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文洁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1):3-7
“经济人假设”是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整个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中分析了有限理性说、社会-化人说、心理实验说和X效率理论对“经济人假设”的批判,最后得出结论:经济人是一个充分体现人类行为的假定。 相似文献
2.
“经济人”假设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小波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与可持续发展既相对立又相统一。对立的原因是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行为所导致的外部不经济性。统一的原因是经济人的利益最大化行为有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创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环境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新经济人”:科学管理的本质——“新经济”下对泰罗“经济人”假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水明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24-27,34
学术界普遍认为 :泰罗的科学管理是以纯粹的“古典经济人”为其人性假设。这种看法其实是对泰罗的误解。泰罗的“经济人”假设体现了物质刺激与精神刺激 ,外在刺激与内在刺激的结合 ;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 ,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统一 ;硬环境与软环境 ,有形环境与无形环境的融合 ,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的思想 ,本质上已区别于以往时代的“古典经济人”,成为“新经济人”。 相似文献
4.
杨雪英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39-42
"经济人"假设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假设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假设与可持续发展既对立又统一,这里就"经济人"假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以及产生矛盾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矛盾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在于环境资源的产权不清晰、资源稀缺却又被过度利用,以及环境资源利用中的外部不经济性和"经济人"的有限理性、政府的有限理性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两者的协调统一关系,提出了完善机制,建立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实现"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对"经济人"行为进行有效控制,提出了实现"经济人"与"社会经济生态人"的统一等一系列促进社会经济持续有效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徐媛媛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3):48-51
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的行为因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已破坏了管理组织实现持续发展的内外部条件.为了使组织能实现"生命价值",永存活力,必须抛弃组织管理模式中不合时宜的传统基础假设条件,其中之一便是重新认识"经济人",赋予人本身以生态意义,从而实现"经济人"向"生态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行政经济人假设的方法论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冰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4):148-151
分析了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主义思维模式和自我中心主义方法的缺陷,在评析西方关于理性的认识中提出理性的基本规定。以此为基础,探究行政行为选择中行政主体与现实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并依据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理论分析了现实行政关系中的理性特征,认为不存在统一不变的行政理性,理性是可以塑造的,其内容和指向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和行政伦理的塑造改变决策环境,以引导行政行为趋向于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7.
杜振华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33-36
本文通过对经济学界关于经济人假设争论的述评,提出了经济人假设基本上适用于我国现阶段经济活动中的人。接着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理和党内存在的大量腐败的事实,指出经济人假设也适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党员,且与党员的先进性并不矛盾。因此,各种制度安排应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克服党员经济人的局限性,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相似文献
8.
黄丽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2):46-50
“理性经济人”是现代经济学最重要的理论假设之一。其基本内涵包含自利的行为动机、理性的行为目标及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三层含义。在理论假设不断演进的过程中,一些学者从理性人的行为动机、行为目标以及研究方法等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批判与修正。无论如何批判和修正,“理性经济人”假设仍然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假设与出发点。 相似文献
9.
朱娅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1):20-24
亚当·斯密提出“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家分析人类经济行为和市场经济的始点和基点。庇古和新制度经济学派对这一假定作了修正。“经济人”假设受到过一些非议与责难。韦伯指出“经济人”的成长需要道德的支持。需要相应的制度呼唤“经济人”的道德良知,建立至善的健康的市场主体,使“经济人”在追逐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实现社会的整体目标,并成为承担社会责任的“道德人”。 相似文献
10.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但是其不能很好地解释利他主义行为.从利他主义行为也可以获得效用的角度来看,其与经济人假设并不矛盾.努德海文的人性的内核分裂模型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由此可以构建一个在社会道德约束下,利己与利他相统一的个人作为经济主体模型.这说明利己和利他都是产生效用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1.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前提假设,作为主流经济学理论的基石,它诞生于工业社会和机械宇宙论的生存土壤中,经历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综合及新兴古典经济学三个时期,形成了以理性选择、最大化决策为主要特征的完善的理论框架.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经济人"的认知、选择、决策和互动都有了新的发展趋向,使得"经济人"假设呈现出新主体、新选择集、新要素禀赋及新决策模式等"新"特征,这些"新"特征将为"经济人"假设的新发展带来机遇. 相似文献
12.
