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文幸运用社会政策分析视角,以社会政策价值评判分析框架为理论指导,通过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6个基本政策要素进行分析,指出现有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未能恰当“符合”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的解决:在政策目的与目标方面,缺乏社会价值指导基础上的明确的政策目的以及缺乏统一、明确、长远的政策目标;传递利益与服务形式,实际上是将原本属于补偿权范围的一定数额的货币补偿与原本应由政府向公民提供的、用以保障公民基本生活的货币补贴混为一谈,规避或减轻了政府责任;适用权益的规则随意化、粗略化;既有服务提供的组织结构下,政策监控不足导致背离“自愿原则”,片面执行养老保障政策以及部分政策执行失真;既有筹资方式下,强化了个体的筹资责任的同时也存在着资金安全隐患;缺乏有效的政策要素互动载体,导致各政策要素间缺乏良性互动等等.改变当前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政策取向,建立起社会政策意义上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的新范式,是完善既有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在失独群体的养老保障中,由于存在法制规范不健全、中央政府财政责任缺位、养老模式缺乏顶层设计以及责任主体关系趋于紧张等政府责任缺位问题,导致失独群体的养老保障面临严峻挑战。这种挑战主要体现在绝大多数失独群体的养老缺乏保障、各地进行的失独群体养老保障试验混乱和失独群体养老保障权益受损三个方面。政府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从健全政策法规、加大财政支持、做好顶层设计以及协调责任主体关系四方面来重构政府责任体系,以改变失独群体养老保障政府责任缺位的现状,让失独群体实现"老有所养、困有所助"。  相似文献   

3.
农村老年残疾人是一个多重弱势群体,自养能力不足、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养老体系不健全。使他们普遍面临经济困顿、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缺乏等多重困境。随着城市化与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这一群体的养老问题将愈加突出。在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中,应该高度重视农村残疾人的养老问题。应从农村实际出发,兼顾当下与长远,强化政府责任,多种措施并举,使他们老有所养,能有尊严地生活。  相似文献   

4.
加快构建科学规范、公平合理的农村社会养老制度,有效地解决农村社会养老问题,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重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选择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筹资及其方式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的建设问题等.基本对策与原则: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循序渐进、稳健实施的原则;坚持社会公平的原则;坚持农村保障与城市保障相衔接、相协调,而不相互统筹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坚持自愿的原则等.  相似文献   

