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类学者潘年英教授有两重身份,一是作为人类学学者(他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作家或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一是作为土著的身份(许多时候他表现为土著利益的代言人)。这使得他的人类学著作很难做到像一般的人类学那样“客观”,但也因此而使我们见识到了一种观察世界的新视角和新观点。他的“土著文明说”虽然还略显粗糙,远未成型,但业已使我们倍感惊奇和骇异。这是人类学本土化的最经典的范例。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类学学者访谈录 ,从中国学者进入人类学领域的经历 ,中国学者对人类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中国学者对人类学理论的探索 ,中国学者对人类学本土化或中国化所作的努力 ,中国人类学与其他学科互动的态势 ,中国人类学与国际人类学的交流 ,中国学者对人类未来的关怀等方面 ,对中国人类学近 2 0年的发展作了比较忠实、全面的记录 ,这对中国人类学史史料的积累是极具学术价值的一件大事。我们从《人类学的世纪坦言》坦率诚恳 ,如实说出的关于中国人类学发展的种种情况、意见、观点、看法和评论中 ,既看到了人类学在中国百年发展的成果 ,又窥见了新世纪人类学在中国发展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3.
感觉包括嗅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人类的感觉器官是一样的,但是不同文化对感觉的表述却有可能不同。通过研究不同文化对感觉的认识与表述,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并划定族群之间的边界。在认识感觉文化的时候,需要区分聚群与族群的差别。聚群可以共享相同的感觉文化,也可以不共享相同的感觉文化,但族群是指共享同一套感觉文化的群体。文章区分了族群的感觉文化(文化一)和聚群的感觉文化(文化二)。在识别与划分族群边界的时候,需要剔除聚群的感觉文化表述,以避免其与族群的感觉文化表述混淆起来。  相似文献   

4.
边界模糊意味着传统认识范畴和学科体系的解体,也意味着传统方法论的普遍失效,这是“后理论”不得不遭遇的一种来自环境和自身的“混乱”。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边界模糊、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边界模糊、艺术媒介之间的边界模糊等都深刻地影响着后理论的走向。边界模糊是一种社会转型与理论范式转换之间的双向建构,因此在后理论时代,“边界模糊”既是一种普遍的语境,也是后理论自身挥之不去的一个特质,后理论不得不在各种模糊、游移、融合、交叉的边界之间艰难地重构自身。  相似文献   

5.
杨匡汉坚决主张本土化——但不是保守的而是开放的 ,是将他者包容进来 ,在异与变的碰撞中把本土一些相对稳定的、具有历史连续性的观念重新解读 ,以形成当代表述形式并对全球化产生的“反冲击”。孟繁华认为传统的批评方法、基本概念、关键词语已被渐次废除 ,代之而起的是他者的概念群 ,构成了当代文艺学发展的两难处境 ,但经过整合与重建 ,必有新成果涌现出来。金惠敏认为“回到主体”的对话 ,其意义仅在于使对话在预设的原始主体的前提上成为可能 ,而绝不是说在对话中虽身经百战而毫发未损的自我确认。“如果全球化是一种进攻型的帝国主义 ,那么在狭隘民族主义意识中徘徊的则是防御型的帝国主义”。李王君平认为 ,“本土化”不如“本土性”确切 ,因为前者试图“化”一切而显出霸气而后者只是提醒别忘记本土特点因而显得平和一些。“全球化背景”对中国文学理论本土性问题意味着既要从Universal(世界的、普遍的 )角度 ,也要从Manifold(多样的 )或Varied -dimension(多维的 )角度 ,将中国文论的异质性问题考虑进去。王钦峰尝试从后现代主义角度解构“本土” ,认为“本土化”的号召力是以民族文化的过去为基础的 ,其情感成份多而理性成分少 ,它可能把国家或民族推到固步自封的老路上去。林衡勋认为 ,现当  相似文献   

6.
受大德育理念的影响,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经常被混用,因此带来了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诸多问题。通过对两者的历史考察和内涵对比,分析混用的内在逻辑,能够更清晰地呈现两者的相互关系。对两个概念、两个学科的理论边界进行适度区分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杨匡汉坚决主张本土化——但不是保守的而是开放的 ,是将他者包容进来 ,在异与变的碰撞中把本土一些相对稳定的、具有历史连续性的观念重新解读 ,以形成当代表述形式并对全球化产生的“反冲击”。孟繁华认为传统的批评方法、基本概念、关键词语已被渐次废除 ,代之而起的是他者的概念群 ,构成了当代文艺学发展的两难处境 ,但经过整合与重建 ,必有新成果涌现出来。金惠敏认为“回到主体”的对话 ,其意义仅在于使对话在预设的原始主体的前提上成为可能 ,而绝不是说在对话中虽身经百战而毫发未损的自我确认。“如果全球化是一种进攻型的帝国主义 ,那么在狭隘民族主义意识中徘徊的则是防御型的帝国主义”。李王君平认为 ,“本土化”不如“本土性”确切 ,因为前者试图“化”一切而显出霸气而后者只是提醒别忘记本土特点因而显得平和一些。“全球化背景”对中国文学理论本土性问题意味着既要从Universal(世界的、普遍的 )角度 ,也要从Manifold(多样的 )或Varied -dimension(多维的 )角度 ,将中国文论的异质性问题考虑进去。王钦峰尝试从后现代主义角度解构“本土” ,认为“本土化”的号召力是以民族文化的过去为基础的 ,其情感成份多而理性成分少 ,它可能把国家或民族推到固步自封的老路上去。林衡勋认为 ,现当  相似文献   

