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就雷纳.韦勒克所追求的文学史境界而言,他反对仅仅限于文学话语系统内部的传统与秩序,而回避向社会、历史与文化系统的扩展与延伸。韦勒克不但对文学史的他律论模式进行了透彻的论述,而且还在明辨的基础上予以了纠偏正误的悉心阐述。尽管韦勒克对俄国形式主义与英美新批评派等诸种批评流派的撰史观念都有所继承,但是,他的文学史观又的确存在着诸种特质。韦勒克无论是对于文本的分析,还是对于现象的把握,都表现出视野开阔、立意高远的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2.
胡燕春 《社会科学》2007,1(12):165-170
雷纳·韦勒克是文学史研究领域的渊博学者。综观韦勒克的诸种著述,无论是对于文本的分析还是对于现象的把握,都充分体现出了其对于文学史的诸种理论与实践的透彻研究。他凭借对于文学史料的有力把握,以积极、开放与动态的历史意识、较为辩证与整合的史实观念对诸多文学史现象与理论予以了扬弃与修正,其文学史研究囊括了对于翻译史、文体演变史以及思潮嬗变史等诸多文学史撰著中的问题的阐释,为后世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与无尽的学术资源,从而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雷纳.韦勒克是文学史研究领域当之无愧的渊博学者,他的诸种著述都体现出了其对于文学史理论与实践的透彻研究,从而对于中国文学史研究领域的观念演进与书写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雷纳·韦勒克凭借其非凡的学识与才高知深的资质以及学者的敏锐既成为了驰名寰宇的文学批评大师,又是文学史研究领域的渊博学者.可以说,长于实践是韦勒克治学的优势之所在,他凭借其所积甚勤、所蓄甚厚的知识储备及其精到的阐释昭示了文学研究的诸种策略与路径.作为比较文学"平行研究法"的倡导者,他分别就文学研究者、文学思潮与流派以及国别文学研究史等层面进行了深入的比照研究.具体而言,对于韦勒克就莎士比亚评论史所进行的研究予以较为系统而深刻的考察与论述,无疑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雷纳·韦勒克凭借其非凡的学识与才高知深的资质以及学者的敏锐既成为了驰名寰宇的文学批评大师,又是文学史研究领域的渊博学者。可以说.长于实践是韦勒克治学的优势之所在,他凭借其所积甚勤、所蓄甚厚的知识储备及其精到的阐释昭示了文学研究的诸种策略与路径。作为比较文学“平行研究法”的倡导者.他分别就文学研究者、文学思潮与流派以及国别文学研究史等层面进行了深入的比照研究。具体而言,对于韦勒克就莎士比亚评论史所进行的研究予以较为系统而深刻的考察与论述,无疑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雷纳.韦勒克所从事的参照并融会了诸多学科之成果的文学研究实践涉及诸多学科维度,其中对于文学研究中的哲学维度的剖析与阐述尤为精到与透彻。首先,他对哲学与诗歌的关系问题予以了客观的分析。其次,在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之中,他恪守了自己一贯所倡导的辩证原则,对于关涉到哲学的诸种问题予以了详尽而精辟的阐释。最后,对于某些批评实践所表现出来的对于哲学观念的运用失当等倾向,他也给予了纠偏正误的分析。就韦勒克与利维斯之辩而言,韦勒克对利维斯的评价可以说是较为恰切的。  相似文献   

7.
雷纳.韦勒克凭借其非凡的学识与才高知深的资质以及学者的敏锐既成为了驰名寰宇的文学批评大师,又是文学史研究领域的渊博学者。他所从事的参照并融会了诸多学科之成果的文学研究实践涉及诸多学科维度,其中对于文学研究的历史维度的剖析与阐述尤为精到与透彻。  相似文献   

8.
胡燕春 《学术论坛》2005,4(9):140-144
雷纳.韦勒克凭借其对于诸种批评理论的丰赡学识,在比较文学领域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就诸种批评理论对于他的比较文学思想所产生的多元影响而言,首当其冲者实非现象学、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以及英、美新批评派莫属。韦勒克正是以上述几种文论的多元而有机的结合为依托,实现了文学理论与比较文学之间在一定程度上的真正会通。鉴于此,文章将以上述文论为支点,就其对于韦勒克比较文学思想之形成过程所产生的影响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作为新批评文学理论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的韦勒克,本质上更像是一个文学史家,他在与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一书中所提出的每一文学作品都兼具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观点,及将文学批评、文学史与文学理论三者相结合的结论均明确地昭示了这一点。他在反对历史复现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容它性、复杂性与统一性三者相结合的独特的文学史评价标准,表现出新批评渐趋折衷,甚至想兼收并蓄的倾向,只是这种努力未能取得明显成效,以至于终让位给更为科学和更具生命力的法国结构主义。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理论界几乎形成了一种共识,即认为新批评仅擅长共时研究而欠缺历史观念,其实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新批评派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专注于对诗进行细读;另一类以艾略特和韦勒克为代表,具有较明显的文学史意识。艾略特认为传统是推动文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学史的评价标准是“外部权威”。韦勒克则主张文学批评、文学史与文学理论三者相结合。维姆萨特与比尔兹利的理论也间接地涉及文学史问题。但新批评文学史模式在竭力维护文本中心论的同时却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另一种片面,殊为可惜。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文学史研究的迅速发展,现代小说、散文、诗歌的分类研究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相形之下,现代话剧文学研究就显得比较薄弱了.到目前为止,在话剧文学研究方面还没有形成一支实力较为雄厚的队伍,也没有一个比较系统的研究规划和目标.建国三十多年来,我们还没有编写出一部完整的中国话剧史.至于话剧文学史更无人问津.我们认为,历史地科学地总结现代话剧文学发展历史的经验教训,对于提高中国话剧史和中国文  相似文献   

