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人才开发》经3年筹办,自1985年8月建社,1986年10月创刊,至今已有13年了。我于1988年4月从青海省委组织部《人才天地》杂志社调入《人才开发》至今已经10年半。筹办、创刊的艰难我虽没有经历,但不断听到有关领导的介绍,我深切领会到叶尚志老部长的含辛茹苦、呕心沥血。今天,《人才开发》已从一个幼童成长为一个"英俊少年",个中甘苦自不待言,一切成绩皆应归功于叶老的正确领导,一个革命老干部在各种风浪中能始终把握政治大方向,  相似文献   

2.
时节不居,岁月如流。《人才开发》杂志创刊至今已10年了。但我与《人才开发》的联系是较晚的,始于1993年;当年杂志的第6期发了我的以《人才的自用及外护》为题的第一篇文章,就这样,我与《人才开发》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了她的积极的作者和忠实的读者。 近来,又翻阅了近几年的《人才开发》,总的感觉是,作为中国人才类的核心期刊,杂志的信息量大,内  相似文献   

3.
出于爱好的缘由,从《人才开发》一创刊我就订阅 至今,弹指间,已10年了。在《人才开发》10周岁之际,除了向她致以最美好的祝福,祝她在下个10年更加光采照人,还想要表露的就是一缕浓浓的感激之情。 我是个人才学爱好者,10多年来一直探索不断。由于对一些人才问题常常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结果就往往不易很快被人们所接受。而每当此刻总是《人才开发》独具慧眼,以她的超前意识,发现了其中闪光的地方,并不吝版面,予以登载,而事实也证明,《人才开发》所推出的文章,绝大多数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  相似文献   

4.
《人才开发》杂志创刊至今已经10年了。10年来,上海人才研究会和杂志社的同志们,在人才开发理论与人事制度改革的研究和宣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藉此机会,对《人才开发》杂志创刊10周年,致以真诚的祝贺,对同志们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感谢。 上海“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  相似文献   

5.
在改革开放中诞生的《人才开发》杂志至今已满10年了。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人才开发》创刊10周年纪念大会,这次纪念大会也很有新意,把跨世纪企业家培育、选拔机制研讨会结合在一起,组织部老部长叶尚志同志已经作了很好的总结,老领导陈沂同志也作了语重心长的讲话,借此机会,我代表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人事局、上海人才研究会向杂志社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6.
《人才开发》今年10岁了,在她刚满周岁的时候,我去浙江省人事厅办事。省人才研究会副秘书长丁坚同志送给我五、六本人才类杂志,内有《人才开发》,并希望我向这些杂志社投投稿。就这样,我有幸认识了《人才开发》。 我几次投稿失败后,终于在1990年第1期《人才开发》首次发表了我的作品。从此后,我每年均有文章  相似文献   

7.
《人才开发》创刊10周年了,很值得纪念。10年,对于人生,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是“十年树木”,《人才开发》已从一棵幼苗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我衷心祝愿它茁壮成长,更加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给人们带来更多的阴凉和幸福。 人生不能没有老师和朋友,我一生同样有很多老师和朋友。但是,在我众多的老师和朋友中可以毫不夸大地说,《人才开发》是我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相继出台,这是我国教育、人才工作向着更高更远目标推进的具里程碑的纲领性文件。我在《人才开发与中国崛起》(见《人才开发》2010年第5、6期)文中指出:中国崛起已是不争事实,但对中国崛起的原因,海外却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9.
《人才开发》杂志,由上海创办、报导国内外人才问题的月刊,已历25年,筚路蓝缕,历尽艰难。初创时连一张白纸都没有,至今没有间断,连续出版了300期。我作为当事人,不胜感慨。  相似文献   

10.
《人才开发》杂志创刊至今已经10年了。10年来,上海人才研究会和杂志社的同志们,在人才开发理论与人事制度改革的研究和宣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藉此机会,对《人才开发》杂志创刊10周年,致以真诚的祝贺,对同志们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感谢。 上海“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了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和“科教兴市”战略,要求上海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尽快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人才开发是一件直接关系到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大事,在上海跨世纪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人才开发》已经弹指十年了。 我研究人才学十余年,创立特殊人才学也有十年了。我看《人才开发》杂志,因为我搞人才学。从这一点出发,我说《人才开发》可能带有感情色彩,容易偏好,但同时也正由于这一点,我说《人才开发》可能因了解而言之有据,不易偏颇。 在我所接触的国内近十种人才报刊中,《人才开发》是办得最好的。一是选题的广泛性与深度结合得适  相似文献   

12.
我和《人才开发》是有相当深的缘份的。 提起《人才开发》,首先想到的是刘经纬老师,我从内心对刘老师相当敬重。刘老师虽无什么惊人之作,但在提携人才学界后人方面却是肯下功夫的,也是我在全国人才类刊物中这方面感受最深的老编辑。那是90年代初,我刚到国家人事部人才研究所工作,出于对人才学的酷爱,我想把全国研究人才学的这一帮学界新秀串连起来,组成“中国人才研究会青年人才研究专委  相似文献   

