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50年前,她是一位真正的贵族小姐,他是她众多的追求者之一。在她翩然起舞肘,他曾悄悄落泪。50年后,她成了著名的农业科学家,而他却做了半个世纪心灵囚徒,在她的歌声里,他再一次卑微地哭泣……  相似文献   

2.
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近半个世纪内先后将自己的5位亲人送到了军营。尽管她的两任丈夫都因当兵而献出了生命,但她无怨无悔,又将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先后送进了解放军这所大学校。乡亲们尊称她为“兵奶奶”。“兵奶奶”名叫张荣花,是湘西自治州泸溪县合水镇新桥村人。张荣花是个苦命的女人。1943年,她12岁时就到一户杨姓人家做了童养媳。丈夫叫杨大改,大她7岁。杨大改念过初中,在当时的新桥村算是个文化人了。他不想守在山旮旯里,也不想配个童养媳,但却拗不过父母,只得听天由命。不过,张荣花走进家门后,聪明能干,他很快就…  相似文献   

3.
负重的爱情     
他是她的初恋,最初的感觉非常美好,但是到后来,却渐渐变成另一种情况:争吵多于甜蜜,痛苦大于快乐。于是,她决定和他分手。分手后,两个人都非常痛苦,于是,他们又和好。和好后不久又分手。第二次分手后不久,她就认识了健,一位在大陆做生意的香港人,不久,她就嫁给了健,并随他移居去了香港。婚后做了全职太太的她,生活并不幸福。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群,加上夫妻日渐平淡的感情,她开始越发怀念起自己的初恋情人来。这个时候,恰好他也来香港,通过她的家人得知她的电话,找到她。开始,她只是和他通通电话,并不见面,不给他机…  相似文献   

4.
情窦初开的时候,小女孩有一个美丽的梦想,就是在窗前挂满风铃,然后静静地等待风来。可是,他不送她风铃,更不说那句她企盼已久的话。有一年圣诞节,他问她要什么礼物,她不假思索地回答:“风铃,不管什么做的。”他想了想告诉她:等七年吧,七年后我一定送你一串最漂亮的风铃。七年里,她读完了高中又念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他则考托福去了美国,念完书又回来,在她单位对面的大楼里上班。工作后第一年的情人节,有位男同事要送她一束最大最美的玫瑰。她俯下身,心中的风铃响起来,高高低低地敲击着一个人的名字,不是…  相似文献   

5.
他跟她在一起三年,她精心呵护着他的一切,甚至每天他的牙膏都是她为他挤好,皮鞋必定是她晚上帮他擦好。只有一点,她几乎从不下厨,即便是下厨也是从超市买速冻食品,吃起来索然无味。于是,渐渐地他练就了一手好的厨艺,因为他看到她吃自己做的菜,一副享受的表情,他就觉得很幸福。  相似文献   

6.
倾听     
如果每一位老年痴呆症患者都有这样一位忠诚的伴侣,他将仍是幸福的人。 ──美国原总统里根患病后,妻子南希就开始了她艰辛而无微不至的看护生涯。尽管子女不孝,但南希与里根却恩爱如初,这让里根的医生霍顿感慨不已 我不想做国王,我不想要那份工作。 ──19岁的威廉王子说不做国王的决定,决不是自己的青春期叛逆冲动,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他不能原谅王室对他挚爱的母亲、已故王妃戴安娜所做的一切 一个女人的领域太广了,要做妻子,做母亲,还要工作,各个领域很难照顾。我看现在的女人也一样苦。的确,女人活在世上要比男人吃亏一…  相似文献   

7.
不重复自己     
娄献忠 《金色年华》2011,(10):25-25
一次讲座中,听一位做过医生而后学心理学的人说起,大家都经历过就医时医生的冷漠,她能理解医生无奈的麻木,也能理解病人被漠视的不忿。对医生而言,这种病他见得多了,要他对每个病人都保持高度的关注和关切,医生的折损率未免太高;可对病人,这样的经历他可能足第一次,惊惶、紧张、迫切需要关心。正因对双方的理解,她若做心理咨询,会设身处地考虑来访者的感受,不让来访者经受她自己也不愿承受的职业性麻木。  相似文献   

