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干部“家里人”、“身边人”参与作案,已经成为当前腐败犯罪的一个突出特点。除了“夫人腐败”、“子女腐败”、“秘书腐败”外,一些领导干部的司机参与腐败犯罪的现象也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作为腐败征兆的“亚腐败”现象,已成为影响严重但又难以遏制的社会现象,由于其隐蔽性、广泛性等特点,目前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亚腐败”严重侵蚀着公职人员的思想,并影响国家的长远发展,其危害却绝不亚于腐败。本文通过对“亚腐败”行为进行界定,分析当前我国公务员“亚腐败”行为的特征、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层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为何屡次发生?怎样通过制度化建设预防腐败?党的十八大期间,备受关注的反腐倡廉问题再次成为讨论主题。代表们提出,“政治清明”“廉洁政治”写入报告,将会有效堵塞腐败漏洞,提升反腐防腐能力。  相似文献   

4.
2013年,中央禁令频出。一道道禁令如同闪闪发光的利剑指向“舌尖上的腐败”“车轮上的腐败”“公款消费中的腐败”,甚至连公款购买的月饼、新年贺卡、烟花爆竹这种习以为常的东西都不放过。中央禁令的力度大、措施实,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广大百姓一致叫好。  相似文献   

5.
领导干部“家里人”“身边人”参与作案,已经成为当前腐败犯罪的一个突出特点。除了“夫人腐败”、“子女腐败”、“秘书腐败”外,一些领导干部的司机参与腐败犯罪的现象也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6.
徐友渔 《领导文萃》2007,(11):34-36
如果把“腐败严重不严重”或“有没有腐败”作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社会的定性,那就大错特错了 面对现在的社会存在的腐败现象,有一种议论流传得很广泛,即改革前的“过去年代没有腐败”。这种观点认为,改革固然取得了经济增长的成绩,但付出了道德、社会风气和社会公正的代价,是得不偿失、弊大于利。它认为:改革前年代的特权、腐败比现在轻微得多,人民生活不富裕,但很公正。  相似文献   

7.
企业“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处于特别重要的位置,对“一把手”一旦失去有效的监督,极易产生腐败。因此,积极探索对企业“一把手”监督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保护和投放干部,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程延 《决策探索》2005,(7):36-38
随着我国反腐败斗争的日益深入,惩治腐败官员的力度也不断加大,官场腐败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然而,近年来官场上却出现了另外一种现象——“亚腐败”。它介于一般作风问题和严重腐败行为之间.是一段在权力的廉洁状态和腐败状态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尚未达到触犯刑律的地步、但权力本身却又并不那么干净的空间。“亚腐败”是一些党政干部作风的不良表现,是诱发严重腐败行为的温床.也是当前反腐败斗争的一个新课题。这种现象在官场十分普遍,主要表现有“十大病状”。  相似文献   

9.
同欣 《领导广角》2003,(1):15-18
“腐败”定义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反腐范围与内容的确定。然而,目前社会上却出现了泛用与滥用“腐败”概念的不良倾向,把市场活动中甚至科研、文学等领域中一些社会不良现象也归为腐败范围之内,这就将反腐败的范围和内容扩大化了,这不仅影响着人们对反腐的正确认识和人们的反腐信心,还直接影响着反腐成效的提高。因此,要增强反腐的成效,一个基础性和前提性的问题是必须先解决“腐败”要领的泛化与滥用的问题,最后才能达到提高反腐成效,增强人民反腐信心。  相似文献   

10.
“一把手”属于特殊的监督对象。纵观大量事实,权力异化,欲望恶化,是“一把手”腐败的两大祸根。纪检监察机关对“一把手”的监督,只有针对“权”、“欲”这两个腐败之源,依靠和发挥纪律手段,立足教育,提高理性精神和自律意识,健全制度,强化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自律和他律双管齐下,有机统一,才能实现防患于未然,促进其健康进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广州曝出的案例,不过是近年来城管腐败的集中体现。继“暴力执法”之后,腐败成为城管争议的一个沉重话题。  相似文献   