8.
与传统社区一样,城市虚拟社区也有边界。根据需要可以把城市虚拟社区分为区域边界、身份边界和成员活动边界,区域边界是身份边界和成员活动边界的前提与基础,身份边界和成员活动边界与现实社区边界相互渗透。区域边界是社区的物理标志,可以用来集结成员;身份边界是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可以过度到现实中;成员活动边界虚与实相互交错,可以用来扩大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9.
受组织边界理论的启发,运用一些组织边界理论,分析了图书馆这种特殊组织的边界情况,并初步提出了图书馆边界的定义,对图书馆边界进行了初步的分类,给出了通过图书馆边界确定图书馆能力的模型。通过对图书馆边界的研究和界定,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后,工商人类学成为应用人类学中增长最快的分支在欧美迅速发展,21世纪初在中国也逐渐兴起。本文从工商人类学的学科基础、近年来推动工商人类学研究和发展的学者、组织机构、开展的学术活动、代表性期刊、最新的论著和本土化研究等维度对工商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综述。尽管具有学科交叉性质的工商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还面临理论范式突破等诸多挑战,但中国工商人类学的发展开端良好,在一大批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中国工商人类学研究者的积极倡导下,必将推动有中国特色的工商人类学的发展,并逐渐成为国际工商人类学的新力量。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生态人类学的发展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关于国外相关理论翻译和介绍的基础上,国内的学术界一方面充分探讨了生态人类学的学科属性和概念界定、内涵及其外延等,一方面积极开展了本土化的研究工作。尽管中国的生态人类学起步较晚,但不断涌现的  相似文献   

12.
法社会学的“活法”为“民间法”研究提供了对象,但“民间法”研究更需要纳入规范分析法学的框架内。以裁判规则构造为核心关注的“民间法”研究,实现了“民间法”和规范法学之间的逻辑关联。但此项研究存在着重重理论困局,外部观察者的视角使其无法捕捉“民间法”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真实运作。从学科边界拓展的视角,法社会学视野中的“民间法”研究应当进行更为彻底的社会分析,实现“民间法”研究视角由外部观察者研究到多元、综合的反身性视角转型,从而理解法律观念型构社会世界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14.
在非空集合的子集簇中引入一种自映射边界运算,以此为基础建立拓扑空间的概念,并且论证了一个集在边界运算下的象与其在该拓扑空间中边界的等价性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复杂的组织安排,虚拟企业的产生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它不同于传统的企业管理,尤其是虚拟企业的边界问题。企业边界是指企业之间的接触方式和机制的总和。虚拟企业中,多个成员企业不同性质、种类的资源要素整合在一起,产生了大量的集成问题,这是在虚拟企业研究中提出企业边界管理的主要原因。成员企业间核心能力的耦合,都会涉及企业边界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说,企业边界的管理效果决定着虚拟企业运作的成败。企业边界与合作程度和管理效率存在内在的联系,对企业边界的分析有利于认识虚拟企业中成员企业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十二五期间各地会展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在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过程中,政府与企业在会展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随着会展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介入会展业的程度也会发生变化。政府应厘清职能,站在城市和产业的高度来思考和谋划会展业发展,把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会展业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企业边界变动主要是围绕企业的核心能力展开的,作为规模边界较小的会展公司来说更是如此,无论是通过多元化战略进行规模扩张还是通过外包剥离非核心业务,都要围绕增强企业核心能力来进行。  相似文献   

17.
贝娄作品中存在的诸多二元对立现象不但形成了贝娄创作中的"边界意识",也成为贝娄完成超越并迈向"共同体意识"的契机;而贝娄超越的完成得益于他对"个人集团类存在"之间相互关系的辩证理解,这使其作品具有指向人类理想未来的伦理期待性.  相似文献   

18.
试图从经济实践和产业发展现象的角度解读山寨文化,在将山寨文化界定于特定经济行为边界的基础上,讨论影响山寨企业产业选择的基本因素,让人们读懂山寨产业的适用范围;进而从正面角度思索山寨文化对产业自主开发影响的五大效应,希望为山寨正名。最后,围绕普遍关心的山寨文化发展方向的问题,提出去山寨化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9.
田野工作是人类学研究的不二法门。在本土进行田野工作,研究者应努力使自己与研究对象保持距离,但这一距离并不是要与所研究的对象疏远,而是克服"自缘身在此山,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窘境;是为了使自己对"熟悉"的环境保持新鲜感,以便发现新的信息习得更多的东西。当代人类学直面当下问题,全球化为人类学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就此意义而言,我们应当给予"民族志"以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人类学在中国崛起的突出标志 :一是人类学的本土化 ;二是其作为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地位的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