12.
文学史一词本就应指文学的历史,在这里将两者并列,实际上是表明这一意思:文学史与文学的历史在此不是同一概念,“文学史”是表示各种写成的记录文学历史的著作,“文学历史”则是表示作为文学史描述对象的真实的文学历史过程.由于文学史读者直接接触的是文学史而非文学历史,因此文学历史多被忽略和漠视了.本篇论文则是要对这一被忽略的存在与文学史的关系作一番理论上的探究.  相似文献   

13.
一部有特色、有个性、有读者的文学史,首要的是史家的主体意识应由心而发,去感应生活和时代,打捞和触摸文学的历史.范伯群先生的<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个案.史家基于自由学者的(心态)姿态,形成了扎实厚重的史料基础、准确辨析文学史现象、多元共生的大文学史观三者统一的理论基点,既凝聚了几代人写作文学史的经验,又是对自己20余年学术之路的认真总结.他努力尝试对"文学"与"历史"之间存在的关系史的描述,从而对文学进程做出了具有启发性的阐释,完成了在通俗文学史之外的文学史理论之建构.  相似文献   

14.
卢卡契在他的关于德国文学史的研究中提出,文学的起源、存在和发展由社会生产的全部历史过程所决定.文学史作为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其自身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所继承的当是优秀传统文学中的人民性、人道主义思想等具体的历史性以及与之相关联的高度艺术形式的具体性.衡量文学史上作品优劣的标准是看其是否达到了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这一系列属于精神史范畴的极具独创性的文学史观,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文学史理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20世纪西方文学史理论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对于文学的发展演变,很多研究者大都是从文化发展、文体更迭、文学思潮等文学的外在流变来展开论述的,这就忽略了文学内部发展的规律.文学发展历史上雅俗文学分界的现象随着社会和人性的发展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出现了趋于合流的景象,雅俗融合,两翼并举,成为中国文学发展的新拐点.从纪年的视角来研究文学是近年来文学研究的新拓展,但都没有看到1943年在整个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在对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梳理中,针对1943年文学现象,从该年文学发展的外在场域和内在律动来分析其不同以往的文学发展嬗变,凸显1943基于整个中国文学史的历史转折意义.  相似文献   

16.
梁实秋:现代文学史上的"反主题"批评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儒敏 《河北学刊》2007,27(5):118-122
梁实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特点鲜明的批评家.在梁实秋早期对新文学的严厉批评中,即显示了其片面中又不无某些深刻的文学见解,他注重理性、标准与节制,强调以所谓"文学的纪律"来抑制浪漫的态度,反对感情决溃.白壁德的新人文主义是梁实秋"人性论"的基本架构.他在20世纪30年代同鲁迅论战,暴露了其贵族化的立场,但他对当时"左"的机械论与庸俗社会学的批评,有的也切中肯綮.由于现代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梁实秋的文学观注定要被现代文学主潮抛弃.但作为一位有理论个性的批评家,无论是得是失,他都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其特有的痕迹.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具有漂移性,不宜作为文学史叙述的基本范畴进入文学史叙述.相对而言,"民国文学史"概念不但内涵稳定,而且符合中国传统文学史叙事成规,因而显得更其有效.运用"民国文学史"指称1912-1949年的中国文学,不但能够避免"中国现代文学史"概念运用的混乱,而且能将此前被弃置于文学史之外的文学现象纳入到文学史叙述之中,对于民国以来文学的历史分期、中国文学的学科划分以及文学史教学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郑振铎的《文学论争集导言》中,对新文学运动第一个十年的分期,对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文学论争的定性,对新文学运动群体性的历史书写,体现了他对新文化运动的独特视角及史化处理手法,对现代文学史写作及研究都有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9.
叶李 《江汉论坛》2012,(6):85-89
胡适以"双线文学观念"建构起来的中国文学史,为文学史书写如何处理"文学"与"历史"的关系提供了一种范本、一种以意为之的"写法"。其中国文学史内蕴着与现实社会结构变革相对应的文本结构——贵族文学(文言文学)与平民文学(白话文学)对立的等级结构。他对文言文学的贬抑,对白话文学的揄扬,对"白话的王国"的发掘,归根到底是为建设"国语的文学"进而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民国"服务的,因而可以把他的文学史书写看作一种从属于民主国家建构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20.
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德明 《人文杂志》2004,(2):114-119
翻译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生成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应该给它以一定的文学史地位.但1949年以来,翻译文学却一直成为文学史遗忘的对象,这是不正常的.如何书写翻译文学史呢?翻译文学并不能独立构成历史,翻译文学史应该理解为翻译文学与现代文学互动关系史,只有在追索翻译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关联互动中,翻译文学才可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依据和历史流变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