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始于泰国的东亚金融危机,引起人们对东亚发展模式的重新认识,这是十分自然的。在此之前,对东亚经济发展的评价尽管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但总的来看,占主导的观点是肯定和赞赏,并把东亚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上升为东亚模式。那么,在东亚发生金融危机之后,又如何来评价东亚模式呢?我们认为,东亚金融危机的发生与东亚模式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由此推断东亚模式已经过时或完全失败,东亚模式经过适当的调整肯定可以再次发挥作用,为东亚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作出贡献。一、东亚经济发展的成就及其原因ZO世纪下半叶以来,具体地说从6O年代开…  相似文献   

2.
在东亚区域货币整合的进程中,发展东亚债券市场被列为一个主要方面。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东亚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东亚债券市场的建设。首先回顾东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剖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对东亚债券市场的影响,并进一步对其发展提出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3.
在东亚独特的历史、政治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东亚发展模式,曾使得东亚国家获得了高速的经济增长。然而,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一些人对东亚模式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甚至认为金融危机宣告了东亚模式的结束。本文试图从东亚国家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市场关系来探讨东亚模式的得与失及利与弊。  相似文献   

4.
始于一九九七年七月的东亚金融危机,短短一年多时间,即从泰国迅速蔓延到整个东南亚,继而波及韩国、日本、俄罗斯,形成震撼整个国际社会的金融风暴。这场风暴对东亚各国所形成的冲击,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所产生的影响,是史所罕见的。科学地分析这次危机的形成、特点及其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对于我们防范和化解这类风险,确保国家经济安全,是很有价值的。一、东亚金融危机是一场长期忽视经济安全而酿成的全面经济危机。这次金融危机是在人们对亚洲经济前景普遍看好的舆论氛围中突然暴发的。事实上,在这之前,东亚各国,特别是东南亚…  相似文献   

5.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东亚各国或地区将东亚货币合作提上了日程,而东亚汇率协作机制的建立则是东亚货币合作的核心。本文重点对东亚汇率协作机制的选择空间及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东亚汇率协作机制的现实可行方案——东亚各经济体(除日本外)平衡退出传统的钉住美元制,实行共同钉住货币篮(由美元、欧元和日元组成)制度;随着区内成员国经济不断发展,逐渐将区内成员国货币纳入货币篮。  相似文献   

6.
对东亚金融危机的文化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亚金融危机中断了东亚经济数十年高速发展的进程,让世人重新反思东亚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危机的外在原因只是表象,其内在根源则在于东亚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未进行深层结构的根本改造。东亚文化虽然存在着国度和民族的差别,但缺乏普遍权利意识和公正透明的经济秩序是其通病。一元化的思维模式与缺乏制约的权力结构相结合,产生了特殊的东亚政治文化,如政府官僚对经济的主观随意干涉,滋长了严重的政治腐败、泡沫经济和金融无序。政治上的准家族统治、虚假民主和官商结合,裙带关系资本主义在金融危机中充分暴露出其对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阻碍作用。团体导向曾经促进过东亚的现代化,但其负面因素如今也充分显现出来。当然,不能通过一次金融危机而将东亚文化的优点全部抹杀,但东亚的有识之士必须认真地反思和改造那些不能适应经济持续发展的政治文化因素。经过进一步的政治变革、政策调整和文化改造,东亚社会才能从根本上克服金融危机,使经济和社会发展跃上新高度  相似文献   

7.
这次东亚金融危机暴露出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东亚国家企业的负债率普遍太高。东亚国家企业的高负债率同东亚经济模式密切相关。什么是东亚经济模式?什么是东亚金融模式?东亚企业的高负债率同这些模式的哪些特征有关?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利于我们认真吸取东亚国家高负债率引发金融危机的教训。要认识东亚经济模式和东亚金融模式,必须正确刻划这些模式的特征是什么。东亚经济模式和金融模式的特征,可以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加以刻划。东亚经济模式宏观层面的特征有四点。第一,高储蓄。东亚民族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与西方国家不…  相似文献   

8.
1997年7月始于泰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迄今已持续了一年有余,并演化为整个东亚的金融及经济危机,个别亚洲国家还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而且,东亚金融危机还在世界上更大的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一亚洲及整个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形成了严峻...  相似文献   

9.
重新理解东亚模式:演化经济学的新框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后 ,人们对东亚模式的评价已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2 0世纪 80年代 ,随着东亚经济的快速发展 ,有关东亚成功的三种学说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一些经济学家从东亚经验中概括出了经济发展的“东亚模式” ,一时间它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效仿的楷模 ,“2 1世纪将是东亚经济的时代”成为当时流行的看法。然而 ,自 2 0世纪 90年代初以来 ,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 ,克鲁格曼首先对“东亚奇迹”提出疑问 ,此后持不同意见者逐渐增多 ,特别是 1 997年下半年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最终使流行的学术观点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原先占主导地位的三种…  相似文献   

