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理论科学都有一个发展过程。用列宁的话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都是“历史的理论”。民族学也必然遵循这一规律向前发展。民族学的形成有一段漫长的历史。彭尼曼(T·K·Peniman)写过一本《人类学百年史》(包括民族学),实际上,无论人类学或民族学的建立,都远远超过一百年。民族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民族学资料的发现和搜集远在公元前2550年到前2095年左右,我国历史上黄帝到尧舜禹的传说中,就发现华夏联盟以及东南部的九黎、三苗,北部的熏粥、山戎、肃慎,西部的蜀山氏、羌、西王母、四岳,东部的岛夷,并纪之于书。  相似文献   

2.
斯大林指出:“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俄国的工人运动是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发展起来的,而最早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用马克思主义的光芒照耀俄国工人运动的是列宁。也正是列宁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于1917年则月领导俄国工人阶级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列宁接受、研究、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图书馆为其提供了必要的借鉴资料和依据,图书馆为列宁的理论研究工作作出了它特有的贡献。16岁至23岁,即1886年到1893年,这是列宁成为一位马克思…  相似文献   

3.
伯恩斯坦理论是第二国际后期兴起的"修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该理论的批判不足影响了整个欧洲马克思主义的走向。列宁对伯恩斯坦理论批判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在当下推进文化大发展中,我们要学习列宁重视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的做法,对一些流行且关乎国家命运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加以批判性研究,在批判中将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与实质解读结合起来,使批判与现实结合,弄清问题、服务现实。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与社会经济形态理论陈勇社会经济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分析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反映人类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我们认为,在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过程中,恩格斯作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列宁指出:“要正确评...  相似文献   

5.
民族经济学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理论基础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上的一门新型学科。它既从民族的角度研究经济问题,又从经济的角度研究民族问题,因此,它含有民族学和经济学的共同范畴,是介于民族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我国的民族学与经济学的发展有着漫长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发展迅速,硕果累累,建立了相应的学科体系,但作为民族经济学,却很少有人问津,仍然是一片待开垦的处女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我国少数民族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精髓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小平“精髓理论”研究石来宗(新疆社会科学院)一、马克思主义精髓理论发展的新阶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在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明确提出并阐述马克思主义精髓理论的主要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的精神武器,同时...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能够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人是不胜枚举的,但在理论和实践上有重大影响者却为数不多。列宁是公认的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总结列宁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较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信心十足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把当前的改革和开放引向深入,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先进性建设是列宁全部党建理论与实践的主题。俄共(布)成为执政党后,列宁始终坚持把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他加强执政党思想理论先进性建设的全部实践,始终围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体党员的头脑、加强执政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正确开展"两条路线的斗争"这样三项具体任务展开。列宁关于执政党思想理论先进性建设的思想与实践对我们更好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继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并创造性地将文化建设理论应用于实践来解决俄国的实际问题。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是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研究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科尔施在1923年发表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在这部著作中,主要描述了他提出的著名的“总体性原则”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三阶段论思想,以及他对列宁哲学思想的批判。八十多年后的今天,重新审视和研究他的这些理论观点,对于新时期我们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第一次论证了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重要意义和基本途径.我们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学习和运用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史上,列宁以其杰出的理论活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列宁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两种民族文化学说、无产阶级文化的党件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原理、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以及“文化革命”等观点,形成了无产阶级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这些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实践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相似文献   

13.
列宁主义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发展之一,就是明确地提出和阐明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需要,列宁在瑞士伯尔尼集中精力研究了辩证法,特别是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之一,黑格尔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邓小平和列宁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文章认为,列宁初步建构了比较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体系;邓小平在继承列宁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对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改革、教育目标、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作了精辟论述,从而创造性地发展了列宁的教育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列宁通过对本民族哲学传统的继承,自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各个时期错误理论的针对性批判,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领域;以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需要为导向开展理论研究,赋予了其哲学浓厚的实践特性。这是列宁哲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三个基本路径,也是列宁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俄国化的基本路径。批判性和实践性是列宁哲学思想的两个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6.
西方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剖析白振声马克思主义民族学,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为指导思想的民族学理论体系。从20世纪20年代起,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革命胜利后的社会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学都获得过巨大的发展,它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唯物...  相似文献   

17.
伟大的导师列宁逝世六十周年了。今天我们重温列宁关于具体真理的思想,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帝国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急剧地尖锐化了。列宁为了解决迫切的政治斗争问题,曾专门研究了哲学。当时,列宁最关心的是如何发展唯物辩证法与认识论,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认识论统一起来。列宁指出,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列宁关于具体真理的思想,为分析帝国主义和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批判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错误,制定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与策略,提供了锐利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8.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理论特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非“传统”观念的解释和探索,是对列宁主义的重大反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列宁思想的批评往往事出有因,但却无损于列宁主义基本方面的正确性。我们既不能把“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完全对立起来,也不能把二者完全并列起来。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主流和基干,“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派别则属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某些支流和侧面。在丰富、发展列宁主义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恩格斯和列宁在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都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文章还就恩格斯和列宁的民族理论思想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分析了革命成功和建设受挫的深层次原因。20世纪初期,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80年代末90年代初,前苏东各国社会主义失败。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俄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苏东各国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无论革命和建设都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也是成功的革命和受挫的建设留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