12.
腐败新动向:责任主体『集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泉涌 《领导科学》2004,(12):50-51
在反腐败斗争中,人们常常能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查处一个腐败分子,带出一个“腐败群体”。许多腐败分子不再是独来独往,团伙性违法乱纪的“集体腐败”现象正悄然蔓延。腐败行为的责任主体“集体化”发展趋势表明,遏制“集体腐败”是当前反腐斗争的重要课题之一。“集体腐败”的典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全球最新腐败指数显示,冰岛是全球最清廉的国家,非洲的乍得被列为最腐败的国家。在被调查的159个国家中,有2/3的国家存在严重的腐败行为,而全球最腐败的10个国家及地区中有半数为非洲国家。反腐败民间组织“透明国际”表示,腐败与贫穷紧密相连,使这些国家的人们脱离贫困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消除腐败。  相似文献   

14.
雷颐 《领导文萃》2011,(23):88-91
“太平天国”是中国、可能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造反起义,在短短几年内就席卷大江南北,定都“天京”,强烈震撼了大清王朝,几乎将其推翻。太平军的“兴”,无疑是清政府腐败专制逼迫农民“不得不反”的结果,但如此浩大轰烈的农民运动,最终仍然失败,当然原因多多,但最根本的还是其自身迅速、严重的腐败。  相似文献   

15.
“亚腐败”又称“隐形腐败”、“消极腐败”、“非典型腐败”,是一种介于一般作风问题和严重腐败之间的行为,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为挥霍浪费型、形象工程型、人情交往型和吃拿卡要型。当前,“亚腐败”在我国公务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且有蔓延之势,严重影响着社会风气。其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权力主体是理性经济人,传统文化中“官本位”和“熟人社会”的思想,公共权力体系中缺乏有效监督,运行过程中体制机制上的漏洞,法律规定厉而不严,这些都为“亚腐败”蔓延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相似文献   

16.
何三畏 《领导文萃》2007,(7):153-155
前段时间,新闻爆出某些官员热衷整容,有“送礼就送整容”一说。这是一个新现象,媒体上出现了不少调侃的言论。严肃的评论主要是担心这成为腐败的新方式,认为整容的费用不菲,不论是花公款还是“送整容”,都涉嫌腐败。  相似文献   

17.
程延 《决策探索》2004,(2):28-29
现在一提起腐败,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高级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里的大贪官滥用职权、收受贿赂、卖官鬻爵、念恋女色等罪行,很少有人将腐败延伸到和群众最近的“小吏”身上。“小吏”其实就是当前我国最基层的于  相似文献   

18.
  颖辑 《秘书之友》2014,(4):47-48
周建红在《领导科等铹2014年第4期《领导干部如何防范职权遭亲情“绑架”》一文中指出,正确处理公与私的问题,是领导干部不得不面对的永恒课题。所谓亲情“绑架”,就是以亲情的名义,对亲人无度索求。职权遭亲情“绑架”,就是领导干部行使公职和权力被亲情所左右、受亲情所支配。甚至受亲情所裹挟而违规违纪、违法犯罪,最终被亲情所葬送。有效防止职权遭亲情“绑架”,应坚决贯彻习总书记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努力建筑三道“防火墙”。一是思想“防火墙”。不少事实证明,“千腐败、万腐败,都是思想先腐败”。因此,应从思想防范人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纠治“四风”,实现思想上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  相似文献   

19.
腐败是个世界性话题,并非中国的专利。自中国打开国门、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洋腐败”就伴随着跨国公司的涌人而现身中国。近10年来,跨国企业在华行贿的腐败案例达50万件,其中64%与国际贸易和外商有关。  相似文献   

20.
腐败者一直都在寻求腐败形式的变化。但千变万化都可以归结为两个方向上的努力。一是寻求“外在”的技术或手段的“创新”,即如何将权力运用得更好,以最少的成本,谋取最大的利益;二是稳固“内在”的根基或背景,即如何维持固有的权力或进一步扩展权力,寻求更为稳定的依托。家族参与的“家族式腐败”,可能是腐败者认为的揽钱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