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用学对修辞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语用学和修辞学是相互有密切联系但又相互不同的两个学科,各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在许多方面语用学得益于修辞学的进步,反过来,语用学的发展,特别是语用学理论的一些新发展,对丰富修辞学理论和实践又有一定的意义,有助于修辞研究取得更丰硕的成果。本文从介绍语用学开始,看看这门学科是否会对修辞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起一点启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理论探索和实证应用两方面对15年的国内外有关认知修辞研究的论文和著作爬梳分析,发现现有研究主要围绕修辞的认知属性、认知修辞框架的建构、特定修辞格或语言现象的解读几方面展开。认知修辞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研究内容、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上还有发展空间,可以将"修辞"的两种属性合二为一,扩大其研究单位,探索综合性、普适性的研究框架,引入实证性方法,重视从话语接收方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通过关注从“语用论辩术”到“规范语用学”的术语使用变化,分别考察当代论证理论中两大研究流派的理论范式。首先,澄清语用论辩学派如何从合理性基础的确定、程序性模型的提出和论证性语篇的重构等方面引入说服效用、制度性语境和策略操控等因素,进而从论证评价和论证分析角度扩展其规范性研究。其次,通过分析主体间协商确认的论证性讯息意义,展示语用语言学派如何基于“目标—途径”框架,从言语交际的角度进行一种更符合自然主义原则的描述性研究。最后,通过考察术语共享与学派融合的发展脉络,揭示西方论证研究的修辞化趋势,并从广义论证视角指出更彻底的语用学研究对提取自然语言论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讨论修辞、修辞学和语用、语用学的定义入手,重点讨论了修辞学和语用学的关系及二者的发展方向。修辞学和语用学虽有相同或相近之处,但是它们是两门平行发展的学科,其异远远大于同。现有不少关于修辞学和语用学关系的看法之所以不妥,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修辞学、语用学的理解有误。近年兴起的"接受修辞学"、"修辞控效说"、"语用修辞学"等修辞学新论难以经得起推敲。革新中国修辞学的可取之道是多做原创性研究,多修正业已发现的缺陷,多研究口语修辞,而不是在概念上标新立异,创立未经扎实论证、也没有原创性成果支持的各种修辞学假想。  相似文献   

5.
沈跃春 《江淮论坛》2003,52(1):19-23
悖论是目前国内逻辑学界和哲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关注和讨论的跨学科性难题。由于悖论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学术界在有关悖论的矛盾归属等一系列问题上仍未达成共识,甚至经常见到一些严重的误解。以往,我们比较重视某一具体学科领域中的悖论及其研究,而忽视了对跨学科悖论的关注和研究,对于不同学科之间的悖论、跨学科理论或跨学科方法的悖论研究甚少。实际上,跨学科悖论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指在某一背景知识条件下同一学科的不同研究领域或不同学科之间出现的悖论;二是指跨学科理论或跨学科方法本身所提出的悖论。本文从科学发展和悖论研究的实际出发,考察了跨学科悖论,分析了悖论的跨学科研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现代科学技术对现代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影响现代文化的最主要因素 ,其表现为 :现代科学确立的新的世界观影响着文化 ;现代科学技术产生了双重的社会意识及文化效应 ;科学技术在文化中的含量日益增大 ,已成为人的教育和发展中的首要因素 ;现代科学技术创造的新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与文化结合 ,形成了新的文化式样 ;科技与文化的联姻 ,大大增强了文化的影响力 ;现代科技成为促使文化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相似文献   

7.
语用学研究新取向:文化语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语用学的研究视野体现语言研究从封闭式的语言系统观向宏观的文化视野转变.它融合文化语言学和语用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从文化、思维、认知等层面审视文化语境下语言使用所体现的文化信念系统、文化交际规范、文化表达系统,并探索其中的运作机制与原则,从本质上思考语言、文化、认知与人类精神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以历时和共时的方式观照和描写民族语言,从而全面解释文化语境中语言使用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陆礼春 《阴山学刊》2007,20(3):60-64
委婉语不仅是一种替代禁忌语的修辞形式,也是进行策略表达的语言形式。从社会语用学角度看,委婉语是语言交际中维系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委婉语具有间接性、模糊性、可变性的语用特征,委婉语具有避讳功能、礼貌功能、掩饰功能、美化功能。要根据语境来正确、合理、得体地使用英语委婉语。  相似文献   