10.
东亚金融危机已历时一年有余。在一个创造出经济增长奇迹的后发展地区,爆发如此长久、如此深重且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金融危机,恐怕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随着危机的进展,国内外学术界对这场危机的研究和探讨,巳不仅限于金融交易的技术层面。作为地处东亚地区的中国,学术界对这次金融危机的研究得天独厚并责任重大。本刊特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著名专家、学者撰写一组文章,从理论上对导致东亚金融危机的内外体制、制度环境因素及其影响(包括对中国的影响)等问题作深层探讨,并期望在实践上对克服危机的对策设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李华 《理论界》2008,(10):1-1
当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十周年、经济学家们还在对危机进行反思之时,2007年3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愈演愈烈,迅速席卷多个国家,给美国乃至世界金融体系造成巨大冲击。这再次提醒人们,金融脆弱性问题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紧迫的、严重的问题。当我们回顾历史就会发现,在某种程度上,一部金融发展史就是一部金融危机史,而且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越来越成为金融危机的重灾区。也就是说金融发展并未降低金融脆弱性,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和金融迅猛发展也没有降低金融脆弱性。这一现象给学术界提出了一个重大的课题:如何认识和探究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脆弱性问题。王东风博士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专著——《新兴市场金融脆弱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日本经济走势对其也东亚的经贸关系发挥着决定性作用。1997-1998年的东亚金融危机就是日本经济萧条扩散的直接后果,而目前日本与东亚经贸关系中存在的贸易失衡与摩擦加剧,日本直接投资和资金援助大幅萎缩,货币合作举步不前等问题,也与日本经济萧条恶化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3.
闽南人文精神特点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20年来,东亚社会经济发展成就世人瞩目,引发了对“东亚发展模式”的人文思考。所谓的“东亚发展模式”,指的是在东亚地区内以同一个区域为背景的大体相近的人文传统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在东亚经济危机发生之前,对“东亚发展模式”的人文思考多发掘其人文传统中的积极因素,金融危机之后,则更多地强调东亚人文传统中对现代化进程中不利因素的分析。无论对东亚人文传统的褒贬如何,都强调社会经济发展中人文因素的积极性。近20年来,台湾和海外华人的经济实力显著壮大,改革开放以来的闽南和潮汕地区的经济也迅速成长。闽…  相似文献   

14.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许多学者对所谓“东亚发展模式”提出了质疑。我们可从亚洲特有的价值观入手,将契约分为包括法律制度和以法律制度为标准的“硬契约”,以社会习惯,道德伦理,文化传统为参照的“软契约”。而在东亚渡过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软契约”的作用功不可没。我们有必要从经济和社会角度分析“软契约”现象的存在原因,揭示了它之所以富有生命力的深层文化理由,进而尝试构建儒家伦理与东亚经济发展模式之间的一些对应关系,最终对“软契约”现象的作用和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5.
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催生了"10+3"等东亚区域合作,东亚合作的深入使东亚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关系日益深化.本文将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东亚各国如何在相互依赖中促进区域经济平衡、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6.
东亚危机 知识经济 创新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亚模式”曾享誉全球。然而,东亚各国近年来的政府干预却步履艰难,失误不断,阻碍了经济发展,直至引发金融危机。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东亚金融危机的时候,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却宣告人类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时代,面貌全新,威力无比。东亚国家由于其自身有着制约创新的经济体制根源、科技体制根源、教育体制根源等,因而,创新体系,困难重重,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东亚货币合作引起了各国政府和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东亚货币合作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东亚货币合作的进展缓慢,人们对东亚货币合作前景普遍感到悲观,这是因为东亚货币合作面临众多制约因素。一方面,东亚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等差异明显,另一方面,东亚各国面临不对称相互依存、核心领导国家的缺乏和国际合作机制缺失等各种消极因素,这众多因素共同阻滞了东亚货币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出现,一方面是世界政治和经济多极化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出现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新地区主义在东亚迅速膨胀,并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何慧刚 《社会科学》2004,(11):33-39
20世纪90年代末期,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并波及全球暴露了东亚各经济体在货币(包括汇率)领域各自为政、缺乏区域协调所带来的弊端。东亚各经济体普遍希望加强区域内的货币合作和建立东亚汇率协调机制。钉住货币篮制度是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的现实可行方案。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的实现必须经历三个阶段。中国参与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的成本——收益分析表明中国应积极参与东亚汇率协调机制,为建立亚洲单一货币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东亚国家和地区在高速的经济增长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东亚经济奇迹证明了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合理性;东亚金融危机的发生既暴露了东亚经济在长期增长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也暴露了这种经济模式本身的局限性,因而有必要重新审视东亚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