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城乡二元结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实现城乡二元结构转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与必然;要抓住新农村建设和二元结构转换的机遇期与关键期,加快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步伐;积极面对和探析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实施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制度创新,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新农村建设视域下“以人为本”具有双重意蕴:第一,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依靠农民建设新农村;第二,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不断满足农民的利益需求。以上两点,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对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陆益龙在《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上撰文指出,党中央提出的旨在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新农村建设,需要有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作保障。在当代我国农村发展的历程中,有着政策调整优先,而制度创新滞后的特点。通过对不同地区农村发展经验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新农村建设对这样几种制度改革的需求非常强烈:一是造成城乡身份不平等、增加农民发展成本和阻碍农业劳动力逐步转移的户籍制度;二是制约农民收入、福利和保障水平提高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三是导致农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较低的城乡分割的公共财政制度;四是不合理的农业价格政策。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我们要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集中体现我党在新阶段对我国农村、农民、农业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具体的工作中创新实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边疆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它的特殊性,任务更艰巨、更困难。主要存在如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农村发展难等问题。究其原因是:生产力水平低,发展又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等因素的存在;体制上和国家政策实施方面的因素;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民素质普遍较低。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避免形式主义,努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是要大力提高我国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这是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推进农村现代文明建设进程的现实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根本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农民增收为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在于发展经济,富裕农民。我们务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江西实际出发,积极推进农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创造农民转移就业的良好制度环境,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速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通过减少农民,促进农民增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快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城乡文化强弱差距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文化建设。目前,中国城乡文化强弱差距极大,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多种措施和途径统筹城乡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着眼点。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农村各项事业,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日本政府通过实施农业农村整备政策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环境改善,实现了农业农村综合振兴发展。目前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学习、借鉴日本农业农村整备的成功做法,制定和完善新农村建设相关法律政策,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参与,完善新农村建设内容,增强农村灾害防治和资源环境保护能力,研究建立新农村建设评价制度,对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是一种新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新的总体发展思路,标志着我国开始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经济结构转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阻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成因,而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源是制度安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着力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是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也是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当务之急是抓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根本之策是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西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关键之举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及成因,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民素质教育,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合理规范制度及其创新等一系列促进西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对推进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实现西部农村现代化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民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由于受历史、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多数农民的文化科技、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以及健康水平等,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就必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放在突出的位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农村教育为重点,通过采取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城乡交流、改善农村环境等措施,切实提高农民素质,调动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4.
农民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这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强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并加大对农民法律保护的力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从而保障农民的各种合法权益,切实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5.
和谐与发展是贯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过程的基本要求和保证。如何利用资源分配的区域性特征,确定合理的农业布局,建立各具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和与此相关的新农村模式,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这里科学的发展观就是因地制宜。总之,农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只有把区域特色、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促进农业发展结合起来,才能构筑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模式。例举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以闽台农业合作为助力的农业产业带建设,来说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发展模式才是新农村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6.
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总称。现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时机。我国政府已经把民生问题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制,给予农民公平的教育机会,保证农民平等的政治权利,向农民提供向上流动的渠道,才能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形成符合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规律的有效路径。本文主要从科学规划、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培育新型农民和创新农民组织体系等四个方面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路径进行了理论和操作层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宁波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因地制宜做规划,分类指导建新村”的新农村建设战略框架,并构建了“思想认识——法律保障——空间支撑——融资渠道——农民主体积极性”五位一体的创新体系,确保宁波新农村建设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9.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加强农业基础性地位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城乡互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变农村的整体面貌;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迫切需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