"理性经济人"假设与新制度经济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艳丽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5):672-673
自从亚当.斯密以来,“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在很长时间里成为西方经济学中的经典假设之一。而新制度经济学在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分析问题的同时对这种假设做了批判与重新界定,使经济理论对人的研究更接近于现实的人,同时也对制度如何更好地安排从而更符合理性人的要求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宵前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6,22(6):71-73
新古典经济学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经济人假说,充分论证了“经济人”的理性是如何追求并达到自利目的的。“理性经济人”使得经济学理论研究更趋“科学”化成为可能。然细究“理性经济人”的内涵,我们发觉颇值推敲。 相似文献
14.
郭其友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4)
"经济人"作为西方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假定,经历了一个在承袭中提炼、诘难中扩充发展的长期演化过程,其结果是不断地使之适应于西方经济理论研究的需要以及构成了其他经济分析的基础。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能否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必须有一个客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刘牧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27-32
经济人假说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最基本的出发点,其核心内容是经济人总是试图使"效用"这种心理状态最大化。对经济人假说的传统批评总是局限于该假说本身,而忽略其认识论基础。运用现象学方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经济人假说最根本的问题是缺乏意向性维度,从而没有注意到人类在经济生活中是将自身投入到所追求的对象中,而非将自身封闭起来计算效用。利用反常现象理解正常现象是近代以来一种普遍的思想倾向,经济人假说正是这一倾向在经济学领域的体现,而非一种孤立的错误。 相似文献
16.
行为经济学采取了有别于主流经济学的"新经济人"假定.它的出现使主流经济学"理性经济人"假定的辩护理由难以成立,保持了对经济主体行为观察的合理距离,使经济学理论尽可能地回归到真实世界,获得了骄人的灵活性.它的实践价值在于为经济学的实验方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弱化了经济学与心理学、伦理学与社会学等学科之间所存在的对抗性,为形形色色的行为经济学理论产生提供了合乎实际的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对"经济人"假设的重新思考--基于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的角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明确了对个体行为进行评价的主体以及行为评价时点的基础上,个体是在完全理性的基础上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即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对于个体仍然是成立的.对于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人组成的群体,由于存在着目标的不一致、彼此间行为的协同作用等众多原因,他们的行为与个体行为有着很大的不同,"经济人"的最大化假设就不再适用了. 相似文献
18.
薛为昶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4):30-33
斯密的“经济人”假设是建构在“自然秩序”和理性论哲学基础之上的,是斯密“自然秩序”伦理观在经济学中的运用和证明。“经济人”假设是对人的经济行为的一般性、本质性特征的理论抽象。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现实生活层面,无论是在经济学视野还是在伦理学视野,“经济人”假设都有其价值合理性和局限性。“经济人是理性的”,“经济人”还要受道德、法律的双重约束。 相似文献
19.
薛为昶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33-36
斯密的“经济人”假设是建构在“自然秩序”和理性论哲学基础之上的,是斯密“自然秩序”伦理观在经济学中的运用和证明。“经济人”假设是对人的经济行为的一般性、本质性特征的理论抽象。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现实生活层面,无论是在经济学视野还是在伦理学视野,“经济人”假设都有其价值合理性和局限性。“经济人是理性的”,“经济人”还要受道德、法律的双重约束。 相似文献
20.
方春英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65-67
亚当·斯密认为人性具有双重性:作为"经济人",自爱是其基本动机,人趋于利己;作为"道德人",仁爱是其行为准则,驱使人为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参与者不是仅仅只做一个纯粹的"经济人"或一个纯粹的"道德人",而是要做一个统一的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