5.
关注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老年群体生活状况,努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他们存在家庭赡养形式简单、家庭养老面临困境;精神文化生活匮乏、交往范围狭窄;婚姻损缺现象严重、日常生活寂寞空虚等问题.老龄化加剧和家庭结构变化是产生问题的现实原因;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缺位是深层原因;法制不健全和执行不力是重要原因;农村尊老观念弱化是内在原因等.为此,需要从家庭、个人、政府和社会工作者等多层面构建农村老年群体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6.
张鑫  王琛 《兰州学刊》2007,(8):67-68
道德风险一直是阻碍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健康运行的重大问题,养老保障道德风险是道德风险在养老保障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存在于参保者、代理者和政府机构中,它受经济利益、信息不对称以及法制管理不当的影响,必须通过设计更加合理的制度、降低养老保障参与各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加快养老保障立法,加强社会监督力度、建设诚信文明的社会文化环境等手段来规避.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传统家庭养老观念,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解决这个问题切实维护农村老年人依法养老的权益,就必须在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上完善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事业。在此过程中社区养老的必然性与必要性日益凸显,努力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制度,使之成为当前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引导和鼓励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相关政策文件,并积极推进试点工作,这些政策与实践在保障民生、刺激消费和解决就业等方面效果显著。养老服务产业化已经成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但在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的争议仍需探讨。我国养老服务业市场潜力巨大、政策导向明确、产业基础良好,但仍然面临着传统观念束缚、产业体系不健全、市场培育不足、行业监督缺失、人才队伍匮乏等一系列问题。推动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养老服务产业链,培育养老服务消费市场,健全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打造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9.
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结合部被征地农民长时间找不到合适职业的情形多了起来,没有工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就难以为继.在山东省胶东地区城郊村的调查发现,城郊村地区农民被征地后较少有得到政府就业安置的情况,农民失去土地后大都是自谋生路,他们的就业、养老、医疗保障等问题也由此成为沉重的社会问题.在城郊村.很多被征地农民处于耕田无地、上班无岗、收入无来源、生活无保障的"四无"困境,他们中的许多人只能依靠村里有限的一点补贴及在周边打零工度日.拥有土地是农民与社会其他人群相区别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农村家庭保障最基本的经济基础,也是农民最后的一道生活安全保障.补偿、保障和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生存和发展的三个重要方面--补偿、保障是基础,就业是关键.重视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就要加强被征地农民职业技能教育.通过扎实有效的培训工作,让被征地农民掌握一技之长,提高他们就业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略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民应该获得社会保障的保护,没有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就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我国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有关农民的社会保障主要有社会养老保障、社会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应通过完善相关的立法,建立符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政府适当补贴和农民适当支出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确保有关农民的社会保障切实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家庭养老特别是家庭对老年人生活照料的功能值得高度关注.唐朝给特定老年人配备年轻人以照料其生活的给侍制度,有政治目的鲜明、保障范围广泛、责任主体明确等特点.从社会政策视角观照,它是唐朝政府对家庭养老提供政策支持的制度设计,是中国古代社会政策实践的典范,是政府对家庭福利的积极干预,是中国古代的发展型家庭政策.立足于家庭养老,本着“弥补家庭功能的不足”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应该是当今中国养老制度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给侍制度对我们今天应如何给家庭养老提供政策支持仍然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建设飞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大养老"的保障体系。文章从养老保险、老年救助、老年福利等五大方面全面阐述了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最新进展,从老年人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如养老保障资源合力作用不足,不同人群养老金差距大,失独家庭老年人养老困难等。并从"大养老"的角度提出了完善养老保障制度,需要处理好个人、政府、社会三方面的关系,树立自我保障意识,发挥自我和家庭保障能力,促进各种养老保障资源的整合,强化制度顶层设计,减少制度碎片化程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传统的家庭养老谈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发展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对于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考察我国传统家庭养老形式存在的原因、作用以及不足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养老保障的做法,提出了我国农村养老应当采取社会统筹、个人帐户、家庭养老相结合的模式,并提出了实施这种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的社会服务需求不断增多。老年的需求要靠政府和市场合力来满足。前者即所谓政府要保障适度普惠的老年基本生活需求,后者是要满足更高层次可供选择的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但是,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业,政府和市场都处于失灵状态。导致整个养老服务业处于政府和市场责任不明、定位不清的状态。其结果是老年群体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老年人群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本文从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迫切性和面临问题入手,探讨了西方福利多元主义的启示以及我国的社会福利社会化,最后提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江西是农业大省,妥善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对于完善江西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介绍江西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分析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结合现有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通过政府组织、引导、扶持和激励,加快建立与江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保障是安国之策,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社会文明最重要的制度保障.解决广大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是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及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解决农村人口社会养老问题已经提到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7.
《理论界》2017,(7)
在积极老龄化政策指引下,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建设,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改善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辽宁"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由于老年群体的个性特征及需求的分异致使养老服务呈现不同的类别与层次,如何根据老年人对养老服务设施需求偏好来有效地配置养老服务设施与项目,一直是养老服务建设的核心问题。通过研究发现辽宁主要存在生活护理需求难以满足、财政投入不足、养老机构配置区域间不平衡,以及缺乏具体的法规政策保障等问题,并提出解决养老设施合理配置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8.
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背景下的农村养老矛盾更加凸显.农村养老单靠家庭养老或社会养老等一种方式已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要,特别是精神需求.本文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农村养老要注重人们的不同心理需求,从农民的经济水平出发,分层次满足老年人在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要.农民就地城市化及社会合作化养老,以及较为完善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和全国统一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将有助于农民养老水平的提升,为最终破解长期困扰农村和谐发展的养老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孝道是中国传统社会所形成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和社会基本行为规范.1949年以来,农村的孝道观念在遭遇了错位、缺位之后,开始逐步回归到家庭伦理道德规范的本位.随着我国农村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践行对农村老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保障的孝道,对于增进农村家庭亲子关系和谐,解决农村社会的老有所养问题,推动农村社会的整体和谐,也越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加大和养老需求的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完善医养结合政策体系。采用PPP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医养结合项目,可以有效解决政府在养老、医疗等基本民生方面支出的压力,妥善解决养老服务供给不平衡的问题。然而,PPP模式在我国还处于不成熟的发展阶段,税收支持政策尚未系统化,并且缺乏有效的管理指引,在助推医养结合养老项目过程中还存在系统性不足、链条不完整、缺乏连续性以及优惠不平衡、覆盖范围小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宏微观角度提出增强立法保障作用、拓宽税收优惠政策覆盖面、构建连续型税收支持政策体系和加大税收支持政策平衡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