13.
瞬间光阴,逝如流水,《人才开发》创刊至今已经整整10年了。这10年是我们共和国大发展的10年,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扩大,经济发展硕果累累,两个文明建设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10年也是《人才开发》茁壮成长的10年。从创刊时的起步到10年后的今天,她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她以严谨的作风和独特的风格,给成千上万个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成为人们的良师益友和知心挚已。她给人们知识,给人们启迪,而更多的是鞭策、鼓舞和激情。  相似文献   

14.
《人才开发》杂志十分重视业余作者,借助别人脑袋办好刊物。对此,我有切身体验。 记得第一次参加《人才开发》杂志社召开的组稿会,那是在1994年10月14日。会议一开始,主持会议的开诚布公地说:“我们这次会议主要是组稿会,多年来,我们在创办《人才开发》杂志中深切感到,办好一份杂志,除了需要专业新闻工作者努力外,还得依靠业余作者,请你们提供一些新鲜活泼有力度、深度的稿件。”这番高论使我茅塞顿开,耳目一新。作为多年的新闻记者和编辑,我曾参加过不少组稿会,但把业余作者当作一种人力资源来开发的也许还是头一回。  相似文献   

15.
《人才开发》杂志于1986年10月创刊,每月刊出一期,至今出版了110期,今年10月就是它诞生的10周年。为了祝贺110期,迎接10周年,提高质量水平扩大新的报道面,开拓新的事业,我社最近决定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浦东新区人事工作协会合作,仍以上海人才研究会为主办单位,与上述两单位联办,从2月份起由上海淮海中路622弄7号迁至浦东大道1460弄4号。 杂志社的体制不变。但领导成员有重要的补充和调整。社长副社长既有原人才研究会的老人,也有现职的负责同志,并有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浦东新区人事工作协会的主要领导,主编由浦东新区人事工作协会理事长兼任。我社实行由社长牵头、与副社长和主编集体领导的主编负责制;社内重大问题由集体领导决定,一切管理与经营由主编负责,放手工作,开拓业务。这既是一种比较合理的体制,又是一个非常协调的领导班子。我  相似文献   

16.
各位领导同志、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高兴和喜悦的心情,在这里以俭朴的方式隆重举行《人才开发》创刊10周年纪念大会和跨世纪企业家培育、选拔机制研讨会。首先,我代表《人才开发》杂志社向今天光临这个纪念会的各位领导和来宾同志们、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所有支持和帮助我们办好杂志的领导和单位、作者和读者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人才开发》杂志在1983年筹备成立市人才研究会时,由市委组织部  相似文献   

17.
读者来信:     
1993年《人才开发》合订本收到。 我是私人订购贵刊的,前两年因病未能系统阅读贵刊,是很大的憾事。现在身体好了,我读《人才开发》的兴趣仍不减当年,这可能因我一辈子大多数时间从事教育工作的缘故吧,所以对人才问题很感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人才开发》杂志创刊20周年,我作为一名非常关心人才开发事业的老同志,谨表衷心祝贺。20年来,《人才开发》杂志正确宣传新时期人才策略,积极为人才开发服务,为国家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人才开发事业做出了贡献。同时今年也是我们国家建国57周年,本  相似文献   

19.
敬意和建议     
《人才开发》杂志是我认真阅读并保存得较齐全的重要刊物之一。因为人才问题始终是我在上海采访报道的重点。这本杂志给我不少有益的启示和帮助。去年夏天,我到淮海中路622弄7号《人才开发》杂志社联系工作,发现杂志社不在上海社科院的大楼里,而是在院内临时搭建的硼屋中,走进去没说上几句话就闷热得受不了。当时随行的驾驶员也受到感动,建议我写写这个编辑部的艰苦工作精神。报道虽然至今尚未写成,但编辑部同志的敬业精神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脑子里,从此,我更加珍惜这份杂志。  相似文献   

20.
叶尚志 《人才开发》2006,(9):1-1,4-5
(一)《人才开发》杂志1986年10月创刊,今年正值20周年。本刊是在迎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发展,为全国人才开发摇旗呐喊,鼓劲助威,和在我国人才学兴起的大好形势下创办起来的。20年来《人才开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大人才”观念,为全国人才开发服务,报道面宽广。凡涉及人才成长的自身条件、内在规律和人才开发的客观条件、环境因素;人才涌现的宏观规律和微观机制;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环顾全球;广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有关战略、政策;古今中外人物典型、人才问题方面的经验、教训、传统、论述,名人指点,学术箴言,众口群言,凡对当今人才开发有所启示、有所教益的报道,《人才开发》都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