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关于教育,当前流行的说法之一是,“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如果有人说“教师是主体,则很可能被认为不够“时代”!到底谁是主体?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如何呢?这是涉及教育观念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问题,有必要认真研究。人类发展史是一个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认识社会改造社会、认识自己也改造自己的历史,也就是认识与实践的发展史。那么,谁去认识、谁去实践呢?自然是人去认识,人去实践,这就需要明确认识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零度课程的一大特点是凸现主体的不可参与性,是对主体与参与的彻底否定。只有在否定中你才能体会到“后现代”教育社会学关注人类生存意义的深刻含义。“后现代”教育社会学,它的可能性之一便是倡导一种教育批评的教育社会理论,它的意义便是在批评中“变熟为生”,发掘出新的问题意识和新的认识问题的途径,以求最终达到对人类生存意义的终极性关怀。  相似文献   

3.
<正> 目前,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电子计算机或智能机器人的发明和应用,人类的认识便有了两个主体——自然主体和人工主体。自然主体当然是指的现实的社会的人,所谓人工认识主体是指以电脑为中心的人工器官系统,其集中表现是机器人。我认为机器人只可算作人类认识的工具,不能称之为认识的主体。首先,所谓认识的主体,应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的反映客体的人,他是以自觉地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为基本特征的。各种人工感觉器官,包括电子计算机、智能机器人等自动控制系统,无非是人的智能在机器中的再现,是人的智力的物化。它没有意识也没  相似文献   

4.
社会认识的科学性及其实现途径问题是欧阳康教授为开展社会认识论第二期研究提出的主攻方向课题之一.围绕这个课题,武汉大学哲学系原理专业的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和博士生先后举行了两次研讨.讨论中涉及到社会认识客体的内涵及其特点、社会认识的客观性与科学性、社会认识科学性的实现途径诸问题.现将这些问题的讨论内容综述如下.一、社会认识客体的内涵及其特点博士生倪勇认为,确定社会认识客体是社会认识论研究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从客体上才能把社会认识与一般认识区分开来,使社会认识论能够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但社会认识的客体,既不能解释成“人”,也不能解释成“社会性的存在”.因为社会认识的客体即是社会本身,而“人”或“社会性存在”在本质上与社会是一回事,用“人”或“社会性存在”去规定社会认识的客体无异于同义反复.因此对社会认识的客体的说明只能从社会与自然的区别入手.外在于人及其活动的自然界与社会的区别是不言而喻的.但一旦进入实践领域,自然与人及社会就交织在一起.作为人类实践的对象之自然,不再外在于人及社会,而是与人及社会相互关联,甚至是人类活动的结果,马克思把这种“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称  相似文献   

5.
政治传播是人类的一种活动,因而政治传播的“主体”说到底是人而不是其他.“主体”以种种“形态”存在,有个体、集体、社会总体和人类总体几种形态.“主体”的个人形态对应的是政治传播的“个人主体”;“主体”的集团形态对应的是政治传播的“社会组织”、“各种共同体”;“主体”的“社会总体形态”对应的是“国家、政党、政府”.目前的中国,国家(政党、政府)仍然是政治传播的主体,主导着政治传播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认识上,仍然要坚持这种主体的主导地位不能动摇的理念.政治传播的“多元主体”在中国还不现实,各种“社会组织”的政治传播功能还有待于挖掘和培育.当我们强调中国特色政治传播中国家(政党、政府)作为“主体”的主导地位不能动摇时,并不排斥社会(包括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积极作用.相反,努力培育和积极发挥“社会”的政治传播功能,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是构建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的重要战略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6.
从古希腊先哲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命题开始,对主体性的探究就没有停止过。人的一切实际活动,本质上都是实践活动,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构成了不同的主客体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点看来,艺术活动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特殊形态,它是建筑于主体对客体的审美关系基础上的。“处于审美领域的人—不论是创作者或感受者—对种类的属性作出反映,它既关系到对象,也关系到主体。”艺术作为人类的一种审美活动主要包括了创作过程和欣赏过程,其主体性也着重体现在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两方面。对此,毛泽东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没有创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创造出机车、铁路、电报、纱绽、精纺机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从这段论述中得出的结论是:生产力是人创造的。它启发了人们对以下问题的思考:认识社会发展动力的起点应该在哪里?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是什么?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中心问题应该是什么? 我认为人应该是认识社会发展最终动力的起点。这是因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  相似文献   

