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993年夏,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S.Huntington)教授在《外交》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文明的冲突?》①的文章,首次阐发了他的文明冲突理论。在那篇文章中,他提出了文明之间的冲突是否  相似文献   

2.
美国学者亨廷顿于1993年发表的《文明的冲突?》曾经在国际学术界引起轩然大波,许多华人学者也对亨氏的观点进行了回应.但由于人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未能明确亨氏的所谓"文明冲突论"究竟是一种客观预测,还是一种主观倡导,因此导致了一些理论混乱.十多年后,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和文化保守主义潮流的兴起,亨廷顿关于文明冲突的客观预测重新引起了我们的反思.事实上,只有对文明冲突的可能性保持一种清醒的认识,才能够有效地限制和防止文明冲突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把一个重要因素夸大成最主要因素;树立一个假想敌,以期把整个西方团结起来。 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和《如果不是文明的冲突,那是什么?》两篇文章是为解脱西方的自身危机,提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文明冲突论”,即树立一个非西方文明,特别是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联合这样一个假想敌,以期把美国社会乃至整个西方团结起来。 亨廷顿的文章在理论上站不住脚,在实践上同  相似文献   

4.
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潜台词(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93年的文章中,亨廷顿对文明间冲突的预言引起了最激烈的反对意见和最强烈的怀疑主义。现在,在《文明的冲突》中,亨廷顿区分了两类危害世界秩序的冲突。第一类,他称之为“断裂带冲突”,在  相似文献   

5.
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一文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美国《外交事务》杂志1993年第4期编发了一组评论文章,本文为亨氏作出的反应。本文不仅对某些评论作出反批评,并进一步阐发了其关于文明冲突的观点,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亨廷顿的冷战后世界政治冲突为"文明的冲突"的论断,展现《印度之行》中文明间的冲突,探讨其殖民统治根源,寻求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的可能性,同时指出亨廷顿论断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以历史哲学的角度分析了亨廷顿文明冲突史观的思想渊源,指出文明的和谐是构建全球伦理的基础,认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史观是“文化形态史学”的当代形式,并对此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亨延顿提出“文明冲突论”,曾一石激起千层浪,而当今全球化境遇下的文化与文明的碰撞与交流问题再次摆在世人面前,如何面对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并在相对独立的文化品格支撑下实现中华文化与文明的真正复兴,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纵观人类发展史,历史进步的主流是文明的融合而非文明的冲突,中国近代史上的“西学东渐”进程可以看作既是对亨廷顿理论的有力反驳,也是全球化进程中我们所需借鉴的经验和所应吸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9.
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21世纪的世界“文明的冲突”将取代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成为国际政治的基本特征。理论的正确与否只能用事实验证,从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和鼓吹的“中国威胁论”来看,所谓文明的冲突只不过是利益冲突的华美外衣,没有实质内容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亨廷顿于1993年发表"文明的冲突",声称冷战结束标志着世界政治从以意识形态冲突为特征的两大阵营的对抗转变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时隔近三十年后重新审视亨廷顿的理论,应该说这一理论作为分析性框架仍具有启迪意义,但不同文明的内在变化与力量消长已经超越了他所展示的文明冲突格局.与三十年前相比,世界范围内伊斯兰教强劲复兴,伊斯兰主义兴起并产生广泛影响;"新欧亚主义"为俄罗斯提供了认同的基础,使其逐渐摆脱了亨廷顿所谓"无所适从国家"的状态,重新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和远大抱负的国家;西方在经济、军事、科技领域仍居于世界主导地位,但由于认同政治的深刻影响,内部社会矛盾激化,对外政策呈现出内敛化态势.中美之间的矛盾比亨廷顿时期更加激化,但冲突的本质并非文明的冲突,而是利益或意识形态冲突.文明冲突的框架不可能解释世界政治的所有现象.不同国家或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意识形态冲突都会影响世界政治的走向,但从长时段来看,文明之间的冲突或融合会对国际秩序产生持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明对话的发展及其世界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不同宗教之间的“文明对话”大概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不过现在重视“文明对话”,主要是由于1993年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的理论。亨廷顿后来承认,提出文明冲突的论点,是要强调文明对话的重要性。但很多杰出的学者已经看到这一理论非常狭隘的二分法破绽。如果要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使各种不同的民族文化能够逐渐地在合而不同的背景下生存,就需要通过对话,逐渐发展出生命共同体的意愿;通过对话,大家都具有和平共处的根源意识。容忍是对话的最低要求。对话主要是了解对方,反思自我的局限性。对话的结果是互相参照,互相学习。对话的最后是“celebration of diversity”,即庆幸多样。  相似文献   