9.
远缘跨学科研究与交叉科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学科研究有两个展开区域:一是在哲学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数学科学、自然科学、系统科学各个科学部类内部进行的跨学科研究,可以称之为近邻跨学科研究;一是在哲学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与数学科学、自然科学、系统科学两大知识板块之间进行的跨学科研究,可以称之为远缘跨学科研究.交叉科学是生成于两大知识板块之间所有交叉学科的统称,是远缘跨学科研究成果的汇聚,其发达程度表征着科学知识体系的整体化水平.推进现代科学知识体系的整体化进程,既要关注近邻跨学科研究,更要高度关注远缘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10.
略论文艺学的跨学科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鲁枢元 《人文杂志》2004,(2):94-101
量子物理学以及存在主义现象学都为本体论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空间 ;在现代本体论意义上 ,文学艺术是一个有各种因素介入的活动过程 ,文艺学是一个阐释的“环路” ,文艺学研究注定也是个人的选择与变通 ,文艺学学科存在于“自然—人类社会”的庞大系统之中。世界知识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的协调性使文艺学的跨学科成为一种必然———尽管跨越的方式可以有种种不同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世纪语言、思想、知识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新界定和多种变动,西方古典修辞学在某种意义上又呈现复兴之势。面对此一态势,“辩护还是抵制”的问题构成了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哲学诠释学和以哈贝马斯为旗帜的批判语用学之间的一个重要分歧。澄清这一分歧,有助于恰当定位修辞学“复兴事件”的作用与意义,同时也使我们能够洞察其中潜在的危机与内在的界限。  相似文献   

12.
跨学科研究方法对构建中国经济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构建中国经济学的逻辑起点、路经依赖和方法论原则 ,不应当脱离中国经济思想的内在发展渊源 ,不能离开中国社会特定的制度环境 ,也需要学习和借鉴各国经济学的有益经验 ,学习和借鉴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学术成就。中国经济学人应重视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应用 ,经济学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亦有待于相应的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我国修辞学的研究源远流长,直至清代末年,现代修辞学才开始萌芽,逐步形成了系统性的修辞研究。1932年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的问世树立了我国现代修辞学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现代修辞学的正式建立和走向成熟。新中国成立以后,修辞学的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越来越朝着多样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许多学者借鉴各种学科理论为修辞学服务,产生了大量的交叉融合性研究成果,极大地拓宽了研究视野,丰富了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4.
当今,提倡和推进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众多高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文章从跨学科研究的现状分析和研究意义出发,探讨跨学科建设与地方师范院校可持续创新发展的辩证关系,最后阐述了地方师范院校在跨学科建设中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肖应平 《理论界》2012,(11):152-155
语用学在中国兴起的历史才不过三十几年,却影响很大。语用学的引进推动国内的语言研究重视动态言语呈现的规律的探求。中国学者在消化国外语用学理论的基础上,联系汉语语料提出许多新观点。语用学理论对汉语语法研究产生很大影响。结合汉语语法开展的语用研究、形式语用学的研究以及结合特定行业、特定交际场景开展的经验性的语用研究将呈现广阔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6.
跨学科研究是史学研究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近些年史学发展的现实,已经显现出这种新趋势正逐渐向我们走来。历史人类学的兴起,被认为是跨学科研究的典范。跨学科研究的兴起不会削弱唯物史观的指导作用,它的发展是史学研究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7.
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理论创新的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社会科学发展目前所面临的基本矛盾和国际社会科学发展趋势等方面讨论了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从方法整合的角度讨论了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文章还分析了构成跨学科研究基本障碍的几个因素并尝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静 《江西社会科学》2008,(11):236-239
20世纪,西方哲学开始了"语言的转向"."语言的转向"在20世纪初由分析哲学的研究为肇端.分析哲学对语言意义和语言结构研究的许多理论已成为语言学中语义学、语用学和句法学的重要内容或哲学基础.正因为分析哲学对语言学的巨大影响,现代语言学才能在20世纪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元语用学是一门新的语用学分支学科,在更高的理论层面开展语用学研究的研究.它起源于"元语言"和功能主义思想,具有认知、心理、社会、文化等科学特征,并结合这些学科以及语言使用者的特征对语用学各理论进行分析,反思语用学研究的范围、对象、目标、任务、方法、理论框架、观点等,目的是从本质上思考语用学,以建构合理的语用学研究体系,促进语用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间美术文化,是在中华五千年文明沃土中滋生繁衍的中华本土文化,其延续、传播,启示着中国现代设计发展的脉络,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造物思想和原则的有益补充.本文先描述了民间美术和现代艺术设计的基本特性和现状,分析、研究了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及民间美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最后说明现代艺术设计要走民族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