8.
现代认识论中,主体认识图式的研究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它是展示出认识的主体性原则的一个具体环节。由于它,使人自觉到对客体的认识,并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从而形成关于客体的映象。相反,主体对外界信息的刺激,是根据自身所特有的认识图式加以严格的选择的。也就是说,认识图式具有一种能动的特性。怀疑,作为认识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既表现为一种理性思维方法,又是一种主体意识中的思维状态。因此,怀疑也表达了人类认识的自主性、积极性。那么,怀疑在促进人类认识的进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或者说,怀疑在认识图式的运动状态中占据着什么位置呢?这正是本文所要力求探讨的问题。一、关于“认识图式”的哲学理解“图式”一词,在英语Schematics中,有“构架”、“图型”或“结构”之意。在认识史上,从主体意识方面提出“图式”的康德,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图式,如“实体的图式”、“关系的图式”、“质的图式”、“量的图式”等等。但是,不论哪一种图式,他认为都是先验的  相似文献   

9.
教学生“学会学习”,是教育“面向未来”的重要对策之一.未来的社会,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看,是信息化的社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现了科学社会化和社会科学化的趋势.新兴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高度发展,使人类置身于一场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革命.信息量以几何级数增长,信息交换的速度越来越快并趋向自动化.信息消费水平的提高,将迫使人类改变已经过时了的获取、处理和利用知识信息的方式,加强主体的自控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 “生命”两个字象满天的星子播撒在沈从文作品的字里行间.“生命”意识灌注流溢,使沈从文作品升华到一种美的哲学境界.因此,揭示“生命”的哲学内涵,就成了把握沈从文的关键.一切哲学问题的实质是价值问题.整体世界由主体和客体构成,哲学的任务就是要说明主体和客体是怎样结合在世界的统一中的.而价值,正是联结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范畴.价值乃至价值观念并不是哲学家发明的,它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产生并推动社会发展,哲学家的发现使人类获得一种强烈的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的获得加剧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冲突,也加速了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那句镌刻在阿波罗神殿上的著名箴言“认识你自己”表达的全部人类智慧,促使新时期女性文学将关注、探寻、思索的目标对准了既是认识主体又是认识客体的人自身。女性文学的情爱意识经过了苦难岁月的锤打,与传统的伦理道德进行了一番艰苦的较量,继而进入了对生命本体进行探索的河道。性,作为人类存在的一个基本问题,在久遭禁锢之后开始出现于文学的创作视野中。性爱不仅是人的本性的自然构成因素,同时又是一个承载了丰富的社会文化意蕴的社会现象。古人曾言食色乃人之本性,那么作为人类基本属性之一的性爱便应理所当然地走进文学的殿堂,因此,性爱文学使“文学是人学”的实证层面得以扩展和深化。从这个意义上说,1986年值得纪念。在这一年几位女作家不约而同地推出了几篇涉性小说,使女性情爱意识发生陡转,也引起了文坛的阵阵骚动与喧哗。瓦西列夫曾经说过,“人类的两性关系的发展客观地  相似文献   

