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论战,是一场坚持唯物辩证法同反对唯物辩证法的斗争,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斗争。论战的中心问题是,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客观事物的根本规律。杨献珍同志在以“合二而一”的矛盾融合论,反对辩证法的核心即对立统一规律时,在矛盾同一性问题上,大做文章。说什么“矛  相似文献   

2.
矛盾规律,也就是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矛盾规律的实践的结论就是:它教导人们要善于在现实中发现矛盾;善于在发现现实的许多矛盾中抉择本质的矛盾和主要矛盾;善于对具体矛盾作具体分析,并求得正确的解决.在揭露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时候,要坚持实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线,反对掩盖矛盾、抹煞矛盾和调和矛盾的态度.立足于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基础上的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统一的原理,是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如实地反映,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反映,是革命运动发展规律的反映.社会现象也同自然现象和思维一样,都是在不断地矛  相似文献   

3.
<正> 辩证法就其作为事物运动客观规律这个方面来说,固然被称之为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铁的必然性”;但就其作为事物运动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并反过来成为他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个方面来说,则不可避免地同时反映了主体状态和相应的主客体关系,反映了主体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以及相应的实践发展水平.而这些东西,又跟一定人种类型在自己历史开始时的“原始选择”和语言工具联系在一起,并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轴心时期”明确为一定的“文化类型”和相应的思维方式、心理定势.所以作为理论思潮的辩证法,则不但具有反映一定社会时代发展内容的历史形态,而且还具  相似文献   

4.
作家的世界观对创作方法起着指导与制约的作用,这是毫无疑问的。可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有没有能动作用?古典作家的世界观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之间有没有矛盾?一些同志认为承认二者之间有矛盾就是修正主义观点。我则认为在肯定世界观对创作方法起指导与制约作用的前提下,应该承认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能动作用,古典作家的世界观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之间,存在着矛盾的关系。在文艺史上确实有世界观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有矛盾关系,有很多现实主义战胜了作家思想上的偏见的生动事例。对这些事例,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早已进行过科学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哲学战线上,正在开展着一场新的激烈的论战,这就是关于“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的论战。这是一场坚持唯物辩证法同反对唯物辩证法的斗争,是两种世界观即无产阶级世界观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斗争。主张事物的根本规律是“一分为二”的,站在唯物辩证法一方;主张事物的根本规律是“合二而一”的,站在反唯物辩证法一方。论战的双方阵线分明,针锋相对。这是当前国际国内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6.
在《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上看到王勋铭同志《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一文。我读了该文之后,感到作者的观点和在引据经典方面,尚值得商榷。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该文说:“所谓民族观,就是人们对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的看法,也就是世界观在民族和民族问题上的反映。”说民族观是对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的看法不错,但是,民族观是反映了客观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而不是世界观在民族和民族问题上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依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  相似文献   

7.
作家要改造世界观,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简称《讲话》)中反复阐明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在当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有其理论上的深刻性,在历史上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认识这个问题显然有十分的必要。它有助于我们更自觉地掌握文艺规律,创造出更多的好作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所谓世界观,也就是人们对于世界的根本看法。作家,应该说他们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他们的文学创作活动势必受到一定的世界观的指导和制约。独特的世界观势必制约着作家认为某事重要而某事并不重要从而决定自己笔下的描写对象,并写下自己以为激动人心的情节或场面。  相似文献   

8.
在辩证逻辑中,辩证思维的形式、规律和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思维的形式和规律是客观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性的反映,而人们在思维实践中自觉地应用辩证思维形式和规律去思考问题时,这些形式和规律就转化为辩证思维的方法。辩证思维的方法是主观认识的工具、手段和途径。一切科学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不仅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而且要把它作为方法用来认识它所研究的对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作为科学方法论的意  相似文献   

9.
关于系统论哲学意义的讨论正在缓慢而深入地展开,目前争论的焦点集中于系统论与矛盾学说的关系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已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或者认为矛盾两极的思想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于复杂多样的系统世界,只有系统规律才能更为深入地、全面和具体地反映具有复杂层次的动态系统:或者强调系统规律与矛盾规律“不可在同一层次上进行比较”,“对立统一规律不是反映事物复杂结构的规律,而是揭示事物内在本质的规律”,因此只有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列宁对“绝对真理”概念的几个“矛盾”的表述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教学和研究中,长期以来有一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个问题就是由“绝对真理”这个概念不一贯的理解中引出来的。许多教科书和文章,在谈到真理时,认为任何真理都既是相对真理又是绝对真理,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就真理都是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具有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来说,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的,都是绝对真理;就反映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程度来说,只能是近似的、不完全的,因而又是相对真理。这里讲的“绝对真理”是在真理的…  相似文献   

