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慎独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自律精神的培养仍然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分析慎独一词的由来入手,从道德修养方法与道德修养境界两个方面阐述了慎独的基本涵义,并提出了‘慎众’是‘慎独’的当然内涵的观点。文章第二部分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运用慎独传统培养大学生的自律精神。  相似文献   

2.
儒家的慎独境界有三个层次:第一,"明明德"前的慎独:以善为本,谨守善道.第二,"明明德"后的慎独:唯道是从,渐除习气.第三,大圆满层次上的慎独:君子不器,从心所欲.儒家慎独的这三个层次,皆是心地上的修养,与只强调外在行为的"谨慎独处论"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略论“慎独”王小陵我们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道德遗产。“慎独”这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和境界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本文拟就人们在道德修养的实践中,如何继承祖国这份优秀道德遗产的问题,谈点个人的一些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4.
“慎独”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重要的个体修身思想,更是人修身养性所追求的一种道德境界.学习“慎独”思想,有助于转变高校德育工作理念,丰富高校德育工作实践,使高校德育从他律走向自律、从工具走向人本、从适应走向超越,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主体意识,关注、满足人的超越性需要,培养“有德性的人”.  相似文献   

5.
儒家“慎独”思想的现代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慎独”作为儒家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德性,一直备受儒家推崇,其最初的含义为“诚意”,指内心的一种精神状态,后理解为个体在独处无人注意时做到思想和言行的谨慎有德,后一种含义多被广泛接受。“慎独”有其一定的境界,即应注重不睹不闻的“隐微”处,“隐”和“微”即为“慎独”的两端。儒家“慎独”作为“入德之方”在个人修身中占据了显著地位,但其最初实为儒家出于为统治阶级服务而推崇的德性,其塑造人民道德高度自律性的性质,是统治阶级管理人民的有效方式。今天我们既要发扬“慎独”注重自身完善的内向思维品质,又应将其从对人的情感压抑中释放出来,伦理存在的价值应建立在真情之上,只有真情投入的道德才会带给人幸福。  相似文献   

6.
慎独论是刘蕺山学术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也是他一生自始至终坚持不懈的工夫理论。他在改造和重新解释历史上的慎独观的基础上,把独体提到本体论的高度,使慎独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理论体系的学说系统。本文从慎独与敬诚、慎独与心性、慎独与诚意、慎独与静存动察、慎独与格物五个方面分析了其慎独论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加强师德建设,一是要贯彻落实<教师法>,明确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增强法律意识,建立健全考评制度等;二是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靠自我修养铸师魂.只有他律和自律相结合,强制和慎独并用,师德才能达到较高的境界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梁漱溟通过与杜心五交往,能直接感知武学功夫纯熟、高深境界;通过长期习练太极拳、内家功夫,能体知内家拳、道家内养功之精髓。自逆反而顺自然,由主静达真动,恬淡虚无真气从,这些生命历程是梁漱溟“宇宙生命力”思想的源头活水,并且与梁漱溟重视儒家的“身在心中”之道体论、慎独之功夫论、健而静、寂而仁之境界论密切相关。梁漱溟在现代中国社会中鲜活地诠释了传统的魅力,展现了儒家与道家、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当代青少年人格的发展应该是对民族伦理精神的时代发掘与创造性继承。分析孔子的人格理想与现代化的结合点,是青少年人格塑造的出发点。本文通过对孔子人格理想的核心“施仁行义”、“入世进取”的分析,提出了当代青少年的人格追求应体现的基本精神,即:宽厚仁爱的博大胸怀;义高于利的价值观念;自强刚健的入世精神;克己慎独的修养境界。  相似文献   