12.
在认识论问题的深入探讨中,有的同志把认识区分为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富有启发。有些文章把事实认识界说为:其对象“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纯粹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实在”;其特征是“不附加任何外来成分。”把价值认识界说为:“人们按一定的利益标准和目的要求,对于社会事物所具有的价值进行评价认识。”前者回答“是如何”,后者回答“应如何”。我以为这样的划分和论断可以商榷。它给人造成的印象是:事实认识是对事物客观属性的认识,价值认识是从主体的需要、动机出发对社会事物所做的价值评价。前者是纯客观的认识,后者反映“客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才具有主观性。这实质上是把统一的认识过程分离为两种不同的认识形式了。造成这种分离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并分析了各种形式的自由观及其缺陷,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自由现,认为自由首先是人类主体区别于动物界的类本质,是人对必然的认识、利用和驾驭;其次,作为主体能动性和自主性的体现,它是在人类实践认识活动中逐步实现、逐步发展的过程;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类及其社会制度,是人类自由追求的最好理想和奋斗目标,但自由的发展永远不会完结人类自由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从自然界和动物界中分离出来——从对人和物的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最终达到“自由王国”这样几个有机联系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正说明了自由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种趋势;但自由若作为真正人人平等的各种个人权利,则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4.
“看”的技术生态位不仅指它在社会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空间位置,更意味着它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或所起的作用。人是“看”的主体,“看”是人类认识这个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看”的技术则是强化这一方式的重要工具,二者的相互关系定义了“看”的技术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关系、联系是“看”的基本属性,生态系统是“看”的场所,生态整体性是“看”的技术生态位之基础。正是这种整体性定义了“看”的技术生态位在空间上所占有的具体位置,同时也将其在时间上统一起来。这种时间上的统一表现为一种过程性,即“看”的技术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自身的展现形式是随着人类历史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看”的技术生态位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的演化所带来的直接成果,就是“看”与“看”的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变得更为牢固与紧密,甚至可以说,今天社会生态系统中“看”的技术生态位就是通过“看”与“看”的技术紧密依存共同展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莱布尼茨在《神正论》的“序”中曾将哲学难题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人”或“关于整个人类”的难题(Le premier embarrasse presque tout le genre humain),如“关于自由和必然的大问题”;而另一类则是“困扰哲学家们”的难题(1,autre n'exerce que les philosophes),如“有关连续性和看来是它的要素的不可分的点的争论”。主体生成论似乎兼而有之:它不仅几乎关涉到哲学的所有领域,而且还直接关乎“整个人类”或“人本身”、关乎到人的精神境界、人类的社会实践和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6.
如果“哲学史,……简略地说,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那么,随着从近代以来整个认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变化,作为哲学上的“认识”本身,它的概念、对象、内容、范围和方法等,就都比从前发生了很大变化,具有了新的涵意。人的认识的对象是什么?从西方哲学史的发展上看,这个对象有一个从外(客体)到内(主体),从具体到抽象(在认识内容上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越来越清楚地表明,哲学认识的对象指向,最终不是朝着外界的“物质客观”,而是通过对主客(或思存、心物)相互关系和作用的研究,最终朝向人类自身,认识的对象归根结蒂是人自身的思维能力、思维的限度及思维方式等,要解决“人的思维是怎样发生和进行,它可能具有多大的最终可靠性”这个问题。自然、社会和思维这三界的基本规律,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最集中、最深刻地体现在人本身,即人的思维之中。但思维的自我认识并不排除外界的认识对象或客体,只有在主客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中,主体才能通过思维对自身加以认识,而自我认识的目的还是为了弄清所谓主、客究竟是什么及其相互作用,以便促进这个相互作用。认识对象的最终指向问题与自我认识的最后目的问题,是不同层次上的问题,前者是说要认识的是什么,后者是说认识的实现是为了什么。  相似文献   

17.
“文学是人学”这个过去曾被当成修正主义批判的命题,随着“四人帮”的覆灭,冲破了他们制造的封建法西斯“禁欲主义”、“蒙昧主义”的罗网,又恢复了它的名誉和地位。四年来,我国文学事业的”复兴’、繁荣,愈来愈显示出了它的正确性。本来,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文学,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而社会生活的主体是人,起着  相似文献   

18.
和于光远前辈的相识相交,颇不同于与通常人结识的过程。1995年1月,我的《知情者说——与历史关键人物的对话》之一出版了,其中有一段内容为中共中央主席办公室政治秘书、毛泽东的英语“老师”林克,回忆毛泽东关注基本粒子研究的情形,叙述了毛泽东邀请于光远、周培源到家中漫谈一事。在那次交谈中,于光远曾就“哲学书上通常是以个人做为认识主体,而在人类社会中,认识的主体往往是集体。这个问题,究竟怎样看好?”向毛泽东请教。但不知是毛泽东在闲谈时没说清楚,还是林克记差了,在追忆时林克将那句问话说成是出自另外一个人之口。…  相似文献   

19.
论“以人为本”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以人为本”是对人的历史主体地位的科学概括 ,是对“人是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科学表述 ,是唯物史观的核心。“人是历史的主体”规定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 ,它是指一切历史创造活动 ,都要以人为前提 ,以人为基础 ,以人为动力 ,以人为目的。概括起来 ,就是以人为中心 ,一切为了人 ,一切依靠人。只有实践“以人为本”的思想 ,我们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的认识是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主体反映客体的一种观念活动,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由多种活动和功能集合起来,并产生一定结果的动态系统。人类认识活动客观上存在着“认识主体——认识中介——认识客体”的三者统一结构。近年来,在认识论领域,对主体、客体及其关系问题研究较多,而对认识中介问题却较少论及。认识中介应该是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对象。列宁曾明确指出:“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