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将技术进步扩展为技术产品、技术资本、技术劳动和技术外资,重新构建技术型C-D函数。在面板数据模型支持下,利用2000—2011年中国各省域数据,验证了技术产品、技术资本、技术劳动和技术外资均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东北三省技术产品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具有最强的作用;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溢出效应在四大区域中最强;技术资金投入力度和技术劳动投入力度对经济产出作用在四大区域中均无显著差异;比较起来,中部地区技术资金投入力度对经济贡献效果最大,东部地区技术劳动资本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属于经济发展的范畴,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社会经济进步首要的、必要的物质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有赖于该区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而经济增长受市场需求程度、资源供给水平及该区域经济结构诸因素的制约。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状况,即是区域历史、资源禀赋、技术和一国社会经济政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反过来又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合理和优化的经济结构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基本前提,它决定着区域整体经济运行质量、效益高低,并为区域经济协调、稳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和发展后劲。从系…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以来,天津市紧紧抓住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战略机遇,将“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实现开放型经济的新跨越”作为重点,立足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有利因素,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和危机,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蓬勃发展。全市开放型经济结下了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4.
技术进步对湖北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运用C-D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速度方程测算和分析技术进步对湖北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显示:1991-2004年间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60.54%,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2.18%,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7.28%;"八五"、"九五"、"十五"的前4年技术进步对湖北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呈上升趋势,表明技术进步对湖北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5.
文章测算了我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和基于碳排放效率的绿色经济增长指数,并从技术进步角度分析和探究数字经济赋能绿色经济增长的机制,从相对差距的视角论证数字化程度较低的城市发展数字经济的驱动因素及后发优势。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能够显著地促进绿色经济增长,是提升碳排放效率、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2)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促进技术进步赋能绿色经济增长;(3)数字经济在相对落后的城市存在后发优势,发展数字经济是缩小城市差距、实现区域协调的重要手段;(4)在数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中存在隧道效应,该效应是相对落后城市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现代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扩大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小是评价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一个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工业以年均16.82%的增长率快速发展,考量技术进步在浙江工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廓清浙江工业经济增长的源泉,对正确评价我省工业经济增长的方式,促进其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娟  张江林 《统计与决策》2012,(24):144-146
无论根据外生的经济增长理论,还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都能得出,中国经济能够得到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还是靠技术。文章从技术交易不同的合同类型角度,利用2006~2010年全国31个省(市、区)的技术交易成交额和国内生产总值,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技术交易活动与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将全国31个省市划分为东中西部,对三部分地区的不同技术交易类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差异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并结合各地区技术和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与产业相结合是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最终提高伞业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本文通过城市产业技术进步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的论述,指出了我国城市产业技术目前的发展状况,希望能使我国的城市经济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强地受资源、环境、生态等条件的制约,客观上需要技术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经过50多年的努力,我国城市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面对国内买方市场的初步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产…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建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测算中国省区经济增长的源泉,并利用虚拟增长分布法和状态空间模型分析要素投入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构成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认为:绿色技术效率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影响最大,其次为资本深化和绿色技术进步的作用,而人力资本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影响最小;围绕加快绿色技术进步和提升绿色技术效率,提出改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缩小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与技术进步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总体规模经济、特定产品的规模经济及技术进步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在轻微的总体规模不经济、特定产品存在规模经济,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总体规模经济和特定产品规模经济;技术进步对降低14家商业银行成本具有比较显著的作用。首次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与产权性质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其规模经济系数与产权性质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的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它与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的表现有很大不同,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文章采用投入产出方法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先分析直接消耗系数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再考虑间接联系用列昂剔夫逆系数矩阵测算技术进步,建立测算模型,进而采用199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和2002年全国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国际技术贸易得到飞速发展。这加强了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在传播先进科技,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提高各国的技术水平以及加速世界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内涵 国际技术贸易是国际间的技术交换,是知识产权的使用权或所有权,在不同国际或地区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的有偿转让。技术贸易的提出,主要在于区别于其他两种国际贸易方式: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与一般的货品贸易相区别,技术贸易的对象是无形的技术,可以有不同的载体,有的技术存在于技术开发人…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将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联系起来,提供了一个有助于理解经济可持续增长基本条件的理论框架。同时从经验上考察了我国改革以来的技术进步状况,并分析了未来技术水平变化的基本趋势,发现我国经济具备持续技术进步的基本条件,认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是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增长速度方程模型,使用省际面板数据方法,对影响西部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资本、技术和制度是西部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技术、制度等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地区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状,通过构建新的模型来研究经济增长,其中不仅考察了资本、劳动和技术因素对增长的影响,而且在技术水平方面将城乡两部门分别对待.更为重要的是,文章将我国城乡所获得的融资环境、政策支持等"外部资源要素"也置于模型中,考察他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最后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这对我国现阶段的宏现调控政策及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唐建荣  程静 《统计与决策》2016,(11):129-132
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技术进步、劳动力投入和能源约束在内的经济最优增长模型,探讨技术进步、劳动力投入和能源约束对内生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率每提高一个单位,能源消耗增长率将会提高1-σ个单位;技术进步、劳动力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节能减排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并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和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对2004-2012年各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浙江省历年的统计数据,对包括知识与人力资本积累、制度创新、规模经济等因素在内的广义技术进步进行解构和分析,测算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人力资本积累、制度创新、规模经济等因素对浙江工业技术进步的贡献,以探索推动浙江工业经济增长的源泉。  相似文献   

18.
战昱宁 《统计与决策》2005,(18):105-106
本文利用索洛"剩余法"对技术进步在浙江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了测量,得出结论尽管人们对技术进步重要性的意识增强,但是在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还很小,浙江经济增长主要还是靠资本投入来完成.因此,加强技术进步,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沈涛 《统计与决策》2016,(19):133-136
自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开始趋于放缓,GDP步入了中高速增长阶段,高增长、低效率的旧常态已经不可维持,经济新常态到来.文章在辨析经济新常态内涵和外延,把“中等收入陷阱”纳入到经济增长理论分析体系框架之内后,发现目前的人均GDP有可能使中国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性问题,防范社会危机、防止技术陷阱、摆脱制度障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经济增长和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最优路径:一是发挥城镇化综合效应,释放内需巨大潜力;二是增加R&D投资和支持高等教育发展,促进技术创新;三是实现产业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20.
段志民 《统计教育》2010,(12):35-41
本文通过构建技术选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基于1990-2009年中国31个省区市和三大区域的面板数据为例,通过使用动态面板数据的计量方法对技术选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三大地区内部各省区市的技术选择指数均呈现收敛趋势,并且收敛值各异,由此导致了在我国技术选择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不同,中西部地区技术选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较大,而东部地区则不甚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