12.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1993年《外交事务》夏季号上发表了一篇长文,题为《文明的冲突》,这篇文章已经引起了海内外广泛的讨论。该文主旨是在论证今后一个阶段,世界的形势将继续以“冲突”为主旋律,而且其根源是由于文化的不同引起的。在这篇文章开头有如下两段:  相似文献   

13.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美国著名政治思想家、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 P ·亨廷顿的代表作品。1993年,亨廷顿在美国《外交》季刊发表了文章《文明的冲突》,该文章引起了广泛的争论。鉴于对于文章的争论,作者在本书中对针对该文章提出的问题提供了详尽的解答。  相似文献   

14.
本刊第8、第9两期连续刊载了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一文,现发表前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柯克帕特里克对亨氏文章持不同看法的短文,供读者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三个部分,即现代国际冲突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中国威胁”论的背后,冲突还是融合,论述了在该如何看待当代世界及其冲突,评论了美国学者塞谬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认为他的论点经不起理论、现实、历史的检验。本文认为,国家利益的对立是现代国际冲突的根源,把它归罪于文明的差异是不能成立的;炮制根本不存在的“中国威胁”论是为了给西方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辩护,把不同文明圈的国家作为敌手来对待是危险的;文明间的“差异─—碰撞─—冲突─—重构─—融合”是世界文明发展的总趋势,文明间的冲突将永世长存的悲观论调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6.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1993年美国《外交事务》杂志夏季号上,发表了题为《文明的冲突》一文。这篇文章以“历史形态学”理论为依据,提出一种新的战争理论,认为当今世界的冲突将是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亨廷顿所言并非新鲜。半个世纪前在我国文化界就曾经出现过一个流派:“战国策派”。这派学者在他们的言论中,也曾依据“历史形态学”理论,宣扬强权政治思想。对“战国策派”的言论,当时许多学者纷纷加以批驳。本文据史重评这一流派,以引起人们对“历史形态学”外衣下的战争理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从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的角度看,“9.11”事件的发生是由国际政治权力结构的失衡以及美国和伊斯兰世界之间巨大的国际政治权力落差所导致的。那么,是什么造成美国与伊斯兰世界之间这一权力的落差呢?本文对此进行追问,认识到伊斯兰教和西方基督教新教之间的不同物质财富观念是这一权力落差的重要历史根由之一。而这两大宗教又是这两大文明之所以成其为自身文明的内在核心要素,所以这种国际政治权力落差又表现为以宗教观念为基础的文明之间的冲突。从“9.11”事件可以看出,美伊之间的“文明冲突”有着坚硬的宗教内核。  相似文献   

18.
当人们即将跨入一个新的千年纪元之门时,在世纪之交,世界各国的思想家都作出惊人的伟大预言。其中,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特别引起人们的关注。按亨廷顿的预测:冷战后时代世界冲突的根本原因将不再主要是意识形态因素或经济因素。主要的全球性政治冲突将发生在具有不同文明背景的国家和集团之间,人类的最大分歧和冲突的主导因素将是文化方面的差异。这样,在21世纪里,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化的差异将成为未来战争的原因。亨廷顿将文化差异同国际政治冲突联系起来,在人类生存空间几乎塞满的…  相似文献   

19.
从文明冲突的事实和理论的基本估价上 ,可以看出传统的“深入论”与绝对化的“替代论”难以协调 ,“两论”对当今文明冲突把握都不够准确。现今文明的冲突是在绝对差异不断缩小、共同点不断增多的工业化和市场化基础上 ,其冷战所代表的传统冲突根源和冲突表现形式 ,正在淡化和消隐 ,而民族性冲突愈显突出 ,两相对照文明的冲突不是“深入”、“替代” ,而是“凸显”。正基于此 ,亨廷顿“文明冲突论”在把握文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现实关系上出现了失误 ,它忽略了国际交往和冲突中文明边界的消磨 ,把本来仍然具有时代性落差和国与国之间的差异 ,生硬地当成共存的现实差异来处理 ,反映了他们骨子里的西方优越意识  相似文献   

20.
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一文发表后,引起各国理论界的关注。我国一些报刊曾以不同篇幅先后介绍过该文。现本刊较为详尽地发表该文的译文,并将刊载对该文的评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