11.
世界观对创作起着指导或支配的作用。以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而论,他的世界观制约着他的创作,在这两者之间并没有矛盾,它们是互相一致的。不过,在巴尔扎克的世界观里却有矛盾:一方面他有保王党的政治观点和天主教信仰,这些是落后的,在某些场合甚至是反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间根本规律。这个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的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通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矛盾着的对立面有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同样,社会的发展变化也是由于其内部矛盾运动而推动的。正是基于对矛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推动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在给哈克纳斯的信中精辟地论述了巴尔扎克的创作。他不仅科学地分析了巴尔扎克的创作,而且也辩证地阐明了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关系。准确地全面地理解恩格斯的论述,对评论巴尔扎克以及理解世界观和创造方法的辩证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要正确理解恩格斯对巴尔扎克的沦述,关键在于如何解释巴尔扎克创作中的矛盾现象。这种矛盾现象的产生和巴尔扎克的世界观有没有关系?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有没有关系?多  相似文献   

14.
毛主席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毛泽东论文艺”第64页)社会生活既然要通过人们的头脑反映出来,就要受到人们的立场、世界观的制约,作家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然会反映出自己的主观世界。作家的世界观与创作是一致的,正确的世界观有助于正确地反映生活,谬误的世界观就会妨碍对生活的正确反映。因此,探讨作家的世界观对于理解他的作品,评定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对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分清精华与糟粕,决定吸取什么、扬弃什么,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唯物辩证法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具有双重结构:一是辩证规律体系,二是辩证方法体系。在辩证规律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核心规律。在辩证方法体系中,矛盾分析方法却不是核心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才是其最基本的方法。而要认识到这点,就必须在搞清楚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区别的基础上,如实地把唯物辩证法作为一种主观辩证法去认识  相似文献   

16.
对于多年来在我国被当作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真理的定义”——“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提出评论。首先,论述它不但没有恰当地表达出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的特点,而且存在着其它的缺点乃至有差错。其次,论述它与汉语“真理”的语词定义也有所抵触而会讲不通。再次,简述这个定义的来历,并加以评论。最后,提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真理的定义,并论及所包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政治改革家。他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他的著作中,既有大量论述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文章,也有不少尊崇佛教的文章,这说明他的世界观是非常矛盾的。那么它的基本倾向是什么呢?怎样正确对待这个矛盾?在侯外庐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中,根本未提柳宗元尊佛  相似文献   

18.
列宁曾經反复强調辯証法在认識論上的应用,指出辯証法也就是馬克思主义的认識論、反映論,“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辯証法应用于反映論,应用于认識的过程和发展”。列宁认为辯証法的对立統一规律,必須“当作认識的规律(以及客观世界的规律)”来应用。毛泽东同志的許多著作,特別是《矛盾論》和《实践論》,集中地突出地貫彻了列宁的指示的精神,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辯証法,丰富和发展了馬克思主义的认識論。《矛盾論》以矛盾問題为中心,总結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經驗,  相似文献   

19.
<正> 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往往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作者对自己笔下的一些人物形象既给予同情,同时也给予讽刺、嘲笑,甚至鞭挞,而对其憎恨的人物形象有时却给予不加掩饰的赞扬.文艺理论界对这种矛盾现象的解释可谓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这主要是作家本身的世界观的内部矛盾在创作中的反映,有的人则认为这主要是由作家的世界观与创作方法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呢?我认为要回答这一问题,从在文艺创作中作家的认识和情感的关系上去考虑,或许能更准确地揭示出这一现象产主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唯物史观中的核心内容。它从哲学高度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普遍、一般规律和动力问题,为人们解决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社会基本矛盾是任何社会都普遍存在着的矛盾,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在不同的社会中,在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社会基本矛盾都有其特殊的内容和形式。邓小平同志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贡献就在于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上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并制订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