10.
最近公布的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仲尼曰》论及慎独,明确肯定慎独是指谨慎于“人之所不闻与人之所不见”,表明慎独的“独”确有独居独处之意,与简帛《五行》强调“能为一”、《大学》主张“诚其意”的慎独有所不同,说明慎独的含义经历了从谨慎于独处的原初意到谨慎于内心的引申意的变化。而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谨慎于独居独处,要靠道德自律,靠内在的道德自觉。这样慎独必然要从强调谨慎独居时的行为向重视内在意志、意念转化。由于先秦两汉的学者既在原初意,也在引申意,以及引申兼原初意上使用慎独,这样就造成慎独语意的复杂情况。郑玄、朱熹对慎独的注释都有不准确、不完善的地方。对于慎独的理解和研究,要从马王堆时代的“不同”说、郭店时代的“相同”说,走向安大简时代的“发展”说,从发展、演变的角度对慎独的语意做出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慎独与儒家的时代命运有某种微妙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对慎独思想的分析来窥探儒学当代困境的原因。慎独的诠释史告诉人们,儒学思想的当代困境有其思想被误读的原因,但丢失了原始儒学丰富的文化基因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论新世纪中国高校学报编辑的品格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高校学报生产、积累和传播高品位精神产品的本质特征与学报编辑再创造性劳动的特点,以及新世纪我们面临的由经济转型而导致的文化解构、整合、重构所出现的复杂社会状况,从安贫乐道的角色意识定位、“为人作嫁”的奉献精神、“慎独”境界的修持等方面论述了学报编辑的个人品格修养问题,提出了编辑学中关于编辑主体的道德修养课题的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13.
李二曲提出的悔过自新学说,把儒家“反省内求”的自我教育原则推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要坚持悔过自新应做到在日用常行中躬行实践;在起心动念处下功夫;做到慎独和不断修养。“悔过自新”说继承了孟子“求其放心”、朱熹的“革欲复理”、王阳明的“致良知”等思想。悔过自新说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庸》首章涵盖儒家的本体、工夫和境界思想,乃全书之体要。吕柟不满朱子对《中庸》的诠释,以"综合"为原则对《中庸》做出异于朱子的创造性诠释。在本体上秉承张载的"气本论",提出"理气非二"的理气观;在工夫上主张以"慎独"统领存养与省察;在境界上以"致中和"为本。这三方面以浓缩一体的形式显豁出吕柟《中庸》学的形态和特质。  相似文献   

15.
“慎独”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术语。《郭店楚墓竹简》和《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五行》,各有二章专门讨论“慎独”,都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讨论的 ,与传世典籍之“慎独”并无二致 ,讲的都是群体意识中的自我意识问题  相似文献   

16.
"慎独"是儒家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观念。以郑玄、孔颖达、朱熹等为代表的经学传统解"慎独"为"谨慎独处",而今人多据简帛《五行》篇解"慎独"之"慎"为"诚"或珍重之意,"独"则是指作为本体的心,"慎独"即指内心的专一或珍重自己的内心,这样对"慎独"的解释就由强调外在行为的"谨慎独处"论转为强调内心的专注专一。但必须注意先秦时代的思想家对心的理解与今天有着重大的差别,心的情感意义与认知意义在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慎独"观念的真精神就在于合外内之道。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大学生道德人格重塑的外在路径是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合理优化,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合力凝聚,规章制度与法律手段的大力约束等;内在路径是树立理想人格目标、不断提升道德境界,践行道德规范,加强自我修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积淀道德人格素质等。当前大学生道德人格重塑的方法主要有知行结合、典型示范、舆论扬抑、自我反省、“慎独”等。  相似文献   

18.
先秦儒家“慎独”观念的思想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慎独"是儒家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观念,历代许多有影响的学者都对这个观念做出过不同的诠释。近年随着郭店楚简和马王堆帛书等出土文献的发现,这个问题再度引起学者的关注,并发表了一系列对于"慎独"原义的解读。以郑玄、孔颖达、朱熹等为代表的经学传统解"慎独"为"谨慎独处",而今人多据简帛《五行》篇解"慎独"之"慎"为"诚"或珍重之意,"独"则是指作为本体的心,"慎独"即指内心的专一或珍重自己的内心,这样对"慎独"的解释就由强调外在行为的"谨慎独处"论转为强调内心的专注专一。但必须注意先秦时代的思想家对心的理解与今天有着重大的差别,心的情感意义与认知意义在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因此对"慎独"这个观念的理解就需要深入到先秦思想的语境中去做出进一步的澄清。  相似文献   

19.
邹守益通过安顿自身生命困惑与挽救时代危机建构慎独说。他早期接受朱子学思维,困惑于朱子解《大学》格物与《中庸》慎独异问题,后得到王阳明指点才知两者可以合一,从而由朱子学转向阳明学。与王阳明以《大学》格物统摄《中庸》慎独不同,邹守益以《中庸》慎独统摄《大学》格物,这主要因为王阳明处理朱子向外穷理的弊端,邹守益处理王阳明向内格心的弊端。当时学者致良知出现落入有或无的弊端,对此邹守益重新诠释《中庸》慎独说,主张学者须在日用常行中达到独知,挽救了学者致良知危机。邹守益建构慎独说,具有保守作风,影响了江右王门后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提出的自我修身方法.一直以来,学术界对其理解有所差异,但就其本质却是相通的,都强调自律."慎独"思想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进行互联网活动必须从言行举止等多方面践行"慎独"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