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红楼梦评论》是王国维的小说批评专论,也是中国现代小说批评的纲领性著作。在小说批评上,它以哲学美学作为批评基础,以中西汇融作为批评手段,以主题精神作为批评对象,以艺术自由作为批评目的,从而树立了中国现代小说批评的理论和实践范式。  相似文献   

2.
小说批评方式运载着文人的审美理想和社会诉求,小说文体地位的飙升,冲击着传统的小说批评方式格局.清末民初的小说理论家大多未能脱离传统文论的轨辙,传统文论的阐释方式仍为他们操作的有效工具,但专论等批评方式的出现,也在撕裂传统的禁锢时闪烁着耀人的光芒.小说观念的近代化进程,绘制了文化语境转型下新旧杂陈的批评方式风貌.清末民初小说批评的群体参与,展示了近代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批评趋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赛珍珠的中国小说系列专论之一。全文追溯了中国小说的发生和发展历程,并为中国小说作了有力的辩护。文章对于我们认识赛珍珠的中国小说观和她本人的文艺观,颇有价值,故译出,以供赛珍珠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小说文本与小说概念,是迄今为止几乎所有中国古代小说史著作和小说批评研究长期纠结不清的问题。其实,小说概念与小说文本是捆绑在一起的两张皮。凡是从事中国古代小说史建构或者批评史研究的人,都不能回避这两个概念,更不能混淆这两个概念。因此,认真检讨我们在这一问题上的种种谬误,实在是搞好我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5.
古代小说批评的形态主要有四种,即史余批评、本事批评、自叙批评和文法批评。史余批评促进了小说文体的独立,本事批评揭示了小说的历史真实,自叙批评提出了作者的主体精神,文法批评则发现了小说的艺术美。这四种批评形态的发展变迁,使古代小说批评在整体上呈现出一个由外向内的转型过程。  相似文献   

6.
孙犁一生留下了若干小说批评文章。他以现实主义理论精神对小说这一文体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卓有见地的探讨批评;在理论批评的同时,他还开展了一定的实用批评工作——作家作品批评。在长期的理论实践中,孙犁始终高扬现实主义的旗帜,表现出一种赴汤蹈火的献身精神和悲壮情怀。现实主义理论使他的小说批评显示出灼人的热力和咄咄逼人的光辉,但同时也遭遇了一种批评的尴尬。  相似文献   

