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林金忠 《学术研究》2008,36(2):76-83
经济学家们长期致力于将经济学打造成一门"纯洁的"经验科学,他们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摆脱经济学研究人的经济行为所必然涉及到的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价值观念.为此,他们区分了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并把前者视为他们心目中的"纯洁的"经济学.可是.这样一种"纯洁的"经济学需要某种方法论基础,而它所缺乏的也正是一个可靠的方法论基础.罗宾斯对"纯经济学"研究的性质和研究范围的狭窄界定、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基本行为假设、弗里德曼的"假设不相关性"观点,乃至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学的数学化等等,都是迄今为止经济学家们为此而做出的努力.然而,这些努力未能为实证经济学提供一个可靠的方法论,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始终仍是似是而非的.  相似文献   

2.
将主观价值判断排除在实证经济学之外,被主流经济学家视为保证其研究科学性的关键.但事实上,实证经济学的研究无法实现“价值中立”,它受到方法论判断和利益判断这两种价值判断的影响.新古典范式是西方实证经济学预设的方法论判断,它是统摄西方实证经济学的研究纲领,从学术层面影响着经济学研究.资本利益价值判断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它服务于新古典范式的权威,从社会层面影响着经济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实证经济学的逻辑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探讨实证经济学的逻辑结构——假设,推理和结论。认为实证经济学应坚持共同的核心假设,而假设在一定程度总是非现实的。本文第一部分引入由波普尔提出的环境逻辑,第二部分探讨假设的非现实性,第三部分进一步讨论假设的类型,第四部分分析有效的推理和对结论的批评性检验,第五部分以生命周期假说为例分析经济学家是如何运用环境逻辑的,最后一个部分展望经济学理论两个可能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理论的规范与实证两种范式之分对"经济人"内涵的嬗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古典经济学时期,"经济人"概念既有着深厚的经验基础,又受到传统道德行为的约束.实证经济学把"经济人"概念与道德伦理完全割裂开来,个体被抽象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规范经济学强调伦理道德和价值规范在人性假设中的重要性.只有把实证与规范两种范式结合起来,"经济人"概念才既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又能准确地描述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中的个人.  相似文献   

5.
演化经济学方法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孟华  刘春英 《文史哲》2007,2(5):163-168
演化经济学方法论采用个体群思维方法研究经济问题,以达尔文主义作为哲学基础,借鉴批判实在论,强调回溯法。这使得其理论体系具有侧重于哲学思辨性而缺乏实证检验性,侧重于解释而缺乏明确的预测性的特点。个体群思维方法使得演化理论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较广的可拓展领域。达尔文主义体现了唯物论的哲学思想,更具现实性。演化经济学方法论是构建和保护演化理论的基本指导原则,也导致了它与主流经济学的强烈分歧,从而使得演化经济学处于边缘化和异端的地位。演化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具体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工具。  相似文献   

