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之义,而文化引领、文化支撑和文化自信则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诉求.准确把握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文化向度,乃是当前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理论问题.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文化引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主流意识形态凝心聚力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作为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蕴含的优秀基因和精神动力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深厚支撑,而通过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文化理路.  相似文献   

2.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之义,而文化引领、文化支撑和文化自信则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诉求.准确把握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文化向度,乃是当前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理论问题.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文化引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主流意识形态凝心聚力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作为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蕴含的优秀基因和精神动力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深厚支撑,而通过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文化理路.  相似文献   

3.
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发展逻辑要求在现代化启动阶段,国家可以运用国家机器的强大动员力量,将有限的现代化资源动员和集中起来,施于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同时利用国家权威保持政治秩序的稳定。权威政治是后发外生型国家现代化启动的必要条件。然而,中国现代化启动之时,中国政治却过早陷入权威危机和权威真空的境地。国民政府试图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但由于地方分利集团的分利行为和国家政权下沉的失利使得其国家权威进一步弱化和缺失,从而无力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相反使中国的现代化陷入了困顿。  相似文献   

4.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给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带来了挑战。通过对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概念和基本构成的阐述,剖析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间的内在关联。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自身的缺陷逐步显现,如何科学构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成为研究中的重点问题。基于此,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契机,分别从制度与执行能力两个方面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是一条可行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的社会变革.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分别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为发端,几乎同时走上了探索现代化之路.日本通过维新改革成长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工业国家,中国却越来越被边缘化.中国奉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日本奉行"和魂洋才"、"脱亚入欧"的指导思想,是导致两国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阿富汗现代化经历了启动、发展、挫折和重启四个时期,显现出阿马努拉国王的世俗化改革、"十年宪政"、"塔利班"的伊斯兰化实践和阿富汗战争后重建等四个现代化的高潮或低谷。历史发展进程中内外交往的复杂性外化为阿富汗现代化进程的曲折性与长期性。现代化进程中表现出"部族政治"、民族国家建构的同步性和"地缘政治的影响"等三大特征。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中韩两国都启动了经济、社会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进程。这个历史进程是在"先进—落后"二元结构国际环境当中启动和推进的,而来自发达国家的示范效应又是全方位的。这种状况使中韩两国的政治发展进程充满了东西和古今政治价值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相似文献   

8.
理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必须基于中国话语语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历史文化与现实国情。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政治国家的阶级性职能逐步向民众性回归,充分彰显人民主体性的中国国家治理是其集中表达。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稳定性和创新性统一于制度设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二者互释共生。突显人民主体性与强调制度设计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两大基本内涵,是对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时代彰显与宣示。  相似文献   

9.
日本农业现代化之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农业现代化走了一条与欧美先进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不同的道路,取得显著效果,被誉为“日本模式”。日本农业的最大特点是人多地少,土地分散,小规模经营,根据这一国情日本选择改良品种和改良土壤在先,机械化在后的道路,具体路径:“土地改良———化学化———良种化———机械化”。中日两国的农业资源和农业环境禀赋有许多相同之处,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经验教训对正在发展中的中国农业现代化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形势下,中日两国传统价值观念各自发生了现代化转变,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两国彼此的不同国情导致了两国传统价值观念的现代化转变出现了五个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使两国的历史发展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探讨中日两国传统价值观念的现代化转变的差异及其影响,得到的重要启示是:中日两国必须探索具有本国特色和充满理性精神的现代化民族国家的正确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农民在我国社会群体中占很大的比例,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本文阐述了现阶段我国农民现代化的主要表现,分析了农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了农民实现现代化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和经济领域的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现代化理论中一些流行的理论误区。本文认为 ,现代化的本意是指西方一些国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过程 ,它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现代化 ,经济领域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经济领域的现代化是指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和工业革命。在现代化指标体系里 ,经济领域的现代化指标是最重要的指标 ,经济领域现代化指标最重要的是人均GDP和人口城乡结构。各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进程的重点是经济领域的现代化 ,继续培育市场经济和推进工业化 ,是推进现代化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国家建构与公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建构是现代化的政治前提。现代国家建构是现代性在国家制度体系和国家意识形态上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由传统政治形态向现代政治形态转变的持续性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涉及民族国家建构和民主国家建构两个维度。民族国家的建构需要公民教育的社会整合功能以实现国家的一体化建设,民主国家的建构则需要公民教育的民主化功能以实现民主观念的传播和公民参与的培育,推进国家的民主化进程。而公民教育的功能取向又往往因现代化进程中各国民族与民主建构特性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是以经济现代化为核心的一种以生产社会化、工业化和信息化为基础的新型文明。现代化具有丰富的内涵 ,它是一个动态性、国际性的概念 ,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由于各自条件不同 ,会呈现出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的鸦片战争开始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被迫打开国门但仍处于传统社会的中国从蒙昧中醒来,开始了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的艰难历程。中国的早期近代化,首先开始于国防近代化。军事近代化走在了中国现代化的最前列,新式军队在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作为民族国家的主要象征,军队的强弱关系着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命运,而军队的强大与觉醒程度也直接影响到中国革命的发展。因此,研究晚清的军事近代化进程及影响,能使我们了解军队在近代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从而加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更有效地发挥军队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奥巴桑乔超越部族、超越地区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在尼日利亚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年的军事生涯和还政于民的实践使他从一名爱国军官成长为具有现代化意识的政治领袖。军政府时期的奥巴桑乔为国家统一进行了奋战,为还政于民大胆实践,推动了尼日利亚政治现代化进程。作为民选总统的奥巴桑乔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国家服务,注重国内民族和解,高举反腐大旗,整治国内环境,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国家治理本质上就是运用国家权力治理国家,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首要衡量标准也就体现为国家权力运行法治化。实现国家权力运行法治化既是法治国家思想的必然理论逻辑,也是我国国家权力运行体系现代化的迫切现实诉求。国家权力运行法治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权力配置的法治化、权力运行过程法治化、权力监督法治化和权力支持体系法治化,它不仅取决于权力结构本身的制度机制建设,也取决于社会的法治意识和政治文化变革。因此,要从德法并重的价值取向、制度化的依法执政体系、规范化的权力制约机制、立体化的权力监督机制等方面入手来推进国家权力运行法治化。  相似文献   

18.
工业现代化是一个与工业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它是一个起始于近代工业革命而没有最后终点的长期变革过程,又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世界各国工业现代化的竞相发展,“领先型”工业现代化和“赶超型”工业现代化的相互转换,促使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不断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和内容不断更新,形成了世界工业现代化总体运动的历史轨迹。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世界工业现代化进程,迄今已经走过了二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治理结构现代化:中国乡村发展的政治要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合法性来源与利益关联等方面考察乡村治理,可以看出中国乡村治理的历史变迁源于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的塑造。当前乡村政治发生障碍的根源在于建立现代国家进程中的制度性缺陷,乡村发展的关键在于乡村治理结构的现代化,应当以制度化的方法确立新的治理规则,以取代原有的“潜规则”,实现乡村治理的现代性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