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筑史课外作业的多元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一老套,缺乏变化的建筑史课外作业形式已经大大降低了学生高质量完成建筑史作业的热情,建筑史课上教学的效果也得不到应有的巩固。建筑史作业的多元化设计是教师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以"大师作品模型制作"为建筑史课外作业多元化设计的先导,提出了模型解析、图形对比解析和模块设计等新的作业形式。  相似文献   

2.
从模型制作谈建筑史课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什么要在建筑史课上做模型,模型制作给建筑史课带来了哪些新生机入手,探讨了建筑史课深化改革的方法。把建筑史同建筑初步和建筑设计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更为系统、科学的建筑学专业课程组织框架,是建筑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3.
中国建筑史作为一门素质教育通识课程,其重点是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应紧密结合通识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在课程定位上体现知识性和趣味性,在教学内容上重在“启发思想,传授方法”的知识面和知识点的适度把握,并采用全方位的多维教学法。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了解最基本的知识领域及其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人文修养。  相似文献   

4.
建筑史中空间概念的历史就是对空间知识的认识活动以及空间知识自身认识活动的历史。文章以谱系分析的方法,通过追索建筑史中典型的空间概念,论述了空间概念的形成、发展和衍变,并明确了认知空间概念的哲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既有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囿于通史分期模式,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作为近代建筑历史的起点。文章拟从传统建筑体系的整体断裂、新式建筑教育的初兴与新型建筑师的出现、城市的早期现代化改造三个方面,阐述了清末“新政”与“立宪”时期中国建筑体系发生的整体性变迁,结果表明,中国古代建筑史与近代建筑史的真正分界点不在1840年而在1900年代。  相似文献   

6.
兰溪 《可乐》2010,(5):23-23
迪拜塔的竣工揭开了全球建筑史新的一页。它是当今世界当之无愧的第一高楼,完整高度为828米,一共160层。在迪拜塔的落成启用典礼上,参与设计的科比·史密斯提到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一个中国工人让这幢大楼抬高了0.64米。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新文化史学的影响,学校建筑史学兴起。建筑现象学关乎人与建筑的关系,为学校建筑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这一视角下,学校建筑史研究对探寻空间的教育价值、重现师生的生活世界、理解当下的教育困境具有重要意义。英国教育史学家探讨了英国历史上的学校建筑,分析了建筑形式与教育价值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关注了学校建筑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学校建筑演变背后的影响因素。这些研究经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在于:学校建筑史研究应解读学校建筑所传递的教育意义;可以结合其时代背景和地域特色来解读学校建筑;探讨学校建筑思想的演变对教育场域的影响,从而理解历史上师生的生存境遇。  相似文献   

8.
林徽因是我国建筑学界的一代才女,她为了和丈夫梁思成写作《中国建筑史》,却甘愿风尘仆仆辗转于乡间小道,在艰苦的条件下徒步考察。她为了完成最后的工作,在肺部和肾脏已经严重受损的情况下,不惜将整个生命赌上去,从死神那里夺取了十年的时间,完成了最后的三次拼搏:第一次是参与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绘图、试做、讨论、修改都在病中完成;第二次是抢救景泰蓝,她带学生跑工厂作坊,才使得这种国宝工艺不致失传并且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9.
整合思维是外国古代建筑史教学中的重要思维方式 ,也是满足建筑历史课的根本目的的途径之一 ,是全面认识建筑发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邻居     
梁思成,建筑学者,梁启超的儿子,林徽因的丈夫。早年受父亲影响,受过正统的中国古典文化教育,后到美国留学。回国后,创建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完成第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系统完整的《中国建筑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陈之杂 《社区》2010,(11):39-39
哈里发大楼(又称“迪拜塔”)的建成为人类的建筑史展开了全新的一页,它的开发商是阿联酋国营地产公司,最初,开发商的仅仅是计划超过高度为508米的台北101大厦便可以.因此它的设计者——美国SOM建筑公司在当时针对的设计对象的高度仅为560米。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总结了建筑史研究的一般方法,并通过在浙江西南部山区进行民居调查的实例说明在建筑史研究中借鉴"口述史"方法的调查传统以及如何将这种方法纳入更加规范化和学术化的轨道,指出其在建筑历史研究尤其是民居研究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中国近代建筑史和世界建筑史的角度为孙支厦定位,并通过典型实例初步探讨其建筑艺术特色,由其建筑作品的历史变迁引发对当代建筑设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如果从中外丝绸之路建筑文化关系的角度,来反顾一下华夏建筑的千古兴衰,实际上已把问题归入到东西方建筑文化关系史观的范围和层面上了。从建筑史学上来看,回顾以往,对人类建筑体系演进的阐释,多是以民族、国家、地区划定范畴,这样往往会使一部兼收并蓄、交互影响的建筑史,仅偏重于对某一固有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和品格。汉字教学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注重知识结构,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达到教学目的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技能人才,高技能则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课题教学是在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融合与重铸,是根据培养目标的特殊需要进行的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能力为目的的探索性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学生。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能使学生快快乐乐地学习,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也是广大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因此,教师应该营造让学生快乐学习的情景,触发学生展现自我,尤其是作文教学更应该如此。但是纵观现在的作文教学,还是陷入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中,课堂教学沉闷,呆滞,学生的思维难以得到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课选项教学的实施中,暴露出了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说到底是对选项教学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理解偏误。应从端正教学目的着力,在引导学生正确选项、重视体能练习、教学手段多样化、考核评价方法灵活化等方面多动脑筋,使选项教学达到理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英语口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课文内容把学生置于尽可能真实的交际情景之中,使学生亲自经历各种交际活动,以达到语言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能使学生快快乐乐地学习,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也是广大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因此,教师应该营造让学生快乐学习的情景,触发学生展现自我,尤其是作文教学更应该如此。但是纵观现在的作文教学,还是陷入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中,课堂教学沉闷,呆滞,学生的思维难以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