6.
理性经济人假设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基本行为假设和理论体系的逻辑出发点,但这一假设本身是非现实的,因而遭到种种质疑。长期以来争论各方含混了实际行为、行为模式和行为假设这三个概念,以致实际上未能触及实质性问题,即经济理论假设的现实性问题。弗里德曼首次触及该实质问题,但他提出的假设不相关性观点却是站不住脚的。假设是经济理论的一个必要构件,它在经济理论中所起的作用依具体情形不同而相应不同,并不能笼统地谈论假设的现实性问题。由此得出,理性经济人假设本质上属于一种特殊的行为假设,它与经济理论不可能是不相关的。西方主流经济理论迄今未能解决理性经济人假设所包含的方法论问题,却一直不假思索地还在不自觉地沿用着假设不相关性观点。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在经济学家之间有这么多争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分析这些争论?本文尝试从经济方法论的角度,对这个问题提供一个解答.经济学可以划分为价值中立的"实证经济学"和带有价值判断的"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的争论,集中在经济事实和逻辑推理上,这种争论原则上是可以解决的.规范经济学的争论,则同研究者本身的价值判断联系在一起,这种价值观上的争论,从根本上是无法解决的.另外,经济学作为一门观测科学的特点,也使得经济学的许多命题难以得到验证,这也是不同的经济学派、经济学说长期共存的原因之一.本文对于理解其他社会科学的争论,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无疑是当今最令人瞩目的经济学分支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已经渐进地融入主流经济学。追根溯源,它是对德国历史学派、美国制度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新、老制度经济学派都把制度纳入其研究对象,但到目前为止,它们在经济思想史中的地位却迥然不同。新、老制度经济学的共性在于,都对正统经济学持批判态度,其基本方法论都是多种"主义"的融合。老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是历史主义、本能主义、进化主义、实用主义、集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融合,还包括个体主义的成分;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是制度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融合,又受到历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影响乃至有回归进化主义的倾向。新制度经济学,宛如一个大集合或是大熔炉,集众家之长,把利己的东西都融合在一起,可称得上是各种经济学派的融合体。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和理论假设与主流经济学趋同是它兴起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刘牧 《天府新论》2009,(4):39-43
当代经济学的主流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严格区分开来,认为实证分析是客观的、科学的,可完全脱离规范分析进行,在实证分析中不掺杂任何价值因素,规范分析则必须奠基于实证分析.文章运用语义分析的方法表明,经济学所进行的实证分析具有特殊性,即对它的理解必须奠基于价值,纯粹的、与价值无关的实证分析并不存在.如果价值被认为是主观的,那么,经济学的客观性、普适性必将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0.
现代主流经济学将其理论建立在一系列的抽象假设之上,这种抽象假设往往是不现实的,如把社会中具有丰富秉性的异质人抽象为一个平均的原子。尽管主流经济学的抽象假设如此不符合现实,但弗里德曼等却以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中非现实的外围假设来为其假设的非现实性辩护,借助最大化假设与真空假设的类比来为利润最大化辩护,并提出假设的现实不相关性学说。然而,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刻意模仿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却混淆了不同层次假设的特性差异:在物理学中,万有引力这类核心假设会尽可能地接近事物的本质,而非现实的真空假设仅仅是外围假设;在经济学中,作为核心假设的理性经济人却是非现实的,而作为其外围假设的完全信息等条件也无法通过实验条件而获得控制。正因如此,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理论可以日益深入到自然现象的本质,而经济学的理论与现实却日渐脱节。其实,尽管理论必须建立在抽象的基础之上,但不同学科进行抽象的限度必须与其研究对象相适应,社会科学的理论抽象必须基于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门动态的社会科学,经济学在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的同时,总是离不开一些基本的假设前提,这些假设往往与其方法论密切相关。从亚当.斯密到现代的主流经济学,虽然学术流派林立,不同理论主张的传承、融合、分化和对立从来没有停止过,但唯一没有变化的还是对人类行为的基本假设——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方法论生发与流变的策源地或出发点,但由于这个假设始终没有摆脱个人主义方法论原则的桎梏,它只是揭示了人类经济生活一个很小部分的规律,不可能一般化到人类经济生活的全部,因而它的历史局限性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12.
新古典经济学依靠形式化演绎方法和繁琐的数学技巧已发展得"枝繁叶茂","理性人"假设所规定的人的行为特征完全服从于这种形式化演绎方法的需要。新古典经济学为它的这一核心假设在方法论上构筑了厚厚的保护带,约定主义、工具主义、描述主义等方法论上的主张已有效回击了来自各方面的批判。而演化经济学则通过批判新古典经济学持有的更具根本性的机械本体论,彻底否定了演绎方法论的合理性,一旦演绎方法论被抛弃,则演绎方法论所辩护的"理性人"假设中的那些堂而皇之的教条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演化经济学把自己的行为理论基建于有机、系统、动态、开放的演化本体论基础之上,并借助多学科的融合,由此打开了人性"黑箱":发展了人类行为能力理论,揭示了人性社会嵌入的机制,分析了个体多样性特征,阐释了社会群体的动态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王瑛 《理论界》2009,(10):89-90
"理性经济人"作为现代经济分析的常用术语,是西方主流经济学产生、发展和演变的核心与起点,更是其内在矛盾的根源所在.通过在哲学层面上对其方法论基础的系统回顾与反思,本文得出结论--该假设在实践应用中所产生之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为传统西方哲学中的实体性思维范式.  相似文献   

