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中,对原始部落时期战争作了论述。后来的许多军事理论家或学者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给予不同的解释,至今众说不一。争论的焦点是:该如何理解《起源》书中的“战争”概念?在阶级和私有制产生以前有没有战争?笔者认为,对战争理论中最基本的问题——战争起源问题正本清源,实在很有必要。一、什么是战争?  相似文献   

2.
这一章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以及国家的基本原理。帮助人们认识阶级的产生及其实质、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动力作用以及国家的起源、实质和职能。 一、阶级的起源和实质 1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阶级的产生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为阶级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以及生产资料私有制  相似文献   

3.
“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横排本第155页)。人类已进行过几千年的战争,现在世界各地还在进行着种种不同形式的战争。一个没有战争的美好世界的理想,曾经活跃在多少诗人、作家、多少政治家、多少善良人民的头脑里,但在还有阶级、还有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的社会里,这种理想毕竟还没有成为现实。正因为战争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关系到千百万人  相似文献   

4.
一、文艺的根本属性不是阶级性而是人民性在我国,不少人把文艺的阶级性当作文艺的根本社会属性,而把文艺的真正的根本社会属性——人民性淡忘了。这是一种历史的误解。我们知道,在人类历史上文艺的出现,要比阶级斗争的出现早得多。文艺从属和服务于一定的阶级,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私有制阶段,随着社会上的人分裂成为对立的阶级,文艺才带有阶级性,才逐步成为表达不同阶级思想感情的工具。至于明确地提出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严格地说,那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出现以后,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尖锐化时期才形成的特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  相似文献   

5.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产生犯罪的根源 所谓犯罪根源就是指与犯罪的产生带有根本性决定性的因素。正如马克思所言,犯罪不是随心所欲产生的,而是社会私有制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而出现的,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决定产生犯罪的是阶级和私有制这两个根源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一) 逻辑限定和语法修饰属于不同的范畴:前者是逻辑概念,后者是语法概念。所谓逻辑限定(有的书上称作“限制”),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缩小概念的外延。例如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战争的分析: 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的名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它不仅是我们研究家庭、私有制、阶级社会和国家起源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而且也是研究民族起源理论的指南。关于它在研究民族理论问题中的重大指导意义,周恩来同志曾经言简意赅地指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一部民族学著作。”由此可知,《起源》是每一个民族理论工作者的必读本。下面谈谈我在学习《起源》中对有关民族理论基本思想的一些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8.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战争是“用于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列宁也说过:“战争就是通过暴力继续执行交战国的统治阶级早在战前就已经执行的那一政策。”因此,战争最能检验人们的政治态度。  相似文献   

9.
<正> 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论述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时概括地说:“共同劳动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而个体劳动则要求私有制”(见该书修订第三版,中译本上第16页)。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历史实际资料与这两句话相对照,认为前一句是正确的,后一句则值得商榷。然而,自上述苏联《教科书》以权威著作的地位传到中国后(第一  相似文献   

10.
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以来,战争就作为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出现。然而,作为从属并服务于战争的一种重要的战术形式的夜战,究竟产生于何时,如何产生,以及在战争中的作用,迄今无人论及,这是我国古代军事史、战争史上研究的空白。本文试就这二方面提出一点见解,求正于史学界和军事学界。 一、“夜战”一词的最早提出 据古籍记载, 我国最早的“夜战”一词提出,始见于《国语·齐语》、《管子·小匡》等篇。其中《国语·齐语》记有:“夜战声相闻,足以不乖;昼战目相见,足以相识。”《管子·小匡》云:“夜战,其声相闻,足以无乱;昼战,其目相见,足以相识”。两者虽文字略有参错,但文意相合,都是记述管仲的话。管仲所谈到的“夜战”,并不是针对“夜战”的战术而发,而是提出改革军制间或对于实施“夜战”所带来的裨益。原文本意如下:  相似文献   

