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业风险监管的警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美国经济背景、次贷危机的结构框架、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分析入手,全面剖析次贷危机的运行机理;提出我国金融风险的监管,应以宏观调控为契机,实施正确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建立银行风险管理的评价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强化信用评级机构的相对独立性,慎重推进资产证券化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严青 《南方论刊》2010,(6):22-24,21
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让全球各国陷入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困境,很多学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对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金融监管的有关研究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3.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放贷机构--新世界金融宣告破产,美国的次贷危机彻底爆发,这场源于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产生的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震荡下滑,虽然各国都纷纷采取措施应对,但是这场金融危机仍然还在蔓延.就我国证券市场来说,虽然我国的资本市场没有完全开发,受到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还不会太大,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它对我国的间接影响不可低估,比如推动中国股市调整、动摇投资者的信心、延迟我国金融工具的创新等等.我们应该汲取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推进金融自由化要慎之又慎,政府干预应顺应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求,并尽早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金融部门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4.
美国次贷危机对美国整个金融市场乃至全球金融市场都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震荡.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与放大机制.美国次贷危机的生成和传导基础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三类住房贷款产品、三级金融创新链条和五层主体风险累积.其传导路径为:从信贷市场到资本市场、从资本市场到信贷市场、从金融市场到实体经济、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5.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还在继续,许多研究从不同角度对美国次贷危机进行了分析。文章从资产证券化这种金融创新入手来探析此次信贷危机扩散的根源。在美国次级贷款证券化过程中,次贷证券化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是危机扩散的重要根源.金融恐慌和利率是危机传染的重要渠道。银行业应该汲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通过加强信息披露、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和风险定价机制来防范和控制银行危机传染。  相似文献   

6.
次贷危机下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美国次贷危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国家宏现调控力度加强的影响,民营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财政部门作为国民经济的综合部门,应树立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行适当从宽的财政政策,对民营企业实行"多子少取"的办法,营造宽松环境,帮助民营企业度过难关.  相似文献   

7.
爆发于2007年年初的美国次贷危机正在席卷世界主要金融市场。这一危机自次级放贷证券化产品开始,除直接的损失规模已经相当巨大外,还有由于流动性危机间接造成的大规模金融危机,进而有导致世界经济增长减速的趋势和风险。我们应对此次危机保持密切关注,提前采取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来避免或缓解危机的不利影响,不断增强我国资本市场在开放条件下的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8.
美国次贷危机发展演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金融机构盲目的放贷行为及金融监管的不作为最终导致了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危机的爆发。尽管美国金融当局连续降息及注资,美国次贷危机仍愈演愈烈。中国同样存在这种隐忧,表现在经济增长的通胀压力、证券市场的泡沫及房地产市场的严重过热。因此,加强我国金融机构的监管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有其深刻的宏观经济背景,而金融监管当局对次级抵押贷款及其衍生产品的风险认识不够,控制不当,监管不严,对此次危机的爆发及扩散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次贷危机给各国的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我国防范金融风险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美国次贷危机与我国金融风险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美国宏观经济背景入手,全面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危害;进而探讨了我国有可能产生类似风险现实状况;重点研究和提出我国防范金融风险特别是房贷风险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内外因素的干扰下企业信用系统的关键子系统会发生崩溃,从而导致企业信用系统崩溃;企业信用系统的崩溃在企业内外传导,引发企业信用危机。企业信用危机的损害程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非线性扩大的趋势,形成瀑布效应。政府的有效监管是制止企业信用危机传导的重要力量,政府监管部门根据企业信用危机的传导过程在不同的阶段采取有效措施,可防止信用危机的蔓延。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以出口为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对拉动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频繁爆发的每一次金融危机都对中国这种以外需为突破口的经济增长模式形成了严重的挑战。因此,如何在一方面进一步挖掘潜力,扩大内需,另一方面通过危机防范,以降低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程度成为保持和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势头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3.
美国次贷危机及对中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2008年而言,美国次贷危机的全面扩散无疑是最重要的经济事件.随着危机影响的逐步扩大,应该如何看待和理解此次危机,以及如何评价金融监管在此次危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即成为时下之需.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次贷危机发生的宏观环境和具体原因,接下来简要描述了本次危机的传导机制,最后,作为文章的落脚点,本文阐释了危机所揭示的美国在金融监管理念、监管体系、监管手段等方面存在的许多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监管体系建设的众多启示.  相似文献   

14.
正反馈交易是投资者依据证券前期价格变化趋势决定买卖行为的一种交易策略.当市场中存在大量的正反馈交易者时,市场波动性加剧.利用上证综指1990年12月19日交易所成立日至2007年10月17日最高点6124点期间的全部日收益率数据,按照牛市熊市分段建模的方法,对上海股市的正反馈交易行为进行实证检验,建立了一套尽可能捕捉市场运行特征的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结果表明,GARCH模型较好地反映了上海股市的运行特征,用风险作解释变量的模型不如用收益率滞后值作为解释变量的模型更能捕捉到中国证券市场日收益率的变化特征,这与主流金融理论认为风险是影响投资收益的主要因素观点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5.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工具过度创新、信用评级机构利益扭曲、货币政策监管放松是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美国政府采取的大幅注资、连续降息和直接干预等应对措施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此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金融调控政策必须顺应经济态势,符合周期性波动规律;应在加强金融监管、健全风险防范机制的基础上推进金融产品及其体系创新;应抓住有利时机,鼓励海外资产并购,优化海外资产结构,分散海外资产风险.  相似文献   

16.
美国次贷危机与日本金融泡沫危机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侧重于从危机的起因、表现形式和影响等方面对荚国次貸危机与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金融泡沫危机进行比较分析.集中分析了导致两国危机爆发的房地产、股票市场、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的货币政策.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虽然这两次危机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许多不同的特点.美国次贷危机是一个影响更为广泛的世界性危机,但是,相对日本泡沫金融危机而言,它是比较温和的,对于美国金融体系的打击也相对比较小.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美国仍将是吸引全球资本的最大中心,但是,美国的危机对策产生的通胀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电信运营业"上市"融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基于此,在反思我国电信运营业"上市"成败的基础上,提出主动培育国内证券市场这一观点,以期有助于电信运营业未来融资策略的制定.  相似文献   

18.
开放式基金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金融市场中,开放式基金已经成为其主流,表现出组合投资、分散风险、专业管理、专家理财、间接投资、流动性好等特征。开放式基金自90年代初期推出至今,它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各方面产生了积极效应,尤其是对我国证券市场产生了明显的效应,表现在通过开放式基金,建立了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联接,优化了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结构,延长了股市的波动周期并增大了市场弹性,形成了着眼于长远利益的理性投资理念等。当然,开放式基金在我国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社会运作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此我国开放式基金的社会运作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返乡创业既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又有助于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和稳定增收,对于确保城镇产业转型升级和重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成功创业既取决于返乡农民工自身具备适合创业的基本素质,还依托于良好的外部支撑条件,其间必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所以农民工返乡创业之路注定充满艰辛。为了尽量降低创业风险的负面影响,农民工和政府部门都要提早做好控制风险的各种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