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明代中后期传记文学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大体沿唐宋和明初传记文学发展而来,但这期间出现的一批市民传记具有世俗化的倾向,在艺术上体现出适合市民需要的审美趣味;形式上采用小品文,艺术效果上追求趣味性;描写传主事迹更为细致与真切,更贴近生活;语言上追求通俗流畅和新奇活泼。分别而言:一、市民传记形式上几乎都是小品文,部分作品艺术效果上有追求趣味性的倾向。明中后期的市民传记形式上几乎都是小品文,篇幅短小,体裁用传记文或墓志铭等。传主的生平事迹多不完整,不一定写传主的生平大事,写点传主的日常琐事,因而作品像…  相似文献   

2.
自传是作者自己撰写的以个体真实经历为内容的作品,强调“自”的反照功能。他传是由他人撰写的某传主的传记,强调从作者出发,观照他人。二者由于出发点不同、视角不同,因此对传主身份的认同也有所不同。同时,传记整体上亦表现出内容、风格及效果的迥异。  相似文献   

3.
传记是人类为自己建造的纪念碑 ,只是纪念碑上铭刻的不仅是传主 ,同时也有传记作者 ,这一点在传记中一人多传现象上表现得最为充分。传记不可避免的带有传记作者的思想倾向 ,这正是更接近传记客观性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4.
<正> 一部好的传记著作,不但能客观真实地展示传主的生平,而且能透过这样的展示对传主生活的历史时代作出新的演绎。这就是好的传记著作总是拥有众多读者的原因。然而好的传记著作通常是可遇不可求的。传记的作者只有真正读懂了他笔下的主人公,才能准确地再现这个人、写活  相似文献   

5.
张新科在 2 0 0 4年第 5期《文学评论》上撰文认为 ,传记文学的终极目标是让传主的生命走向永恒的时间和无穷的空间。读者的消费与阅读是这个目标实现的基础 ,因为从生产化角度来说 ,如果没有读者的参与 ,整个传记生产过程就没有完结 ,终极目标就难以实现 ;从传记文本来说 ,只有当期待的读者变为现实的读者之后 ,它的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进一步来看 ,读者的接受则是传记终极目标实现的关键 ,读者通过对传记作品的接受 ,与传主产生共鸣 ,引起自己的心理反应、行为反应等 ,使传主的生命价值在读者身上一代一代延续下去。因此 ,消费与接受 ,是…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画家传记中传主形象丰富多彩、真实生动.传记作家塑造人物形象运用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或将传主置于重大激烈的事件冲突之中,或关注传主日常生活细节的表现,或通过人物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对话,或侧重于描述传主的精神历程,或注重传主的心理刻画等等.传记作家要做到小说家的匠心与历史学家的严谨相结合,展现传记中人物性格的真实性、丰富性、复杂性,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胡适评传》一书 ,体现了李敖对胡适倡导的传记思想的理解 ,是李敖对胡适“新体传记”理论的大胆实践。他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细密宏阔的脚注叙述 ,展示出胡适成长的大背景 ,写出了那个时代的众生相 ;作品语言的简约含蓄 ,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联想空间。作者摆脱了传统传记单纯评价传主的单一的审美规范 ,高屋建瓴 ,以巨大的叙事空间和含蓄的描述语言使作品充满了张力和厚重感 ,产生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人与文之间:张爱玲传记写作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旭晨 《兰州学刊》2008,(8):181-183
文章在简要回顾张爱玲传记写作总体情况的基础上,就作家传记如何处理传主与其作品之间关系问题展开论述,分析了各种处理方法的利弊得失,肯定重在寻出作品与传主本人关联的写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王一心以他多年在传记创作领域的辛勤耕耘,不仅创作了三个第一的记录:首部张爱玲传、苏青传、张爱玲与胡兰成合传,而且以其可贵的探索精神丰富了传记理论与实践技巧,是当代传记写作史上值得一书的人物。在传记写作上,王一心不溢美不文过,善于由作家作品切入传主的内心世界,史实考订与艺术想象并重,既关注市场,更悉心于对传记艺术形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式,传记批评探索人、社会与文学之间的复杂关系,捕捉传主创作之灵感,揭橥传主作品内蕴之价值,其间既有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之气度,亦有刘勰"沿波讨源"、"深识见奥"之执著.  相似文献   

