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40年前,一名刚从农学院毕业的学生,从武汉农展馆的展台上好奇地抓了一把不知名的树种。如今,那把树种已魔术般长成了20万亩森林,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北树南移”的奇迹。建始因此而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基地和全国最丰富的日本落叶松基因库在巍巍武陵...  相似文献   

2.
建始县地处武陵山区北缘、湖北西南角,过去因盛产金黄色的包谷、烟叶,素有“金建始”之称。作为地地道道的建始人,记者这几年数次回到老家,所见所闻感受颇深。  相似文献   

3.
我们建始县栽种地膜玉米始于1982年,至今已有八个春秋.随着地膜玉米由少到多,我县高山粮食产量逐年增长,高山人民的口粮由缺变余,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积八年之经验,地膜玉米是高山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措施.地膜栽培技术大有发展前途. 带着“?”求答案我县地处鄂西山区,人口48万多,耕地58万多亩,是一个以旱粮作物为主的县,因盛产玉米而得名“金建始”.  相似文献   

4.
建始:大“131”再展风采尹文清,邹又祥几年前,由一个干部带3个民兵扶持帮助一家贫困户的“131”活动,被国务院开发办和解放军总政总参的领导誉为“扶贫工作的一项创举”,从恩施州向全国贫困地区推广。建始人武系统的“官兵”们也曾在扶贫第一战役中,担当起“...  相似文献   

5.
软环境是相对于交通、城建、电力、通讯等硬环境的投资环境,其要素是有关经济发展的政策、执行政策的行为规范以及整个社会风气。软环境,对地处鄂西南的建始县而言,已不是什么新名词,但它仍是建始经济发展的关键词。现如今,建始人已充分认识到,软环境是品牌,是无形资产,更是生产力,加快创建最优投资发展软环境,打造更有利于创业兴业的新平台,是实现建始经济跨越式发展,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重要途径。建始县优化软环境的沿革20世纪80年代,建始烟厂曾凭借卖方市场为建始引来各方商贾,形成“烟厂效应”,成为建始经济的支柱。2001年建始…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我到洪江、会同、靖州、通道四县(区)的林业基地,就当地的竹木产业进行专题调研。一路上,满山满岭的竹木郁郁葱葱,绿色撩人。竹木是大自然赐给大山儿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如何开发利用好这笔财富,是发展山区经济的一个大课题。我认为只有把这篇文章做好了,目前还很贫困的山区才能够从根本上脱贫致富。我想这也是省委书记杨正午同志提出“把怀化建设成为湖南最大的竹木加工基地” 的目的所在吧!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作为全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之  相似文献   

7.
六十年代中期,大学毕业的张道相满怀一腔报国热情来到长白山林区,回到这片曾养育过他的热土。几十年来,他和林业建设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战线上辛勤耕耘,开拓进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基层林业局任党委副书记时,他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和领导班子成员团结奋斗,扎实工作,使这个有两万多名职工的老企业,在短短的几年中一跃成为被中组部表彰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被中宣部表彰的“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走上延边州林业管理局党委书记的领导岗位后,张道相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企业的兴…  相似文献   

8.
广西大瑤山瑤族自治县是一个著名的山高坡陡,地广人稀,山多田少的山区.发展我县山区生产,是彻底改变山区面貌、改善山区人民生活的正确道路,也是我县各民族人民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任务.自治县的农业、林业、经济作物和土特产品,在一九六二年获得增产以后,一九六三年又战胜了八十年来的特大旱灾,取得比上一年  相似文献   

9.
贫困县如何建设效益财政文/湖北省建始县财政局李宏权民族地区特别是贫困县的财源问题,关系到稳定和发展的大局。现以湖北省建始县为例,对贫困县建设效益财政作一粗略探讨。建始县是全省38个贫困县(市)之一。“八五”期间,建始财政围绕建立效益财政的总体思路,不...  相似文献   

10.
彭利顺 《民族论坛》2003,(11):62-63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益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林业承担着改善生态、保持资源、促进发展的历史重任。在新的时期,随着经济形势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林业要寻求新的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机遇,积极稳妥地推进大林业建设,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进程,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就保靖县而言,退耕还林必须要坚持以下四个结合。把退…  相似文献   

