民兼业;家庭成员数、人均耕地面积和社会政治地位等对农户兼业的影响显著,家庭成员数越多,兼业的可能性越大,人均耕地面积越大,兼业积极性越低,农民是否是党员村干部,对兼业积极性也有影响;参与农技培训或者有土地流入的农民不太可能兼业,而发生过资金借贷的农民兼业积极性较高。基于此,文章提出以下建议: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完善农技培训体系,增强农民创业意识。  相似文献   

3.
兼业经营逐渐成为农业经营的常态。为考察农户兼业分化对农户采纳生态耕种行为的影响,本文以安徽省滁州市、黄山市和湖北省宜昌市3市339份不同经营特征的农户样本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不同分化类型农户在生态行为采纳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农户兼业分化对其生态耕种行为采纳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但其边际抑制作用并不随兼业分化的加深而加深,其原因在于兼业新农人作为深分化农户提高了对生态耕种行为的估计,而老龄农户作为浅分化农户则降低了对生态耕种行为的估计。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剔除上述影响后,兼业分化对适龄农户生态耕种行为的抑制作用会随兼业分化的加深而加深。为此,为促进农户对生态耕种行为的采纳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为老龄农户和兼业农户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或者土地流转渠道。二是要引导新农人下乡,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三是鉴于兼业分化对农户生态耕种行为的抑制作用随兼业分化的加深而加深,因此要引导适龄农民走向生产专业化。  相似文献   

4.
二战后 ,农户兼业是日本农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特征。农户兼业是日本农民综合各种利益得失后的一种必然选择 ,农户兼业造成了日本农业的分散化。日本农业现代化的教训 ,我们必须借鉴。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户兼业经营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改革后,农户兼业成为普遍现象,兼业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又提高了农民收入.但兼业的程度又受文化、年龄、性别、地域的制约.兼业的不平衡性使农户收入产生了差距,同时又给粮食生产带来影响.因此要对农户兼业发展予以控制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运行.  相似文献   

6.
<正>农村土地流转是中国当前特殊的国情和特殊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下的产物。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实践的不断深入,至今已呈现流转土地类型多样化、流转方式复杂化、参与主体多元化的趋势,农民权益的状况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农民权益的保护逐步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到目前为止,学界已积累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但伴随着农业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农户兼业化、务农老年化、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谁来种地?地给谁种?谁能种地?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粮食安  相似文献   

7.
不变的湘西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是湘西农民科技素质结构长期处于自然农业状态的主要致因。中国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逐渐转型 ,使湘西农民科技素质结构转换与社会进步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堕距性。要使湘西农民的科技素质结构的转换与时俱进 ,必须要采取经济鼓励、政策支持、市场引导、文化改造、技术教育、技术示范等多方面的具体措施 ,才能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8.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有助于实现小康建设目标和农业现代化 ,也利于农民群体发展。在调查中 ,湘西农民的科技素质较低的原因 ,主要是受教育程度不高、农业社会科技含量在个人科技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现代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较少、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学习缺乏积极性 ,等等。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湘西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低、农民素质不高、传统文化对农民思想观念的约束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9.
湘西生态旅游开发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生态旅游是湘西旅游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湘西生态旅游开发具有良好的自然、人文和政策基础,但也存在无序、破坏和盲目开发等问题。本文认为湘西生态旅游开发必须坚持科学的开发原则,实施差异化开发战略,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兼业是既从事农业,又从事非农业 的一种就业方式。兼业的深化影响着农业经营方式,影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在我国农业生产主体将长期采取农户经营的背景下,探索农户兼业的演变机理及趋势将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 一、研究方法进展 兼业现象是随着改革开放后,联产承包制的实行及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而引发的新现象,最初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兼业成因的诠释,兼业农业后果的分析及借鉴国外经验对我国兼业现象作出价值判断。随着90年代市场经济的确立及兼业实践的发展,使兼业问题的研究发生了几个变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户兼业化八大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农户兼业化处于早期阶段 ,同发达国家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 低层次性。我国农户兼业经营时间短 ,区域不平衡 ,农户兼业从总体上来说具有低层次性 ,具体表现在 :( 1)行业层次低。我国农户兼业主要集中在建筑业、商业、饮食业、运输业等低层次行业。科技、金融、党政机关从业人数较少。但同发展中国家相比 ,我国农户兼业在制造业的比重较高。农村工业是我国农户兼业最重要的行业之一。( 2 )类型层次低。我国农户兼业以一兼为主 ,二兼比率较低 ,尤其是中西部二兼农户比率很低。 ( 3 )兼业时间短。据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调查 ,1992年平均每…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是实现资本替代劳动力的有效路径,其对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湘皖两省302个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从劳动力兼业化水平和收入兼业化水平两个角度出发,采用probit模型和IV probit工具变量法分析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农户劳动力兼业化水平和收入兼业化水平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行为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且相较于技术密集型环节,农户兼业化对劳动密集型环节外包的促进作用更大。②不同兼业类型农户在技术密集型环节外包行为中表现出不同特征,规模户倾向于购买技术密集型环节外包服务,低兼业户则会减少在此环节的外包;通过工具变量法纠正农户兼业与农业生产环节外包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后,估计结果依然稳健。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重点扶持薄弱环节,制定差异性的外包支持制度,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服务的规模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农户作为农产品生产环节的执行者,其农业生产行为是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 鉴于农村地区农户兼业化的日益普遍,本文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落脚于农药施用环节,探究农户兼业对其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机制。 研究发现,农户兼业化后,会减少田间管理的农业劳动力投入,导致农药施用量的增加。 但这一路径中存在一定的偏误,兼业为农户带来家庭总收入提高的同时,也提升了农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农户作为“二元身份冶的载体,便会减少自留粮食耕地上的农药施用量。 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修正,还原农户兼业与农药施用行为的真实影响程度,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全国11省1646户农户调研数据,构建实证模型分析了农户兼业、生产性服务与水稻种植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兼业农户比重和平均兼业水平都很高的背景下,兼业导致的“劳动力流失效应”在纯农户和兼业农户的种植面积决策中均有所体现,并且在一兼农户中表现最为显著,而“投资效应”仅体现在纯农户的种植面积决策上。接受生产性服务有助于提高各类农户的种植面积,能够缓解种稻劳动力流失对种植面积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能够缓解一兼农户农业收入比重下降对种植面积造成的负面影响。由此,加强粮食产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建设、加大纯农户粮食生产补贴力度等是稳定我国水稻生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业兼业经营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经济和社会根源,尽管兼业经营会产生一些消极作用,但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目前,中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处于农业兼业相促阶段,小部分地区处于农业兼业相竞阶段。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趋势,但由于中国的国情所决定,规模经营在中国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不仅不宜抑制兼业户Ⅱ的发展.反而应促使兼业户Ⅰ向兼业户Ⅱ发展。如果违背客观规模采取激进办法抑制兼业户Ⅱ,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弊端。  相似文献   