8.
"文革"前一年,一个农村少女暗恋上了县剧团的一名男演员。一次她在他卸妆后偷走了他的戏靴,这当然引起了非议,也使他大为恼火。她的父亲问她为什么要那样做,她说爱上了他,今后非他不嫁,这时她才十六岁。以后剧团再到附近演戏,她父亲便捆了她的手脚,将她锁进仓房不让她出来。而她总能磨断绳子,撬开窗棂,又光着脚板跑出十几公里去看他演戏。她感动了她的一位婶婶,婶婶有次领着她去见他,央求他给她一张照片。他没有照片,给了她  相似文献   

9.
婚姻的暗伤     
这是一位律师朋友给我讲的故事。 他是一位事业有成的中年男人,她是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女性,两个人在一次展会上偶然相识而交往。开始,只是普通的朋友,后来,友情变爱情。他的学识、相貌、身份、性格都无可挑剔,惟一一点——也是致命的一点,他是有家室的。她因此而只能做他的情人。才貌俱佳的她当然不甘。于是,她让他在二人之中选择。  相似文献   

10.
轻轻的暗恋     
一位正在念大学的小男生说,他喜欢上了一位女同学。他早就认识她了,她长得很漂亮,每个男孩子都为她着迷,正因如此,他偏偏爱跟她抬杠,还故意周旋于其他女生之中,让她知道他对她没兴趣。可是,这个学期,他跟她被编  相似文献   

11.
在火车上遇到过一位独自旅行的女子.大波浪卷发、波希米亚长裙、iPad、单反相机……你完全看不出她能做一手好菜,是一个让老公依赖的贤妻。她出生书香门第,母亲是翻译家,父亲是大学教授,可她却不顾父母反对嫁给了当兵的他。结婚后她辞去了大都市优越的工作,跟随他到了边防,条件异常艰苦,她却很知足。每日最重要的事不过是为他做饭,  相似文献   

12.
她做了丈夫的“妈妈”文/刘金风,杨筱憬图/周国良山东青岛,海军401医院的一间病房里,躺着一值“植物人”──离休干部朱慕堂。在他的身边,终日伴着一位白发老太太──复员老兵刘孝君。1988年初,朱慕堂因脑出血,成了“植物人”。他四肢僵硬,肌肉萎缩,语言...  相似文献   

13.
伤心苹果     
她爱吃苹果,却不会削苹果。她和他谈恋爱时,第一次削苹果给他吃。她削苹果的样子很特别,逆着削,削去许多的果肉。他看了,笑着夺过她手里的苹果,说等她削好了,他便只能吃核了。从此他不再让她削苹果,其实是怕她伤着自己的手。后来他们结婚了。结婚后,她才发现他是真的爱她。她不会做家务,他几乎包揽了他力所能及的一切。她喜欢写作,业余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爬格子上。他理解她,每次她写东西时,他都会放一盘她喜欢听的CD,然后坐在一边,默默地削一只苹果。他只薄薄地削去一层皮且连刀不断,还仔细地去了核,切开两半给她。她…  相似文献   

14.
我的外婆活了88岁,终生操劳,是一条劳累的命。她生育过13个孩子,俗话说“儿多母苦”,仅就养儿育女来说,她受的苦也是够多的了。在她年过古稀之后,我们只想让她颐养天年,坐享清福。然而,她偏偏闲不住,总想找事做。家里人上班去了,她就满屋子转,扫地、抹桌、洗衣、煮饭……总之是见什么做什么,好像空闲原本就不属于她。劳动是外婆的需要,尽管她说是力所能及,但我们怕她受累,总劝她歇着。这便无法达成共识。直到外婆去世,我们作晚辈的也没能理解她。外婆逝世后,父亲成了家里的花甲老人。他是一位老中医,极为讲究清洁卫生…  相似文献   