11.
振兴民族经济的探索──兴办股份制林场建始县民委李超,杨光辉湖北省建始县这些年累计造林面积已是全县国土面积的两倍多,但“只见娘怀胎,不见儿走路”的现象却十分严重。县民委总结几十年的经验教训,于1989年终,在县内一个以日本落叶松为主要树种的人工林区内,...  相似文献   

12.
一个县的“父母官”关心教育,投资教育是不应该成为新闻的.当书记县长们以执著的信念去研究教育的时候,便昭示出教育的希望和未来! 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在1980年基础上翻番使湖北建始人振奋不已.但另一组统计数据却在决策者心头罩上浓重阴影.民族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全县平均每万人只有大专生18.5名,不到  相似文献   

13.
为文化奠基一九五四年春天,吴兴春来到孔明乡.这个乡连一个识字的人都没有.互助组的记分员和乡里的文书,都是从几百里外的县城里请来的.文化落后,给兄弟民族的发展和山区建设带来多大的困难呀?第二年的春天,政府决定要在山区兴办小学,吴兴春十分高兴.他没日没夜地帮助筹划建校事宜,奔波各寨宣传办校消息,亲自领导群众劈坡填沟,整理学校地基,把苗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建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始终把住房建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抓手,列入政府年度重点的惠民实事,力保城市双困户住有所居。该县采取"一次性规划、一次性设计、分步实施”的办法,通过3年的建设,解决了全县600户城镇少数民族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让他们实现了住房梦想。  相似文献   

15.
鄂西独秀(边载之三) ──建始烟厂20年发展纪实张建东三、“香蜜”俏京沪级后的建始县雪茄烟厂在升副县长兼厂党委书记郑青山的直接领导下,技改、基建、企管、产品开发诸业待兴。实现改造计划,无疑是第二次创业。郑青山之所以倾心于烟厂是因为他在全县经济工作的岗...  相似文献   

16.
海北藏族自治州成立以来,经过50年的风雨历程,林业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发展,人工造林规模突飞猛进。“六五”期间全州造林16650亩。“七五”期间全面推行林业生产责任制,深化林业改革,保持林业发展速  相似文献   

17.
<正>“旋龙河连坡,基础设施无着落,全靠肩挑和背驮;干部各搞各,经济很薄弱,人民群众牢骚多。”这是10年前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长梁镇旋龙村的真实写照。旋龙村位于建始县城北部,离县城仅17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324户1286人。近年来,该村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抓手,“炫”出一条民族团结促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不到5年时间甩掉贫困村的“帽子”、撕掉软弱涣散村的“标签”,先后荣获“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全省百佳村民委员会”等殊荣。  相似文献   

18.
雅楞丕勒是民国时期一位颇有政治野心的青海蒙古族王公.他为了摆脱马家军阀对青海蒙古族地区的统治和盘剥,出走内地.从日本档案文献发现,雅楞丕勒受日帝诱惑,从事了一系列所谓的民族“独立”、“自治”活动,试图通过日本关东军的势力实现“青海自治”.但是随着日军的全面崩溃,使其依靠日本帝国主义势力实现“青海自治”的政治理想彻底破灭.  相似文献   

19.
群山环抱、林海苍翠的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水口大瑶山深处,有一条山间羊肠小道通向一个名叫尖子岭的地方,最高处是一座海拔1800米的高山望台,余锦柱作为驻守在那里的主人,以青山为伴,把一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他所挚爱的绿色高山事业,谱写了一曲林海卫士之歌。由于父亲余德明与他一家两代人先后工作在同一个望台,又都先后获得过“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故而当地瑶汉人民亲切地称誉后来接上父亲班的余锦柱为“大瑶山的儿子”。余锦柱的父亲余德明1995年开始驻守在水口尖子岭望台,他是江华大瑶山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位林业战线全国劳动模…  相似文献   

20.
在日本漫长的历史发展历程中,孕育了众多世代传承、守护至今的文化遗产,日语把这些文化遗产称为“文化财”.本文将在对有关概念进行解释的基础上,综合介绍日本文化遗产体系的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