14.
论主流经济学中的新古典传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建东 《江汉论坛》2006,22(4):45-50
西方主流经济学自亚当.斯密以来,共经历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现代经济学三个大的阶段,而当代主流经济理论,其主体部分也仍然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但是,经济学家也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新古典经济学在方法论和基本结论上的局限性:盲目相信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采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寻求普遍适用的一般解,将问题简单化;新古典经济学过于依赖理性行为假设,相信均衡的存在。这些缺陷正在受到重视和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15.
“经济人假说”:争论与超越——兼论中国经济学的创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人假说”是当前西方主流经济学最核心的理论基础。然而 ,这一假说并不是一成不变和为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能接受的。一方面 ,这一假说在逻辑上是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的 ,这形成了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演化 ;另一方面 ,对这一假说的背离 ,又形成了各种非主流经济学流派。不可否认 ,“经济人假说”本身是有缺陷的 ,正视这种缺陷并努力把经济学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之上 ,是经济学理论创新的现实途径。在创建中国经济学的过程中 ,需要对“经济人假说”作出选择 ,从理论建设的角度看 ,当前尚不具备构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条件 ,最要紧的还是多做一些基础性的准备工作 ,以期为中国经济学塑造出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对"个体与社会"之关系的讨论构成了理解"社会"本体论之争的主要脉络。从这一关系视角出发,古典时期的思考成为本体论之争的萌芽,不断地形构和延展出"社会"的种种图像。近代则开启了基于机体隐喻与关系类型学的本体论之争,奠定了理解"社会"的不同取向。进入现代,关于"社会"的讨论在认识论及方法论的分歧中进一步分化。诠释论视角聚焦于个体行动与社会文本的阐释过程,将社会分解为个体,却搁置了形构意义的权力角色、冲突特性及背景条件等现实层面。实证论视角则坚持集体存在与社会事实的因果发现,强调社会的力量,导致个体仅是等待被理论形构。就当代社会研究而言,还需关注那些未能以经验框架来解释的"社会"的基本维度。  相似文献   

17.
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基本内涵及其认知经验基础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原子主义"与哈耶克的"方法论个人主义"有根本区别.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是一种以个体"互动-关系"为基本内涵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并在其经济学思想中有体现.基于哈耶克的《感觉的秩序》,阐明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微观经验基础来源以及被后续经验学科证实的相关观点,总结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及其认知(心智)理论与当代经济学关于个体心智和行为调整的各种跨学科研究之间可能需要深入探讨的几方面问题,以进一步廓清国内学界在该问题上仍可能存在的模糊认识,补充对《感觉的秩序》的相关研究,有利于国内经济学跨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现代经济学声称研究人的经济行为及经济运行,却用假设将真正影响经济行为和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全部排除.它名为实证经济学,却采用了"规范"性质的数学推理方法.它的主要假设内含有明显的逻辑错误和知识性错误:完全信息假设内涵错误,在逻辑上不能成立;需求和效用独立的假设将否定稀缺性和经济学存在的意义;完全竞争市场实际上是没有竞争的市场;技术、资本、劳动三者的内涵及其关系均被错误界定,并因此导致整个理论的扭曲.现代经济学建立的真正基础是数学的逻辑路径,假设条件和结论都只是固定数学逻辑机械的延伸.  相似文献   

19.
在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经济人假设经历了由古典经济人到新古典经济人再到新经济人漫长的发展历程。同时,经济人假设在西方古典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中得到了发展和完善。经济人假设具有重要的经济学方法论价值。本文探讨经济人假设的理论来源、基本内涵、论争及其演变,并从方法论角度探讨经济人假设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以及经济学假设与经济学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通常认为,在经济学研究中,假设仅仅是一种分析工具,西方经济学可以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可以用.但进一步研究会发现,不同范式的经济学在假设运用上也不相同.如果我们把经济学方法论看作一个体系,那么与经济学方法论体系不同层次相对应,经济学假设也有不同分类.不同层面的经济学假设,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也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关于假设的本质区别,不在于分析工具层面,而是在经济世界观和理论硬核层面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