16.
农村空心化、农民荒与职业农民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空心化是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复杂问题。本文将农村空心化、农民荒和职业农民培育作为系统逻辑体系,构建了一个全新多维研究框架。农村空心化不但带来了"农民荒"的严重挑战,而且也带来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历史机遇。鉴于"农民荒"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把农民兼业化作为短期有效缓解手段的同时,长期中应积极实施职业农民培育,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收益,以此化解农业生产接班人危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业兼业经营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经济和社会根源,尽管兼业经营会产生一些消极作用,但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目前,中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处于农业兼业相促阶段,小部分地区处于农业兼业相竞阶段。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趋势,但由于中国的国情所决定,规模经营在中国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不仅不宜抑制兼业户Ⅱ的发展,反而应促使兼业户Ⅰ向兼业户Ⅱ发展。如果违背客观规模采取激进办法抑制兼业户Ⅱ,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弊端。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样本农户数据分类对比和Logit多值响应模型的方法,对样本农户不同兼业类型的选择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影响农户兼业类型选择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它们对农户选择不同兼业类型的影响程度。研究显示:农户家庭总人口越多,农户家庭选择兼业的可能性越大;家庭劳动力的最高文化程度越高,农户家庭选择兼业的可能性越大;户主在家庭生产经营过程中起最重要的作用,户主年龄越大,农户家庭选择兼业的可能性出现降低趋势;农户家庭人均收入越高,农户家庭选择兼业的可能性越大;农户家庭实际耕地面积越大,农户家庭选择兼业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的优先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的优先序问题上一般认为,生产发展与生活宽裕为首要或次要需要实现的目标.但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和年轻村民更关注生活宽裕.男性村民比女性村民更关注生产发展与管理民主.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更注重村级治理的公正、公平、公开.兼业农民与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民不如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关心乡风文明,但比后者更关注管理民主.试点村比非试点村村民更看重生活宽裕和村容整洁.在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方面,村民普遍认为提高农产品价格、降低生产资料价格是实现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但对如何实现生活宽裕与村容整洁,不同地区有显著差异.为村民提供培训、提高村民科学文化素质被视为实现乡风文明最重要的措施,但因地区、性别、职业等引起的认识差异也较为显著.目前,村民对于如何实现管理民主尚没有明晰的看法.因此,进行新农村建设先采取什么措施,先实现何种目标,应该因地而异,同时要考虑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从而使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不同农民群体最急切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8省292户农民的调查,得出如下结论:兼业农民在中国农村将会长期存在;中国农地规模经营的实现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后中国农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将主要通过租赁方式,即使农民拥有了土地的转让权,土地买卖在短期内也不会大量发生.农民家庭非农收入比例越低、现有农地经营规模越大的农民更倾向于扩大土地经营规模.赋予农民对土地的转让权,通过城市化和工业化为农民提供长期稳定的非农就业途径,是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