15.
去年暑假,我应邀去一所老年大学代授琴课。这天,一位70岁左右的长者要插进班里学二胡。只见他瘦削白净,剑眉飞扬,斜挎着一架琴盒站在教室门口,看上去有几分疲惫,眼睛还有些微红,但他执意说想学琴,能跟上。我把他安排在临窗的一个空位上。那个空位曾是—位60多岁女学员的座位,一个月前她因为肝癌晚期去世了,她的头发雪白,还卷卷的,像电影演员秦怡,她学了两年二胡,拉得已经很专业了,据说她喜欢二胡已经到了一天不拉心里不安,一晚不拉无法安枕的地步,老伴儿戏称她为“琴痴”。  相似文献   

16.
假设幸福     
在采访某间心理诊所时,曾听到一位年轻人的叙述 ——   医生,世上最不幸的事发生在我身上:女友结婚了,新郎不是我。   我和她是大学同学,大三时开始相恋,校园的每一角落都是我们心心相印的见证。毕业后我选择了她家所在的城市工作,我决心带给她一生的幸福。   可是她的父母亲却不喜欢我,我做了许多努力也不奏效。不久他们按自己的标准为女儿物色了对象。我见过那人,他长得比我帅,口才比我好,学历也是本科。平心而论,单从条件讲,他哪方面也不比我差,但我自信世上不会有人比我更爱她。   让我意外的是,在我与他之间徘…  相似文献   

17.
绝不在与男人吃饭时自己掏钱买单,绝不做任何对自己的身体与尊严造成伤害的事情,绝不分担他应该自己承担的痛苦。一个女孩面前摆了两位男人。一位什么困难都找她帮忙,有什么苦都向她诉说,把她当亲人一样使唤;另外一位有困难的时候找朋友帮忙,有苦的时候自己扛,把她当领导一样照顾。她问我应该选哪一  相似文献   

18.
萝卜婚姻     
他高大、帅气,她一见,就爱上了。相恋后,她才知道,他骨子里是个大男孩。 一次,她生日,他用半个月的薪水买了只翡翠“萝卜”发卡给她。真是一只可爱的“小萝卜”,卡在头上,“小萝卜”就在她的发上闪啊闪。他说:真美!嫁给我吧。 那个午后,她决定嫁给他。婚后,她发现他喜欢喝酒、打牌。 他俩薪水都不高,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她怀孕了,犹豫着要不要。他高兴地抱起她,当然要,我要做爸爸了,他得意忘形地说。她笑了,为了孩子你要少喝酒、打牌,以后用钱的地方很多。 他孩子气地笑了:当然。 一天,他上班,她叮咛,早点回来,不要…  相似文献   

19.
曾写过《霸王别姬》、《胭脂扣》等电影剧本的香港著名女作家李碧华女士,在现实生活中,又以感人的情怀,谱写了一对失散39年的夫妻的团圆故事──香港女作家答应为武汉老妪寻找失散多年的丈夫1998年9月2日,香港著名女作家、专栏记者李碧华女士正在家里为纪念"九一八事变"活动准备稿子。电话铃响了,是李碧华一位在宾馆做客房部经理的朋友打来的。他对李碧华说:"我们宾馆住进来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婆婆,名叫袁竹林,曾经被迫给日本鬼子做过'慰安妇'。她刚从大陆来,现在是经过香港,明天要到日本去起诉日本政府。我觉得她很有文章可作,你…  相似文献   

20.
美满婚姻     
他与她结婚了,朋友们大吃一惊。在我们看来,他 们是如此的不般配:男的高大英俊,在一家研究所上班,收入很好,又是一位业余书法家;女的只是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师,相貌平平,而且离过婚,有一个三岁男孩。大家推测他们之所以走向婚姻,一定是因为女方设计了某种圈套,这种圈套足以使男人身败名裂,他才不得已娶了她,他们的婚姻绝不可能持久。 他与她似乎没有理会别人的看法,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心平气和地生活着。他上班的地方在郊区,如果过了点还没回家,她总要站在街口东张西望。她身体虚弱,动不动就咳嗽,他一回来就抢着做家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