11.
鄂伦春人的氏族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黑龙江省黑河专区的鄂伦春族,据一九五三年普查数字,共有两千二百六十二人,现已达三千多人,其中:居住在鄂伦春自治旗的有一千三百五十六人。 一、氏族部落的起源 关于人类游群集团转化为氏族的问题,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一切兄弟与姐妹间,甚至母方最远的旁系亲族间的性交关系的禁止一经确定,上述集团便转化为氏族了。”(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41页,人民出版社1957年)。可见亲兄弟和姐妹之间禁止通婚是在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上产生的。在人类社会发展到旧石器时代中期,由于逐渐形成的自然分工和通婚范围的某种程度的缩小,使上古“氏族”逐渐形成。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才产生了氏族组织。当时的氏族,是由祖先相同的几代组成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是为了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它是在产生了私有财产和阶级以后才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为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 我国古代大约在父系氏族社会晚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产品有了剩余,于是就出现了私有财产和阶级,部落之间也随之不断发生战争以争夺财富和劳力。这时,氏族组织解体,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原始公社便逐步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奴隶制所代替。史书所谓“禹传子不传贤”、“家天下”,就是  相似文献   

13.
上邽何处寻     
一、问题之提出 甘肃古县“邽”与“上邽”是同地异名,还是两个地名?具体位置在那里?学术界至今没有弄清楚。例如新版《辞海》有关这两个地名的条目就是自相矛盾的。试将《辞海》“邽”“上邽”“赵充国”三条辞目释文表列排比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土地私有制演进轨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土地私有制的演进阶段战国中叶的商鞅变法,魏晋时期的占田荫客制和中唐杨炎两税法,可以认为是我国古代土地私有制演进历程中的三大转捩点.以此为界标,可相应划出四个发展段落来:第一阶段:夏商周三代井田时期.以土地公有与私有的斗争为该时期的中心内容.战国商鞅变法前,是井田制度占统治地位.所谓井田,按赵俪生先生的科学界说,是原始共产制社会遗留下来的农村公社土地制度在阶级社会初期的次生形态(《有关井田制的一些辨析》,《历史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政治?《辞海》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又为经济基础服务,给予经济的发展以巨大影响。在有阶级的社会里,经济利益是各阶级的最基本的利益。各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彼此之间必然展开激烈的阶级斗争。因此,阶级斗争、处理阶级关系成为政治的重要内容”。这种立足于经济的角度,把政治主要归纳为  相似文献   

16.
再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写过《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文,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完整原则,不仅体现在司法上,也体现在立法上。文章发表以后,有的同志表示同意,有的同志表示反对。反对的同志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能是法律适用上的平等,不能把它“扩大”到立法上。理由是“法律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其本身没有什么阶级平等可言。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搞立法,决不能讲阶级平等,否则就会产生阶级调和论和修  相似文献   

17.
《辞海》中的《自然辩证法》条目写到,该书是“恩格斯在1873—1883年间研究自然辩证法问题时写的一些论文、札记和片断的汇编。”(《辞海》哲学分册第20页)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写作的时间上限,《辞海》定为1873年,这是以该书第一个片断,即《华希纳》的写作时间1873年(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772页注释376),来确定的,而不是把该书第一篇论文,即《导言》的写作时间1876年  相似文献   

18.
家长制家庭是从对偶家庭向一夫一妻制家庭的过渡形式,它又是从以血统关系为纽带的民族向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村社的过渡形式,因此它与父权制相始终。而父权制时期并不是阶级社会,它是原始社会的一个阶段,是向阶级社会的过渡阶段。故家长制家庭在其发展过程中,对阶级的产生,私有制的形成和国家的出现,准备了前提条件。在这个阶段,私有制并未确立,因为私有制是阶级社会的基础,而家长制家庭阶段,原始共有制尚未被彻底摧毁,但私有制正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在家长制家庭阶段出现了财产的二元化。私有财富的逐渐增多,不断蚕食共有制,最终取代共有制而确立了私有制,阶级社会产生了。  相似文献   

19.
<正> 在讨论文明概念含义的过程中,一些同志“发现”十二大文件中关于文明概念含义的科学规定,与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的论述“不一致”,有“矛盾”:十二大文件认为,人们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就是物质文明。与此同时,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根据这个概括,显然,自从人类社会产生,就开始了改造自然界的活动并取得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因而标志着文明的开始。而恩格斯则认为,人类只是经过了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以后,才进入文明时代。根据思格斯的论述,文明似乎应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于是,就发表了各种解决这种“不一致”、“矛盾”的意见。我们认为,上述的“不一致”或“矛盾”  相似文献   

20.
文明之说,渊源流长。我国较早的记载恐怕是《易经》上所记载的:“见龙在田,天下文明”(见《易经·乾第一》)。一直到近代的国内外思想家们也都从不同角度有所论述。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对文明作出了科学的阐述。恩格斯曾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中对美国摩尔根人类社会分期作了肯定的评价,指出“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这是我们研究的科学依据。我们知道,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