7.
小说类型理论与批评实践——小说类型学研究论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说类型是一组时间上具有一定历史延续、数量上已形成一定规模、呈现出独特审美风貌并能在读者中产生相对稳定阅读期待和审美反应的小说集合体。小说类型中那些具备相当的历史时段、具有稳定的形式和内涵样貌、具有一系列典范性作品的小说样式叫做“类型小说”。中国现代小说发轫之初,中国文论家、创作家们就开始了对小说类型理论的关注和对类型小说创作理论的研究,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的“阶层化”带来了“小说类型化”的新趋势。研究小说类型理论、发展类型小说批评是深入认识中国现代小说史的要求,也是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类型化新趋势的现实要求。小说类型研究的范围包括小说分类问题研究、类型更替及演变规律研究、类型关系及等级研究、“类型批评”实践等诸多方面。当前建构中国小说类型学要从综合性、体系性、原创性、实践性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论明代的小说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的小说批评,主要包括文言小说批评和通俗小说(以白话小说为主体)批评。文言小说批评以胡应麟的建树最为卓越,蒋大器、李贽、袁于令、叶昼、冯梦龙、凌濛初、金圣叹等则是明代通俗小说批评的几员健将,其中金圣叹尤为卓越。本文对明代小说批评所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及其丰富蕴含做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小说文本与小说概念,是迄今为止几乎所有中国古代小说史著作和小说批评研究长期纠结不清的问题。其实,小说概念与小说文本是捆绑在一起的两张皮。凡是从事中国古代小说史建构或者批评史研究的人,都不能回避这两个概念,更不能混淆这两个概念。因此,认真检讨我们在这一问题上的种种谬误,实在是搞好我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初期起弗洛伊德就在小说观念领域悄然发动了一次革命,他把自己的“深层心理学”理论延伸到了小说理论研究和批评之中,明确肯定了“心理小说”的人性意义和现代审美价值,并从“无意识”表现的历史存在揭示了西方小说史的心理学本质,对西方古典主义的小说创作原则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有力地影响了西方现代小说家的理论立场和创作观念。但其理论和批评中过于浓厚的“泛性论”色彩和古典主义传统的余波又阻碍了弗洛伊德小说思想与西方现代小说创作批评界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1.
现代女性革命小说目前处于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文学批评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夹缝地带,尴尬而又暧昧,其丰厚的文化价值或者被贬低,或者被缩小和肢解。现代女性革命小说的意义应该重新予以评价:虽然现代女性革命小说具有其局限性,但是,该小说的创作在促成中国现代文学新的女性传统和创作模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形成了现代女性的角色意识、现代女性的心态、现代女性的审美取向、现代女性的话语,对推动五四女性文学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具有划时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中国小说起源的探析应该首先弄清楚近代作为文体意义的“小说”概念的界定。根据小说的现代界定去探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小说的概念,从而判断现代文体意义上的中国小说的起源。现代小说是反映市民意识形态的、作者有意识地进行创作虚构的书面作品。根据这个界定,结合中国市民文学的产生时间,就可以断定中国小说起源于宋代话本。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的“新小说”观念,作为现代中国小说理论批评“逻辑起点”的重要构成内容,鲜明地体现着偏重小说社会功利性的现代理论诉求。其以“小说界革命”、“小说为国民之魂”、“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等为鲜明思想标志的“新小说”理论批评,使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在小说的价值观念、本体观念、类型观念、叙事观念乃至小说文论话语方式等方面发生从古典向现代的急遽转换,呈现出勿庸置疑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史诗性追求是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的一种主导倾向,从俄国和苏联文艺理论寻找中国当代史诗理论的渊源,展示史诗性长篇小说的可能选择和光明前景,认为史诗性长篇小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机勃勃的叙事形式。  相似文献   

15.
历史小说三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说三个问题:其一,历史小说应是以作者记忆前时代的真实历史人事为骨干题材的拟实小说,其外延排除各种表意之作和再生小说;能作此区分,才能避免对历史小说的跨元批评。其二,新时期历史小说在创作方法上大都采用传统的现实主义及拟实性浪漫主义,这不是作者的文学观念守旧,而是历史小说品格使然;现实主义,或与浪漫主义结合,为历史小说创作展开永无止境的艺术空间。其三,现当代长篇历史小说不是故事的河,而是生活的海,内容必须大量虚构,滥造历史的可能性因而大增,历史真实具有显著的"似是而非"特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特别正视历史,熟悉历史,注重"似史"真实性,才可能写出既像历史又超越历史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为基准,对照当代的中国文学史和小说史著作,发现它们在对小说内涵的理解、古小说特别是历史小说的文类归属以及小说的源流等问题上,既有悖于鲁迅先生的本意,也与历史事实不符;通过对《穆天子传》《燕丹子》《吴越春秋》等古小说的分析,认为应该将汉代看做中国古典小说的成熟期,将历史小说看做中国最早的小说类型。  相似文献   

17.
社会历史分析是茅盾一贯坚持的理论批评的原则和方法,而把小说研究分为研究对象、溯源、结构、人物环境等方面,并且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探讨,更使其文艺理论批评具有启蒙性和领携之功。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中国小说是各种文学式样中成熟最晚的一种,所以依附于小说而生的小说序跋的出现也晚于其他的文学批评形式。与众不同的是,小说序跋一出现就具有比较完备的形式、体系和理论水平。但是这种状况的出现并不是中国小说批评者的自觉行为,直到近代五四运动以后,胡适才比较全面地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了小说序跋的写作,并亲自尝试写作多种形式的序跋,使之成为一种真正成熟的文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