11.
传记文学(尤其是文学家传记)的历史特性要求作家以学术意识投入写作。陈才生怀着强烈的学术意识投入《李敖评传》写作。他在细致地叙述了传主人生的同时,对传主的思想进行了准确地概括,对传主的精神做了定位,并且追溯了他的思想来源,展现了传主的人生矛盾,将传主的某些现象进行了理论阐述。与此同时,陈才生根据学术传记的要求以诗性语言和学术语言进行写作,以材料可靠与引文规范显示出传记文本的学术严谨。因而,《李敖评传》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拙著《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是专讲人物传记史料的。历史表明,古人讲求的高尚道德情操、做事本领、事业贡献,成为后人前进的精神力量。人物传记所记录的传主事迹和精神世界,读者会因与传主社会价值观、性格、气质、职业、经历的某种类似,产生共鸣以及爱与憎,有亲近感,甚而融为一体,自然地从传主历史得到人生启示,获取智慧,明白做人道理,认识社会趋向,去创造美好的人生。为了读好传记,需要全面了解人物,警惕先入为主,陷入盲目状态,影响知识的获取;对历史人物既要有爱憎感情,也要有超然态度;同时关注个人与时代的关系,从而明了个人行为的产生与对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黄科安 《东南学术》2012,(5):213-223
20世纪初西方传记完成了现代性转型。这种现代性转型,就其内容而言,其一是把伟人从神坛上请下来,以常人视之;其二是正视传主的内心世界,主张以"心理描写"来丰富和展现传主的人物性格。在艺术上,现代传记区别于传统传记一个关键性要素,在于是否将这一文体当作"一种艺术样式",突显其由"史"入"文"的文学特性。然而,在传记属性的"文""史"之争上,一些积极倡导现代传记写作的西方作家却也表现出对传记"史"的追求与坚守。  相似文献   

14.
大凡文学传记,必须既是历史,又是文学,这已是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共识。但两者如何融为一体,真正从史学和文学的双重视角,浓墨重彩地写出传主特有的一生,却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朱顺佐研究员的力作《胡愈之》,为我们提供了足资借鉴的范式。所谓历史,即所写传主必须以客观历史为依据,绝对不能主观臆造,空穴来风。作者正是在网罗和整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理出传主活动的脉络,从中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传主身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他的一生是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息息相关的。可以这么说,时代的风雨造就了传主的一生,作者也有意识地作了这…  相似文献   

15.
论传记的要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记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传记的初级形态或古典形态中,传记的主要任务是记录传主的生平;随着传记的发展,传记家不再满足于叙述传主一生事迹,越来越重视展示传主的个性或人格;到20世纪以后,现代传记家又更多地考虑对传主人格的发展进行解释。这三种要素的结合使传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张新科 《人文杂志》2007,3(5):128-133
中国古典传记中优秀传主的生命具有不朽的价值,传主的自然生命结束了,但他们的道德生命会在后代复活,并产生影响。在复活的过程中,都要经过时代道德的净化,并升华为更高层次、服务于时代的新的生命。在净化过程中,除了受时代环境的影响外,还要受历史因素、心理因素、美学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英国17世纪的传记创作是短篇传记的天下,约翰·奥布莱的传记为翘楚之作.他从科学性和艺术性两方面对短篇传记作出重大创新,其创作通过客观真实的细节刻画传主全貌,并在传记中展现出敏锐的观察力和栩栩如生的表现能力,使传记具有突出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现实与梦想的冲突和安宁费·司各特·菲兹杰拉德是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著名小说家,他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美国“爵士乐时代”文学的杰出代表。“因为他的生活是他作品的最好注释,因此他的作品就是他的生活的真实写照。”亚瑟.马里那在他为菲兹杰拉德所著的传记的首...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王夫之,以及他的作品方面的特殊性。迄今为止,他的历史学理论和独特的历史观外界了解的不多。作者认为,王夫之对于历史的评论,是受他的哲学思想影响的,此外还与他的社会与民族性密切相关的。而王夫之的中国历史观,也明显是他的原创思想。他严谨的学术成就,与灵感相关所产生的非凡综合能力,再结合他那个时代所经受的苦难经历,综合在一起所创造出对于"历史评论"的价值,对任何中国学者都是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20.
孟晖 《兰州学刊》2009,(8):189-192
邹韬奋先生在不同时期撰有《经历》等三部自传性质的作品,这三部书是现代知识分子自传中的代表性作品,真实反映了传主的人生历程及思想发展过程,折射出了独特的时代风貌,具有鲜明的个性。文章拟通过对这三部自传性作品的分析,来探讨传记写作中某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